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疫情防控 >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制度(完整文档)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制度(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 2025-05-09 11:50:5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制度(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制度(完整文档)

 

 学校疫情应急处置制度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理的指导思想,严格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1.统一指挥。成立学校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科室、级部、个人。

 2.立足预防。做好发生疫情的应对准备,但首先是立足预防,保障学校不发生疫情。

 3.生命为本。把广大学生教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安全优先于学业成绩和集体活动。

 4.科学应对。做好预警研判和预先推演,做到科学应对,正确应对,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沉稳不乱,细致周密,有序有效。

 5.联防联控。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协调社会资源,主动汇报沟通,主动参与所在区域工作,全面做好学校疫情防控。

 二、目标任务 利用学校疫情防控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面落实疫情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确保疫情不蔓延,确保广大学生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疫情报告

 学校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和确诊疫情时,做出研判后,启动联防联控机制,逐级上报各级部门。

 班主任、级部主任、各副校长为一线报告人,医疗卫生人员、分管副校长、校长为责任报告人。

 四、应急药品、器械 学校应常备75%酒精、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喷雾器、喷壶、额温枪、水银温度计、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其它防护装备等。

 五、应急处理 (一)校内应急处置 1.住宿生感觉出现发热或咳嗽、乏力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身体不适的情况。

 (1)佩戴口罩,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带班领导立即将发热学生引导至宿舍外隔离区域,其他学生暂时在宿舍等待,尽量相互远离,不要聚集。

 (2)当日带班领导在校外隔离区域用额温枪对其体温检测,如体温高于 37.3℃,再用值班室水银温度计检测,确认体温异常后,立即给学生戴上三层口罩,带班领导向疫情领导小组汇报,小组领导立即现场处理,同时通知留观转诊组做好防护赶到现场。

 (3)转诊组人员穿着防护装备带学生进入留观室,使用水银温度计再次对体温异常人员体温检测,确认体温异常后,启动应急处理,并报告学校负责人和家长。在做好隔离陪护、心理疏导同时,询问学生信息,填写信息表。

 (4)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上报发热学生信息,根据指示联系定点

 医疗机构,拨打120接学生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管理。

 2.学生在教室、功能室、餐厅等人群密集场所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1)任课老师或值班领导第一时间将异常学生带到室外,远离其他人群。

 (2)对身体不适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如正常返回;如体温高于37.3℃,立即给学生戴上三层口罩,并立即向疫情领导小组汇报。

 (3)异常学生由校内应急组(级部主任)教师带到学校留观室进行等候,并通知留观转诊组。

 (4)留观转诊组穿着防护装备带学生进入留观室,对其进行体温检测,若体温确实异常,启动应急处置,并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在做好隔离陪护、心理疏导同时,询问学生信息,填写信息表。无异常返回。

 (5)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上报发热学生信息,根据指示联系定点医疗机构,接孩子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管理。

 (6)班主任做好缺勤记录及病因追踪。发热学生离开教室后,发热学生及前后左右相邻学生及对学生最近 3 天内在学校密切接触人员情况,全面排查班级或关联班级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跟踪随访,做好因病缺勤记录。

 (7)若学生确诊或者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协助疾控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观察,做好隔离者的生活学习教学保障。关注舆情,

 做好舆情防控。

 3.走读生、教职工如出现身体不适的,参照执行上述流程。

 (二)校外应急处置 学生、教职工非在校期间,坚持追踪随访制度,每天把身体情况报送各班主任和所在部门负责人,学校汇总后报中心学校。如发生身体不适症状(发热、咳嗽、腹泻等),应立即报告学校疫情负责人,并进一步核实排查,确保做到对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预防。学校疫情负责人做好档案记录,结果报中心学校。

 六、应急处置流程 (一)现场处置

 1.启动应急处置后,领导小组通知综合协调、学生管理、安全保卫和后勤服务等专项工作组人员穿戴防护套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2.安全保卫组布设警戒线,维持秩序;留观转诊组启动与定点医疗机构的绿色通道,联系 120 救护车,将体温异常人员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一步检查,并通过学校及时告知其家庭成员。

 3.安全保卫组和学生管理组有序引导疏散现场人员,提醒登记信息人员在离开现场后,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接触,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并保持通讯畅通;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要及时上报班主任或联络员。

 4.后勤服务组对临时留观点彻底消毒,一例一消毒。

 (二)救治与隔离

 1.留观转诊组及时追踪可疑病例情况,一旦确诊为新冠肺炎或疑似病例,立即配合定点医疗和疾控机构做好救治与隔离工作。

 2.年级联络员和班主任及时了解患者身体健康状况,配合心理辅导组远程开展心理疏导并负责联系患者家属,通报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做好安抚工作。

 3.留观转诊、学生管理、综合协调组和联络员、班主任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属地卫健、疾控部门将密切接触者信息上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并根据指挥部相关要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4.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综合协调组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5.如转诊患者排除新冠肺炎,由年级联络员和班主任进行重点健康观察 14 天,在公共场所或与外界接触时佩戴口罩;病例排除信息及时通知现场登记的相关人员,提醒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和观察。

 (三)善后处理

 1.后勤服务组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确诊或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驻留场所彻底消毒。

 2.留观转诊组和联络员在适当范围内通报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教职工员工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3.心理辅导组及时评估不同人群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积极干预个体或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开通心理支持热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指导班主任跟踪掌握学生心理状态。

 4.学生管理组协调教学部门制定隔离期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安排,确保隔离观察学生停课不停学。

 5.综合协调组每天了解学生、教职工员工患病和隔离观察人员情

 况,并上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6.舆情引导组做好对外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处置工作。

 7.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后,返校复学;确诊者治愈出院,按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8.后勤服务组负责患病和隔离观察人员基本生活用品(原则上使用其原有生活物品),通知学校食堂做好隔离观察区的饮用水供应和膳食安排,做好生活垃圾(按医学废弃物)收集及转运。送餐、清洁等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套装 A。

 9.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当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其他善后措施。

 七、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疫情防控的相关制度:即食品安全制度,晨午晚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卫生清洁消毒通风制度,缺勤登记病情追踪报告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废弃口罩集中处理制度等。

 1.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传染病疑似症状者要密切观察,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员,填写《学生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表》并将患者及时送往定点医院就诊。

 2.学校建立学生晨午晚检、因病缺课监测制度。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进行记录。

 3.严格执行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查验制度,做到对教师

 和学生既严格常规的管理,又全面关爱,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4.严格落实师生健康管理制度,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做好师生保健工作

 5.严格落实消毒通风制度,制定详细的消毒通风制度,落实每环节责任人。

 6.学校应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并且按时消毒集中收集处理。

推荐访问:疫情 防控 处置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