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2022年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 2025-05-14 23:49:3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6篇

【篇一】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绥德县通达石化******

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通达石化****x

单位地址

绥德县辛店乡龙湾村

成立时间

2004年6月

电话

186********

传真

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

崔军喜

联系电话

09125652**x

固定资产额(万元)

50

营业时最大人数(人)

8

职工人数(人)

8

占地总面积

(所在建筑)(m2)

400

神龙大道

洗澡间

洗漱间

配电室

接待室

宿舍1

宿舍2

库房

卫生间

收银室

油罐区

4号罐(97#)

3号罐(93#)

2号罐(0#)

1号罐(0#)

员工休息室

93#(3号)

93#(3号)

93#(3号)

97#(4号)

0#(2号)

0#(1号)

加油区

出站 进站

307国道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2 指导思想

近年来加油站的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与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石油库防雷规程》,“全员动员,综合治理”方针,排除防雷安全隐患,把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雷电及应对常识

3.1雷电危害:

3.1.1电效应。雷击时,雷电流幅值高达数百千安KA,而放电时间只有50-100微秒US,故放电速率高达每微秒50KA。因此,雷电流具有高频特性,能产生数百千伏KV,甚至数千千伏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或者击穿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绝缘而发生短路,进而产生火花放电,导致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3.1.2热效应。雷击时,强大的电流通过物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化成巨大的热量,产生很高的温度可高达20000℃能使3.8MM厚的钢板烧穿,会造成金属熔化、飞溅,导致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或爆炸;

3.1.3机构效应。由于电流热效应产生的高温,可使木材纤维缝隙和其它建构筑物中间缝隙里的空气受热而剧烈膨胀,同时又使所含水分急剧蒸发汽化膨胀,可导致建筑物劈裂倒塌。

3.2 防治措施:

我们对汽车加油站的防雷,必须采系统的防护措施:如接闪、分流、接地、均压、综合布线、安装SPD等综合措施。

3.2.1接闪:根据汽车加油站所处的气象、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当该加油加气站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时,应在其屋面上装设避雷带(网)进行接闪。
3.2.2 分流:加油站在其屋面上安装有避雷带(网)接闪后,应利用柱钢筋或敷设扁钢作为引下线,为使雷电流分多路引导泄入大地,降低雷电在附近导体或电线、电缆上的感应电势或电流,应尽可能多的布置引下线,均匀布置在加油站四周,地下部分与接地网焊接。 

3.2.3 接地:接地应围绕建筑物作环形闭合接地装置,在每根引下线处,布置2-3根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长2.5m,埋深0.7m以下,作用是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及固定环形闭合装置,接地网应在油罐卸车场地,加油机安装处、配电盘进线处,埋地油罐通气管处焊接出接地支线,为上述设备作接地用。
  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电子系统的接地、SPD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3.2.4 均压:加油站建筑物作环形接地装置后,所有进出环形接地装置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导线保护管,均应在与环形接地装置交叉处相连。加油站内的所有需接地的设备与构件,如油罐、加油机、通气管、配电盘、电子系统用配电盘、开关、灯具等都要与接地网相连接,为便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上的电势(电压)相等。防止雷电反击火花及维护操作人员产生电击,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应用导电体跨接。

3.2.5 合理布线:当汽车加油站的屋面上装有避雷带(网)接闪时,动力配电线与电子系统配线,应尽量远离避雷带的引下线,最好两者相距2m以上,否则应套钢管加强屏蔽。

3.2.6 安装SPD:配电系统安装的SPD要符合防雷类别要求,注意外露电器设备不宜过于突出,金属支架应可靠接地,电源线路应采取屏蔽接地保护,并应在开关处安装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同时应当重视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加油站经理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

加油站安全计量员负责拉闸断电和油品泄漏监测。

加油站核算员负责通讯、报警联络。

加油站加油班长负责现场组织人员扑救或施救。

加油站当班员工负责执行现场指挥的调配,完成交办的任务。

4、具体的防雷实施方案

4.1 直击雷防护
  4.1.1 储油罐区的防直击雷措施
  汽车加油站的储油总容量,大部分在300m3左右,多数安装在地下室内,其介质为汽油和柴油。由于汽油是易燃液体,闪点温度较低(-50~30℃)、易挥发。在常温下,地下室内的油气和储油罐呼吸阀排出的气体,容易达到起爆混合比值。因此,储油罐区是加油站防雷的重点区域。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的规定,结合储油罐安置在地下室的这一特点。对储油罐,按二类防雷要求,采用独立避雷针。在呼吸阀上方2.5m的高度平面,提供一个半径为5m的保护范围,以防止雷暴直接击中呼吸阀,引起高温而点燃油气。为防止避雷针对油罐及其附属设施产生高电位反击,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的油罐与其有联系的管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4.1.2 加油罩棚的防直击雷措施
  加油罩棚是安置加油机,进行加油作业的地方,区域内油气含量较高,属二类防雷建筑物。罩棚的顶部敷设避雷带,当长、宽>10m时,应敷设10m×10m或12m×8m的避雷网格。

  4.2 防感应雷和防静电
  加油站的储油罐和输油管都采用钢铁材料制成,当有雷雨云飘过其上空或在附近发生雷击时,由于静电或电磁感应作用,金属罐体和输油管都会带上大量的电荷。另外,油品在流动、灌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本身或与其它物体的相互摩擦而产生静电荷。当雷电感应或摩擦产生静电荷的速度高于泄放速度时,便形成同性电荷的静电积聚。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并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汽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燃烧。因此规定储存甲、乙、丙几类油品的油罐应作防静电接地,为电荷提供泄放的通道。
4.2.1 油罐和输油管道的防感应雷、静电
4.2.1.1为确保接地可靠,每个金属油罐的接地点应不少于两点。
4.2.2.2输油管道的始、末端和拐弯、分支处应分别接地。
4.2.2.3管道法兰的连接螺栓少于5根时,法兰必须用金属导线跨接。
4.2.2.4储油罐上的金属构件(呼吸阀、阻火器、量油孔等)必须与油罐有良好的等电位连接。
4.2.2 电源、信号线路的防感应雷
  加油站的输电线路,绝大多数都采用架空线路,极易感应雷电高位,其防雷措施是:
4.2.2.1在配电房电源开关的进线端安装防爆型电源避雷器;

4.2.2.2电源线由配电房到加油机线段应套钢管埋地,钢管的两端应分别与电房接地和加油机接地连接;

4.2.2.3与计算机联网的电子计量式加油机的信号线也应套上金属管埋地,金属管的始、末端应接到工作地上,信号线与计算机的接口应装上相应的信号避雷器。
  以上的管线若在线沟中架设,沟内应填充沙子,以防电气线路故障时,沟内因油气而引起火灾。
4.2.3 卸油车防静电
  油槽车卸油,是加油站最大型的输油作业。油槽车上会积聚大量的静电荷,因此,必须在卸油场所提供防静电接装置,为油槽车提供静电荷泄放的通道。
  
4.3 接地装置
 4.3.1避雷针采用独立接地体,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4.3.2储油罐的接地体,围绕储油罐区敷设成环型,并为输油管的始端和槽车卸油区提供接地点,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4.3.3罩棚采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联结的混合接地装置。其中,人工接地体围绕加油作业区敷设成环型,以降低作业区内的跨步电压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同时,本接地装置为输油管末端和加油机等电器设备提供接地点,冲击接地电阻以最小值确定。
4.3.4管道拐弯和分支处的接地体如独立设置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储油罐区的接地体应与售油罩棚的接地体做等电位连接。

4.4 对加油站进行整改
  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已有大批加油站投入营业,由于当时管理不够完善,这些油站的防雷设施多有先天不足的成份:①储油罐接地不规范,只有一点接地,有的甚至没有接地;
②输油管道的法兰连接螺栓少于5根的,没有作电气连接;
③油槽车卸油场所没有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
  对于②、③,还较易处理。由于油罐区不能使用电弧焊接,故对①的处理比较麻烦。建议在地下室外加装接地体,将油罐的吊环经防锈处理后,涂上导电膏,包上一层铅垫,再用U型螺栓将接地线压接在吊环上。这种连接方式只有一种补救措施,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做全面检查。当其接口处的过渡电阻较大时,需要重新作防锈处理。

5 应急结束

5..1 程序终止条件

确认现场危机已经解除,确认现场的环境不会再次发生危险,由站经理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

5.2 处置现场评估

通过应急处置过程,对各个岗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

站长

1、指挥各项应急行动

2、与救援队伍的联系

班长

1、处理突发事件

2、协助处理重大问题

3、上报站长或片区经理

安全员

1、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3、初期灾情的施救工作

核算员

1、通讯联络

2、现场施救

收银员加油员

1、通讯联络

2、现场施救

【篇二】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绥德县通达石化******

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通达石化****x

单位地址

绥德县辛店乡龙湾村

成立时间

电话

传真

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

崔军喜

联系电话

09125652**x

固定资产额(万元)

50

营业时最大人数(人)

8

职工人数(人)

8

占地总面积

(所在建筑)(m2)

400

神龙大道

洗澡间

洗漱间

配电室

接待室

宿舍1

宿舍2

库房

卫生间

收银室

油罐区

4号罐(97#)

3号罐(93#)

2号罐(0#)

1号罐(0#)

员工休息室

93#(3号)

93#(3号)

93#(3号)

97#(4号)

0#(2号)

0#(1号)

加油区

出站 进站

307国道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2 指导思想

近年来加油站的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与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石油库防雷规程》,“全员动员,综合治理”方针,排除防雷安全隐患,把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雷电及应对常识

3.1雷电危害:

3.1.1电效应。雷击时,雷电流幅值高达数百千安KA,而放电时间只有50-100微秒US,故放电速率高达每微秒50KA。因此,雷电流具有高频特性,能产生数百千伏KV,甚至数千千伏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或者击穿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绝缘而发生短路,进而产生火花放电,导致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3.1.2热效应。雷击时,强大的电流通过物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化成巨大的热量,产生很高的温度可高达20000℃能使3.8MM厚的钢板烧穿,会造成金属熔化、飞溅,导致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或爆炸;

3.1.3机构效应。由于电流热效应产生的高温,可使木材纤维缝隙和其它建构筑物中间缝隙里的空气受热而剧烈膨胀,同时又使所含水分急剧蒸发汽化膨胀,可导致建筑物劈裂倒塌。

3.2 防治措施:

我们对汽车加油站的防雷,必须采系统的防护措施:如接闪、分流、接地、均压、综合布线、安装SPD等综合措施。

3.2.1接闪:根据汽车加油站所处的气象、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当该加油加气站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时,应在其屋面上装设避雷带(网)进行接闪。
3.2.2 分流:加油站在其屋面上安装有避雷带(网)接闪后,应利用柱钢筋或敷设扁钢作为引下线,为使雷电流分多路引导泄入大地,降低雷电在附近导体或电线、电缆上的感应电势或电流,应尽可能多的布置引下线,均匀布置在加油站四周,地下部分与接地网焊接。 

3.2.3 接地:接地应围绕建筑物作环形闭合接地装置,在每根引下线处,布置2-3根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长2.5m,埋深0.7m以下,作用是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及固定环形闭合装置,接地网应在油罐卸车场地,加油机安装处、配电盘进线处,埋地油罐通气管处焊接出接地支线,为上述设备作接地用。
  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电子系统的接地、SPD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3.2.4 均压:加油站建筑物作环形接地装置后,所有进出环形接地装置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导线保护管,均应在与环形接地装置交叉处相连。加油站内的所有需接地的设备与构件,如油罐、加油机、通气管、配电盘、电子系统用配电盘、开关、灯具等都要与接地网相连接,为便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上的电势(电压)相等。防止雷电反击火花及维护操作人员产生电击,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应用导电体跨接。

3.2.5 合理布线:当汽车加油站的屋面上装有避雷带(网)接闪时,动力配电线与电子系统配线,应尽量远离避雷带的引下线,最好两者相距2m以上,否则应套钢管加强屏蔽。

3.2.6 安装SPD:配电系统安装的SPD要符合防雷类别要求,注意外露电器设备不宜过于突出,金属支架应可靠接地,电源线路应采取屏蔽接地保护,并应在开关处安装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同时应当重视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加油站经理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

加油站安全计量员负责拉闸断电和油品泄漏监测。

加油站核算员负责通讯、报警联络。

加油站加油班长负责现场组织人员扑救或施救。

加油站当班员工负责执行现场指挥的调配,完成交办的任务。

4、具体的防雷实施方案

4.1 直击雷防护
  4.1.1 储油罐区的防直击雷措施
  汽车加油站的储油总容量,大部分在300m3左右,多数安装在地下室内,其介质为汽油和柴油。由于汽油是易燃液体,闪点温度较低(-50~30℃)、易挥发。在常温下,地下室内的油气和储油罐呼吸阀排出的气体,容易达到起爆混合比值。因此,储油罐区是加油站防雷的重点区域。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的规定,结合储油罐安置在地下室的这一特点。对储油罐,按二类防雷要求,采用独立避雷针。在呼吸阀上方2.5m的高度平面,提供一个半径为5m的保护范围,以防止雷暴直接击中呼吸阀,引起高温而点燃油气。为防止避雷针对油罐及其附属设施产生高电位反击,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的油罐与其有联系的管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4.1.2 加油罩棚的防直击雷措施
  加油罩棚是安置加油机,进行加油作业的地方,区域内油气含量较高,属二类防雷建筑物。罩棚的顶部敷设避雷带,当长、宽>10m时,应敷设10m×10m或12m×8m的避雷网格。

  4.2 防感应雷和防静电
  加油站的储油罐和输油管都采用钢铁材料制成,当有雷雨云飘过其上空或在附近发生雷击时,由于静电或电磁感应作用,金属罐体和输油管都会带上大量的电荷。另外,油品在流动、灌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本身或与其它物体的相互摩擦而产生静电荷。当雷电感应或摩擦产生静电荷的速度高于泄放速度时,便形成同性电荷的静电积聚。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并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汽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燃烧。因此规定储存甲、乙、丙几类油品的油罐应作防静电接地,为电荷提供泄放的通道。
4.2.1 油罐和输油管道的防感应雷、静电
4.2.1.1为确保接地可靠,每个金属油罐的接地点应不少于两点。
4.2.2.2输油管道的始、末端和拐弯、分支处应分别接地。
4.2.2.3管道法兰的连接螺栓少于5根时,法兰必须用金属导线跨接。
4.2.2.4储油罐上的金属构件(呼吸阀、阻火器、量油孔等)必须与油罐有良好的等电位连接。
4.2.2 电源、信号线路的防感应雷
  加油站的输电线路,绝大多数都采用架空线路,极易感应雷电高位,其防雷措施是:
4.2.2.1在配电房电源开关的进线端安装防爆型电源避雷器;

4.2.2.2电源线由配电房到加油机线段应套钢管埋地,钢管的两端应分别与电房接地和加油机接地连接;

4.2.2.3与计算机联网的电子计量式加油机的信号线也应套上金属管埋地,金属管的始、末端应接到工作地上,信号线与计算机的接口应装上相应的信号避雷器。
  以上的管线若在线沟中架设,沟内应填充沙子,以防电气线路故障时,沟内因油气而引起火灾。
4.2.3 卸油车防静电
  油槽车卸油,是加油站最大型的输油作业。油槽车上会积聚大量的静电荷,因此,必须在卸油场所提供防静电接装置,为油槽车提供静电荷泄放的通道。
  
4.3 接地装置
 4.3.1避雷针采用独立接地体,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4.3.2储油罐的接地体,围绕储油罐区敷设成环型,为输油管的始端和槽车卸油区提供接地点,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4.3.3罩棚采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联结的混合接地装置。其中,人工接地体围绕加油作业区敷设成环型,以降低作业区内的跨步电压对工作人员危害。同时,本接地装置为输油管末端和加油机等电器设备提供接地点,冲击接地电阻以最小值确定。
4.3.4管道拐弯和分支处的接地体如独立设置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4.4 对加油站进行整改
  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已有大批加油站投入营业,由于当时管理不够完善,这些油站的防雷设施多有先天不足的成份:①储油罐接地不规范,只有一点接地,有的甚至没有接地;
②输油管道的法兰连接螺栓少于5根的,没有作电气连接;
③油槽车卸油场所没有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
  对于②、③,还较易处理。由于油罐区不能使用电弧焊接,故对①的处理比较麻烦。建议在地下室外加装接地体,将油罐的吊环经防锈处理后,涂上导电膏,包上一层铅垫,再用U型螺栓将接地线压接在吊环上。这种连接方式只有一种补救措施,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做全面检查。当其接口处的过渡电阻较大时,需要重新作防锈处理。

5 应急结束

5..1 程序终止条件

确认现场危机已经解除,确认现场的环境不会再次发生危险,由站经理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

5.2 处置现场评估

通过应急处置过程,对各个岗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

站长

1、指挥各项应急行动

2、与救援队伍的联系

班长

1、处理突发事件

2、协助处理重大问题

3、上报站长或片区经理

安全员

1、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3、初期灾情的施救工作

核算员

1、通讯联络

2、现场施救

收银员加油员

1现场施救

【篇三】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绥德县通达石化******

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通达石化****x

单位地址

绥德县辛店乡龙湾村

成立时间

2004年6月

电话

传真

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

崔军喜

联系电话

09125652**x

固定资产额(万元)

50

营业时最大人数(人)

8

职工人数(人)

8

占地总面积

(所在建筑)(m2)

400

神龙大道

洗澡间

洗漱间

配电室

接待室

宿舍1

宿舍2

库房

卫生间

收银室

油罐区

4号罐(97#)

3号罐(93#)

2号罐(0#)

1号罐(0#)

员工休息室

93#(3号)

93#(3号)

93#(3号)

97#(4号)

0#(2号)

0#(1号)

加油区

出站 进站

307国道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2 指导思想

近年来加油站的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与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石油库防雷规程》,“全员动员,综合治理”方针,排除防雷安全隐患,把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雷电及应对常识

3.1雷电危害:

KA,而放电时间只有50-100微秒US,故放电速率高达每微秒50KA。因此,雷电流具有高频特性,能产生数百千伏KV,甚至数千千伏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或者击穿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绝缘而发生短路,进而产生火花放电,导致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20000℃能使3.8MM厚的钢板烧穿,会造成金属熔化、飞溅,导致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或爆炸;

3.2 防治措施:

我们对汽车加油站的防雷,必须采系统的防护措施:如接闪、分流、接地、均压、综合布线、安装SPD等综合措施。

3.2.1接闪:根据汽车加油站所处的气象、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当该加油加气站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时,应在其屋面上装设避雷带(网)进行接闪。

3.2.2 分流:加油站在其屋面上安装有避雷带(网)接闪后,应利用柱钢筋或敷设扁钢作为引下线,为使雷电流分多路引导泄入大地,降低雷电在附近导体或电线、电缆上的感应电势或电流,应尽可能多的布置引下线,均匀布置在加油站四周,地下部分与接地网焊接。 

3.2.3 接地:接地应围绕建筑物作环形闭合接地装置,在每根引下线处,布置2-3根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长2.5m,埋深0.7m以下,作用是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及固定环形闭合装置,接地网应在油罐卸车场地,加油机安装处、配电盘进线处,埋地油罐通气管处焊接出接地支线,为上述设备作接地用。

  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电子系统的接地、SPD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3.2.4 均压:加油站建筑物作环形接地装置后,所有进出环形接地装置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导线保护管,均应在与环形接地装置交叉处相连。加油站内的所有需接地的设备与构件,如油罐、加油机、通气管、配电盘、电子系统用配电盘、开关、灯具等都要与接地网相连接,为便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上的电势(电压)相等。防止雷电反击火花及维护操作人员产生电击,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应用导电体跨接。

3.2.5 合理布线:当汽车加油站的屋面上装有避雷带(网)接闪时,动力配电线与电子系统配线,应尽量远离避雷带的引下线,最好两者相距2m以上,否则应套钢管加强屏蔽。

3.2.6 安装SPD:配电系统安装的SPD要符合防雷类别要求,注意外露电器设备不宜过于突出,金属支架应可靠接地,电源线路应采取屏蔽接地保护,并应在开关处安装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同时应当重视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加油站经理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

加油站安全计量员负责拉闸断电和油品泄漏监测。

加油站核算员负责通讯、报警联络。

加油站加油班长负责现场组织人员扑救或施救。

加油站当班员工负责执行现场指挥的调配,完成交办的任务。

4、具体的防雷实施方案

4.1 直击雷防护

  4.1.1 储油罐区的防直击雷措施

  汽车加油站的储油总容量,大部分在300m3左右,多数安装在地下室内,其介质为汽油和柴油。由于汽油是易燃液体,闪点温度较低(-50~30℃)、易挥发。在常温下,地下室内的油气和储油罐呼吸阀排出的气体,容易达到起爆混合比值。因此,储油罐区是加油站防雷的重点区域。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的规定,结合储油罐安置在地下室的这一特点。对储油罐,按二类防雷要求,采用独立避雷针。在呼吸阀上方2.5m的高度平面,提供一个半径为5m的保护范围,以防止雷暴直接击中呼吸阀,引起高温而点燃油气。为防止避雷针对油罐及其附属设施产生高电位反击,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的油罐与其有联系的管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4.1.2 加油罩棚的防直击雷措施

  加油罩棚是安置加油机,进行加油作业的地方,区域内油气含量较高,属二类防雷建筑物。罩棚的顶部敷设避雷带,当长、宽>10m时,应敷设10m×10m或12m×8m的避雷网格。

  4.2 防感应雷和防静电

  加油站的储油罐和输油管都采用钢铁材料制成,当有雷雨云飘过其上空或在附近发生雷击时,由于静电或电磁感应作用,金属罐体和输油管都会带上大量的电荷。另外,油品在流动、灌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本身或与其它物体的相互摩擦而产生静电荷。当雷电感应或摩擦产生静电荷的速度高于泄放速度时,便形成同性电荷的静电积聚。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并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汽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燃烧。因此规定储存甲、乙、丙几类油品的油罐应作防静电接地,为电荷提供泄放的通道。

4.2.1 油罐和输油管道的防感应雷、静电

为确保接地可靠,每个金属油罐的接地点应不少于两点。

输油管道的始、末端和拐弯、分支处应分别接地。

管道法兰的连接螺栓少于5根时,法兰必须用金属导线跨接。

储油罐上的金属构件(呼吸阀、阻火器、量油孔等)必须与油罐有良好的等电位连接。

4.2.2 电源、信号线路的防感应雷

  加油站的输电线路,绝大多数都采用架空线路,极易感应雷电高位,其防雷措施是:

在配电房电源开关的进线端安装防爆型电源避雷器;

电源线由配电房到加油机线段应套钢管埋地,钢管的两端应分别与电房接地和加油机接地连接;

与计算机联网的电子计量式加油机的信号线也应套上金属管埋地,金属管的始、末端应接到工作地上,信号线与计算机的接口应装上相应的信号避雷器。

  以上的管线若在线沟中架设,沟内应填充沙子,以防电气线路故障时,沟内因油气而引起火灾。

4.2.3 卸油车防静电

  油槽车卸油,是加油站最大型的输油作业。油槽车上会积聚大量的静电荷,因此,必须在卸油场所提供防静电接装置,为油槽车提供静电荷泄放的通道。

4.3 接地装置

 4.3.1避雷针采用独立接地体,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4.3.2储油罐的接地体,围绕储油罐区敷设成环型,并为输油管的始端和槽车卸油区提供接地点,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4.3.3罩棚采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联结的混合接地装置。其中,人工接地体围绕加油作业区敷设成环型,以降低作业区内的跨步电压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同时,本接地装置为输油管末端和加油机等电器设备提供接地点,冲击接地电阻以最小值确定。

4.3.4管道拐弯和分支处的接地体如独立设置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储油罐区的接地体应与售油罩棚的接地体做等电位连接。

4.4 对加油站进行整改

  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已有大批加油站投入营业,由于当时管理不够完善,这些油站的防雷设施多有先天不足的成份:①储油罐接地不规范,只有一点接地,有的甚至没有接地;
②输油管道的法兰连接螺栓少于5根的,没有作电气连接;
③油槽车卸油场所没有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

  对于②、③,还较易处理。由于油罐区不能使用电弧焊接,故对①的处理比较麻烦。建议在地下室外加装接地体,将油罐的吊环经防锈处理后,涂上导电膏,包上一层铅垫,再用U型螺栓将接地线压接在吊环上。这种连接方式只有一种补救措施,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做全面检查。当其接口处的过渡电阻较大时,需要重新作防锈处理。

5 应急结束

5..1 程序终止条件

确认现场危机已经解除,确认现场的环境不会再次发生危险,由站经理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

5.2 处置现场评估

通过应急处置过程,对各个岗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

站长

1、指挥各项应急行动

2、与救援队伍的联系

班长

1、处理突发事件

2、协助处理重大问题

3、上报站长或片区经理

安全员

1、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3、初期灾情的施救工作

核算员

1、通讯联络

2、现场施救

收银员加油员

1、通讯联络

2、现场施救

【篇四】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篇一:新开加油站防雷安全预案

新开加油站防雷安全预案

1 直击雷防护

1.1 储油罐区的防直击雷措施

汽车加油站的储油总容量,大部分在300m3左右,多数安装在地下室内,其介质为汽油和柴油。由于汽油是易燃液体,闪点温度较低(-50~30℃)、易挥发。在常温下,地下室内潴留的油气和储油罐呼吸阀排出的气体,容易达到起爆混合比值。因此,储油罐区是加油站防雷的重点区域。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的规定,结合储油罐安置在地下室的这一特点。对储油罐,按二类防雷要求,采用独立避雷针。在呼吸阀上方2.5m的高度平面,提供一个半径为5m的保护范围,以防止雷暴直接击中呼吸阀,引起高温而点燃油气。为防止避雷针对油罐及其附属设施产生高电位反击,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的油罐与其有联系的管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1.2 售油亭的防直击雷措施

售油亭是安置加油机,进行加油作业的地方,区域内油气含量较高,属二类防雷建筑物。宜在亭的顶部敷设避雷带,当长、宽>10m时,应敷设10m×10m或12m×8m的避雷网格。

2 防感应雷和防静电

加油站的储油罐和输油管都采用钢铁材料制成,当有雷雨云飘过其上空或在附近发生雷击时,由于静电或电磁感应作用,金属罐体和输油管都会带上大量的电荷。另外,油品在流动、灌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本身或与其它物体的相互摩擦而产生静电荷。当雷电感应或摩擦产生静电荷的速度高于泄放速度时,便形成同性电荷的静电积聚。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并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汽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燃烧。因此规定储存甲、乙、丙几类油品的油罐应作防静电接地,为电荷提供泄放的通道。

2.1 油罐和输油管道的防感应雷、静电

(1)为确保接地可靠,每个金属油罐的接地点应不少于两点。

(2)输油管道的始、末端和拐弯、分支处应分别接地。

(3)管道法兰的连接螺栓少于5根时,法兰必须用金属导线跨接。

(4)储油罐上的金属构件(呼吸阀、阻火器、量油孔等)必须与油罐有良好的等电位连接。

2.2 电源、信号线路的防感应雷

加油站的输电线路,绝大多数都采用架空线路,极易感应雷电高位,其防雷措施是:

(1)在配电房电源开关的进线端安装防爆型电源避雷器;

(2)电源线由配电房到加油机线段应套钢管埋地,钢管的两端应分别与电房接地和加油机接地连接;

(3)与计算机联网的电子计量式加油机的信号线也应套上金属管埋地,金属管的始、末端应接到工作地上,信号线与计算机的接口应装上相

避雷器。

以上的管线若在线沟中架设,沟内应填充沙子,以防电气线路故障时,沟内因潴留油气而引起火灾。

2.3 卸油车防静电

油槽车卸油,是加油站最大型的输油作业。油槽车上会积聚大量的静电荷,因此,必须在卸油场所提供防静电接装置,为油槽车提供静电荷泄放的通道。

3 接地装置

(1)避雷针采用独立接地体,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2)储油罐的接地体,围绕储油罐区敷设成环型,并为输油管的始端和槽车卸油区提供接地点,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3)售油罩棚采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联结的混合接地装置。其中,人工接地体围绕加油作业区敷设成环型,以降低作业区内的跨步电压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同时,本接地装置为输油管末端和加油机等电器设备提供接地点,冲击接地电阻以最小值确定。

应的信号

(4)管道拐弯和分支处的接地体如独立设置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储油罐区的接地体应与售油罩棚的接地体做等电位连接。

4 对加油站进行整改的建议

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已有大批加油站投入营业,由于当时管理不够完善,这些油站的防雷设施多有先天不足的成份:①储油罐接地不规范,只有一点接地,有的甚至没有接地;
②输油管道的法兰连接螺栓少于5根的,没有作电气连接;
③油槽车卸油场所没有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

对于②、③,还较易处理。由于油罐区不能使用电弧焊接,故对①的处理比较麻烦。建议在地下室外加装接地体,将油罐的吊环经防锈处理后,涂上导电膏,包上一层铅垫,再用U型螺栓将接地线压接在吊环上。这种连接方式只有一种补救措施,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做全面检查。当其接口处的过渡电阻较大时,需要重新作防锈处理。

篇二:加油站防雷的方案设计

加油站防雷的方案设计

在避雷检测和雷灾事故调查中发现,有些加油站由于防雷设计不完善,没有考虑加油站的综合防雷能力,致使加油站遭受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如1998年江浦加油站两台加油机被雷击坏,顺风加油站的配电柜被雷击毁。1999年4~5月间永兴加油站的加油机多次被雷击坏。加油站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其综合防雷应从下述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 建筑物的防雷

加油站的建筑物包括加油棚、宿舍楼及其它附属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时,利用其框架结构的桩作为垂直接地体,利用地梁与汞台作为水平接地体,利用桩内两条对角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天面板筋作为网络(10m×10m或8m×12m)。沿天面四边设避雷带,四周设避雷短

2 油罐的防雷

金属油罐必须作环形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应>30m,接地体距罐壁应不小于3m。油罐顶板厚度<4mm时,应装防直击雷设施,当顶板厚度≥4mm,可不装防直击雷设施。但在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多于40天),也可装防直击雷设施。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油罐的水平距离不应<3m,保护范围应高于呼吸阀2m以上。

3 电源线和电话线的防雷

加油站大部分雷击事故是雷电波通过电源线、电话线传导而发生的。做好电源线、电话线保护是加油站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电源线防雷

防止雷电波从电源线侵入的办法是将电源线穿金属管埋地引入,穿管长度不宜小于2ρ(ρ为当地土壤电阻率,单位为Ω*m)。在配电房设备总电源处安装三相电源避雷器。在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安装专用的电源避雷器。避雷器应选用防爆型产品。

A、电源一级防雷

在加油站380V低压总配电箱内,总断路器(熔断器)后,漏电保护器前安装通流量在50KA,三相开关型模块式电源电涌保护器,用于整个加油站所有用电设备的第一级电源防护

B、电源二级防雷

在办公机房电源配电箱内或办公机房电源配电箱外的附加配电箱内安装通流量在40KA三相电源电涌保护器,用于办公机房内所有IT设备用电的第二级电源防护。在加油机电源配电箱内或加油机电源配电箱的附加配电箱内安装通流量在40KA三相电源电涌保护器,用于加油机用电的第二级电源防护。

C、电源三级防雷

在办公室计算机管理设备、便利店收费区税控主机、加油机数据传输设备、票据打印设备等其它精密设备的电源插座处使用插座式电源电涌保护器。

(2) 加油站信号系统防护设计

在每组加油机内数据采集器加油机控制总线处安装通讯信号信息系统电涌保护器,将通讯信号电涌保护器安装于防爆箱中,用于每组加油机内数据采集器和中控主板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便利店收款台下的税控主机的加油机数据传输线上安装通讯信号信息系统电涌保护器,用于税控主机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3)电话线防雷

加油站大多建在开阔地带的公路两旁,电话线很多是架空引入的,雷电波很容易通过电话线输入而击毁电话机。因此有必要做好电话线的防雷。最好的办法是在电话线进入室内前,穿金属管埋地(埋地长度不宜小于2ρ),金属管首尾接到地极上引入。并安装专用的电话避

雷器。

在办公机房ADSL网络通讯线、ISND网络通讯线、PSTN拨号网络通讯线的MODEN前,即网络通讯线路的进线端,安装网络信号信息系统电涌保护器,用于各设备网卡及网络通信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办公机房监控设备机柜由建筑外加油坪进入的摄像机视频传输线路上安装视频信息系统电涌保护器,用于监控设备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室外加油坪的摄像机的电源及视频传输线路上安装监控摄像机多功能电涌保护器,用于户外监控摄像机的防雷保护

4 接 地

(1)建筑物防雷接地电阻应<10Ω。

(2)独立避雷针和油罐的两组接地装置的地中距离Se≥0.4Ri(Ri为冲击接地电阻),但不得小于3m。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避雷器接地、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篇三:加油站防雷设计方案

加油站防雷设计方案

王珊珊 陈丹丹

(余姚市防雷中心,余姚市,3154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正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生平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加油站数量与日俱增,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加油站周围人群和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加强加油站的防雷工程设计工作十分重要。而那些在郊区、偏远地方的加油站,经营者对雷电灾害的防护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存在着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油站的防雷措施应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及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防雷设计。

关键词:雷电 加油站 防护 规范

1 概述

雷电产生于雷暴,而雷暴往往伴随强对流天气而形成,是由大气环流和当地气象因素决定的。雷暴是积雨云中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并伴有火花放电,强大电流通过时,又使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响声,即雷电。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因此雷电灾害已成为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雷电特点及性质可将雷电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

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的机动车辆正在迅速增加,机动车公共加油站这一为之提供能源的配套服务设施也在快速增加。加油站在城市、乡镇交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乡镇灾害救助中的重要能源基地,但是近年来加油站的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到加油站周围人群和建筑物的安全,削弱了加油站作为城市、乡镇能源枢纽的功能,因此对加油站的雷电综合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2 加油站雷电分区

2.1 加油站环境特点

加油站一般位于公路边,多属于空旷地区的孤立建筑物,容易遭受雷击,而且加油站又属于易燃易爆场所,对加油站的防雷现状应给予特别足够的重视,加油站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理位置:加油站都建在交通便利的城区开阔地带或郊区、道路干线、主干线、高速公路旁边等地带,四周较为空旷;

(2)建筑物防直击雷设计不规范:有的加油站站房、罩棚未安装防直击雷设施,明敷防雷引线未沿外墙最短垂直路径接地;

(3)电源系统:一般加油站的380V交流供电线路是架空明线接入至站区附近再地埋引入建筑的,部分加油站是由10KV电力线架空接入,经变压器后再地埋引入建筑。在乡村和山区有时根本没有地埋措施,未安装电涌保护器及做重复接地,因此非常容易遭雷电波侵入及雷击电磁脉冲;

(4)通信网络系统:引入加油站的ISDN、电话线、监控设备等弱电线路通常也是由户外架空明线引入的,并且通常未安装专用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做防闪电措施;

(5)静电防护:加油站加油机或加油枪未能接地或接地不良,电阻偏大,不符合规范要求。加油站呼吸阀未作跨接或跨级电阻值偏大;

(6)发电机接地:不少加油站并未做发电机接地,不符合安全生产。

以上几个特点不难发现,从雷电角度来看,加油站一般都运营于“高风险”环境下,即对雷害风险的“暴露程度”很高,因此需要采取强有力的防护措施。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及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等国家标准及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标准,其电源线路至少应采取两级雷电防护,信号线路至少应采取一级雷电防护才能达到雷电防护的要求。但目前的情况是,部分加油站都没有进行电源路线和信号路线的雷电过电压防护,建筑物防雷设计不规范,防雷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鉴于加油站以上特点和要求,一般认为对于中等以上雷暴强度地区(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应选用最大标称放电电流大于12.5KV(10/350μS)的电涌保护器作为电源系统的第一级雷电防护,其保护水平应小于2KV,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能保证加油站设备用电电源的可靠运行。通信信号路由于多是由外部进线,因此同样会受到雷击威胁,因此也需要采用专用通信信号系列电涌保护器进行雷电防护。

2.2 加油站的防雷等级

依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按下式计算:N=kNgAe;
Ng=0.1Td式中:

N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

K雷击次数校正系数:

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Td该地区的年平均雷电日数;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按下式计算:N=kNgAe;
Ng=0.1Td

在下列情况下k取相应数值:

a.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

b.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

c.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较小、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等处得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

加油站四周较空旷,在此类型情况下K值取2;
根据以上年雷击次数参数,对于中等以上雷暴强度区(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位于公路旁边四级以下的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建筑高度小于15米的常规加油站的预计雷击次数为:N=kNgAe≈0.15次/a。

依据以上计算,并参照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3.0.3条的要求,“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因此汽车加油站防雷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计。

3 加油站雷电防护设计

3.1 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

加油站的建(构)筑物一般由罩棚、办公楼、配电室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组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确定汽车加油站的建筑物防雷类别为二类建筑物,不需要单独装设接闪杆。办公室和附属建筑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汽车加油

站的建(构)筑物防雷接闪器设计: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带)或

接闪杆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带应沿建筑物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接闪网格。加油站罩棚一般采用钢架结构,其棚顶采用金属屋面,可直接利用其作为接闪器,不用再另设接闪杆或接闪带(屋顶有其他需要保护的物体除外)。

汽车加油站的建(构)筑物防雷引下线设计:由于站区内建(构)筑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利用桩内两条对角主筋作为自然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米,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置。引下线在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作等电位连接用,将办公室及附属建筑物内所有电器设备和金属导体作等电位连接。

汽车加油站的建(构)筑物防雷接地装置设计:一般采用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由于一般加油站站区各接地装置之间距离都小于5米,应将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信息系统的接地、等电位连接带、建筑物金属构件采用共用接地,以达到均压、等电位以减少各种接地设备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在进行建(构)筑物基础施工时将两基础内钢筋进行可靠连接,每间隔18米做一次接地。当自然接地体达不到接地电阻要求时,应设置人工接地体。考虑到接地装置使用的长期性和耐腐蚀性,建议接地装置布置依据地形设计,人工接地体设置在散水坡1m以外,可以不破坏散水坡保护面,同时也加大了地网包围的有效面积。在建筑物外设计成闭合的环形,可以起到均压环的作用,也可以从不同的方位引入地线作等位连接使用,同时可以作为不同位置进入建筑物线缆的外屏蔽层接地线使用。水平接地通常使用40×4mm镀锌扁钢,埋深0.6米(深度应大于当地冻土层);
垂直接地使用L50×50×5×2500mm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间使用非金属接地模块。

接地电阻要求:加油站的地网分为直击雷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10Ω)、防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100Ω)、电源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4Ω),信号线路直流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4Ω)四个部分,当采用统一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应按最小值确定,接地电阻要求≤4Ω。

3.2 油罐区的防雷设计

油罐区的防雷设计:一般采用呼吸阀作为接闪器(高度4-5m),当利用呼吸阀作为接闪器时,应保证呼吸阀与罐体接触良好,防止直击雷对呼吸阀放电不能将雷电流引入大地。埋地金属油罐必须作环形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宜﹥30m,接地体距罐壁不应小于3m。钢油罐顶板厚度﹤4mm时,应装防直击雷设施,当顶板厚度≥4mm,可不装防直击雷设施,但对位于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多于40天)的油罐和铝顶油罐,应安装独立接闪杆做防直击雷设施。独立接闪杆与被保护油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按滚球方法计算,使油罐呼吸阀处于其保护范围内,并且保护范围应高于呼吸阀2m以上。

输油管道的始、末端和拐弯、分支处应分别接地,每隔12米做一次接地,接地电阻≤4Ω。油罐区的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并在各处作等电位连接,即油罐的罐体及罐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电力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装于钢油罐上的信息系统的配电线缆外皮,加油机地脚螺钉等均应与接地系统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其接地电阻值应≤4Ω,由于油罐车进行装卸油时,罐内油品会产生静电,静电会积聚到浮盘上,此时浮盘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否则,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发生火灾事故。油罐车在装卸过程中应采用专用的接地导线、夹子和接地端子将油罐和装卸车设备相连,并将防静电接地装置与油罐接地相连接。加油机主体应与地沟接地装置进行可靠连接,应保证加油枪皮管内部铜线一端与加油机主体连接,防止加油过程中由于汽油(或柴油)与加油枪摩擦产生静电无法通过加油管

进行释放。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长金属物,其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各种金属管道法兰的连接螺铨少于5根时,法兰必须用金属导线跨接,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3.3 电源配电系统雷电防护设计

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配电系数:即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配电方式。在这种配电方式的整个系统(包括分支线路)中,具有单独的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线(PE),即在整个系统中中性线与保护接地线始终是分开的。使N线与PE线分开的目的,PE线上没有交流电流过,在整个防雷工程的等电位连接接地系统中,它与等电位连接接地系统保持可靠的连接,所以PE线上电位处处相等。

电缆应穿钢管埋地进入加油站,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供电系统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接地,其目的就是封锁电磁效应,减少或削弱雷电危害,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供电系统电缆应单独布线,不得与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防止电缆沟进入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避免电缆与管道相互影响,引起爆炸火灾事故,电缆沟应充沙填实。

4 余姚市高速公路旁某加油站防雷设计方案

4.1 加油站环境勘测

该加油站位于浙江省余姚市,该地区属于季风亚热带气候,其土壤性质为巨板土与砂岩地,土壤电阻率较大,且不均匀。经测量其平均值为180Ω·m。年平均雷暴日为40d/年,3-9月份,雷暴发生概率较大,属于多雷区。加油站内有加油罩棚及办公楼,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加油罩棚长为20米、宽为20米、高8米,内有4个灌油机,各相距6m。办公室长16米、宽23.1米、高3.5米,距办公室10米处有两个地下储油库。电源线路采用架空引入,电源系统采用TN-S系统。办公室内有电话机、复印机、UPS、数据传输线及空调线机等电子设备。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可知,该加油站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2 本加油站设计

根据上述得知,该建筑物为二类防雷建筑物,故按二类防雷建筑物作防雷设计(采用TN-S系统):在罩棚和办公楼屋顶四周及屋面采用φ10mm镀锌圆钢作接闪带进行明敷防护,并在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接闪网格,且在屋顶的四角设置接闪杆做防护,接闪杆采用φ12mm镀锌圆钢,高为0.3m;
另外,突出屋面的金属构件等应与屋面接闪带做可靠焊接,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当其不在接闪器的有效保护范围内时,应加装直击雷防护装置(接闪杆或接闪带或混合接闪器)加以保护。根据建筑物外部为钢筋混凝土构架特性,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利用基础接地体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连接板。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旋连接。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18m。防雷接地装置宜充分利用桩基础、承台结构主筋构成自然接地装置,在桩基础每桩利用外围结构主筋中对角2根主筋作为垂直接地体;
利用结构外圈梁主筋宜焊接连通作为水平接地体。

本工程的防静电接地、呼吸阀、加油机、埋地油罐等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作相互电气连接后与防雷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共用冲击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若不符合要求,应做人工接地极。

通过环境勘测得知,该建筑物的电缆是通过架空引进的,因此在进入本建筑物

时应采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为防闪电感应,根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要求,在电源总配电箱内装一级浪涌保护器(技术参数:Iimp≥12.5KA、Up≤2.5KV)作防护。

5 结束语

汽车加油站作为雷电高风险区,又属于易燃易爆场所,应按二类防雷建筑物防护要求来考虑,应从外部防雷、内部防雷进行考虑,注重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屏蔽及布线、防雷与接地、安装电涌保护器等综合防护。在实际的防雷工程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各类设备的特点和防护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雷电灾害。

参考文献

1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189pp)

4 肖稳安 张小青。《雷电与防护技术基础》。气象出版社。2006年:(176pp)

5 梅卫群 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气象出版社。2008年:(702pp)

【篇五】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第一条应急组织机构

指挥部下设三个组:通讯组、警戒组、战斗组。

指挥:加油站经理

通讯组:计量员

警戒组:安全员

战斗组:加油员

第二条职责

一、指挥职责:负责组织员工学习上级公司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相 关制度及管理办法的落实、执行,负责组织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预案的演 练。遇有雷雨天气时下达启动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命令,指挥各组人员进行现 场工作。当指挥不在现场时,由安全员履行其职责。

二、通讯组职责:负责现场的通信联络工作。

三、警戒组职责:负责加油站避雷装置及用电设备设施的检查工作;
做好现场的安 全监护工作。

四、战斗组职责:负责现场的紧急处置工作,切断电源。

第三条应急原则

一、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

二、遇有雷雨天气,禁止加油和卸油作业,人员进入安全地带。

三、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第四条应急准备

一、应急人员

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

二、应急设备、设施

(一)设备

1、储油区准备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具,8kg干*分灭火器2具,灭火毯5

块,灭火沙2立方米。

2、加油区灭火设备:每座加油岛8kg干*分灭火器2具,石棉被2块。

3、配电间配置:3kg二氧化碳灭火器2具。

4、发电间配置:8kg干粉灭火器2具。

5、营业室和便利店配置:8kg干粉灭火器1具。

(二)设施

1、每年春秋两季由防雷办检定加油机、有罐区、卸油区、场地接地电阻值部位具 体阻值多少。

2、检测输油管线、阻火器、油罐口、卸油口、法兰盘跨接是否良好,接地电阻值 是否超差。

三、应急联系电话

1、火警:119

2 经营邓• *******

第五条应急措施

一、指挥:做好员工日常的安全教育和《防雷应急预案》的演练,遇有雷雨天气,立 即启动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指挥各应急组人员进行现场工作;
必要时,命令 停止营业。因雷击引起火灾,立即启动加油站《灭火应急预案》。因雷击造成油 品泄漏,立即启动加油站《跑、冒、混油应急预案》。

二、通讯组:做好现场的通信联络工作,确保内外通讯畅通。

三、警戒组:在雷雨季节前,对加油站避雷装置的完好状况和电气设备设施的接 地及各法兰跨接进行检测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遇有雷雨天气,要 做好安全监督工作。

四、战斗组:遇有雷雨天气,停止加油卸油作业,并切断照明以外的所有电源。

因雷击引起火灾,履行加油站《灭火应急预案》应急组的职责和紧急处理措施。

因雷击造成油品泄漏,履行加油站《跑、冒、混油应急预案》。

第六条善后处理

1、清理现场,检查维修设备设施,排出隐患,恢复营业。

2、召开安全会议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将情况上报主管公司。

【篇六】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绥德县通达石化XXXXXX
单位基本情况

员工休息室
油罐区
307国道
4号罐(97#)3号罐(93#)2号罐(0#)
93#(3
号)[97#(4号)「油区

0#(1号)
0#(2号)
1号罐(0#)
预案
通达石化XXXXX绥德县辛店乡龙湾村
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成立时间

2004年6月

电话
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
崔军喜

传真联系电话
09125652XXX
营业时最大人数
固定资产额(万元)职工人数(人)
50
(人)
占地总面积
8
8
(所在建筑)(m)
2
400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
出站神龙大道进

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2指导思想
近年来加油站的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与损失,
必须引起
高度重视。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石油库防雷规程》,“全员动员,综合治理”方针,排除防雷安全隐患,把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雷电及应对常识
雷电危害:
KA而放电时间只有50—100微秒US,故放电速率高达每微秒50KA因此,雷电流具有高频特
性,能产生数百千伏KV甚至数千千伏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或者击穿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绝缘而发生短路,进而产生火花放电,致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20000E能使厚的钢板烧穿,会造成金属熔化、飞溅,导致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或爆炸;

防治措施:
我们对汽车加油站的防雷,必须采系统的防护措施:如接闪、分流、接地、均压、综合布线、安装SPD?综合措施。
接闪:根据汽车加油站所处的气象、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当该加油加气站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时,应在其屋面上装设避雷带(网)进行接闪。
分流:加油站在其屋面上安装有避雷带(网)接闪后,应利用柱钢筋或敷设扁钢作为引下线,为使雷电流分多路引导泄入大地,降低雷电在附近导体或电线、电缆上的感应电势或电流,应尽可能多的布置引下线,均匀布置在加油站四周,地下部分与接地网焊接。接地:接地应围绕建筑物作环形闭合接地装置,在每根引下线处,布置
2-3根垂直接地极,
垂直接地极长,埋深以下,作用是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及固定环形闭合装置,接地网应在油罐卸车场地,加油机安装处、配电盘进线处,埋地油罐通气管处焊接出接地支线,为上述设备作接地用。
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电子系统的接地、
SPD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Q。
均压:加油站建筑物作环形接地装置后,所有进出环形接地装置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导线保护管,均应在与环形接地装置交叉处相连。加油站内的所有需接地的设备与构件,如油罐、加油机、通气管、配电盘、电子系统用配电盘、开关、灯具等都要与接地网相连接,为便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上的电势(电压)相等。防止雷电反击火花及维护操作人员产生电击,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应用导电体跨接。
合理布线:当汽车加油站的屋面上装有避雷带(网)接闪时,动力配电线与电子系统配线,应尽量远离避雷带的引下线,最好两者相距2n以上,否则应套钢管加强屏蔽。
安装SPD配电系统安装的SPDg符合防雷类别要求,注意外露电器设备不宜过于突出,金属支架应可靠接地,电源线路应采取屏蔽接地保护,并应在开关处安装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同时应当重视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加油站经理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

加油站安全计量员负责拉闸断电和油品泄漏监测。加油站核算员负责通讯、报警联络。
加油站加油班长负责现场组织人员扑救或施救。
加油站当班员工负责执行现场指挥的调配,完成交办的任务。
4具体的防雷实施方案
直击雷防护
储油罐区的防直击雷措施
汽车加油站的储油总容量,大部分在300m3左右,多数安装在地下室内,其介质为汽油和柴油。由于汽油是易燃液体,闪点温度较低(-50〜30r)、易挥发。在常温下,地下室内的油气和储油罐呼吸阀排出的气体,容易达到起爆混合比值。因此,储油罐区是加油站防雷的重点区域。根据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的规定,结
合储油罐安置在地下室的这一特点。对储油罐
,按二类防雷要求,采用独立
避雷针。在呼吸阀上方的高度平面,提供一个半径为5m的保护范围,以防止雷暴直接击中呼吸阀,引起高温而点燃油气。为防止避雷针对油罐及其附属设施产生高电位反击,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的油罐与其有联系的管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加油罩棚的防直击雷措施
加油罩棚是安置加油机,进行加油作业的地方,区域内油气含量较高,属二类防雷建筑物。罩棚的顶部敷设避雷带,当长、宽>10m时,应敷设10nt

推荐访问:防雷 应急预案 加油站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 加油站防雷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