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制约农民增收调研对策,供大家参考。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市是自治区规划的**北坡经济开发带的重要县市之一,农业是其经济进展的支柱,全市辖 10 镇 7 乡与 5 个牧场,拥有 97万亩的肥沃耕地,是**最要紧的产棉区之一,棉花的生产种植曾经为**农民的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我国农村进展进入新阶段,全国性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市作为一个农业县市,农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
献率也在逐年减少,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市发改委农调统计数据显示,2005 年、2006 年、2007年、2008 年**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产值合计分别是 1338.36 元/亩、1392.87 元/亩、1371.14 元/亩、1162.96 元/亩,而平均净收益分别为 328.55 元/亩、289.78 元/亩、217.25 元/亩、-35.61元/亩,数据说明,在产值保持稳固的情况下,**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亩纯收入在明显减少,到了 2008 年甚至达到-35.61 元/亩。当前农业种植收入仍然是**市农民收入的要紧来源,因此,帮助农民增收是关系到**市经济进展全局的大事。
一、影响**市农民增收的原因
针对**市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市发改委农调队进行了认确实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如下:
1、土地规模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进展。
据有关统计资料提供,**市现有耕地 97.07 万亩,67%的人
口在农村,每个农业人口拥有的耕地面为 6.68 亩,再加上多年来的传统种植模式与种植习惯,决定了**只能是小而散的种植经营方式,短期达到规模种植根本不现实。
2、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长。近年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致使种植成本不断增长,仅仅从 2008 年与 2007 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比来看:尿素价格上涨 2%;国产二氨价格上涨 60%;进口二氨价格上涨 80%;农膜价格上涨 7%;棉种价格上涨了 27.79%;农用柴油价格上涨了 19.38%;各类农药的平均市场价格上涨了约 10%左右。通过市发改委农调队数据显示,**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成本 2000 年为 526.38 元/亩,而 2008年为 1198.57 元/亩,增加了 128%。
3、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政府服务跟不上。由于宣传、服务跟不上,**市种植的棉花与周边兵团的棉花相比,存在品质差、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
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由于分散种植经营模式,不利于采棉机的推广应用,造成拾花费用高。二是现在依然使用大面积淹灌的排灌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既浪费水资源又达不到较好的效用,使**市农业用水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5、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进展缺乏后劲。如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而且缺少上规模的蓄水库,
严重制约着**市农业的进展。
二、**市农民增收的几个新途径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民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有关企业的支持合作下,积极摸索农业种植增收的新途径,成为**市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1、2008 年使用高压滴灌结合新良种种植的模式在石桥乡杨树村、哈图布呼镇八队、吉尔格勒特乡李百祥等三处试种近 22亩,引进棉种 25 公斤。根据这一年的实际种植情况来看,平均每亩产量达到 400 公斤以上,其中石桥乡杨树村亩产达 460 公斤。栽种新品种后,农民的亩纯收入比其他品种增加了 400 元左右。通过对杨树村进一步的调查熟悉,2009 年该村计划种植标准杂交棉 1 号在 2000 亩以上,另外,哈图布呼镇、吉尔格勒特乡也有更多的农户有种植新品种的意向。为更好的推广新品种,由**市发改委牵头,计划引导石桥乡杨树村的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农民组织,就标准杂交棉的种植、栽培、管理、生产、销售、种子繁育等开展各项业务,创立品牌,从而不断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
2、**市充分利用淀粉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抓住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机遇,在西大沟镇大力进展玉米种植产业,2008 年实现平均净利润 504.13 元/亩,为**市农业增收开发了一条可持续性进展的新道路。
3、大力进展番茄加工产业,以工业进展带动农业进展,2008
年**市农民种植番茄实现平均净利润 892 元/亩,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民稳固增收的新途径。
三、关于对**市农民增收的其他建议性计策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是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后出现的新问题,是多种矛盾交织的集中反映,带有全国普遍性。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并不是单靠一两项具体措施就能解决的,而务必采取综合性措施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应着眼于市场需求,把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品种质
推荐访问:农民增收 制约 对策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