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5篇

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5篇

发布时间: 2025-05-14 23:36:30 来源:网友投稿

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5篇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  从《欲望号街车》看田纳西丶威廉斯的南方情结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是二战后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曾先后四次获得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5篇,供大家参考。

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5篇

篇一: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

  从《欲望号街车》看田纳西丶威廉斯的南方情结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是二战后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曾先后四次获得纽约剧评奖、两次普利策奖以及其他各类戏剧奖,为当代美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想象力来源于埃德加・爱伦坡到福克纳以来的南方怪异传统,也是战后剧作家中最多产、最会渲染情节的一位”。①威廉斯生长在南方对南方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他和同时代的剧作家亚瑟・密勒不同,他并没有放眼于重大的社会问题,而是以他熟知的南方为背景,向人们描绘了作为弱小个体的个人,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恰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因为威廉斯是怀着深切的爱来完成对人物的临摹。他说:“我知道南方人不会意识到我对他们的描写是一种爱的表现。我正是因为对这个不再存在的南方的怀念,才写了那些导致它毁灭的力量。”②

  《欲望号街车》作为一部描写本世纪40年代末期南方中产阶级生活的剧作,上演之后即引起了轰动,连续上演855场,为威廉斯赢得了美国戏剧界的两项大奖――纽约剧评奖和普利策奖。《欲望号街车》取得了相当大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体现了威廉斯在他所有创作中的一个主题。同时,也体现出他本人对南方旧传统的深刻探索。在这部剧中,威廉斯把这个柔弱女子的悲剧命运与昔日的传统文明联系在一起,从而建立起过去与现在的一种有机联系,表达了他对于现状的无可奈何。

  一南方旧传统文明的失落《欲望号街车》是威廉斯最享盛名的作品。它讲述了南方没落庄园主后代的女子白兰奇,在代表北方工业文明的新奥尔良妹妹家所遭受的一连串打击而导致精神失常,被送到精神病院的故事。威廉斯说:《欲望号街车》的意义是“现代社会里各种野蛮残忍的势力强奸了那些温柔、敏感、优雅的人。”③白兰奇最终陨落了,她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南方优雅的种植园文化,而她野蛮残忍的妹夫则是北方工业文化的

  象征。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下,南方种植园文化注定要走向失败。就如同最后一幕斯坦利强奸白兰奇时说的那样,“咱俩的这场约会是从一开始就约定好了的。”

  对于南方人来讲,战前岁月是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古老的种植园中,一幢白色的,有六个圆柱支撑的大房子坐落在宁静的草坪与色彩斑斓的花园中间,周围是奴隶居住的破旧矮棚子,一望无际的棉花地环绕整个庄园。主人是兼具骑士精神与恶习,骄傲、自负、有教养的贵族;女主人则是一位尽善尽美的杰出典范。孩子们精力充沛,黑奴谦鄙、恭顺、忠诚,满足与命运为他们安排的前途。但是内战的不幸失败吞噬了南方的土地庄园,也粉碎了古老的生活模式,奴隶主失去了他们的天堂,落入了凄凉寂寞的深渊,唯独留下了尊严与脆弱,一种没落感笼罩着南方人的心灵。但蓄奴制种植园经济的解体像冰雪一样逐渐消融了他们对土地庄园的依托。大工业排山倒海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使得他们越来越意识到旧的南方种植园文化与“进步”的工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是多么的不可调和。伴随着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的动摇,陌生感、异化感占据着他们脆弱的心灵。

  白兰奇第一次出场时的衣着使人联想起古老的传统文化:美丽异常的女子穿着高雅又赏心悦目的服饰。白兰奇正是携带着这样一箱体现传统的服饰来到斯坦利的家。雪白多毛厚实的狐皮,尽管是廉价的夏季狐皮,一顶被斯坦利戏称为皇后的钻石皇冠,而质地是人造玻璃。无怪斯坦利感慨:“柯瓦尔斯基家和杜波依斯家的思想就是不一样。”根深蒂固的南方文化思想使白兰奇无法与斯坦利和平相处,南方文化所赋予她的对男人的挑逗,从她踏进柯瓦尔斯基家的第一天就表露出来:白兰奇洗完澡请求斯坦利帮忙系上背上的纽扣,斯坦利草草地按了按“我对这些玩艺可真没办法”,对自觉喷上香水就像换了个人的白兰奇的评价也仅仅是“还可以”。当白兰奇拿起喷雾香水戏谑地喷斯坦利,他一把抢过去,摔到梳妆台上。

  粗俗的斯坦利没有像南方绅士那样按照古老的习俗表现出应有的风雅和气质,他愤怒地向白兰奇吼道:“要是我不知道你是我老婆的

  姐姐,我就有打你的念头。”然而白兰奇编造了一大堆的谎言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斯坦利强奸了白兰奇而致使她精神失常。白兰奇为寻找光明和解脱,在激流中奋力挣扎,结果还是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中。面对占据强势地位的北方工业文明,日趋没落、分崩离析的南方种植园文化简直不堪一击。可以说,《欲望号街车》通篇要表达的就是旧南方遗留下的贵族和传统南方文明,在以斯坦利为代表的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成为了可悲可叹的牺牲品。

  二威廉斯精神世界的失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作家,福克纳从不掩饰自己对家乡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的赞赏。对南方固有的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及传统美德的向往和深切眷恋,成为他一生中都割舍不断的南方情结。然而,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威廉斯无所适从,惟有在作品中泼墨抒发自己的郁闷和无可奈何的心绪。《欲望号街车》尤如一个视窗,完整透视了南方社区所经历的历史变革。当社会制度更迭时,南方人所熟悉的文明被一种陌生的、赤裸裸的生存竞争和物欲所替代。与此同时,北方工商势力及其价值观也开始南下,无声地冲击着南方古老的传统和文明。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威廉斯作为一位南方作家,一方面用同情和怜悯的笔触来捍卫家乡的传统文明,另一方面也大胆揭露了自己热爱的南方所暴露出来的罪恶进行了批判。从这一点上说,威廉斯是一位放眼全社会的伟大作家。他满怀痛楚地用手中的笔狠狠刺向南方的痼疾――不是政治、经济上的而是精神、心理状态上的痼疾。他感慨白兰奇的水性杨花和虚伪自负,但是也清醒地意识到,那曾经创造奇迹的南方土地如今不得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迭,这是一种无法挽回的趋势,南方的败落是必然的。白兰奇的失落,尤其是落入斯坦利的手中,意味着南方的旧传统文明已经摇摇欲坠,它注定要不断走向败落,最终成为历史的尘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威廉斯面对他笔下的悲剧人物,他却不是一个宿命论者,他相信人类有所作为,在抨击北方工业主义的冷酷无情

  的同时也用睿智的头脑思考南方文明败落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点上说威廉斯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旧传统的卫道士。他已经清醒地看到了南方文明正走向败落。

篇二: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

  《欲望号街车》分析1

  作者对“布鲁斯钢琴曲”和“华沙舞”的使用如何对人物命运的发展起到了效果?

  在戏剧里,除了台词之外,舞台提示、舞台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剧《欲望号街车》里,舞台提示包含了灯光效果,音乐元等。其中,作者对音乐元素的使用暗示了主人公布兰奇的人物命运。本文将分析作者对“布鲁斯钢琴曲”和“华沙舞”的使用对人物命运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蓝调曲”蕴含情绪低调、忧伤、忧郁的消极感情,另一方面,“蓝调”指精神主义者。通过对“蓝调/布鲁斯钢琴曲”的使用,作者刻画了主人公布朗奇渐渐衰退的人物命运。在全剧的开头,当斯泰拉谈到美梦园,并且直接问美梦园的情况时,布兰奇较慢,消极地回答“丢了”。此后“布鲁斯钢琴曲”的声音渐响。美梦园是杜布瓦一家的重要财产,也是南方的代表性东西。失去美梦园意味着一家族的毁灭。在此时音乐的渐歇烘托了过去的南方庄园经济的衰退以及被新的社会力量被赶走他们原来的居住地。此后不久,“布鲁斯钢琴曲”第二次响起。当时斯坦利提到拿破仑法典,便说“凡是属于我妻子的也就属于我的”及“一个男人必须对他妻子的事务操一份心”。布兰奇之所以来到北方是为了逃避自己不纯洁的过去,便满怀希望开始新的生活。斯坦利的这一句话,不仅展示了男性的权利,也暗示了,他的男权甚至延伸到他的工友,布兰奇在内的小小的社会。通过这一句,另一方面暗示了北方新社会对从南方来的人的不欢迎。布兰奇是对性的欲望强的人,因此当年轻人送报纸时布兰奇强烈试图吸引他,却被他坚决的否定。当他走时“布鲁斯钢琴曲”渐歇。布兰奇的行动可以看成为对第三者的诱惑,却第三者的拒绝透露了北方社会,甚至陌生人的第三者也对南方来的一位女性的拒绝。通过三次音乐的渐歇,透露了布兰奇被各种社会人员的拒绝,因此他的命运渐渐的走向退路。

  华沙舞是另外一首舞曲,它和布鲁斯钢琴曲一样,它的运用起到了对悲剧的暗示以及对希望的否定。在它的第一次出现就直接点名的它的含义-它蕴含着悲剧性的因素。他的出现在第十一幕,是医生把布兰奇从家带走的一幕。这舞曲的第一次出现,烘托了布兰奇将要面临的悲惨现实。当有人访问时这舞曲第二次渐歇。布兰奇希望来访者是一直期待的达拉斯先生,却事实上是医生。在布兰奇还没有见到来访的这是,这舞曲渐歇的用意为对布兰奇最后一颗希望之星的毁灭,同时也暗示了她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当布兰奇看到来访者不是谢普欧亨利,而是医生时,“华沙舞”的曲子远远传来。此时布兰奇的希望被完全的毁灭,此外,作者精心挑选了词语-远远。和此前的“响起”不同,“远远传来”暗示着布兰奇的悲惨命运的肯定性以及对布兰奇的控制使布兰奇彻底消失了反抗的能力。通过三个阶层华沙舞暗示了布兰奇的最终命运,在人物命运的发展上有了起到了一锤定音一般的效果-在之前布鲁斯钢琴曲和波尔卡音乐所暗示的人物命运的走向之下,华沙舞的使用暗示便锁定的布兰奇最后的命运。

  布鲁斯钢琴曲和华沙舞各自的出现有了各自的含义。每一次布鲁斯钢琴曲的

  出现折射了布兰奇被任何人拒绝渐渐陷入困局,华沙舞曲的出现烘托了即将来临的悲惨结局,同时也对布兰奇所怀有的希望被彻底的毁灭,最终被送进医院。

篇三: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

  笔者试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影片中布兰奇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性格中的种种矛盾指出正是源自于布兰奇内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造成她最后因自我调节失效导致的命运悲剧

  浅析在欲望与死亡的边缘??浅析《欲望号街车》布兰奇的命运悲剧(1)

  [论文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本我;自我;超我[论文摘要]《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一部代表作,而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笔者试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影片中布兰奇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性格中的种种矛盾,指出正是源自于布兰奇内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造成她最后因“自我”调节失效导致的命运悲剧。一、引言“Well,theytoldmetotakeastreetcarnamedDesire,andthentransfertoonecalledCemeteries,nadifdesixblocksandgetofatElysinaFields.”(Tennessee,1981:1)这是经典影片《欲望号街车》里女主人公寓含寓意的开场白。我们看到一个美丽幽雅的女人,面妙遮掩憔悴的脸庞,无助地左顾右盼,会想象一只美丽而弱小的“自蛾”正舞动着一对薄薄的翅膀扑向一堆将息的灰烬。然而随着剧情深入,布兰奇不为人知的放浪形骸和矫揉造作的贤淑清纯逐一显露,我们不禁迷惑:布兰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髟象?评论家们为此长期争执,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一些专注于她的温柔、教养、理想主义,视其为出身没落贵族的优雅淑女;另一些则鄙夷她的虚伪做作、不知廉耻,认为她代表堕落世界的轻浮荡妇。在笔者看来,布兰奇是一个蜷缩在自己阴暗的幻想世界里,不敢正视现实生活的悲剧女性。布兰奇的开场白巾所涉及到的两个车名:“欲望号”和“坟墓号”,也许就暗示丫她命运中的欲望和死亡这对矛盾主题。为_r挖掘欲望与死冲突的主题,我们发现在布兰奇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大j_Jt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运用。因此,在对布兰奇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栩关理论。二、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布兰奇形象的矛盾体现弗洛伊德把人的心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反映人的本能冲动,包括各种欲望,遵循快乐原则,在现实l{l受到礼会习俗和道德责任的制约,而遵循理想原则的超我(superego)对本我行使监督批判机制。具有组织,批判,分析,综合能力的自我(ego)根据“趋利避害”的现实原则,协调“超我”和“本我”之问的冲突和矛盾。(陈淳etal,1997:286)影片-1I兰奇经常处于木我与超我的争斗之巾,而自我在两者之间无所适从,难以调和。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由于本我的快乐原则总是受到现实原则的限制,人的原欲(1ibido)因不能充分发泄而引起人的极度痛苦,甚至精神病症状。为了减轻人的痛苦,使人不至于都变成神经病患者,必须使“原欲”既有地方去发泄,又不至于在现实世界巾造成伤害。(陈淳etal,1997:297)《欲望号街乍》中布兰奇就一再借助虚构的世界给她的欲以发泄的机会,只是最后她的希望在残酷现实打压下落空J,,她就疯_r。为rr进一步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认识布奇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性格表现的种种矛盾,我们将分别从布兰奇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她不幸一生中的体现加以阐述。③参见孙凤城:“浅谈《新编欧洲文学史》”,《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李明滨陈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16。④高玉认为:“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原

  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两种性质不同的外国文学组成。现实中,相应地表现为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和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它们在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又紧密联系,难以决然分开,可以说异质而同构。从一种研究视角来说,它们并存而互补,对于现实各有其作用和贡献。”参见《“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61-172。⑤参见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外国文学研究》6(2004)123129。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外国文学动态》6(2007):39-40。第九届年会主题是“走近经典”,与会者主要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性”、“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⑥参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二、三、四、五、六部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57。前文见《文艺报》2008年11月1日,后文见《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⑦参见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38-339。⑧参见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大纲讨论会召开”,《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③参见孙凤城:“浅谈《新编欧洲文学史》”,《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李明滨陈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16。④高玉认为:“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两种性质不同的外国文学组成。现实中,相应地表现为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和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它们在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又紧密联系,难以决然分开,可以说异质而同构。从一种研究视角来说,它们并存而互补,对于现实各有其作用和贡献。”参见《“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61-172。⑤参见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外国文学研究》6(2004)123129。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外国文学动态》6(2007):39-40。第九届年会主题是“走近经典”,与会者主要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性”、“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⑥参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二、三、四、五、六部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57。前文见《文艺报》2008年11月1日,后文见《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⑦参见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38-339。⑧参见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大纲讨论会召开”,《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篇四: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专有名词普通化2浅析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4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5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6ABriefStudyofRhetoricalDevicesEmployedinPresidentObama’sInauguralAddress--fromthePerspectiveofSyntacticStructure7论英语听力难点及解决方法8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9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10心理因素对提高英语口语的影响11(英语系经贸英语)浅谈成本领先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格兰仕为例12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中的归化与异化13从功能对等角度翻译委婉语14《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15由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16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注17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18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19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20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21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22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23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24AnAnalysisofFemaleImagesinTheThornBirds25通过对比研究看电影《小红帽》对经典童话小红帽的颠覆26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27《红楼梦》委婉语翻译探究28TheTragicFateofTess29论广告与文化30OntheDisposalofCulturalDifferencesintheTranslation31浅析斯蒂芬•克莱恩《新娘来到黄天镇》的艺术风格32ACulturalAnalysisofEnglishandChineseNames33女性主义视野下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研究34AMiniatureofAmbivalenceandSelf-DiscoveryasReflectedbyAmyTan'sTheJoyLuckClub35浅谈英文原版电影与高中英语教学36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37他者形象:最逆来顺受与最狂野的—中国女性在西方电影中的形象38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39TheAnalysisof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nimalIdioms40英文电影欣赏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院案例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有提示)

  41浅析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42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43OntheTranslationofPsychologicalDescriptioninWutheringHeightsfromthePerspectiveofFunctionalEquivalence44AnAnalysisofDavid’sDualPersonalityinDavidCopperfield45英汉词汇及文化差异研究46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47从情景喜剧《老友记》浅析美国俚语的幽默效果48从《卡斯特桥市长》看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色彩49试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之源50论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义51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52美狄亚的女性主义分析53《我的安东妮亚》中安东妮亚的成长54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55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56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57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58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59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研究60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61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乐观主义62FinancialTranslationIndustrialization63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64ExploringEffectiveApproachestoTranslatingAllusioninAncientChinesePoetry65英语电影名的汉译艺术66论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7从情景喜剧《老友记》浅析美国俚语的幽默效果68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69艾米丽狄金森和李清照自然诗写作风格对比分析70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71浅谈商务合同72埃德娜: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73OntheDramaticConflictsContributingtoElizaDoolittle’sPursuitofSelf-identityinPygmalion74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75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76从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77论肢体语言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78DoubleConsciousnessofFitzgerald:NickandGatsby79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80从《寻找格林先生》看索尔•贝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81浅谈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中的文化差异82从“爱的习惯”看多丽丝•莱辛笔下的两性关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有提示)

  83论被动句的翻译84ASemanticAnalysisoftheWrittenErrorsCommittedbyChineseEnglishMajors85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86AStudyofStylisticFeaturesandTranslationofJournalisticEnglish87《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88概念隐喻在英语专业词汇学习中的应用89目的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的翻译90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91从餐桌礼仪看中美文化的差异92《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吉的悲剧成因93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94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95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96VerificationofSoftTerminLetterofCredit9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98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99论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100AComparativeAnalysisofVanityFairandGreatExpectations101浅谈《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02Passion&Religion—AComparisonbetweenTheScarletLetterandTheThornBirds103ScarlettO'HaraandFeminism104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105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106商务英语合同中的语篇衔接手段分析107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108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09水文化对中西方文化影响的比较研究110MetaphorsintheThemesofOfMiceandMen111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112英汉动物词汇隐喻的跨文化研究113ASouthernElegy—aFeministStudyonFaulkner’sARoseforEmily114美国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研究115浅析奈达等值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116《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117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118Angel’sFace,Devil’sHeart—TheDegenerationofDorianGrayinThePictureofDorianGray119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120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121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122中英数字词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123中英隐私禁忌语对比分析124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125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有提示)

  126浅谈涉外英语合同的特征及翻译技巧127论翻译单位128中西思维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29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研究130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131隐喻视角下的政治新闻语篇分析132浅析中美幽默之差异133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134PragmaticAnalysisofDialoguesinHemingway’s“HillsLikeWhiteElephants”—ViolationofCooperativePrincipleandObservanceofPolitenessPrinciple135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136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byAnalyzingBrandNames137AMiniatureofAmbivalenceandSelf-DiscoveryasReflectedbyAmyTan'sTheJoyLuckClub138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139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140AnAnalysisoftheFemaleCharactersinMomentinPeking141中美商务英语信函的对比研究142影响英语词汇发展的言外因素143西方电影片名翻译的功能目的论分析144ACauseAnalysisofTragediesofThreeFemaleProtagonistsinSonsandLovers145AComparativeStudyoftheAuspiciousCultureinWeddingCustombetweenChinaandtheWest146中英颜色词及象征意义147《人人都爱雷蒙德》中幽默对话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关系的研究148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149礼貌原则之于商务信函的翻译150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水乳交融—评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51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52网络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153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154英语X-ful词的形态与认知构建155从女性视角看文化冲突—基于亨利•詹姆斯的两部小说156实用主义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影响157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158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159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160欧洲余烬里飞起的凤凰--GeoffreyHill诗歌主题与艺术风格161外贸英语句子分隔的研究及其翻译162适者生存—对《飘》中生存意识的探究163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164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应用165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166仿拟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有提示)

  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TheProperApplicationofBodyLanguageinMiddle-SchoolEnglishTeaching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AdvertisingLanguage:AMirrorofAmericanValue浅谈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题思想分析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从释意派理论看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文化语境下公示语的翻译从奈达翻译理论初探英汉新闻导语翻译策略TheStudyofJosephConrad’sColonialisminHeartoftheDarknessTheRelationshipBetweenOscarWildeandDorianGray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英语中常用修辞格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阿Q正传》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StudyofEnglishBorrowingfromChineseAnAnalysisoftheDFilmAliceinWonderlandfromthePerspectiveofGothicism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论夏绿蒂勃朗特与简爱在意识形态上的相似之处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爱》中的黑人妇女形象谭恩美《喜福会》的文化冲突与融合AnAnalysisofTess’sTragicFateandtheRealizationofHardy’sFatalism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老人与海”中人物的分析从韦恩•布斯的修辞理论角度分析《爱玛》中的修辞手法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

篇五: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

  《欲望号街车》中布朗琪的分裂性格分析

  【摘要】《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而剧中女主角布朗琪·杜波伊斯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本文对布朗琪的分裂性人格进行了剖析,旨在说明代表了美国南方优雅贵族文化的布朗琪,在与斯坦利所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对抗中,注定要一败涂地。然而布朗琪作了勇敢的抗争,她悲剧性的凄美闪耀着永恒的理想和人性之光。【关键词】分裂性人格;失败;抗争在幻想的幸福中,纤弱的布朗琪微笑着,跟着医生走出了妹妹的家,她的余生将在疯人院里度过。这是《欲望号街车》的最后一幕,也是布朗琪悲剧的最高点。布朗琪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有些评论者赞扬她的温柔和理想主义,而另一些则鄙夷她是个爱慕虚荣、不知廉耻的荡妇。布朗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优雅的淑女还是无耻的荡妇?本文将对布朗琪的分裂性人格进行剖析: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摆脱孤独和恐惧,布朗琪不断追求肉体的满足,从而堕落为娼妓;而她又时时受到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感的谴责,无法正视现实,不得不以沉溺于幻想来试图维持自己最后一点作为人的尊严。布朗琪代表了美国南方优雅的贵族文化,在与斯坦利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冲突和对抗中,注定会一败涂地。然而柔弱的布朗琪作了勇敢的抗争,她悲剧性的凄美闪耀着永恒的理想和人性之光。布朗琪来到妹妹家时已经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她的贵族家庭早已破败,唯一的庄园——美梦庄园也已失去了,自己穷困潦倒。布朗琪在一所学校教书期间,诱奸了一个未成年的学生,被学校开除。为生计她沦落为娼妓,又因实在是声名狼藉,最终被当地政府驱逐出境。无路可走之下,布朗琪来到新奥尔良,投靠同胞妹妹斯黛拉,希望有一个栖身之处,也希望能开始一种新生活。布朗琪的作为确实放荡,她的虚伪和虚荣也十分明显。她买不起名贵的礼服和珠宝首饰,便买些廉价但却很招摇的衣裙和玻璃的饰品;她急需一个栖身之处,但却对妹妹简朴的家嗤之以鼻;她看不起妹夫斯坦利,认为他没教养、粗俗不堪,却又不时与之调情。为了让齐娶自己为妻,布朗琪甚至把自己假装成一个纯洁无瑕、优雅高贵的女子,从来不知不检点的为为何物。而她一边扮演名媛闺秀,一边又用米齐听不懂的法语调戏他,问他愿不愿意跟自己上床。布朗琪给来收电话费的年轻小伙子一个极具挑逗性的亲吻,她堕落的一面暴露无遗。从这些方面来看,布朗琪的确是一个不知廉耻、又时时假扮高雅的虚伪荡妇。然而,如果我们看进布朗琪的内心深处,去寻找她虚伪放荡的根源,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破碎的心和一个脆弱的、毫无安全感又茫然不知所措的女人。她像一只受伤的动物,时时处于恐惧之中,渴望关怀与保护。布朗琪16岁时嫁给了一个年轻英俊、富有才华的诗人亚伦。她爱自己的丈夫,爱得那样真诚而热烈,正如斯黛拉所描述的:“布朗琪不只是爱他而是崇拜他,甚至连他走过的地板都顶礼膜拜。她觉得他是如此完美,几乎不属于这俗世

  凡尘”(威廉斯,1630)。不幸的是,这样一位完美的年轻诗人却是一个令人作呕的同性恋者。布朗琪无意中发现了真相,极度的震惊伤心之下,她对自己无限钟爱的丈夫大喊:“我看到了!我明白了!你让我恶心!”(威廉斯,1627)之后,亚伦开枪杀死了自己。亚伦的死如同阴霾一样笼罩了布朗琪余下的生命,她始终未能走出这片阴影。不止她深爱的丈夫,她的亲人们也相继死去,最终她甜蜜的家——美梦庄园也永远失去了。布朗琪独自一人经历了这一切,没有人在身边替她分担或是给她只言片语的安慰。布朗琪无法忍受这种悲伤和孤独,她无限渴望温暖的关怀和保护。然而冷漠的世界中,无人给他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温情。在这种情形下布朗琪投身于陌生人的怀抱,希望身体的温度能稍稍抚慰一下她那颗饱受伤害和悲伤的心。布朗琪曾对米齐坦白说道:“是的,我和许多陌生人有过亲密的行为。自亚伦死后,与陌生人鬼混变成了我填补内心空虚的唯一途径。我想那是恐惧吧,是恐惧驱逐着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寻求一些保护”(威廉斯1638)。正是这些“与陌生人鬼混”使布朗琪沦为一个荡妇。可悲的是,她从未在这些亲近中找到一点她所苦苦渴求的关怀和保护。男人们只是拿她当作寻欢作乐的工具,丝毫不在意她想要的是什么,而后又鄙夷她为肮脏的妓女。布朗琪的堕落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错误,更反映了当时处于巨大变革中的美国社会的问题。布朗琪是美国南方贵族文化传统的后裔,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温柔、细腻、贤淑。斯黛拉是这样描述姐姐的:“过去,没有人比她更温柔,更值得信任了”(威廉斯1635)。作为贵族的后裔,布朗琪是怀抱着这样的信念长大的,那就是:像她这样的贵族女子可以永远依靠如骑士一般潇洒富有的贵族绅士幸福地生活的。古老美丽又宁静的美梦庄园是她应该生活的地方,高贵优雅又富有的绅士应该是她理想的丈夫。然而内战粉碎了一切美梦,也打破了南方种植园的宁静。北方工业文化的强大力量,带着其固有的野蛮和冷酷,淹没了南方的田园。几乎失去了一切的布朗琪根本无法适应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男人们根本不在乎她丰富的精神、温柔的心灵,只把她当作泄欲的工具。斯坦利看不惯她,认为她做作、下贱,却还是强暴了她。甚至米齐这个在本剧中唯一一个还有些善良温情的男人,在得知布朗琪过去的行为之后,一面认为她不够“干净”,不能做他的妻子,一面却又要求与她上床。如果这些人真的认为布朗琪不“净”,那么就离她远远的,为什么还要去招惹她?男人贪恋女人的身体,而女人一旦满足他们,他们就会把女人看作下贱的妓女。布朗琪屈身于男人的欲望,只希望借此能获取一点温情,正如斯黛拉所洞悉的那样:“但是你们这些人欺侮她,迫使她改变”(威廉斯1635)。既无法适应现实,又得不到一点关怀与保护,布朗琪选择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对布朗琪来说,幻想是她能抵御残酷现实的唯一武器了,尽管这武器是那么脆弱,布朗琪仍然紧紧抓住:“我不要现实,我要魔幻!是的,魔幻!我努力将魔幻给予人们。我歪曲事实,我没有告诉他们真实,我告诉他们真实应当是怎样的。如果这样也是有罪的话,就让我为此受到诅咒吧”(威廉斯1638)。布朗琪非但没有罪恶,相反的,她心中珍藏着理想和人性,她是这个堕落的现实世界中一个勇敢而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既然现实不能给她所想要的,她宁愿在幻想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也不与这世界一同堕落。从这个意义上讲,布朗琪这个纤弱的女人是了不起的。

推荐访问:欲望号街车人物分析 街车 欲望 人物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