当前位置:360文档网>心得体会 >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2-06-24 17:05:1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多篇3篇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多篇篇1

突泉县教育系统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突泉县第三中学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多篇篇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夏文斌[1];卓青青[2];

作者机构:[1]石河子大学;[2]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当代兵团

ISSN:无

年:2019

卷:000

期:004

页码:P.29-29

页数:2

中图分类:B032.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党的民族政策;进步教育;民族团结;民族交往;伟大复兴;总书记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从当代现实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不畏艰难,勇敢前行,靠的就是中华一心、中华一家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更需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多篇篇3

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小学 ****x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共建中华民族,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共享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包含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共有的精神家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进一步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聚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推动制定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聚焦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
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聚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发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聚焦依法治国,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着力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章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团结一直是时代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重视和加强国家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更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等提出具体要求和着力路径。这一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统一的身份认同,缺乏统一的精神追求,那就必然会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依靠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博大精深、丰富绵长的中华文化保持祖国的统一。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仅是表达上的变化,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本质属性,更科学完整地传递了中华
民族大团结的目标追求,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砥砺奋进终会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原因。******多次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伟大复兴大业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推荐访问:共同体 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多篇 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