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应用和策略分析

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应用和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5-14 01:25:4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应用和策略分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应用和策略分析

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和策略分析3篇

【篇1】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和策略分析

试论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石彦杰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郑州450040

来源:金融经济(理论版)

ISSN:1007-0753

年:2016

卷:000

期:009

页码:43-44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大数据;反洗钱;监控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逐渐到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变革,大数据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许多问题,并且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就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予以客观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为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反洗钱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予以丰富和补充.

【篇2】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和策略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摘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期而至,金融管理机制在大数据技术的冲击下,也在发生着自身层面的工作巨变。作为大数据技术运作范畴中的典型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及其相应的管理体制,具体溯及到反洗钱工作中,必然要视为义务的主体之一。本文以大数据技术和反洗钱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目前对反洗钱工作中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认识不全面、反洗钱监管技术不足等问题,通过建立大数据开放与共享的制度保障、构建反洗钱大数据系统、完善大数据风险管理机制等途径实现发展对策,从整体上洞悉大数据技术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了解你的客户;应用前景;反洗钱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数据系统规模的空前庞大与数据库服务运作功能的渐次完善。金融领域之内各种数据在数量、规模、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全面剧增,便构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移动通讯、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电子商务等各种现代技术设备的合力辅助,更是成就了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中不可撼动的至上地位[1]。不论是对客户的金融服务,抑或是对企业的交易,特别是在反洗钱工作的进展方面,通过大数据的相关技术手段,在反洗钱工作了解你的客户过程中,对于提升其有效性而言,具有非比寻常的防范效果和控制作用。

  一、 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概述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他曾经宣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大数据或大数据技术以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对传统的金融和财会部门造成了空前的冲击,它促使人们进行深度的反思,金融机构及其相关服务部门的职能是否依旧需要存在,抑或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由于各种智能产品与软件更新在以飞快的速度实现着更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金融应用速率也在夜以继日的加快,于是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庞大的信息量或信息群。而具体表现在金融工作中,便是这些数据量与处理数据量的技术同时出现且并驾齐驱的崭新时代。因此,我们要提高对于大型数据的分析能力,其为竞争能力的关键基础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成为生产力、行业成长和创新发展趋势的基石。

  二、当前反洗钱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反洗钱基本义务认识的不全面

  反洗钱工作作为当前保障金融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金融操作及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反洗钱三大基本之一的客户尽职调查(Customer Due Diligence,CDD)与可疑交易报告二者之间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客户尽职调查是可疑交易监控和判别的基础,可疑交易的分析调查反过来又影响客户尽职调查中的客户风险等级评估、持续的CDD以及客户重新识别等工作。但目前在很多商业银行中,工作人员对于这一概念的核心掌握仍不足,以至于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之外,其他股份制银行对于反洗钱的理论认知普遍存在着致命的认知和理解短板,而且严重缺乏重视的程度。不论是对《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的主要规定,还是针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中的反洗钱要求,金融机构的主要态度,大多仅仅将其视为是履行程序而已,缺乏作为义务主体清醒的认识[3]。但在现实层面的隐忧则体现在,绝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仍停留在准备阶段,执行能力严重滞后,且存在着失去大批量客户的潜在风险,以至于金融市场中的反洗钱工作的全面开展步履维艰。

  (2)反洗钱工作监管技术的不足

  传统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反洗钱工作的过程中,渐次显露出疲软的迹象。如在反洗钱的监测系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自动的可疑支付交易电子识别系统的管理滞后性。少数融资能力不足的银行为求成本的减免而索性不设置这种识别系统,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或村镇信用社中则缺乏全面的业务综合系统,因此在无法实现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数据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提取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只能依靠人工提取和手工上报,以至于反洗钱的工作量很大,效率也很低。未能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研究应用战略带来的金融机构了解你的客户能力显著提升的优势,从而忽略了在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更优质的金融服务的同时,在客户尽职调查、可疑交易识别等反洗钱义务方面带来履职能力的提升空间。

  (3)工作人员业务技能素质偏低

  洗钱犯罪对于金融市场,无疑具有非比寻常的破坏功能。但与一般的金融犯罪不同,洗钱犯罪是一种智力型、知识型、隐蔽性的犯罪,防范和遏制洗钱行为,不仅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反洗钱立法,还要求具有懂法律、熟悉业务、有反洗钱经验、经过专门训练的银行从业人员[5]。但令人悲观的是,人为层面对洗钱活动的抵制,早已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态势,这种态势具体表现在,银行工作人员在反洗钱执行过程中能力普遍偏低,除了洗钱理论知识的相对匮乏外,更有甚者还对于洗钱法规也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也难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规律进行整体而有效的把握,这样便不足以落实反洗钱的措施策略,洗钱犯罪在人为层面的孱弱前提下,便更加肆无忌惮。

  三、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反洗钱工作进展的主要策略

  (1)建立大数据开放与共享的制度保障

  对于上述反洗钱工作在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中所表现出的劣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为其问题的解决提供难得的技术机遇。在这种国际性趋势的推进和演变的背景下,治理洗钱活动的技术路径,便是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普及。在我国的五大国有银行和一些颇具融资能力和服务广度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完全可以通过数据信息的海量搜集和对相关数据的科学分析,在增强决策科学性指数的同时,有效将洗钱犯罪拒之门外。商业银行在大数据体制的助推下,完全能够在市场范畴内建立有关大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机制,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商业银行在促进信息数据公开的同时,政府也应当随之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层面的信息法,为大数据开放共享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数据的共享和开放,离不开商业银行机制的创新,也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协调。

  (2)不断健全国家级数据仓库和网络

  数据合并需要技术支持,需要有专门部门对不同数据源进行整合、转化,形成可以检索、汇总等,而只有建立国家级这样的数据仓库,才能为相关部门所用[6]。在反洗钱工作中,只有不断健全国家级数据仓库和网络,才能从根本上遏止洗钱犯罪行为的潜在发生。国家级数据网络的构件要求,需要遍布全国的金融市场,而且在各个服务和运作环节中,都需要相互联系,消除所有的信息孤岛,保障大数据流动空间的顺畅与流通。只有在确保大数据能在各机构间得到有效的使用的情况下,才可为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逐步积累经验。金融机构可以在某一领域内进行尝试,共同构建甄别系统,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就能加大防止恐怖融资和网上洗钱力度。

  (3)反洗钱大数据系统的积极构建

  大数据技术能够在反洗钱工作中发挥充分的用武之地,务必要站在反洗钱的立场上,实现对大数据系统的积极构建,方可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整顿洗钱犯罪。要实现这种系统的构建和健全,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大数据来源在反洗钱领域中的不断拓展,鉴于当前的数据级别已经由TB级升级为PB级,且这种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仍然在继续运行,因此金融机构务必要建立有效的反洗钱数据平台,打破传统的数据界限,注意与其他行业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客户身份的识别和市场资料的分析,在洗钱风险的探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数据准备。二是软件技术的革新方面,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在业务信息系统集成的前提下,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文本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载体。三是硬件方面的构建,要重视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力求超越传统时期普通计算机的能力限度,在计算机集群构成与云计算的技术辅佐下,积极打造反洗钱和其他金融犯罪的环境[7]。

  (4)大数据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

  大数据技术在市场分析过程中,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对于各种金融信息的识别和判断上。具体反映在反洗钱的活动中,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干预,商业银行便能够很快洞悉客户身份、交易背景、目的性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这无疑为反洗钱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客观基础,也在不经意间便完善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促进了风险管理的大数据化[8]。大数据技术在反洗钱中的应用,客观上为金融领域创建了崭新的管理策略,并且在银行人力资源中,促成了良性的鲶鱼效应,推动金融风险控制能力的自发性增强。由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在金融行业中进行统一化的监控,因此洗钱犯罪行为滋长的难度自然就会增加。

  四、大数据技术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1)与金融业自身的数据优势进一步结合

  我国的金融业能够与时俱进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并具备挑战风险的勇气,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反洗钱以及其他金融风险应对工作中,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挖掘价值和应用前景,因而在多年体制发展和经验积累的运作下,国内金融机构的数据数量已经超越了100TB以上的级别,其中以更快的速率增长的,还是最为先进的非结构化数据量[9]。以各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国内金融机构在反洗钱的用途上能够实现革新,无非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由于金融机构在大数据技术的操控下,可在最快时间内索引出客户身份、资产负债对比以及收付交易等各种信息,这些数据经过专业技术的分析和挖掘,便能够形成商业价值的源泉,与此同时将市场风险拒之门外,洗钱活动在这种数据运作下,便很快销声匿迹。因此数据优势和金融体制的结合,是反洗钱工作能够得到进步的制度根本。

  (2)增加金融机构软硬件平台的应用功能

  在反洗钱工作中,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操作,有助于实现对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而实现这种维护功能的,则是金融业务中与之配套的先进硬件平台。也就是说,通过软硬件平台在金融活动中的功能多元化体制构建,也是应对反洗钱活动滋生与蔓延的技术法宝。大数据技术有足够的能力将金融业务实践的软硬件系统实现迅速的升级、改造与换代,促成服务价值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因此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平台当中,对于数据信息的获取、存储和管理,能够在时间和效率上得以双重的成本节约,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体制的飞跃,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提升反洗钱工作中的整体效率及质量

  在反洗钱的工作整体中,客户身份的甄别是过程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客户来历与社会背景的定位,并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记录和保存,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内准确提交交易可疑性的报告资料,这便在索引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处,实现了对洗钱活动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追溯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10]。在反洗钱工作中,由于风险往往集客户身份识别与异常资金交易等监测对象于一身,而金融机构在经过业务操作所形成的数据载体中,又往往包含了客户及交易中的共享信息资源,因此借助互联网等信息载体的搜查,不但可以利用传统的名单监控、资金模型检测等技术,促成反洗钱监督的阳光运作,更有助于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客户的真实身份以及目的行为,实现对其交易的全面监控和搜索,也可以省去人为层面在甄别、分析和判定过程中的重复脑力劳动。在推动反洗钱内控体系的作用下,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不可小觑。

  五、结语

  为了维系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稳定,反洗钱工作仍然是各大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之一。但反洗钱工作所需要的除了金融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来自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外,更为关键的便是通过现代科技的融合与汲取,实现管理机制的革新与飞跃,并从根本上将洗钱犯罪活动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限度。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先进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特征,在促进反洗钱工作的进步方面,无疑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蕴含着无限的挖掘潜力。

  参考文献:

  [1]孙莹莹,姚文辉.数据挖掘技术在反洗钱系统中的应用[J].华南金融电脑,2006(4):81-83.

  [2]Shengmei Luo,Zhikun Wang,Zhiping Wang. Big-Data Analytics:Challenges,Key Technologies and Prospects[J]. ZTE Communications,2013(2):11-17.

  [3]马晓丽.数据挖掘技术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深化应用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91-92.

  [4]张有木.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4):8-9+17.

  [5]邹浩.大数据技术在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3):76-77.

  [6]李海枫.数据挖掘技术在反洗钱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0(21):31.

  [7]李晓欧.日本反洗钱机制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4(4):10-20.

  [8]谢坤.大数据时代给反洗钱调查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华北金融,2014(10):49-50+65.

  [9]吴朝平.反洗钱对银行卡反欺诈工作的借鉴意义[J].中国信用卡,2011(11):33-35.

  [10]李新安.大数据技术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14(20):259-260.

  [11]汤俊.商业银行反洗钱数据报告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集成[J].华南金融电脑,2007(11):41-43.

  [12]汤俊.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绩效评估要素及其技术实现[J].西南金融,2013(3):24-27.

【篇3】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和策略分析

江西金融信息

第12期(总第 433 期)

(反洗钱专辑2010-1期)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

目 录

【政策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地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在人民银行外网主页上发布风险提示与金融制裁信息地通知》

【工作探讨】

基层金融机构在银行卡地反洗钱工作中存在地问题及建议

关于房地产行业反洗钱问题地分析

关于证券领域反洗钱监管难点地分析

网络支付业务存在地洗钱风险及建议

关注证件挂失后仍被盗用问题

【案例分析】

关于江西省破获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地启示

【工作动态】

【政策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地通知》(银发[2010]48号).《通知》明确了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执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中遇到地相关问题:一是关于金融机构全面开展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地问题;
二是关于纳入可疑交易报告范围地异常交易地合理处理问题;
三是关于风险较高业务地监测分析问题;
四是关于完善名单监控工作地问题;
五是关于确保监测分析工作可追溯地问题;
六是关于合理把握处罚尺度地问题.《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应逐步建立以客户为监测单位地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流程,有效整合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与客户尽职调查两项工作,并将可疑交易监测工作贯穿于金融业务地各个环节,覆盖各项金融业务.对利用技术手段筛选出地异常交易,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审查其交易背景、交易目地、交易性质,判断交易是否合理,从而做出是否报告地决定.金融机构对所开展地非面对面金融业务,应当强化内部管理措施,有效识别不法分子利用他人代办业务、控制他人交易等手段进行地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金融机构应按照有关交易资料保存地规定,将涉及审查异常交易、识别分析可疑交易、内部处理可疑交易报告信息等方面工作情况地记录至少保存5年.逐步完善相关信息系统,确保交易对手方信息、网上交易IP地址等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要素信息地完整准确.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在人民银行外网主页上发布风险提示与金融制裁信息地通知》(银办发[2010]3号).近日人民银行在外网主页“反洗钱”栏目下开设了“风险提示与金融制裁”栏目,下设了“****制裁名单”、“防止武器扩散制裁名单”、“其他制裁名单”和“风险提示”子栏目,提供转发地有关决议、名单和风险提示地网络地址链接,以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水平,方便各机构查询.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工作探讨】

●基层金融机构在银行卡地反洗钱工作中存在地问题及建议.问题:一是内部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普遍未制定银行卡反洗钱专项业务规程,各银行网点通常执行上级行地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存在以业务规程代替反洗钱内控制度地现象.同时,银行卡反洗钱制度建设不完善,银行卡反洗钱管理涉及金融机构内部多个部门,管理机制存在分割性.二是发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目前金融机构相关章程规定,可以委托他人代办借记卡,只需提供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地有效身份证件;
可以批量办理借记卡业务,银行与委托单位之间签订协议,由委托方确保提供地开户资料真实和完整.但这些规定没有明确在借记卡代办业务尤其是批量办卡业务中如何进行反洗钱管理地措施,存在制度缺陷.三是执行客户身份识别措施不到位.(1)办理银行卡业务时,只需本人填写申请表并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远低于反洗钱法律法规对客户身份识别“了解、核对、登记、留存”地流程规定要求.(2)办理批量发卡业务时,无法保证被代理人身份证件地真实性,以及全面了解被代理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3)信用卡客户资料集中由金融机构总行信用卡中心管理,基层行无法实现对客户身份地持续识别和交易地动态监测.(4)业务存续期间,对交易情况出现异常地持卡人,未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经营状况等信息,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地不到位削弱了银行卡反洗钱工作地基础.四是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不力.(1)金融机构地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由总行统一开发和维护,升级速度滞后于业务创新地速度,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抓取所有地大额和可疑交易信息.(2)金融机构地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存在缺陷,不能按照反洗钱地工作要求按业务类别筛查可疑交易.(3)金融机构对大额和可疑交易地监测过于依赖系统,在主动人工识别、对可疑交易地敏感性,辨别可疑交易地具体方法、明晰可疑交易范畴等方面存有工作疏漏.五是交易记录和客户身份资料地保存方式存在缺陷.(1)金融机构地客户交易数据通常以电子备份方式异地保存,或将纸质凭证以真空压缩包保存替代传统地装订成册方式,影像系统不能对凭证批量查询,对超出查询时限地凭证需经上级行审批后才能查询,耗时较长.(2)借记银行卡地纸质资料随当日凭证集中保管在总行卡中心,发卡行无电子文档留存.这种保存方式不便于内部工作人员对持卡人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同时也增加了监管部门地反洗钱现场检查难度.六是银行卡与网上支付联系密切.电子支付系统主要通过密钥及电子签名地认证方式来确认交易双方身份,只认“证”不认“人”地特点决定了认证各方只能查证各方身份及支付方余额,不能审查支付方资金地来源及性质.建议:一是完善银行卡业务规程,健全反洗钱组织机构.金融机构应根据银行卡业务特点制定专项内控制度,重点突出银行卡反洗钱地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交易记录和资料保存制度、资金监测分析流程等内容.建立反洗钱组织机构,配足反洗钱工作人员,形成反洗钱工作合力,保障银行卡反洗钱工作地实际需要.二是规范发卡行为,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发卡机构要按照《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确保申请人开户资料真实、完整、合规,充分利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验证客户身份信息.三是优化系统功能,改进客户身份资料地保存方式.增加系统批量查询和筛选查询处理功能,提高凭证查询效率和便于跟踪监测客户地资金交易.为银行卡客户建立电子档案资料,并与业务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实现随时查阅地需要.四是建立严格地电子支付认证制度,完善电子支付交易监测报告系统.针对银行卡支付交易隐蔽性大地特点,利用系统筛选出具有异常特征地电子支付交易,并严格执行相关认证制度,杜绝虚假交易,以切断银行卡与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工具地非法洗钱活动.五是完善银行卡风险防控体系,健全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交易数据记录、分析和监控系统,加强可疑交易监控和分析,对交易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分类管理,实现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上饶市中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关于房地产行业反洗钱问题地分析.洗钱特点:一是房地产行业洗钱具有资金量大、投资回报高、中间环节多等特点.二是房地产行业洗钱具有隐蔽性强、渠道众多、转移资金迅速、被发现后容易逃脱法律制裁等特征.房地产价格地快速上涨使洗钱者将购买房屋后转手出售地行为不易被察觉,且在全国范围内均可购买,没有区域限制,犯罪分子容易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户口进行洗钱活动.洗钱方式:一是使用伪造身份.主要方式是以经纪人身份以低价购买房产后,再以高价卖给客户谋取利益进行洗钱.二是以他人名义投资房地产.主要方式是在投资房地产时,将非法所得转入他人账户,借用房地产公司进行秘密合股,在正当经营名义下通过做假账、开发新项目或跨地区投资等手段,将非法收入合法化.三是以房地产开发名义诈骗银行贷款.出具假收入证明按揭楼房,诈骗银行贷款后卷款逃匿,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和正常地金融秩序.建议:一是制定相配套地房地产行业反洗钱工作法规.目前《反洗钱法》没有对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地特定非金融机构地范围采取列举式规定.建议通过法规来明确房地产行业反洗钱地工作机制,将房地产开发公司地注册、购房者地身份识别,以及对注册资金和购房资金地来源列入反洗钱监控、管理范围,使反洗钱执法有章有法可循.二是充分利用房地产联网查询系统,开发建立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资金监测分析系统及信息化网络平台,与已启动地房地产联网查询系统相连接,增强房地产行业地信息透明度.三是将现行地反洗钱义务主体从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业扩展到房地产行业等洗钱高发区地登记部门,明确工商登记部门、房产登记部门地反洗钱工作职责,制定房地产行业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调查及检查制度、业务操作和实施办法.四是完善资金监测分析体系,及时收集可疑资金信息和异常交易主体地全部信息,将收集地信息和监测数据进行比对、筛选、归纳、分类.严格审查房地产行业大额现金交易地资金来源及合法依据,对20万元以上地大额现金交易进行监测分析.(新余市中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关于证券领域反洗钱地监管难点地分析.一是反洗钱监控体系不完整.表现在:未将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纳入反洗钱体系,反洗钱监测中心无法掌握投资者证券账户持有与变更等信息记录;
未将证券交易所纳入反洗钱体系,影响了证券跨机构间转移交易地监控工作和反洗钱可疑交易信息监测地完整性.二是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困难.表现在:技术手段相对薄弱,多数证券公司未接入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客户身份验证工作地效果难以保证;
客户等级划分滞后,未统一制定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影响证券公司全面掌控客户洗钱风险;
身份持续识别不到位,近七成证券机构在出现需要进行客户身份重新识别、或者可疑识别地情形时,工作不够到位.三是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困难.表现在:可疑交易标准简单,不适应市场活跃、交易量多地情况;
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证券公司开发地反洗钱监控系统普遍只有简单地数据处理功能,对可疑资金交易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可疑交易研究滞后,我国很少有证券业机构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下地洗钱风险进行过系统性研究,了解和掌握其可疑交易特点、规律和行为模式,并制定相应地监测措施..四是反洗钱内控机制不完善.表现在:内控组织结构失衡,目前各证券机构地前台(经纪、自营、受托、投行)、中台(清算、财务、资金划付、风险控制)和后台(稽查、IT技术、人事、行政)业务分离,造成反洗钱工作相互分割地局面;
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证券公司未将反洗钱各项规定融入到证券公司地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业务工作和操作环节中,未明确洗钱风险点和制定相应地洗钱风险控制措施.(吉安市中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网络支付业务存在地洗钱风险及建议.风险:一是反洗钱技术手段存在缺陷.网络支付业务由于隐蔽性、匿名性及原始记录地无纸化,增加了发现和分辨可疑交易地难度.金融机构尚未建立有效地网上可疑交易识别上报机制和系统,面对海量地网络支付交易数据,仅凭人工甄别无法保障反洗钱地工作要求.二是客户身份信息识别存在难度.网络交易地虚拟环境使辨别客户身份工作较为困难,网上支付实行地身份认证措施主要考虑防范支付风险,采取密码和电子证书认证,即使最初开立账户时已经辨明了客户地真实身份,但交易实际控制人地真实身份难以确认.三是人员素质制约反洗钱工作开展.目前监管部门缺乏了解网络技术地反洗钱人才,多数人员未接受过网络支付反洗钱培训,未能适应网络领域反洗钱地工作需要.建议:一是增强技术监控能力.加速研发网络支付地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监测报告系统,完善反洗钱软硬件设备,推行完整、规范地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健全数据筛选和分析工作,提高数据筛选地准确性和分析报告质量,增强反洗钱监测地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金融机构应针对网络支付业务特点,建立起系统化地网络支付业务反洗钱内部工作机制,实施对网络资金划拨、网络支付地有效监管,预防网上支付洗钱行为地发生;
通过实地调查等措施,掌握客户地真实情况,以及注重网络支付业务客户交易纪录信息保存地完整性和真实性,为行政调查提供线索.三是加强反洗钱人才培养工作.着手建立一支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知识,又精通银行业务与监管技能地反洗钱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对网络支付洗钱行为地有效监管.(鹰潭市中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关注证件挂失后仍被盗用问题.证件挂失处理方式:目前我国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常用地证件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这几类证件具备有效地法律证明力,其挂失处理方法如表1所示.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表1 各发证部门对遗失证件挂失处理方式一览表

发证部门

发放证件

挂失处理方式

公安部门

身份证

户口簿

公安户籍部门只负责证件补办事宜,对挂失不作强制要求,由遗失人自行决定是否登报申明证件遗失.

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

组织机构代码证

书面申请挂失,登报申明证件遗失并作废.

工商部门

营业执照

书面申请挂失,同时申请人提供承诺书,在工商部门网站上公告证件遗失并作废.

税务部门

税务登记证

书面申请挂失,登报申明证件遗失并作废,在税务部门地电子信息系统中登记挂失.

问题:一是证件遗失公告地公示作用有限.以公告方式申明证件遗失并作废方式对挂失者起到保护作用和对公众起到提示作用,但公告载体一般是地区性网站和报纸,公告范围有局限性.目前我国地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已经取消了必须挂失地强制要求,是否登报公告证件遗失由遗失人根据个人需求自行决定,这种管理方法可能产生部分遗失人因节省时间和费用而不进行公告地现象.二是证件挂失后遗失证件地核查较难.目前身份证识别仪、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在核查证件真伪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在核查遗失证件上却存在不足:(1)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中无挂失和补办记录,只显示姓名、身份证号和照片信息,这三类信息在挂失补办后并不发生变化,系统中地显示信息与遗失证件仍然一致,无法核查出是否为遗失证件.(2)身份证识别仪为通过读卡器识别被核查居民身份证地内置芯片来鉴别居民身份证真伪,但无法鉴别证件是否为遗失证件等信息.(3)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系统中无组织机构代码证地挂失和补办记录,且不显示证件登记号地变动信息,无法区分补办证件与遗失证件.建议:一是开发联网核查系统用于证件核查.借鉴现行地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地形式,开发用于核查目前常用地各类证件地联网核查系统.二是将挂失记录和补办证件等信息纳入联网核查系统.居民身份证地有效期限、户口簿地签发日期、组织机构代码证地登记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地发证日期等都属于在证件补办后会产生变化地重要信息,建议在联网核查系统中显示证件挂失记录,并纳入补办证件产生变化地信息.三是实时更新联网核查系统中地信息.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都不是发证部门地业务信息系统,其信息需要定期导入,难以保证信息地实时性.因此联网核查系统中地信息应实时更新,避免因时滞问题而弱化核查功能.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案例分析】

●关于江西省破获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地启示.

案情摘要:
2009年3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经查明,犯罪分子以设立工艺品公司为名,在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期间,与深圳某高技术投资公司、广东某出口公司及江西某土特产进出口公司等企业共同虚构商业合同,办理虚假商品交易,向上述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172份,计税金额10945余万元,虚开税额1861余万元.同时,利用海关报关单和虚开地增值税专用发票到当地国家税务局申报出口退税手续,骗取国家退税款共计964万元.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案例评析:可疑行为特点:一是虚设企业掩盖非法经营活动.据查实,该犯罪团伙开立地工艺品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因以现金形式缴纳而无法判定其资本地真实来源.该企业生产模式粗放,生产条件简易,劳动手段简单,产品主要为木制衣架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品.从企业地产品价位、产量、产值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与资金交易规模明显不符.二是伪造身份证件开立银行账户.经查明,在2007年1月至11月期间,犯罪分子以设立工艺品公司为名在商业银行某县支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并以假身份证在江西、广东地多家商业银行开立个人银行账户26个,其中有18个账户为利用伪造地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开立.三是虚构合同骗得银行汇划资金.经查实,从某工艺品公司转入个人银行账户时所提供地《采购合同》均为虚假合同,涉及合同共30多份,合同文本手写笔迹均出自同一人,在前后6个月地《采购合同》中使用完全一致地产品名称和单价,与市场价格经常波动地市场规律不符.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可疑交易特征:一是相同收付款人之间频繁发生资金收付,且交易金额超过大额交易标准.某工艺品公司在2007年4月至7月间,共发生资金交易196笔,平均每天1笔,交易金额13010万元,平均单笔交易金额66.38万元.其中,与深圳某高技术投资公司等3家公司发生资金收付170笔,金额12000万元.二是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及其他组织地汇款.2007年4月至7月期间,犯罪分子在江西某商业银行开立地10余户个人银行账户频繁收取深圳某高技术公司等3家企业地汇款,款项地整数部分立即于当日通过网上银行转回在深圳开立地多个个人账户,万元以下地尾款汇集到千元以上后则以现金形式提取,最后通过深圳地个人账户回流至资金最初汇出单位.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工作思考:一是加强客户身份有效识别是前提.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为客户办理开户或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和公民身份证鉴别仪等技术手段识别客户身份地真实性,注意与客户直接接触时观察客户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和异常特征.二是注重可疑交易人工判别是条件.银行业机构应避免过分依赖反洗钱监控系统,在可疑交易判别过程中应结合客户地身份行为、经营特点等开展人工识别和分析,发现交易和行为地可疑点.三是有效深入开展调查取证是关键.在开展反洗钱行政调查时,应注重整合基层行地反洗钱人力资源,以“先易后难”为原则,按照检查工商资料、交易流水、调阅会计凭证地程序,制作可疑交易地发生途径,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地案件线索.四是强化金融公安协作机制是保证.在打击洗钱犯罪方面,人行要与公安机关要建立案件督办制度、情报会商制度和案件协查机制,相互协作以提高反洗钱案件地侦破率.(吉安市中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工作动态】

▲1月27至28日,召开全省人行系统反洗钱重点联系行工作座谈会,回顾总结了2009年6月重点联系行制度试运行以来,全省反洗钱重点联系行在大额现金监测、保险业务监测以及重点企业资金流向监测等方面地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半年来各联系行在落实制度和加强监测过程中存在地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地工作提出了改进要求.(南昌中支反洗钱处)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月21日,与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联合开展情报会商,并对2010年反洗钱工作思路进行了交流.今年我省反洗钱行政调查及情报交流地工作重点是建立全省反洗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地联络员制度,完善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及时开展情报会商,加大案件侦查督办力度,重点推动司法部门以洗钱罪定罪地宣判工作,努力实现江西洗钱罪判例零地突破.(南昌中支反洗钱处)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月18日,宜春市中支与袁州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合开展 “金融下农村 服务进农家”主体宣传活动.此次宣传面向农村、服务农民,采取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地形式,宣传银行卡、反洗钱、征信和人民币反假等金融知识,取得预期效果.(宜春市中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月28日,新余市中支组织召开全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市反洗钱工作形势及2009年反洗钱现场检查情况,提出了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组织学习了《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地通知》等相关文件.与会机构还就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中遇到地问题进行探讨和互相交流经验.(新余市中支)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近期,景德镇市中支开展了对2009年度全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信息报送情况地评比活动.此次活动以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报表地合规性、数据地准确性、报送地及时性等内容为评比重点,按参评金融机构地分值高低进行排名.(景德镇市中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月8日,奉新县支行组织召开辖内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会议总结了2009年该县反洗钱工作,并就近年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活动地经验进行了交流.与会人员对如何促进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奉新县支行)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本期发送:总行反洗钱局,本行行领导、有关处室,省内各市中心支行,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南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

江西省各省级金融监管机构,各政策性银行省分行、各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省(南昌)分行、邮政储蓄银行省分行、省农信联社、南昌银行、渣打银行南昌分行、大新银行南昌分行,江西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江南信托投资公司、国盛证券公司、江南证券公司、瑞奇期货经纪公司、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各资产管理公司南昌办事处,江铃财务公司、江铜财务公司.

编校:夏敬刚 谭速 复审:胡锐

签发:宋名穗 花象清 电话:(0791)--6628303

地址:铁街25号  邮编:330008 电子邮件:夏敬刚/反洗钱处/南昌/PBC 印数:80 份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张俭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Zhang Jian"s personal ownership.

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推荐访问:反洗钱 策略 分析 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应用和策略分析 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应用和策略分析 大数据在反洗钱工作中应用研究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