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蝇王》人物形象塑造

论《蝇王》人物形象塑造

发布时间: 2022-06-11 08: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蝇王》人物形象塑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论《蝇王》人物形象塑造

论《蝇王》的人物形象塑造5篇

第一篇: 论《蝇王》的人物形象塑造

如何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作者:崔 雁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6期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这里所说的“形象”放在文章范畴里,就是指文章所描述的对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画面。文章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即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甚至事件本身也是一个形象(叙事的曲折有致也会给人以形象感);把这些综合起来进行描写,使人物、景物场面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中人物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比如记叙类文章塑造人物要有个性、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凸现生命的质感,呈现立体的形态。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应抓住其个性特征来写,无论是肖像、服饰、神态,还是动作、语言、心理等等,都要努力突出“这一个”的风采神韵,力避类型化、平面化。在描写景或物的形象时,应捕捉住对象的具体特征来写,写出自我(叙述者的真实自我或者作品中虚构的某一角色的自我)的独特的感受来。无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在刻画形象时,都应融入真挚的情感,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考生作文中常常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写作对象自己来说话;二是以叙事代替描写,往往流于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不能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主要特征,往往过于单一、平板,不能充分展示所写对象的变化和复杂性,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切的感受。要做到形象丰满,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二篇: 论《蝇王》的人物形象塑造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

指导老师:赵普光 学员:吴海华

摘要:
《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了农民的思想弱点,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的人物。本文将从阿Q谜一样的身世背景,独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等多方面来解读鲁迅塑造的这一个被喻为“国人灵魂”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身世背景:精神胜利法、革命、形象意义

一、阿Q的身世背景之谜

(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

阿Q是一个孤独者,横空出世,没有任何来由。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反复提到阿Q的姓氏问题,但又闪烁其辞,故弄玄虚,实在令人回味。阿Q连姓氏都没有“是旧中国劳动人民没有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的写照”。这似乎非常深刻!但是请想一想,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特意表白“我不知道阿Q姓什么呢?”,阿Q依稀记得自己是姓赵,但这个意识并不清晰,也许是时间太久了吧,也可能有巨大的心理隐痛而备受压抑吧, 只是在多喝了酒之后才“手舞足蹈”地炫耀“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很光彩”。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其“真”就是积压在阿Q心理的潜意识冒了出来。而赵太爷呢,他是未庄最有权势的豪绅,与阿Q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本不该与一个低贱草民较劲,可他却主动叫人找来了阿Q,暴跳如雷,“满脸溅朱”,特别是那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其强烈否认之语气背后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接着作者写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后面作者还煞有介事地写了“我”居然专门去向赵太爷的儿子去核实,且详细记录了查询的过程和结果,这才了事。阿Q就是这般的可怜,在那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他却一无所有!姓氏、名字、籍贯这些可谓是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他被通通剥夺掉了。

(二)阿Q “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

“阿Q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弱者”。阿Q他没有家,在未庄的时候他就居住在那一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鼠虫乱窜,臭味扑鼻的土谷祠中,但这样一个地方予他而言却像是个宝贝,至少它能够收容他,总比去露宿街头的强吧!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体力活历来流汗多而挣钱少。当然,阿Q除了能干些体力活,没有其他别的本事了,只能靠出卖体力混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阿Q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曾想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女人能够陪伴他,正是这种炽烈的想法促使他鼓气勇气向赵家的吴妈表白。可是这一场恋爱终究演变成一场悲剧。阿Q不仅为此挨了骂挨了打,甚至连维持生计的饭碗都给砸了,还落得个“臭流氓”的坏名声。

阿Q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在毫无保障的生计来源中挣扎,他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也忍受着惨重的剥削,这必然注定他的一生是孤独而又贫苦的!

二、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又表现了他的性格里其他许多复杂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的劳动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他维护“男女大防”,认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游荡,被迫作为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并不佩服赵太爷,钱太爷,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还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可笑,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没有见过杀头。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既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鲁迅从雇农阿Q的生活道路和个性特点出发按照自己艺术创造上的习惯,从而成功塑造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

   阿Q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自尊癖”。阿Q本是极卑微的人,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们忙碌的时候才记起他,一空闲,便把他忘记了。然而,阿Q却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都是“可笑”的。

  阿Q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欺弱怕强”。阿Q最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呐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他寻衅跟王胡子打架,打输了,他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骂小D是“畜生”,小D让着他,他却不依不饶,进而动手抓小D的辫子,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扭住她的面颊,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大肆轻薄。可是,当他在路上遇到“假洋鬼子”时,他脱口说了句“秃儿”,不料被“假洋鬼子”听见了,“假洋鬼子”举起了“哭丧棒”,他便赶紧缩起脖子,等着挨揍,连吃了几棍子,一点不敢反抗。

  阿Q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性幻想狂”。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
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
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所以,当赵太爷的女仆吴妈在厨房与他谈几句闲天时,他便忽然抢上去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阿Q精神的第四个特点是“泼皮耍赖”。他跑到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还强词夺理,说:“这(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阿Q精神的第五个特点是“善于投机”。阿Q本来是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他看到“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在革命到来之际)的慌张的神情”时,便想:“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于是他想到了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
想到了复仇,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
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当他的“革命”要求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

  阿Q精神的第六个特点是“自欺欺人”,即“精神胜利法”。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
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

阿Q精神的第七个特点是“奴隶性”。阿Q看到审讯他的人穿着长衫,便知道这人有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立即跪了下来。长衫人物叫他站着说话,但他还是跪着,并且第二次审讯他时,他仍然下了跪。

以上几方面,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这种精神状态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鲁迅从他对中华民族历史、现状长期深刻的研究中,发现了阿Q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他的《阿Q正传》正是对于我们民族最伟大的自我批判,并从这实事求是的清醒批判中寻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阿Q正传》的主旨及历史价值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看,毫无疑问,阿Q是中华民族中具有精神胜利法弱点的这一类人的典型,写出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具有十分广泛的历史概括性。

三、阿Q的革命畅想曲

阿Q的“革命观”及梦中的“革命畅想曲”是他性格的发展,即从虚妄的“精神胜利”转变为要求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实现物质欲求的“实际胜利”。但他的“革命观”是和落后农民的私欲和糊涂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如报复并取代赵太爷,这正揭示了中国农村封建主义统治的根深蒂固,封建等级观念和正统思想已形成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阿Q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利、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与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由梦境中阿Q对待小D等人的淫威和贪财、好色等念头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只会像梦中一样取赵太爷而代之,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未庄封建小王国,变成赵太爷一样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都是占山为王,建立新政权,按照封建帝王的规格安排自己的生活。小说以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民众并没有真正理解革命,但更主要的是通过阿Q的梦中革命畅想曲,使人们看到两个极为普遍、极为严峻、极为人性的问题:一是抵制金钱、权利、女人诱惑的艰难;
二是封建制度的根本—“官本位”思想。这些是阿Q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弱点,更是人性的弱点。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讲,有了官也就有了权利和地位。弱势群体由于没有这一切,只能忍气吞声,但一旦掌握了权利就会开始报复。如阿Q的梦中所为,封建社会的农民斗争就属于这一类。也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李自成、洪秀全等人建立政权后很快就葬送了来之不易的战果。这些人的丑行显出其劣根性,也正是鲁迅先生要批判的。

鲁迅又是怎样表现阿Q的革命的呢? 不少人认为,阿Q革命就是为了使自己成为剥削者压迫者,他要 进行空前的大屠杀,建立空前残暴的政权,是比赵太爷还坏的凶残的刽子手,封建主义的代表,黑暗的化身。从洋车夫和小车夫中里面可以找出他的影子。鲁迅还说过,他笔下的阿Q是必然要“革命”的。是鲁迅对农民阶级的革命本质深刻认识的结果。有人则认为鲁迅的话是对阿Q革命的彻底否定,也是对后来所有农民革命的否定,因为阿Q的革命就是前面所说的那种空前残暴的大屠杀。其实我认为鲁迅既没有把阿Q作为农民革命效仿的榜样,也没有把阿Q想象得那么凶残。他对落后群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态度是最集中最强烈地体现在对阿Q形象的创造上的。

四、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阿Q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呢?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揭露国民劣根性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是一个长期忍受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生产极其落后的国家。这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造成了人们目光短浅、狭隘保守、卑屈奴性、逆来顺受的国民劣根性。为了挽救国民,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所以,“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的主体思想,也是《阿Q正传》的创作思想。鲁迅曾指出他的创作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说过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通过阿Q“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

鲁迅笔下的阿Q,没有任何个人权利,完全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精神上受奴役,人格上受凌辱的地位。可是他却并不觉悟,依旧固守着封建的传统思想,依旧麻木不仁的甘心做着奴隶!他又经常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卑躬屈膝,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他有惊人的“健忘症”,可以十分自轻自贱,这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陶醉的手段,使他安于那种充满痛苦和屈辱的奴隶生活。阿Q的屈辱性格对于中国人具有针砭的意义,鲁迅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形象来惊醒国人,起来改造这落后麻木的国民劣根性,这也使得Q阿这个形象具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缺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具有革命不彻底性,这导致了辛亥革命在短时间内从胜利走向失败。以阿Q为例,阿Q是未庄贫民中唯一听到过革命党并亲眼见过革命党的人,但他却认为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打家劫舍”,革命的好处就是可以报复他人,得到好东西,抢得好女人,可阿Q最终却被革了命!而对于这种革命结果,“在未庄是无异议的,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不无杀头这般好看。”这说明,革命没有宣传教化群众,群众是愚弱的,对革命的认识是盲目,无知和冷漠的,这样的革命必将无法胜利!

2、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妥协和封建地主、官僚阶级投机革命,借革命营私。从城里的举人老爷、知县、把总到未庄的赵大爷、秀才、假洋鬼子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都富有反革命的经验,更善于变化和钻营。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革命党进了县城,对封建势力毫无触动。“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是改称了别的,而且都做了革命党了。在未庄,假洋鬼子成为革命的风云人物,他还介绍赵秀才参加了革命党。这都可见原来所谓的“革命新贵”却通通都是“封建旧势力”,于是乎,城乡勾结,串通一气,维护着封建阶级的全部利益,更甚者是运用新革命力量进一步来压榨人民的利益,革命到最后却是使人民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阿Q对我们如今的意义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劣根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的弱点的大暴露,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置于今天,阿Q的形象予我们的意义已不在像过去那般单一,是具有多面性可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阿Q形象一再上演。有的人在他人的痛苦中产生快感,有的人在他人的失败中享用胜利,有的人在他人遇难时麻木不仁,有的人骑在他人的头上作威作福……这些无一个不是阿Q的典型形象,但这些形象应是受我们鄙视和唾弃的!一个对弱者都不同情的社会,是一个幼稚的社会、畸形的社会,甚至是可怕的社会。从这点说,同情比批判更重要,更具有建设性意义!当弱者被更多的人同情和帮助的时候,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善良;
当弱者变为强者的时候,社会也就进步了。如何对待阿Q这个典型人物,确实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或者说,阿Q形象从一个角度拷问着我们的民族灵魂和价值取向。因此,阿Q的典型意义不仅仅代表阿Q精神,更重要的是阿Q属于弱者的代表,诠释着一个社会对弱者的态度。也许,当我们痛苦淋漓地鄙视、嘲讽、批判阿Q及阿Q精神的同时,却失去了更为宝贵的东西。

总而言之,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既令人同情又令人愤恨的!令人同情的是阿Q悲惨的一生充满着屈辱和贫苦,他在未庄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阿Q既丧失了做人的尊严,连做人最基本的权利和最根本的需要通通被社会剥夺掉了。到最后,阿Q竟被枉杀从而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所有这些,无疑是令人深感同情的。但同时,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许多恶习:赌博、喝酒、偷东西,欺软怕硬,更甚至是耍流氓,调戏妇女……这一切又令人十分地愤恨!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概括阿Q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让人“哀其不幸”,“ 但又“怒其不争”!

注释:

第三篇: 论《蝇王》的人物形象塑造

浅谈《骆驼祥子》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陈运宝
来源:《牡丹》2019年第02期

        老舍经典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对一个底层人力车夫形象变化的塑造,描绘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挣扎,控诉北洋军阀割据的老北京,统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无情盘剥。通过对祥子及其简单的人物关系网的人物形象细节刻录,小说展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动荡时代。

        一、人物生活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正经历新旧军阀权力割据战争,北京作为北洋军阀争斗的中心地带,小农经济、轻工业难以维持,农民纷纷破产;再者,这个时间段自然灾害频发,一贯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的农耕人口,难以应对,想要生存,必须走进城里务工,祥子正是这走进城市的千万农民工中最典型的一个农村破产青年,他经历着最肮脏、最黑暗、最动荡、混乱和灾难的时代。

        二、人物性格细节描写

        农村出身的祥子,初来谋生的城市,展现出他性格中自信的一面,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改变现况,具有中国传统劳动人民朴素的优良品质。他认为努力拉车就不会挨饿,就不必为生存问题发愁,他相信拉车是正儿八经的劳动者,并且认为自己拉车挣碗饭吃是这个天底下最有骨气的事情,所以在拉车的时候,好几次因疾病缠身,他都坚信自己强壮的体格能够支撑得住,抵抗病魔,扫除万难。

        同时,祥子富有理想,勤劳能干。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却很早就失去父母,所以吃了很多的苦,在这样的情况下,磨练出勤劳、能干的優良品质。小说中,他的梦想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为此,他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用三年的汗水奔波换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这就是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劳动的品质。在车厂时,他也一样停不下来,当同行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干活。由此可见,这是祥子的性格,也是他的理想支起的现实。

        当然,心地善良,淳朴老实,有责任心、同情心也是祥子具备的品质,当祥子拉车时,他不小心跌倒,不仅弄坏他的爱车,还碰伤了曹先生。此时,他提出了一个简单而诚实的要求,即不付月薪,表现出祥子富有责任感。在茶馆坐着的时候,祥子看到一位老先生因寒冷和饥饿而晕倒在地,他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掏出辛苦挣来的汗水钱买十个包子送给遇到困难的祖孙二人,让他们度过一个寒冷的晚上。这两件事中,足矣表明祥子心地善良,有责任心。

第四篇: 论《蝇王》的人物形象塑造

贾政的人物形象塑造

樊小雪

【期刊名称】《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贾政在贾家封建大家庭中,极具悲剧意味.对于贾政的形象塑造,究其为官之路、学问及感情三个角度进行,从生世到为官,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细节,剖析贾政细腻,无奈悲哀的一面.

【总页数】1页(136)

【关键词】贾政;为官;学问;感情

【作者】樊小雪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省开封市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揭示深刻的思想主题——谈大学语文课文《小翠》的人物形象塑造 [J], 冉显礼

2.从体验到体现——论潮剧《葫芦庙》中贾雨村的人物形象塑造 [J], 陈学希

3.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之比较——从他们的性格矛盾试作分析人物形象塑造 [J], 刘玉华

4.浅谈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塑造——论演员的人物塑造 [J], 周丰

5.浅谈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塑造——论演员的人物塑造 [J], 周丰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五篇: 论《蝇王》的人物形象塑造

论《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

贵池杏花村中学 伍宏才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篇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所以脍炙人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个性极为鲜明的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歌颂青年男女坚贞的爱情,表现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诗里众多的人物中,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塑造得格外成功。作者通过她的能织布,与小姑的友爱,离开焦家时的装束等细节,表现了她的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等优美的品德。特别是自始至终突出了她那当机立断、永不向压迫者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无理压迫下,她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她起来斗争了,她主动自请遣归。被遣在封建社会是最不体面最伤心的事情, 但在兰芝“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时, 却表现得那么镇定从容, 没掉一滴泪, 没有流露出一点可怜相。当她被遣回家, 阿兄逼迫改嫁, 阿母又不肯作主, 她知道在娘家也呆不下去。她知道今生无法与仲卿活着团圆, 就向仲卿提出一同自杀的约誓, 坚决“举身赴清地”, 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出最后的反抗。作者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慧、坚贞, 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光辉的妇女形象。

诗篇以充满同情的笔触描绘了另一个正面形象焦仲卿。仲卿的性格不如兰芝坚强,对封建势力的认识也不如兰芝清楚,他是在现实教育下,由软弱到坚强,由认识模糊到认识清楚,逐步发展的。但他同样忠于爱情,具有为争取婚姻自主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好品质。

作为刘、焦对立面的焦母、刘兄,作者虽然笔墨不多,人物形象也是鲜明的,他们都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是兰芝、仲卿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焦母极端专横暴戾,刘兄贪财慕势,庸俗丑恶。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塑造成功,这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全诗以主要篇幅描写人物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重大的作用,刘兰芝的对话,极其生动传神。诗是从兰芝向丈夫焦仲卿诉说自己的痛苦开始的。开始四个排比句,会“织素”、“裁衣”、“会弹箜篌”,会“诵诗书”,备述自己知书识礼,才艺俱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上工早,收工迟,活干得又快又好,是个勤劳手巧的人。但婆婆不喜欢她,故意嫌她慢。兰芝说:“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一语破的,指明问题的实质。她主动提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兰芝嫁过来二三年里,受的委屈太多,心里积压的郁愤再也压抑不住了,说明兰芝有着摆脱压迫的愿望。短短一席话里,兰芝的勤劳、聪明、勇敢、敢于反抗的性格就初步勾出来了。

上堂辞别焦母,临难不乱,处险不惊,性格坚强。面对“怒不止”的婆婆,她缓缓陈词,说自己生长之间,没有良好的“教训”,浪费了婆婆的钱财,不能满足婆婆的使唤,每句话是“自责”,却每句话都是抗议,是绵里带针,外柔内刚。在封建礼教象磨盘一样压在妇女头上的社会里,兰芝敢于说出这番话,这是如何的胆量阿!在婆婆面前一滴眼泪都没掉,而同小姑告别时,却“泪落连珠子”,面对小姑娘,兰芝却充满了关心和友爱,叮咛她好好服侍老人,“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兰芝那颗温柔、善良、关心他人的心真跃然纸上了。兰芝性格中的刚与柔在辞母别姑的语言中表现得突出。

回到娘家,阿兄逼嫁,把刘兰芝驱上了峡谷末路,摆在兰芝面前有两条路,要么背盟负约而屈从哥哥,要么坚决不从而一语回断。读者从刘兰芝口中却听到“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的慨然回答,乍看选择了前一条路, 允婚了, 其实她这一答, 是稳定局面的办法,是欲擒故纵的手段, 是争取再会仲卿的措施, 也是死老已决的表现,如不允婚, 就会被其兄纠缠不清, 说不定还会锁起来, 后面的殉情反而难了。这正表现了刘兰芝的聪慧机智和对爱情的坚贞。

在和焦仲卿诀别时,她毅然提出“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并终于在太守家隆重豪华地迎聚时,“举身赴清池”,实现了她的诺言,不惜以死和封建礼教、封建势力抗争,在反抗封建礼教上是多么地坚决!

焦仲卿的语言也很精彩。当母亲要遣回兰芝时,他乞求不要驱赶,他从两方面申述理由:从自己方面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能找到兰芝这么好的妻子已是十分幸运了, 从兰芝方面说, “女行无偏邪”, 即兰芝说话, 办事没有触犯礼法的地方。总之, 他希望母亲不要遣归兰芝。这是替妻子求情,为兰芝辨白。从这些诚挚的话里, 说明仲卿了解妻子, 在婆媳矛盾中,他同情妻子,站在妻子一边。他甚至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的态度鲜明而坚决。但仲卿的性格没有兰芝刚强,当母亲捶床大怒时,他便“默无声”了。他对封建势力的残忍性认识不足, 对母亲抱有幻想, 总以为母亲会回心转意的。他对兰芝说“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封建势力的压迫固然会使软弱者毁灭,但也可以使软弱的人坚强起来, 焦仲卿在刘兰芝的影响下, 在现实的教育下逐步坚强起来。在殉情之前, 他对母亲表示“儿今日冥冥”说他的生命已象下山的太阳那样存留不久了。他是有意作出自杀的打算的。强调让母亲不要“怨鬼神”, 也就是说, 他的自杀不是鬼使神差的, 而是人逼的。从“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两句来看, 仲卿似乎已认识到他与兰芝的悲剧, 并不是个别人造成的, 而是“寒风”,“严霜”这样一种冷酷的势力。最终象兰芝一样,实践了“黄泉下相见”的誓言,以死向封建家专制、封建礼教表示了强烈的反抗。

焦母的语言个性化也很突出。一会儿专横,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一会儿诱骗如“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却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刘兄的话不多,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朗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么?下遂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嘴脸,令人增恶。

二、尖锐的矛盾冲突

诗前有段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里说明了长诗的故事梗概。其中一个“遣”字,一个“逼”字,又透示出焦母等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的残酷压迫,引起兰芝、仲卿夫妇的强烈反抗,这既是长诗故事的主线,也是长诗矛盾冲突的焦点。

《孔雀东南飞》描写的这个家庭悲剧,按场所变化,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前面写兰芝在焦家的情况,主要写兰芝和婆婆的冲突,后边写兰芝回到娘家情况,表现兰芝同哥哥的矛盾。

诗以兰芝向丈夫焦仲卿诉说痛苦开篇,“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先声夺人, 作者没有赘言环境背景, 一下子把刘兰芝推向了舞台中心, 以其铮然作响的话语开启了贯之全诗的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浓厚, 本应白头偕老, 但婆婆不容, 一定逼他们离异。是矛盾的产生。

刘兰芝的这番话自然引导出仲卿向母求情,任焦仲卿如何长跪不起表示恭敬,如何详细辩白表示无辜,如何赌咒罚誓表示志坚,可是只落得个受焦母的呵斥:“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这一小部分是刘兰芝,焦仲卿与封建礼教斗争的第一个回合,虽然以刘兰芝的被遣结束,可是由于出于兰芝自请遣归,因而刘兰芝处于主动地位,刘、焦间的诚挚爱情与封建家长间的矛盾,壁垒分明,泾渭自见。

接下来的部分写了“话别”、“辞亲”和“盟誓”三项内容。话别是缘求情无效而来,辞章是话别后的必然之举,盟誓是酿成悲剧的因子。这一小部分是刘兰芝被遣情节的自然延伸,又处于没有回到娘家之前,因而是一个过渡阶段。在第一大部分中,整个悲剧还没有激化,因为兰芝还有回娘家的一条路,只是从刘兰芝的预测中,已使人感到了矛盾必然激化的因素。这是矛盾的发展。

刘兰芝的遭遇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便是回娘家后与刘兄的矛盾。回到娘家后,刘兰芝先遇到母亲的斥责,又遇到县令家的求婚,都在兰芝的辩白和母亲的同情下渡过了,可是太守家来求婚,刘兄介入,便使形势急转直下。阿兄闻讯后,“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是以荣汝身。不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刘兄趋炎附势,薄情寡义,尖酸刻薄,把刘兰芝驱上了峡谷末路,这时兰芝仰头答,“理实如足言”,“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登得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从后文推来,兰芝允婚是假,这一答是为了稳定局面,争取机会与仲卿再会一面,从而双双殉情。

这一小部分是矛盾激化阶段,即矛盾的再发展阶段,矛盾一步步推上高潮,把刘兰芝逼上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刘兰芝跳出了焦家的狼窝,又落入刘家的虎口,这就揭露了刘兰芝悲剧的实质,是夫妇爱情与整个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间的矛盾,焦母和刘兄正是恶势力的代表。两个阶段,处所不同,对象不同,形式不同,而前后的矛盾一以贯之,焦母和刘兄的矛盾都指向兰芝,这就使诗的主题得以深化,矛盾主线得以突显。

诗的后一小部分写了刘兰芝、焦仲卿双双自杀,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把他们逼上了绝路,这是情节的高潮,也是矛盾冲突达到了高潮,完成了对刘、焦形象塑造的最后一笔,使诗的主题完全呈现。

三、简洁传神的动作神态的刻划

诗歌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而诗中的人物动作神态的刻划, 也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略举几例:

刘兰芝:“仰头答”,推知之前兰芝是“低头听”兄长的训斥,她同时在那里“低头思”,所以兰芝的所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为了稳定局面。同时“仰头”也是写兰芝对哥哥的反抗。

“举手拍马鞍”写刘兰芝与焦仲卿诀别时心情的非常沉痛,也表现兰芝对仲卿感情之深。

焦仲卿:“长跪告”这是仲卿在向母亲求情, 气求母亲不要遣归兰芝, 对母亲抱有幻想。在母亲训斥后,“默无声”,“再拜”, 说明他性格的软弱。虽然最终也为爱情而自杀,但死前“徘徊庭树下”逡巡不前,还是犹豫,说明他还是不象刘兰芝那样义无反顾,那样坚强。

其它用“捶床便大怒”写出焦母泼辣专横,用“大拊掌”写出刘母的惊异和心灰意冷。

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

(1)从序曲与尾声看: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如古乐府《艳歌何尝行》中写道“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病疲,不能飞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就与本诗相近。一开头就让诗歌笼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提摄全篇,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悲凉的感情基调。在结尾处,诗歌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让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生前不能长相伴的情侣死后化鸟双飞,这个结尾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心态。事实上,中国的许多悲剧作品也都是以这种形式收尾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祝的“化蝶双飞”,《窦娥冤》中窦娥死后三桩誓愿的应验。这些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或者传奇色彩的结尾,多多少少给了那些沉浸在悲剧情节中不能自拔的人们一点安慰和心理平衡,反映了人们一种普遍的同情心。不过,《孔雀东南方》的这个结尾,除了这层意思外,还表达了当时人们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2)从铺陈与比喻看,诗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炼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才艺俱佳,很有教养,为被逐作铺垫,兰芝离焦家时那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装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尽善尽美,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系列精彩的比喻,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形象地表示兰、焦间感情深厚,永不变心。

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悲惨命运,概括了旧社会广大青年男女在封建势力压迫下的悲惨命运,他俩的抗争,则反映了人民要求冲破礼教重围,追求幸福生活的意志和愿望。焦母和刘兄,体现了封建家长可怕的权威,反映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就是这首诗中主要人物的典型意义。

推荐访问:塑造 人物形象 蝇王 论《蝇王》人物形象塑造 论《蝇王》的人物形象塑造 《蝇王》人物形象分析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