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X 0 A B
X 0 A B 2019- -0 2020 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5 5 个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 0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辆重为 G 的汽车停在坡道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为 A.Gtanα
B.Gcotα
C.Gsinα
D.Gcosα 2.在我校运动会上,小明同学跳高成绩 1.95 米。几位同学对小明跳高上升和下落做了研究,同学们发现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同学们关于小明跳高过程认识正确的是 A.小明在最高处机械能最大 B.小明下落过程动能和机械能都增加 C.小明上升过程动能和机械能都减小 D.小明整个过程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为 0
3.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一天,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的周期为n1 天,第一宇宙速度为 v,万有引力常量 G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与近地卫星轨道半径之比为 n:1
B.同步卫星的速度为3nv C.由题给已知量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
D.同步卫星的速度为nv 4.在 X 轴上电场方向是水平的,电势随 X 坐标变化的图像如图,一个正粒子(不计重力)只受电场力沿 X 轴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减小,动能增加 B.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C.加速度增加,动能增加 D.加速度增加,动能减小 5.如甲图所示,n 匝面积为 S 的线圈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S 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多组 U、I 值,描出电源两端电压随电流 I 变化的图像如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均匀减小,磁场变化率nSUtB,线圈的电阻00IUr B.磁场均匀减小,磁场变化率nSUtB0,线圈的电阻00IU Ur C.磁场均匀增大,磁场变化率nSUtB,线圈的电阻00IUr
S
B V
A
R
a
b
5 题甲图 U ab I
I 0 ﹣U 0 ﹣U
0
5 题乙图
D.磁场均匀增大,磁场变化率nSUtB0,线圈的电阻00IU Ur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共 4 4 小题,共 8 68 分)
6.(1)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保持合力恒定,探究小车加速度 a 与质量M 的关系,记录多组数据,为了直观反映 a 与 M 的关系应该做
图像。当小车质量 M 与钩码质量 m 大小关系满足
时,可以将钩码重力当作细绳拉力。该同学某次实验时,测量数据无误,打出纸带准确计算的加速度比理论值大 0.3m/s2 ,其原因是
。
(2)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二极管的符号为“ ”,正向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描绘出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如甲图。
①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 0~3 V,内阻约 20 kΩ)
B.电压表(量程 0~15 V,内阻约 100 kΩ)
C.电流表(量程 0~50 mA,内阻约 40Ω)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20Ω,允许最大电流 2A)
E.电源(电动势 4.5 V,内阻不计)
F.开关,导线 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
。
②二极管正向使用时有一个电压值叫门限电压,低于门限电压二极管正向电流几乎为零(不导通),高于门限电压二极管导通(有电流通过)如甲图,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图。
③电源的电动势 4.5V,电阻 R=5000Ω,与这只二极管连接如乙图,则通过二极管的电流为
m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用多用表测量这只二极管正向电阻的阻值 60Ω,此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为
m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R 乙图 甲图 0 0.2 0.4 0.6 0.8 1.0 5 10 15 20 25 I(mA) U(V)
F O A R B V 0 Y
X
O
P
Q
A
7.(15 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与半径为 m R 1 的41光滑圆弧 AB 相切于 A 点。一个质量为 0.5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在地面上。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 4N 的拉力,作用 1s 恰运动到 A 点时撤去拉力。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2,重力加速度 g=10m/s2 。求:
(1)撤去拉力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物块刚进入圆弧的 A 点时圆弧对物块支持力大小 (3)从物块冲出圆弧 B 点又回到 B 点的过程中,重力冲量大小
8.(16 分)如图,在平面坐标系 XOY 中,第一象限有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四象限有垂直 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 m、+q 的粒子以速度 V 0 从 P(0,L)点沿 X 轴正方向进入第一象限,从 Q(2L,0)进入磁场。磁场内有一挡板,挡板两端坐标分别是(0,0)、(L,L)。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大小 (2)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为了使粒子打在板上,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
9.(18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2 千克的“ ”型木板 K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 K 的右端距其左端挡板距离为 L。上表面光滑的固定平台 Q 与木板 K 的右端等高,平台 Q 右侧立柱与质量为 2kg 的小物块 P 用细绳连接且压缩一根轻弹簧(弹簧与 P 未连接),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64J。烧断细绳,小物块 P 在平台 Q 上离开弹簧后滑上木板 K,与木板 K 的挡板发生弹性碰撞,稍后木板 K 与墙壁碰撞并粘在墙上不再离开,最终小物块 P 停在木板 K 上距左端挡板 0.75m 处。小物块 P 与木板 K 的动摩擦因数为 0.2,L=6 m,重力加速度 g=10m/s2 。求:
(1)小物块 P 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多大
(2)在木板 K 未碰墙之前,小物块 P 与挡板碰撞时的速度多大 (3)木板 K 碰撞墙壁时速度多大
三、选做题(第 0 10 题和第 1 11 题各 2 12 分,考生从 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以第 0 10 题得分为准。其中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10.[选修 3-3] (1)(6 分)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气体的内能增加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气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不变 C.理想气体吸收的热量可能全部用于做功 D.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 (2)(6 分)一辆停在室外的汽车,早上室外温度 27℃,车胎内气体压强为 Pa510 2 . 2 ;中午,当汽车行驶时车胎内的温度是 57℃,车胎内气体的体积不变,车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此时车胎内气体的压强。
11.[选修 3-4] (1)(6 分)一列波沿绳子传播,绳上有相距 3m 的 P 点和 Q 点,它们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为 P 点的图线,虚线为 Q 点的图线,则该列波的波长和波速的可能值为 A.6m,20m/s B.6m,12m/s C.2m,10m/s D.2m,12m/s (2)(6 分)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 ABC 由透明材料制成,∠C=30°。光线垂直 AC 界面入射,在 BC 界面刚好发生全反射。求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和光在透明材料中传播的速度。
A B C Q K P L 固定
分)
( 斜向下 轴成 与分)
(分)
(分)
(1 .. 451 .. 1 tan1 .. 21 .. ) 2 (002020 xvvv v v vv at vyyy 分)
(分)
(点 相切,且切于 与 较大时,粒子运动轨迹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2 ..2 22 ..223 ..30112 qLmvBLRL RA OA BqRmvBRvm Bqv V O 1 V 0 Y
X
O
P
Q
A
2014-2015 学年度上期 高 2015 级物理答案 一、DCBAB 16.(1) ........... a M mM 二、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较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阻力 (一空 2 分)
(2)○1 A○2 分压(2 分没有开关扣 1 分)外接(2 分)
③0.78-0.80
④14.2-15.2
(一空 3 分、画图 4 分)
7.(15 分)(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 mg F
a=6m/s2
……..(3 分 )
v=at
v=6m/s
…….. (2 分
) ) 3 .........( 2322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
(NRvm mg FRvm mg FNN 2 21 13 -2 24 / ...... 34 / . 14 /4 / .. 3BBB BmgR mv mvv m sB m sI mv mv kg m skg m s ( )由动能定理:( 分)由竖直上抛的对称性:回到 点时速度大小为 (分)由动量定理:重力冲量大小为 ( 分)
8.(16 分)
(1)进入磁场做类平抛, X 方向匀速:02vLt
分)
(1 ..
分)
(分)
(分)
(方向匀加速:1 ..22 ..1 ..21202 LqmvEma qEat Ly
9.(18 分)
) 1 ( .......... / 5 . /3174 2 1) 1 .( .......... 3 2 1) 2 ..( )......... 4 .........(21) 75 . 0) 2 ..( )......... 3 .........(21) 75 . 0) 2 ..( )......... 2 .........(212121)) 1 ..( )......... 1 .........(3/ 6) 2 .( .......... / 6 , / 2 / 2 , / 6) 2 .( ..........212121) 2 .( ..........2) 3 ..( .......... / 821) 1 (2 22121222122 12 12 222分 或 式联立解得 、 、 ,分 式联立无解 、 、分 式 (后减速为零 也可能与挡板再次碰撞分 式 (速为零, 可能再未与挡板碰撞减 挡板碰墙后,分 式 ( 由功能关系:分 式 由由动量守恒:与挡板距离为 , 的速度是 ,此时 板速度是 板与墙碰撞前的瞬间, )设 (碰撞挡板前速度为 故分 (舍去)
或 解得:分 由功能关系:分 由动量守恒:、 的速度分别是 与 ,设 板与挡板碰撞前的瞬间 滑上 )
(分由能量守恒:s m v s m vmv x mgmv x mgPmv mv mv x L mgmv mv mvx P v P v K Ks m Ps m v s m v s m v s m vmv mv mv mgLmv mv mvv v P K K Ps m vE mvK P K PK PK pK pp
s m v / 10 5 . 18
10.(1)C
(2)
分)
3 .......( ..........2211TPTP
Pa P5210 42 . 2
分 3 ...( ..........
11. (1)C
(2)
刚好发生全反射,在 BC 界面的入射角为 30°(1 分)
nC1sin
(2 分)
得折射率
2 n
(1 分)
折射率
Cvn
(1 分)
得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