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完整)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完整)

发布时间: 2025-05-13 22:40:5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完整)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3篇

第1篇: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一门必修课,每期按要求开设课时(每周两课时),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个课题,高中阶段学生至少完成二个课题才能拿到15个学分。学分安排:高一一学年完成一个课题,8个学分;
高二一学年完成一个课题,7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作用:

⑴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⑵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⑶培养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继续学习有关的能力:自主意识,团队工作,资料研究,人际交往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工具等。⑷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

1、背景启发

学生认真阅读研究性学习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提供扎实的资料和背景线索,让学生学习。

2、课题组自聘指导老师

老师提供参考课题,但仅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兴趣爱好,与同学商量后确定研究的课题题目,确定课题组成员,每个课题组学生人数5-8人。课题组自聘指导老师,课题题目可能与指导教师所教科目无关,这不影响教师指导。一位教师指导的课题数最多不超过4个,多出的课题由班主任进行调配。

3、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

学生确定课题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计划,做好课件,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室黑板上布置:“高一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

②安排学生照相,作为资料储存。

③以班为单位,各班的评委即为课题指导老师;

④每个课题组派一人放映课件,陈述自己的课题计划,其它组员坐在讲台下准备答辩。

⑤当一个课题陈述完,评委做好点评和提问,学生答辩。课题范围宜小不宜大,注重实用性和研究可操作性。

⑥报告结束后,要改进的课题在一周内完成好,交指导教师审议,最后确定是否开题。

4、开展课题研究

年级组给每个课题组发一本《研究性学习手册》,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开展研究,要求课题组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照相、录音、摄像等,一定要保存好原始资料,这是课题组最有力的证据说明。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要主动请教老师,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学生和指导老师将每次的研究内容,填写在《研究性学习手册》上。

5、举行中期交流会

当一个课题进行一段时间后,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时间,进行中期交流,主要目的是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存在哪些困惑。中期交流与开题报告类似,评委针对课题情况要提出改进措施,课题组成员根据建议,积极改进研究方案和研究办法。

6、撰写研究报告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进行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成果汇报。所写的报告要主动请教老师,希望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学生要对实践中的体验、感悟、调查、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发散性的思考分析和总结。

7、课题结题

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结题报告。结题形式与开题报告类似。每个班选一个优秀课题,参与教科室组织的校级优秀课题结题汇报。

8、学分认定

指导教师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情况、考勤情况,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学分认定,指导教师将学分输入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

三、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评定

学分评定由指导老师评定学分,由教科室审核,教务科确认。

1、评定依据

认定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分主要依据有五个方面的材料:①开题报告;
②活动过程记录;
③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
④总结与体会,研究成果,结题报告;
⑤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的结论。具备以上五个条件,则给予相应的学分。如对学分认定持有异议,可提交教科室复议。

2、评定原则

(1)参与性

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则不能得规定的学分。

(2)过程性

学生只要参与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真实性

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扣除相应学分。

(4)规范性

学分评定首先进行自评、组评、师评,然后由教科室审核,教务科确认,并建立公示、抽查或回访制度。

3、评定过程

第一: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第二: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每班提供1个优秀课题,由教科室负责,年级组组织进行全校公开展示,评出学校一、二、三等奖。

第三:指导教师组织、考核和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果、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及出勤情况等。

第四:指导老师在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评定学分,教科室审核备案,教务科组织学分确认。

四、研究性学习整体时间安排

高一第一学期:1∽8周,课程辅导;
9∽12周,选课题、成立课题小组;
13∽14周,开题报告;
15∽17周,课题研究。

高一第二学期:1∽4周,课题研究;
5∽6周,中期交流;
7∽14周,课题研究;
15∽17周,结题与评价。

高二第一学期:1∽4周,选课题、成立课题小组;
5∽6周,开题报告;
7∽15周,课题研究;
16∽17周,中期交流。

高二第二学期:1∽8周,课题研究;
9∽10周,结题与评价。

五、考核学生

1、每周四下午五、六节为研究性学习时间,第六节在教室听老师上课或指导,第七节开展研究。课题组人人参与,按规定完成研究任务。

2、学生不能以研究性学习为借口去做其它任何事情,尤其是在操场打球。

3、如果学生要到校外进行课题研究,必须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由指导教师、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签字同意后方能外出。学生按规定时间返回后,及时将研究的资料和内容向指导老师报告并进行审核落实。

4、课题组按要求进行课题开题、中期交流、结题和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组要在《研究性学习手册》上填写好相关内容,期末结束前上交教科室。

5、教师考核学生出勤情况和参与情况,作为评定学生研究性学习学分的依据。

6、课题结题后,学生登陆南方中学数字化办公平台,将所有研究性学习资料输机。

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一门必修课,每期按要求开设课时(每周两课时),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个课题,高中阶段学生至少完成二个课题才能拿到15个学分。学分安排:高一一学年完成一个课题,8个学分;
高二一学年完成一个课题,7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作用:

⑴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⑵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⑶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⑷培养科研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

1、到班上课或指导

教科室给每一位教师发一本研究性学习教材,教师通过学习,按年级组安排的研究性学习专用课表,到班上课或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2、指导选课题

教师帮助学生选好课题,提出扎实的资料和背景线索。每个课题组学生人数5-8人。教科室可以提供参考课题(到杨跃文处拷贝),但仅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兴趣爱好,与同学商量后确定研究的课题题目。学生选的课题可能与指导教师所教科目无关,这不影响教师指导。一位教师指导课题数最多不超过4个,多出的课题由班主任进行调配。

3、指导学生制订计划,按时开题

学生确定课题后,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做好课件,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室黑板上布置:“高一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

②班主任安排照相人员,作为资料储存。

③以班为单位,各班的评委即为课题指导老师;

④每个课题组派一人放映课件,陈述自己的课题计划,其它组员坐在讲台下准备答辩。

⑤当一个课题陈述完,评委做好点评和提问,学生答辩。课题范围宜小不宜大,注重实用性和研究可操作性。

⑥报告结束后,要改进的课题在一周内完成好,交指导教师审议,最后确定是否开题。

4、指导学生课题研究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产生的困惑和注意的事项,要注意循着学生的思路,提出可供选择的计划、意见和方案,供学生参考选择,指导老师在《研究性学习手册》上填写好每次活动记录中的意见。

5、指导课题中期交流

当一个课题进行一段时间后,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时间,进行中期交流,主要目的是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存在哪些困惑。中期交流与开题报告类似,评委针对课题情况要提出改进措施。

6、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教师指导课题组进行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成果汇报。对学生所写的报告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对实践中的体验、感悟、调查、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发散性的思考分析和总结。

7、指导课题结题

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结题报告。结题形式与开题报告类似。每个班选一个优秀课题,参与教科室组织的校级优秀课题结题汇报。

8、学分认定

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将学分输入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

三、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评定

学分评定由指导老师评定学分,由教科室审核,教务科确认。

1、评定依据

认定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分主要依据有五个方面的材料:①开题报告;
②活动过程记录;
③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
④总结与体会,研究成果,结题报告;
⑤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的结论。具备以上五个条件,则给予相应的学分。如对学分认定持有异议,可提交教科室复议。

2、评定原则

(1)参与性

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则不能得规定的学分。

(2)过程性

学生只要参与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真实性

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扣除相应学分。

(4)规范性

学分评定首先进行自评、组评、师评,然后由教科室审核,教务科确认,并建立公示、抽查或回访制度。

3、评定过程

第一: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第二: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每班提供1个优秀课题,由教科室负责,年级组组织进行全校公开展示,评出学校一、二、三等奖。

第三:指导教师组织、考核和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果、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及出勤情况等。

第四:指导老师在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评定学分,教科室审核备案,教务科组织学分确认。

四、研究性学习整体时间安排

高一第一学期:1∽8周,课程辅导;
9∽12周,选课题、成立课题小组;
13∽14周,开题报告;
15∽17周,课题研究。

高一第二学期:1∽4周,课题研究;
5∽6周,中期交流;
7∽14周,课题研究;
15∽17周,结题与评价。

高二第一学期:1∽4周,选课题、成立课题小组;
5∽6周,开题报告;
7∽15周,课题研究;
16∽17周,中期交流。

第2篇: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对于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认为首先要明白伟大的抗战精神 是什么?其次,新时代大学生有什么特点?最后,弘扬抗战精神的途径?综上, 新时代大的学生到底该怎样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呢?
第一,我们先要明白伟大的抗战精神什么?“抗战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艰 苦奋斗的精神,我国八年的艰苦抗日战争,是我们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更是 无法承受的,虽然我们现在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是依然要发扬万众一心, 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自我牺牲的精神。
第二,新时代大学生有什么特点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的影 响愈演愈烈,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还记得北京市那个向 母亲索要苹果三件套不得就在门口打滚的女大学生吗 林
森浩的行为让人感到痛惜。但 90后王锐旭作为大学生创业代表参加总理座谈会 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大学生大体呈多元化发 展。但是不管大学生的三观如何发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也必须是一门必修 课。
第三,弘扬抗战精神的途径又有哪些呢?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正确理解 抗战精神的含义并且发扬抗战精神是自身的一种素质。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也是 检验一名大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大学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以阅读相关书籍。

学校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立红色社团,开设红色课程,弘扬抗战精神。伟大的 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不停的为之奋斗,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现在,我们处于比较尴尬的年代,一方面,我们抓住了上一代的尾巴,接 受了他们所给的教育,然而,我们却要接受新一轮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时 代发展,或许有人怨恨,有人逃避,有人从容,但是现实并不会那么容易改变。

但请谨记:再难不会难过抗日战争,再苦不会苦过抗战士兵。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复旦投毒案的犯罪人(财经学院孙梦)

第3篇: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设精神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下面是为您推荐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得四篇。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得1
汲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敢教日月换新天”。百年来,我们党从“一抹微光”发展到如今的“朝气蓬勃”,依靠的是“为中华人民的幸福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是历经苦难而初心不改的信念。百年来,这一抹微光见证了为之付出努力、进行斗争、作出牺牲的中华儿女,他们用鲜血和泪水、苦难和挣扎、理想和坚守共同书写下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壮丽篇章。“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无往而不胜”的革命意志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广大年轻干部要从中汲取精神之“钙”,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启程的关键时期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得2
汲取“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韧劲“众志成城克时艰”。苦难屈辱的历史没有打倒我们,反而孕育了共产党人的初心、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刀劈斧剁的天地间,到处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时刻都在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百年来,一声声“同志们跟我上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南西北的人功成不必在我”的呐喊,振聋发聩,在生死面前,革命先烈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兼1 / 5
程志弥坚”,在任何时候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的坚定决心,感天动地、薪火相传,在“新的赶考路上”,这也正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动力源泉。

汲取“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接续奋斗再出发”。在“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贫苦年代,中华民族发出“决非为一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的呐喊。长征途中,女红军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
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忍着剧痛坚持工作,最终痛死在岗位上;
疫情来临,钟南山无畏“逆行”,为千千万万人民生命“保驾护航”……抗外敌、战贫困、斗洪水、战疫情、建小康,一路走来有多少枪林弹雨就有多少坚定前行,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首矢志践行“不负人民”初心使命的赞歌。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接续“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奋斗目标,践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庄严承诺,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得3
通过建党精神学习,可以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深切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增强“四个自觉”,从党史学习中源源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自觉性。党员干部要学习学好革命先烈“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勇气、舍生忘死保家国的伟大情怀、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明晰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能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从党史学习中深刻总结党百年来解决自身问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始终2 / 5
聚焦“两个维护”政治任务,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落实。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为民服务守初心”的自觉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一切依靠人民的铿锵宣誓,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责任。无论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以明显的实绩实效诠释初心。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主动作为担使命”的自觉性。“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从革命历史中可以获得许多震撼心灵的启示,激励党员干部不断担当使命、砥砺作为。党员干部要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各种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树立起勇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担当精神和踏石留印、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要树立“群众工作无小事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把强烈的责任心完完全全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去,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想干事上,体现到会干事上,锁定到干成事上。
继承建党精神,增强“廉洁自律守规矩”的自觉性。周恩来同志“三付饭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廉洁自律。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格,是防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既是“安全带”,又是“紧箍圈”,更是权力的“方向盘”。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只有自己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才能把腰板挺直,赢得群众的信赖,有力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良好健康发展。相反,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干事创业就难有底气,与3 / 5
群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欲望的背后是陷阱,贪婪的尽头是毁灭。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地常怀敬畏之心、增强忧患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得4
7月1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从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让内心与基层工作紧密相连,坚持从“心”开始,赓续建党精神。
坚持以真心赓续建党精神,让心与基层一起跳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面对敌人的诱惑毫不动摇,正是因为他们的心是与党和人民在一起的,他们的真心就是希望国家有朝一日能够强大起来。赓续建党精神绝不能空喊口号,必须要用行动证明。基层工作繁杂琐碎,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让“心”与基层一起跳动,以一颗真心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宣传好上级的好政策,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保有一颗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实心眼”,敢于担当尽责,勇于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赓续建党精神。
坚持以诚心赓续建党精神,让心与人民紧密相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线”,4 / 5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葆为民服务的诚心,让心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发扬和传承好党的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用心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坚持以虚心赓续建党精神,让心与群众息息相通。全体党员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党始终是开放和包容的,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坚持以一颗虚心赓续建党精神,让“心”与群众息息相通,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向群众取经,甘做基层“小学生”,保持“空杯”和“归零”心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向群众请教,学习工作思维和经验方法,勇于吃苦承担,以谦卑姿态赓续建党精神。
5 / 5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