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华古籍(传统艺术)器物类,名剑记

中华古籍(传统艺术)器物类,名剑记

发布时间: 2025-05-10 05:23:3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古籍(传统艺术)器物类,名剑记,供大家参考。

中华古籍(传统艺术)器物类,名剑记

 

 名劍記 明 李承勳

 軒轅劍

  《廣黃帝本行紀》曰:軒轅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

  畫影劍

  《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畫影劍,騰空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未用時在匣中,常如龍虎嘯吟。

  夏葛劍

  夏禹鑄一劍藏之會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又有背面,面文為日月星辰,背記山川。

  照膽

  殷太甲劍名「照膽」,古文篆書。

  昆吾一為錕鋙

  子順對魏王曰:「周穆王時,西戎獻昆吾之劍,長尺有咫,煉鋼赤刃,用之切玉如泥。」

  闢邪劍

  吳王有闢邪劍。

  越五劍

  《越絕書》:昔者越王勾踐有寶劍五,聞於天下。

  龍泉太阿

  《晉書張華傳》:鬥牛之間常有紫氣,豫章雷煥曰:「寶劍之氣上徹於天。」華曰:「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得寶劍佩之,斯言豈效歟!」因問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即補煥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基,入地四尺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是夕鬥牛間氣不復見。

  吳二劍

  《吳越春秋》:幹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闔廬使詐二劍,一曰幹將,一曰莫耶。莫耶,幹將之妻也。

  吳鉤

  《吳越春秋》:闔閭既寶莫邪,覆命國中作金鉤,曰善者賞百金。有人殺其二子,以血釁金,成二鉤以獻,向鉤呼二子之名,曰:「我在此」,兩鉤俱飛著父胸。乃賞百金,服不離身。

  神劍

  《鉤命訣》:漢太公微時遊山澤間,有冶為天子鑄劍,指太公腰間佩刀曰:「若得雜冶,即成神器,可以克天下。昂精為輔,以殲三滑。」太公解投冶中,劍成授太公。

  赤霄

  漢高帝以秦皇戊子歲,於南山得一劍,名曰「赤霄」,及貴常服之。

  神龜

  《刀劍錄》:漢文帝劍名曰「神龜」,刻龜形以應大橫之兆。帝崩,命入劍玄武官。

  茂陵劍

  《世宗記》:漢昭帝時茂陵人獻一寶劍,上銘曰「直千金,壽萬歲」。

  鎮山劍

  《刀劍錄》:蜀後主禪造一巨劍以鎮劍口山,往往人見精光,求之不獲。

  倚天青虹

  《平陽史傳》:魏武帝初時有二劍,一曰「倚天」,一曰「青虹」。其利斷鐵如泥,一自佩,一賜夏侯恩。

  珠劍

  《魏誌》:羊侃初為尚書郎,以力聞,魏帝試作武狀,侃以手抉殿沒指。帝壯之,賜以珠劍,拜征東大將軍。

  魏三劍

  《典論》曰:「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劍,淬以清漳,礪以<石堅><石諸>,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飛景。」又曰:「選茲良金,命彼國工精而煉之,至於百辟,以為三劍,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日華鋌。」

  清剛

 魏太子造匕首二:其一理似堅冰,名曰「清剛」,其二耀似朝日,名曰「陽文」。

  尚方劍

  《朱雲傳》:雲奏帝曰:「願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頭。」

  秘劍

  《彭寵傳》:朱浮對光武曰:「前吳漢發兵時,大王遺寵以秘劍。」

  玉具

  《馮異傳》;赤眉延岑暴亂三輔,以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

  思召

  《古今注》:袁紹在黎陽,夢神人授一寶劍,及覺,果在臥所,銘曰「恩召」,解之曰思召為紹字。

  文士劍

  《文士傳》:楊修舉孝廉,歷丞相府主簿,總知內外事,皆稱意。魏文帝以下爭與之交好,修以寶劍與文帝,帝佩之,語人曰:「此楊修劍也。」其重修如此。

  西征劍

  《晉書》:張軌鎮涼州,南陽王模遺軌以帝所賜劍,謂軌曰:「隴以西征伐,悉心相委,如此劍矣。」

  百萬寶劍

  《世說》:荀勖寶劍直百萬,在母鍾許。鍾會善書,學荀手跡作書與母,取劍不還,後鍾起宅遂廢。

  定國

  《刀劍錄》:宋武帝裕於永初元年鑄一劍,銘其背曰「定國」,後入於梁。

  永昌

  《刀劍錄》:宋廢帝元征中於蔣山之巔造一劍曰「永昌」。

  梁神劍

  《梁書》: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以象月並閏。

  鎮山沉水

  《刀劍錄》:魏道武帝於嵩阿鑄二劍,一曰鎮山,二曰沉水。

  龍雀

  《魏誌》:赫連百煉為劍,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

  水心劍

  《束皙傳》:秦昭王三月三日置酒河曲,見金人捧水心之劍以奉王,曰:「令君制有西夏。」因此立為曲水。

  五丁劍

  《蜀小誌》:五丁力士遺劍於梓潼縣之龍潭,岩間發寶光。

  千金劍

  《劍俠傳》:唐晉公王鐸有千金劍,以獲李龜壽。

  西河劍器

  《唐本紀》: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郁跂頓挫,獨出冠時,一人而已。

  火精

  《杜陽雜編》:唐德宗將幸奉天,自攜火精劍出內殿,吹檻上鐵狻猊應手而碎。及乘輿遇夜,侍從皆見上仗數尺光明,即劍光也。

  鱗鋏星鐔

  《酉陽雜俎》,鄭雲達少時得一劍,鱗鋏星鐔,有時而吼。

  西蕃寶劍

  《宋鑒》:紹興六年二月,右相都督張浚請御前降西蕃寶劍,給賜有功將士,以為激勸。

  古銅劍

  《東坡集》:郭祥正遺東坡古銅劍二,坡詩以為謝:「一雙銅劍秋水色,兩首新詩爭劍鋩。」

  楚銅劍

  《方輿誌》:宋供奉官鄭文嘗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銅劍,文得之,冶鑄精巧,非人工所成者。

  角巾劍

  《劍俠傳》:角巾道人脫郭倫於惡少窘辱,郭邀飲為謝,辭去曰:「吾乃劍俠,非世人也。」擲杯長揖,出門數步,耳中鏗然有聲,一劍躍出墜地,躡之,騰空而去。

  安定劍

 《咸賓集》: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貢異劍,賜以織金文綺,命其酋長立為四部,歲入貢為常。

  澤劍

  《少儀》曰: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運笏,澤劍首,還屨,問日之蚤莫。雖請退可也。

  吳粵劍

  《考工記》:吳粵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使然也。

  桃氏劍

  《考工記》:桃氏為劍,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

  分景流黃擇精

  《漢武內傳》曰:西王母帶分景之劍,上元夫人帶流黃擇精之劍。

  繞指柔

  《廣輿圖》曰:揚州興化平望湖中一劍,屈之首尾相就,識者曰即「繞指柔」也。

  裝劍

  《一統誌》:爪哇國有裝劍。

  龍泉

  《寰宇誌》,龍泉縣南五里,水可用淬劍,昔人就水淬之,劍化龍而去,故劍名龍泉。

  燕奴

  《洞微誌》:一術士於腕間出二彈子,令變,即化雙燕飛騰,名燕奴。燕奴又變作二小劍,交擊,須臾入腕中。

  蘭子七劍

  《列子》云:蘭子以技幹宋君,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宋君驚異之,賜以金帛。

  辟兵劍

  《抱樸子》:或以月蝕時,刻三歲蟾蜍喉下有八字者,以血書所持之劍,亦得禁辟五兵之道。

  冶劍

  《玉海劍冶讚》:風伯吹爐,雲師煉冶,鐵焰朝流,金精夜下,價直十城,名當千馬。

  斑劍

  《文選王文憲集序》:增斑劍六十人。

  白虎

  《繁露》曰:刀之在左,青龍象也。劍之在右,白虎象也。

  三尺水

  李賀《劍歌》: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含光承景宵練

  《列子》曰:衛周孔其祖得殷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其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宵練。

  越八劍

  《拾遺記》曰:越王句踐使工人以白牛白馬祀昆吾山神,以成八劍,一曰掩日,二曰斷水,三曰轉魄,四曰懸剪,五曰驚鯢,六曰滅魂,七曰卻邪,八曰真剛。

推荐访问:名剑记 器物 中华 古籍 古代剑介绍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