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奋斗脚步永不停歇(2022年),供大家参考。
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在过去的 114 年, 周村一中全体师生怀梦想,砥砺前行,珍惜眼前,向着未来全力以赴,在平凡之中创造不凡。
忆往昔,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
学校起源于 1905 年创办的周村高等小学堂,经过百年风雨沧桑,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东西两个校区的区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5.5 亩,建筑面积 11000 平方米,教学班 40 个,在校学生 1932 人,教师 159 人。
一、学校特色亮点工作
(一)精神文明谱新篇,文明校园结硕果。2022 年 1 月,周村一中被评为淄博市精神文明单位;在 2022 年度省级文明校园督导检查测评中,周村一中取得骄人战绩。34 个立项单位,周村一中位居全市第四,中学组全市第一。
(二)师友互助提高效率,名师课堂绽放异彩。周村一中的小组合作研究已有 12 年之久,走在了全区前列,"842"和谐互助课堂学习模式日臻完善,成为周村一中的主流课堂教学模式。2022 年 10 月,杜楠楠老师的初中语文课例《我的第一本书》被评为山东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色示范课堂",并在全省推广;2022 年 5 月,吕娜老师在淄博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中学语文组第
一名的好成绩,6 月底代表全市参加山东省第一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周村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名师送课活动中,孟静、崔岩、林琳等十余位老师的小组合作课堂受到送教学校的一致好评;姜艳、栾贻祥、周倩、王海洋、李明等新入职教师的课堂也因为小组合作运用的恰到好处而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脱颖而出,备受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周村一中一张最靓丽的名片。
(三)志愿服务奉献他人,实践活动润德润心。2022 年,学校逐步完善文明志愿服务体系,周村一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尚德"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入心入脑,润德润心。
(四)艺体事业魅力四射,社团活动蓬勃发展
学校现有各类社团十余个,200余名学生定期参与活动,涉及体育、艺术、科技、棋类、书法、创客、英语口语、经典诵读、国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新增滑板、健美操社团,社团定期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和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四大节竞赛需要。
二、教育创新性工作
(一)"692"党建带团建,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党支部从六个要求、九个方面、两项措施实施"党建带团建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党建创新项目。"6"即六项目标:思想政治觉悟高、自主学习意识强、参与比武兴趣浓、育人带班方法多、互助研究效果好、专业发展成长快;"9"即九项内容:青蓝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党课、青年志愿者、读书沙龙、外出学习、比武大赛、班主任任职锻
炼、论坛交流;"2"即两项措施:考核评价、表彰奖励。
红色基因,引领思想进步。党课学习,提升政治素质。
论坛交流,拓宽教育视野。外出培训,搭建研修平台。业务比拼,缩短成长周期。每一项,都为我校增光添彩!
(二)借助"学科教研室"推力,提升学科教学教研水平
本学年,学校紧紧围绕学科学期课程纲要和"自主、合作、探究、灵动"课堂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多措并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学科教研组建设等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各学科教研室在教导处统一指导下,根据学科教学重点和学科教学难点,按照"每月一活动,每月一主题"的活动总体要求,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科系列教学教研活动。
(三)名师队伍建设
学校以"842和谐互助生本课堂"教学展示为契机,开展了名师论坛、优秀教学案评选、教研组听评课、优秀作业设计、送课下乡、同课异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有针对性优先选派外出学习,引领他们制定三年职业生涯规划,自觉学习,自主发展、实现由骨干到卓越到名师的飞跃。2022 年 12 月 7 日,刘春明在周村区赴南通跟岗学习汇报展示中做了题为《成长,从此刻开始》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一致好评。2022 年 6 月,孟静老师、崔岩老师、侯钰老师、贾晓征老师入选周村区普通中小学首批高层次名师培养人选名单。
作为淄博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从 2022 年开始,学校先后与美国玛凯特高中、英国爱伦堡中学、英国东伦敦科技中学、澳洲伍德克
夫特中学、新西兰伯克戴尔中学、英国欧克中学等 6 所学校结为国际友好学校。互派师生交流访问,至今学校已有 70 名师生到美国、英国等国家交流访问,同时美国、英国等国家师生来访已有 60 余人次。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在市区率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有效促进了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教育进程。
展未来,改革勇创华彩篇章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是我校的办学宗旨,以"我能行"为核心教育理念,以"做最好的自己"为目标,培养自信、自主、自律、大气的时代新人,办师生喜欢的幸福学校是我们的办学目标。
一、增强课堂吸引力,深化灵动高效的"生本课堂"
遵循"把合作引入课堂,将激励贯彻始终"的教师教学理念和"为小组荣誉而学习"小组建设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动力。以"发言无错"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展示自我。探索形成了"842"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被周村区教体局定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典型学校。
(一)中学"842"小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842"小组。指"842"组织结构。即 8 人构成一个团队(管理评价)、两个 4 人小组(学习探究)、2 人互助小组(盟友或对手),同时出现4人中心组,便于强强合作与竞争,优优结合整体带动学困生的发展,前后桌排列便于面对面交流,同桌排列便于互助。"842"是动态灵动的组合。
1、学校层面:(1)完善干部听课制度。(2)教学管理干部模范带头上好观摩课。(3)青年教师队伍建设。2、教师层面:(1)实践互动。(2)级部活动。(3)教研组活动。学生层面:(1)小组长培训。(2)全体组员的培训。(3)加强对学生展示能力和深度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六项内容"引领教师自觉发展
为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和工作热情,构建以精神引领、专业发展、思想保障三位一体的教师成长路径,引领教师实现"六个自觉发展"目标。
"六个自觉发展内容":即自觉坚守师德底线;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自觉进行有效学习;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参与业务研究;自觉践行"阳光三态"。用"六个自觉"全面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实施"阳光三态"教育,对教师精神引领
"一个不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不能进行真正的教育创新;同样,一个不能感悟到教育幸福的教师,也不能给学生以幸福的人生指导。" 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我能行"教育理念为核心,构建以"好心态、佳状态、高姿态"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三态"教育体系,突出积极、乐观、幸福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引领教师快乐成长。
2、做好"三项工程"建设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变、行、思"的有效路径
实施"名师工程"带动战略:发挥 2 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和 16 名区
校名师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实施"青蓝工程"成长战略,采取青年教师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双导师"高效机制,落实"党建带团建,助推青年教师全面发展"项目,从六项目标要求、九项内容上全面提速对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教科研工程"引领发展战略。以问题当课题,以研促教。已有 2 个省级课题"各学科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顺利结题,其中"小组合作"课题获淄博市科研成果三等奖,2022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的目标,给教师提供学**台和机会。组织教师赴名校学习;请广州、常州、沈阳、南京等地生本教育专家来学校指导、上示范课、听课及座谈交流;组织干部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等。"变":理念的变,行为的变。将师本教育教学风格,变成以生本教育新理念下新思维、新方法,重建教师思维方式,用"重构思维"理念和要求去谋划、去思考、去践行。一是研讨座谈。二是围绕"改"字组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三是根据学校的课改要求,以教师为学生模拟"生本课堂"体验。四是赛课活动推进。五是同课异构研讨,反复推敲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六是培养骨干,标兵带动。"行":践行新理念,尝试新做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如火如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去,以评价为抓手,给教师助推力。"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普遍最直接的途径。学习心得体会,教学实践反思将教师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学校定期编印《课改论坛》,为教师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二、增强班级吸引力,培养学生视班如家的情怀
(一)探索"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大班组双班主任管理模式
创新了青年教师班主任培养和班级管理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首席班主任是指由学校精选的具有五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验、有较高的师德及教育理论修养、班级管理成绩突出的班主任。辅导员是指参加工作五年内的有上进心、责任心但缺少班主任管理经验和方法的青年教师。大班组是指两个平行班级组成的一个班组群体。"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大班组双班主任"管理模式,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带领一名积极上进的辅导员共同负责一个大班组的学生教育、班级管理等工作的班组管理。该模式的实施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辅导员为实习班主任时期;第二阶段,辅导员为准班主任时期;第三阶段,辅导员为独立班主任时期。三个阶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严格落实阶段性考核评价机制。
(二)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以班风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自主管理浓厚氛围。设立各具特色的班级宣传专栏,各班在教室门口悬挂包含班徽、班级标示、班训、誓言等内容的班级铭牌,建立行之有效的班规。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实现了"一班一品"的目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坚持以多元化的学生自主教育为重点构建起全方位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
(三)多维度增强班级吸引力,引导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
从目标引领增强班级吸引力、合作竞争提升班级吸引力、多彩活动丰富班级吸引力、班级文化催化班级吸引力、家校合作助力班级吸引
力、教师魅力感召班级吸引力等多方面全方位实施,以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三、增强校园吸引力,培养学生自信品质
(一)"自信教育"达标活动,提升"个性自信"。以"扬长"发展为核心,落实"我能行"核心理念,开展"自信教育"达标活动。
(二)特色课程体系,提升"德行自信"。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实行课程项目负责制,力求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兴趣化,德育课程主题化。
(三)以传统文化引领书香校园建设,提升"文化自信"。充分利用学生作文比赛、"我与伟人交谈"、手抄报展评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利用"花开之声"校园广播站播出古诗文和名著作品、班级图书角、亲子共读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加强对外交流, 提升"国际视野自信"。作为首批淄博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学校将积极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新途径,有效促进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教育进程,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新的学年,新坐标,新视野。唯努力者进,唯奋斗者强。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流学科,落实好"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高水平的学生,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引导济大学子自觉将个人奋斗目标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培养更多信念坚定、勇于担当、
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将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继续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创造更加优越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全体教师的事业追求和学术发展,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让广大教师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奋斗中创造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将着力形成高水平的治理体系,继续主动适应发展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各类资源有效配置,构建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治理能力和水平新突破。将着力增强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继续深度参与国家、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协同为纽带,服务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在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在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将着力传承高水平的文化基因,继续实施文化兴校战略,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创办教学质量一流、师生幸福成长的优质教育积极创办教学质量一流、师生幸福成长的优质学校。
(单位: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推荐访问:停歇 脚步 奋斗 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