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型钢控制箍与闭合箍施工工法(2022年)

型钢控制箍与闭合箍施工工法(2022年)

发布时间: 2025-05-15 13:30:4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型钢控制箍与闭合箍施工工法(2022年),供大家参考。

型钢控制箍与闭合箍施工工法(2022年)

 

 型钢掌握箍与闭合箍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RJGF(闽)—14—2022

 完成单位:福建九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杨国、叶国松、温克勇 1

 前言

 在目前高层建筑转换梁钢筋工程施工中,因考虑上部剪力墙受力需要,其大梁均为高大宽深梁,并井字纵横交叉,这些深梁配筋率大,梁的上、下层大都采纳大直径纵筋双排配筋,箍筋多肢密集且直径大(一般直径都在Φ16 以上),深梁钢筋安装套箍难、穿筋简单,钢筋安装承架荷载大,为消退深梁钢筋安装的质量、平安风险在总结传统的钢筋制安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将通常粗径开口箍改为少量(约 1/12)的型钢掌握承力箍(下简称“A”箍),其余为闭合焊接箍(下简称 B 箍)的方法经施工实践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安装作业便利和施工平安新的施工工法。

 2

 工法 特点

 2. 0.1 1 本工法将部分(1/12 左右)箍筋改为“A”型箍,由于型钢焊接,其刚度大定位精确

  ,实行先定位后绑扎方法就能适应高大宽深梁纵横交叉的安放困难,且不用帮助架,改套箍为滑箍,变套筋为穿筋,使穿筋一穿就定位,改善作业条件,从而提高施工速度,保证了安装质量。

 2. 0.2 2 本工法主要将传统工艺开口箍改为闭合箍焊接,克服套箍困难和在纵筋密集状况下以弯折 135 度抗震弯钩的难题。

 2. 0.3 3 采用“A”箍在安装钢筋过程形成稳定构架,省去传统绑扎承构架,平安牢靠,省工省时,定位精确

  。

 3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高大钢筋混凝土梁(如高层建筑转换层框支梁)钢筋制作安装工程。

 4 4 工艺原理

 本工法是部分采纳型钢等强度代换钢筋焊接成“A”箍,该箍具有定位钢度大、稳定性好及闭合不变形的工艺原理,能形成绑扎过程的稳定构承架、安装时先放箍组(束)定位(含爱护层)后穿纵筋,“B”箍按挨次滑行就位绑扎的异于传统挨次的安装过程。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5.1 工艺流程

 预备工作→纵筋放样制作→“A”箍置换设计及箍筋的制作→“B”箍制作→组放“A”箍、“B”箍组(束)→穿部分纵筋并粗丝扣扎(或点焊)形成骨架→续穿全部纵筋→在“A”箍间按间距滑行“B”箍就位→绑扎全部钢筋并检查钢筋安装质量→浇筑混凝土 2 5.2 操作要点

 5.2 2. .1 1 预备工作 1 1 熟识设计图纸、明确高大钢筋砼梁各设计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等配筋状况。对有关配筋变化的图审纪录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准时标注在结构施工图上避开遗忘,造成失误。

 2 2

 依据设计要求及技术法律规范 ,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及本工法的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

 施工前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 4 施工前应检查型钢和钢筋制作是否符合要求,若有锈皮应先行除锈。

 纵筋放样制作

 1

 纵向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质量验收法律规范有关规定要求加工制作。

 2 2 宽深梁边支座上部纵筋向下锚入柱内的锚固长度均在 2.5m 以上,为了便于纵筋穿筋安装,钢筋加工制作应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条件,适当掌握纵筋的长度,钢筋接头可机械连接或焊接。

 5.2.3 3“A”箍基本构造 1 1 依工程设计规划“A”箍的位置、用量,“A”箍依据箍筋直径的大小及纵筋量和梁的跨度大小确定,通常“A”箍间距取 1m~1.3m; 2 2“A”箍按工程设计箍筋直径及级别,依据等面积代换计算将其代换成型钢(见附录 A 箍筋等强代换例),即 HPB235 采纳 Q235 型钢代换 、HRB335 采纳 Q335 型钢代换;在构造上以竖向肢为角钢,上、下横框为扁钢,二排搁置筋为小型短角钢组成;代换后“A”、“B”箍的间距应符合原设计构造要求,且“A”、“B”箍应按设计要求采纳同一级别的钢材。其构造见图-1; 3 3 将角钢和扁钢焊成闭合箍,焊缝长度及厚度应满意受力传递(依材料断面由设计单位计算确定); 4 4 四角及抗扭钢筋穿纵筋须在角钢翼钻孔(孔径 D=d+2,d 为钢筋直径); 5 5 扁钢与角钢焊接,上部纵筋在一排和二排搁置角钢上点焊定位挡条,下部纵筋在扁钢和二排搁置角钢上点焊定位挡条;

 6 6 小角钢双拼与扁钢焊接详图 5.2.3-2; 7 7 在扁钢下部点焊短钢筋或垫铁作爱护层垫。; 8 8“A”箍宜设台模制作,逐个检查内围净尺寸,做到精确

  无误。

 图 5.2.3-1

 “A”箍构造 注:1、角铁与扁铁的用材见 图文字; 2、定位限铁用小钢筋头点焊 图-2

 钢板增加构造 5.2.4 4“B”箍制作 1 1 按设计将“B”箍 制成闭合焊接箍,焊接形式搭焊或挷点焊; 2 2 多肢内箍按设计 分别制成闭合焊接箍,方法同上条; 3 3“B”箍宜设台模 制作,逐个检查内围净尺寸,做到精确

  无误。

 5.2 2. .5 5 箍筋安放 1 1 按施工规划放置“A”箍,后在“A”箍两侧立放“B”箍(“A”箍之间各二分之一的“B”箍数)形成一束组箍。

 2 2 对准净孔位后,将一束组箍以绳索、铁丝或工具型夹具组合成一束稳定的一束箍。

 3 3“A”箍之间以工具式(钢管)连接固定,以保证其安放位置正确,与梁轴线顺直,且各束组与底模垂直,并在一束组箍的“B”箍下放临时爱护层以保证束箍稳定。

 4 4 同束组的“B”箍质量应以净内空相同组合且与“A”箍相匹配以保证滑箍顺当。; 5 5 当有吊装条件时可先组束后吊装安放。

 5.2.6 6 穿部分纵筋并粗丝扣扎形成骨架 穿梁四角纵筋,穿后即与“A”箍固定,固定方法可用 12#铁丝扎十字扣,使梁初步形成一个精确

  的钢筋形体,保证其后作业顺当达到质量要求。

 续穿全部纵筋 按区穿全部纵筋,穿筋挨次从下到上,即首先下部纵筋按先一排筋后二排筋,然后对称穿抗扭钢筋,最终穿上部纵筋按先二排筋后上一排筋,全部纵筋应正确放在定位卡上一次定位。

 5.2.8 8 在“A”箍间按间距滑移“B”箍就位 (厚度同角钢)图5.2.2

 钢板增强构造增强钢板角钢焊缝

 边滑边定位绑扎,因“B”箍无二排定位横筋限制“B”箍,上、下可微动,使滑行操作可行。

 5.2.9 9 绑扎全部钢筋并检查钢筋安装质量 1 1 绑扎全部钢筋; 2 安装完成后对钢筋安装质量进行检查。

 1 1 浇筑混凝土 按常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

 5.3 3

 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可以依据高大宽深梁钢筋的数量支配,一般以班组为单元配备;钢筋制作安装工 8 人、电焊工 2 人、杂工 2 人。

 6

 材料与设施

 1 6.1 材

 料

 “A”箍所需的各种型号的角钢、扁钢,工程设计图纸设计各品种、规格、型号的钢筋。

 电焊条。

 工程设计图纸设计各型号机械连接接头(如直罗纹接头或套筒)。

 6.2

 机具设 施

 主要机具:型钢及钢筋加工制作全部机具,电焊机、对焊机、切割机、台钻、手电钻、气割设施(包括氧气和乙炔)。

 帮助机具:除渣锤、钢筋钩子、撬棍、扳子、手推车、粉笔、尺子。

 7

 质量要求

 1 7.1 质量掌握标准 7. 1.1 1 型钢掌握箍与闭合箍施工时,应严格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法律规范》GB5020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和《混凝土结构设计法律规范》GB50010 的规定执行。

 7. 1.2 2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现行我国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钢筋依据《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 的规定执行。

 7 7 .1.3 3 所采纳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我国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 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其型号应依据设计确定。

 7 7 .1.4 4 氧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我国标准《工业用氧》GB/T3863 的规定,其纯度应大于或等于99.5%。

 7 7 .1.5 5 乙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我国标准《溶解乙炔》GB6819 的规定,其纯度应大于或等于98.0%。

 2 7.2 质量 保证措施 7 7. .2 21 .1 型钢和钢筋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需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7 7. .2 22 .2 型钢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7 7. .2 23 .3 当发觉型钢或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型钢或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7 7. .2 24 .4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型钢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焊剂应有产品合格证。

 在施工现场,应按我国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钢筋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7 7. .2 2. .6 6 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妥当管理;应实行防止锈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7.2.7 7“A”箍四角孔内接点间横竖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梁箍尺寸允许偏差 0~5mm,对角线尺寸<10mm。

 7. 2.8 8“B”箍净内尺寸同该梁“A”箍四角内接点间横竖距离偏差 0~5 mm,对角线尺寸<10mm。

 7.2.9 9“A”、“B”箍净内空距离检查宜用模具逐个进行,分类堆放待装。

 8 8

 平安措施

 8 8. .0 01 .1 严格依据《建筑安装工程平安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8 8. .0 02 .2 仔细执行建筑行业有关平安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确保施工过程的平安。

 8 8. .0 0 .3 在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8 8. .0 04 .4 停工休息后,必需切断电源,开关箱应上锁。

 9 9

 环保措施

 9.0 01 .1 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废碴要准时清理。

 9.0 02 .2 施工现场应实行有效措施掌握噪声、扬尘、废物排放。

 9.0 0 .3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专人负责收集顺手乱丢的垃圾。

 0 10 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 本工法有效地解决了高大宽深梁传统钢筋绑扎存在以下难以克服的问题:

 1 1 钢筋沿米自重大,帮助架搭设须密集且帮助横梁跨度大(大于梁宽),用钢管作横梁都难以承受,须另行计算设计,施工场地和工作面不允许; 2 2 开口箍的抗震 135°弯钩随箍筋直径增大而增长,在纵筋多的状况下,无法镶入; 3 3 按传统工艺套箍时,须将箍筋拉个较大的口方能套入箍筋,由于箍筋是 II 级钢且直径粗,按传统方法用手工套箍难以打开,即便打开套筋后也更难恢复,若用工具硬是完成套箍,箍筋在这一开一闭的过程中已经变形过大,梁钢筋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4 4 箍筋密集,大部分为多肢箍,箍筋纵距仅小,操作特别困难。

 5 5 高大宽深梁纵横交叉,预绑扎后下放就位困难,订正变形须部分重新拆除后重绑; 6 6 下放和绑扎过程中往往发生箍筋与纵向垂直面的产生偏差(平行四边形变形后致使梁 h O削减,影响了结构受力,若订正又须重新拆除再安装); 7 7 高大宽深梁传统钢筋绑扎需设辅架,下放就位工序使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的平安难以得到保障。

  经济效益 本工法与传统钢筋绑扎相比可提高工效 10%~15%、缩短工期 5%~10%。

 11 、

 应用实例

 本工法综合总结了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前埔枢纽站及保障性住房、可门火电厂办公综合大楼、 宁德市人大信息大楼工程的阅历,且胜利应用在这些工程中,工程质量满意法律规范要求。现以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前埔枢纽站及保障性住房工程为实例。

  工程概况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前埔枢纽站及保障性住房工程,下部裙楼系公交站及商场,上部系两幢高层保障性住房,在 11 米高处设转换层,设计经优化后转换层以转换梁为主来降低工程造价,优化后转换层其特点是转换梁密集,因考虑上部剪力墙受力需要,大梁井字纵横交叉,其次大梁均为高大宽深梁,梁宽达到 1200-1800 ㎜、梁高 2000 ㎜;加上次梁的配筋多,梁的上、下部均为Φ25 双排钢筋,多达 40 余根,初步估算每沿米钢筋自重达 450公斤(不含插筋)之多,且箍筋密集直径大,多数为Φ16、Φ18、Φ20,多肢多数为 6 肢、8 肢。故对该转换层高大梁钢筋安装提出了新的工艺要求,在总结传统的钢筋制安方法基础上,讨论出一个新的、的确可行的、确定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和施工平安的本施工工法。

 施工状况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前埔枢纽站及保障性住房是厦门快速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工程于 2007 年 5 月 16 日正式开工,2008 年 3 月 5 日开头施工转换梁,3 月中旬完成全部转换梁掌握箍与闭合箍施工,3 月底完成全部转换梁施工,目前二幢 25 层保障性住房工程主体结构已通过验收,转换梁钢筋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评价 这两幢高层保障性住房主体结构已通过验收,工程质量良好、施工速度加快、安装用工省、便利,做到全过程平安,操作人员特别赞许。

 附录 A

 箍筋等强代换例

 不同直径的箍筋(Ⅱ级钢)其材料代用按等面积代换原理举例如下:

 Φ16.

 S=2.01 ㎝2 Φ18.

 S=2.54 ㎝ 2 Φ20.

 S=3.14 ㎝ 2 角铁和扁钢的钢号承载力换算:【Q235 或 Q335】

 代用选择: Φ16 箍

 外肢选用 ∠50×50×4S=3.9×70%=2.73 ㎝2 >2.01 ㎝ 2

 内肢选用

 2×∠20×3

  S=2×1.13=2.26 ㎝2 >2.01 ㎝ 2

 扁钢选用 —50×5

 S=2.5 ㎝2 >2.01 ㎝ 2

 Φ18 箍

 外肢选用 ∠50×50×4S=3.9×70%=2.73 ㎝2 >2.54 ㎝ 2

 内肢选用 2×∠20×4

 S=1.46×2=2.92 ㎝2 >2.54 ㎝ 2

 扁钢选用 —50×6

  S=3.0 ㎝22 > 2.54 ㎝ 2

 Φ20 箍

 外肢选用 ∠50×50×5S=4.8×70%=3.36 ㎝2 >3.14 ㎝ 2

 内肢选用 2×∠25×4S=2×1.86=3.72 ㎝2 >3.14 ㎝ 2

  扁钢选用 —50×8

  S=4.0 ㎝2 >3.14 ㎝ 2

 注:1. HPB235 采纳 Q235 型钢代换 、HRB335 采纳 Q335 型钢代换 2.角钢等强代换箍筋时,应扣除角钢翼钻孔的面积,本例角钢有效面积暂按 70%角钢理论面积计算(即角钢有效面积已按 30%角钢理论面积扣除角钢翼钻孔的面积)。

推荐访问:型钢 闭合 施工 型钢控制箍与闭合箍施工工法 型钢控制箍与闭合箍施工工法视频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