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夫妻同练太极拳

夫妻同练太极拳

发布时间: 2025-05-12 04:32:20 来源:网友投稿

张泽峰

几年前,我和老伴到春蕾休闲广场遛弯,看到广场上有很多人在练太极拳。老伴曾经对我讲过,她朋友说练太极可以预防多种疾病。老伴和我商量是不是每天早晨也来练练。从那时起,我和老伴开始练习太极拳。虽然练得不精,但长期坚持,效果明显:筋骨硬了,腰板直了,胃口病好了,药罐子扔了,身体强壮了,精神好了,性情平和了,全家幸福了。

中医认为后背、脊柱、腋窝、肚脐、脚底为人身五大保健特区。练太极拳时,以腰为轴心,轻、柔、慢地做太极旋转。并且脚为人的“第二心脏”,五趾抓地,活动双脚,促进了全身血液的循环。即便是严寒的冬天,手脚也不会冰凉。我和老伴现在身体练得灵活舒展。

血液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轻者使人致病、早衰,重者则可引起休克、死亡,并且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在练太极拳时要求保持呼吸自然、通畅,刚柔相济,力贯指端。这样张弛有度,正好促进了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使人的气血无阻地注入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避免疾病侵人的身体。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健康之源,要想身体健康,脏腑必须安定。太极拳之蹬脚、下势、金鸡独立、胸腰折叠及其他发力动作,均能起到按摩脏腑的作用,进而促进人体各大系统保持健康。我和老伴的胃病得以康复,就得益于这些年坚持练太极拳。

自古人身有三宝——精、气、神,若想长寿精神好,活动身体的五大保健特区,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养护五脏六腑,都能使人精、气、神充盈,劲力贯通,气息流畅,少得病,甚至不得病,得病之后也能尽快康复。几年太极拳练下来,我和老伴现在确实感觉都年轻了不少、健壮了不少。

最后还要提醒练太极拳的朋友们,练拳时要在平整、柔软的草地或泥土地,尽量避开坚硬的水泥地或石板地;练拳前要针对性地做些准备活动,如做几节按摩操、原地跳跃几下或者慢跑几分钟等小运动量的活动;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进行分段、分式的练习,再练全套;刚开始练的中老年运动量不宜过大或过于集中。

多年来,我和老伴学会了基本功24式、杨氏等多套太极拳;还学了太极剑、刀、扇,共計20多套;农场文体协会又推广了好几套健身气功,我和老伴都参加了练习。我们虽然不像年轻人那样练得风流倜傥,但坚持规范动作,互相交流经验,力争做到姿势正确、优美,打出太极的味道。最近,我和老伴正准备参加社区的太极拳表演呢!

这几年练太极拳,我还总结了几句打油诗:

若想长寿增精神,练习太极最适宜。

活动特区促循环,天人合一自然美。

五脏六腑均得安,全身血管畅通顺。

一年四季常坚持,保健养生又养老。

动静结合宜大众,感恩太极普众生。

合理适度量力行,练得舒服为上策。

优化生命去烦躁,多些淡定和从容。

修身养性是真理,太极易解筑余生。

互相关照保效果,形影不离健身心。

夫妻同练太极拳,一起奔向健康路。

猜你喜欢特区血液循环太极直立性眩晕怎么办?保健与生活(2020年1期)2020-05-07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家庭科学·新健康(2018年7期)2018-09-17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东方教育(2018年2期)2018-03-29DC炫特区大学生(2017年12期)2018-03-12练太极100%安全吗?饮食科学(2016年11期)2016-12-21太极马扎(三)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党史博览(2016年6期)2016-06-21太极Ⅱ中国摄影(2014年8期)2014-11-07俄开设新赌场环球时报(2010-02-02)2010-02-02

推荐访问:太极拳 夫妻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