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陶罐到货验收标准

陶罐到货验收标准

发布时间: 2025-05-13 19:40:2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罐到货验收标准,供大家参考。

陶罐到货验收标准

 

 陶罐到货验收标准

  陶罐到货验收过程包括三方面的验收步骤和验收标准,分别是外包装、陶罐外观、陶罐理化检验。具体 陶罐 到货验收标准 详细介绍如下:

 一、 包装的检验

 首先要按照贸易双方签订的具体协议进行包装检验。外包装要牢固,内衬要用防震材料;一件陶罐的几部分之间,如茶壶与盖之间应有软纸隔开。包装箱(筐)外,应有“易碎物品”和“防潮物品”的标志。开箱后,应检查有无破损和件数短少,品名和型号规格与协议是否一致。细瓷器还应检查它的成套性,如成套细瓷餐具的总件数(俗称多少个头)是否正确。

 二、 外观缺陷检验

 1、 变形:指陶罐呈现不符合规定设计的形状。

 2、 嘴耳把歪:指嘴、耳把高低不适,歪斜不正。

 3、 疙瘩: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瘤状实心状。

 4、 坯泡: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空心泡。

 5、 泥渣:指尚未除净的泥屑、釉渣残留于坯上造成的缺陷。

 6、 缺泥:指坯体残缺的现象。

 7、 釉泡:指釉表面的小泡。

 8、 水泡边:指陶罐口部边沿出现的一连串小泡。

 9、 坯爆:指坯体入窑前水分控制不当,烧成时引起的局部剥落。

 10、 炸釉:指陶罐釉面炸裂现象。

 11、 裂纹:指坯、釉开裂而形成的纹状缺陷,它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被釉遮盖了的裂纹,称为阴裂。第二种是釉面开裂而坯体未裂,称为釉裂。第三种是坯体和釉都开裂,称为坯釉皆裂。

 12、 熔洞:指易熔物在烧成过程中熔融而产生的孔洞。

 13、 斑点:指陶罐表面呈现出的有色污点,又称铁点。

 14、 毛孔:指釉面呈现的小孔(或称棕眼猪毛孔、针眼)。

 15、 落渣:指陶罐釉面粘有匣钵糠灰等渣粒。

 16、 底沿粘渣:指陶罐底脚边缘粘有细小渣粒。

 17、 针点:支承体留在制品上的痕迹。

 18、 粘疤:烧成时坯体与外物粘结形成的残缺。

 19、 火刺:由于火焰中飞灰造成的黄褐色粗糙面。

 20、 缺釉:指陶罐表现局部脱釉。

 21、 桔釉:指釉面类似桔皮状。

 22、 泥釉缕:指坯体、釉面局部凸起的缕状现象。

 23、 釉薄:指陶罐表面由于釉层,形成局部釉面不光亮的形象。

 24、 色脏:指陶罐表面呈现不应有的杂色现象。

 25、 彩色不正:指同一花纹色彩浓淡不匀或由于欠火而产生的不光亮现象。

 26、 画线缺:指用线条装饰的线和边有缺陷。

 27、 画面缺:指画面残缺和色泽不正现象。

 28、 烤花粘釉:指烤花过程中陶罐釉面粘上的有色污点及釉面

 损伤。

 29、 底足粘脏:指底足粘有其它杂质而变色。

 30、 嘴耳把接头泥色差:指嘴和耳把接头泥的色泽与产品本身不一致。

 31、 石膏脏:指坯体由于粘有石膏瑞形成的异色现象。

 32、 蓝金:由于金属过薄而形成的发蓝现象。

 33、 烟熏:指陶罐局部或全部呈现灰黑、褐色现象。

 34、 阴黄:指陶罐局部或全部发黄。

 35、 釉面擦伤:指陶罐釉面出现条痕和局部失光的现象。

 36、 磕碰:指陶罐局部被冲击或残缺,又称硬伤。

 37、 滚迹:指在滚压或刀压成型中产生的弧线状痕迹。

 38、 波浪纹:指陶罐釉面高低不平呈现的波浪纹样。

 三、 理化指标检验

 1、陶罐吸水率检验; 2、陶罐器热稳定性的检验; 3、陶罐的白度检验; 4、陶罐铅镉溶出量的检验。

推荐访问:陶罐 到货 验收标准 陶罐到货验收标准 陶罐到货验收标准规范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