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一、二单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一、二单元)

发布时间: 2022-10-30 20:20:4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一、二单元),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一、二单元)

 

 半期复习 (一、二单元)主讲人:XX 老师时间:

 2022- - XX- - XX九年级(上)单元知识梳理

 元 第一单元 富强 与 创新课 第一课 踏上 富强 之路1.1 坚持改革开放1.2 走向共同富裕课 第二课 创新 驱动发展2.1 创新改变生活2.2 创新永无止境单元导语单元教材梳理:

 单元教材梳理:元 第二单元 民主 与 法治课 第三课 追求 民主 价值3.1 生活在新型 民主 国家3.2 参与 民主 生活课 第四课 建设 法治 中国4.1 夯实 法治 基础4.2 凝聚 法治 共识单元导语思考并回答:谈谈你对 民主 与 法治 的初步认识 ?① 人民民主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的民主。② 发展人民 民主 ,必须坚持全面 依法治国 , 法治 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③ 民主 当以人民利益为重, 法治 当以公平正义为念。

 4. 1. 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

 。. 2.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 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 。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 。. 4. 中国的腾飞证明了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6.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的历史征程。. 7.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 。. 8.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强国富民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单元重点句子必背(一)

 5. 9.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10.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1. 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 精神。12. 党和政府坚持以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3. ,就是党的奋斗目标。14.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15.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 为主体,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6.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我国坚持以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改革创新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生福祉公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人民单元重点句子必背(二)

 617. 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18.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19.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是第一生产力。20.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要坚持 战略和 战略, 发展战略。21.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2. 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23. 创新的目的是 ,让生活更美好。创新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创新驱动教育企业增进人类福祉单元重点句子必背(三)

 24.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 和的建立。25. 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是:建设 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 。26.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①人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 、 、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③我国既发展 ,又发展 .

 ,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④ 我国确立了 , , ,, 等一系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2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 ,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28.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 。单元重点句子必背(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制度民主形式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公平正义民当家作主本质特征最广泛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真实最管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单元重点句子必背(五)29.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

 , , , . 30. 民主选举的形式:

 , , , .31. 如何增强民主意识:①公民要 ,始终按照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 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 ,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32. 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实行 ②法治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自觉遵守宪法宪法原则和精神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公共事务良法之治实行善治

 元 第一单元 富强 与 民主九年级(上)单元知识梳理

 踏上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果重要性中国腾飞原因做法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 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一招 。③坚持改革开放,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中国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原因根本原因:

 四个自信主要原因:

 ①党的领导②战略③人民努力④制度优越性影响① 综合国力 显著增强② 人民 过上幸福生活③ 国际地位 不断提升①是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 的标准之一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 党的奋斗目标③ 发展的根本目的 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①党和政府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②党和政府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③在发展中 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课时教材梳理:

 课时教材梳理:

 1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课堂笔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生存和发展的 政治基石 )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改革开放课时必背知识概括:

 13课时必背知识概括:①创新是一种 生活方式 ;②创新的目的是 增进人民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③创新是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创新已经成为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⑤创新驱动是 国家命运所系 ;⑥创新是 改革开放的生命 。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⑦创新是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⑧创新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 是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也是 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等。

 141. ★ ★★ 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 等;②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我国城乡 就业 规模持续扩大;人民 收入 较快增长;家庭 财富 稳步增加;城乡 社会保障 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③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课时必背知识1 1 :

 2 2. ★ ★★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②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坚持改革开放,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中国腾飞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课时必背知识2 2 :

 16思考:. 3.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课时必背知识3 3 :

 174 4.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①进入新时代,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发生变化。②我国经济已由 高速增长 阶段转向 高质量发展 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还 面临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 现实挑战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 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课时必背知识4 4 :

 185 5.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①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可持续发展)②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区域协调发展)③不断 弘扬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课时必背知识5 5 :

 196 6.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①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 共同富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补充)课时必背知识6 6 :

 207 7. ★ ★★ 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① ★ 党和政府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 党和政府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课时必背知识7 7 :

 218. ★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1) 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 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2)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 也都可以创新。(4)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课时必背知识1 1 :

 229. ★ ★★创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2)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3)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4)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5)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课时必背知识1 1 :

 2310. 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创新?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课时必背知识3 3 :

 2411. ★ 现阶段、我国为什么需要创新? ?(1)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2)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课时必背知识4 4 :

 2512. ★ ★★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课时必背知识5 5 :

 2613. ★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课时必背知识6 6 :

 2714. ★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教育的重要性)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课时必背知识7 7 :

 专题考情分析选择题 ;主观题(一)考查方式原因类、认识类、关系类、做法类、说明类、作用类、归纳概括类(二)设问类型考点:

 改革开放的作用、地位、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相关考点:

 科技、公平正义、党和政府的宗旨(三)考点及相关考点

 1.

 ( ( 广东东莞) ) 下列选项中对表格所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概括准确的是( )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城乡发展不平衡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④城镇化水平提高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 2. ( ( 广西玉林 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先行模式”到“先行示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排头兵”“先行地”“试验田”作用。深圳的发展之路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 )①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②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③我国的强国之路 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D挑战四项基本原则针对训练1 1 :

 3. ( ( 四川南充)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升级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②改革开放...

推荐访问:期中复习(一、二单元) 上册 期中 法治 二单元) 新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题(二)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