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0篇】(2023年)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0篇】(2023年)

发布时间: 2025-05-16 09:28:44 来源:网友投稿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留心观察生活,能够正确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交流从生活小事中、警句格言中、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2.继续学习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0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0篇】(2023年)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留心观察生活,能够正确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交流从生活小事中、警句格言中、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2.继续学习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警句格言、感受深刻的漫画。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明确交流主题。

  1.同学们,生活永远是一本读不完,也读不够的书。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感受,受到的启发。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今天我们就从下面的内容中交流我们引起的思考,获得的启示。

  2.多媒体出示书上的要求。

  自由读一读,再指名读,讨论提炼出本次交流的主题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交流。

  教学预测:学生可能会从以下方面交流

  ⑴ 回忆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⑵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警句格言,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⑶ 介绍一幅漫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 自主选择交流内容,组内交流。

  1.从上面的三方面中任选一个内容进行交流。

  2.根据要求想一想怎样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3.在小组内和同学互相交流,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清晰流畅。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相互补充。

  三 全班交流,分块评议

  1.每个方面分别指2-3名学生交流。

  2.师生评议:

  ⑴ 你认为他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⑵ 说说自己听完后的到了什么启示?

  ⑶ 教师要提醒学生,评议时以鼓励为主,多评优点,提出不足要诚恳、委婉。

  四 课堂小结

  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件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等都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留心生活,细心体验,经常思考,自己的阅历才会不断丰富,人生将会更加有意义。

  第二、三课时 习 作

  一 复习导入

  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同学们分别从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交流了我们的思考,获得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把它写下来。

  二 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说说自己选择的内容。

  2.你准备如何去写?

  师生友情提醒:

  ⑴ 一件小事的启示

  想一想怎样把小事写“大”,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生动,把启示表达明白。

  ⑵ 格言警句

  先说自己选择的格言是什么,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启发、感受时要突出格言的作用。

  ⑶ 漫画

  可以是书中的漫画,也可以是自己准备的漫画。漫画的的内容要写完整,重点要突出。启示可直接写出,也可以暗含其中。

  3.指导命题

  可以《一件小事》或《一句格言》、《一幅漫画》命题;也可以根据习作内容自拟,或以格言的内容、受启示的词语、句子为题;也可仿课文题目:( )的启示

  三 课堂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 小组交流,修改习作。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不满意之处,评议,修改,取长补短。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有耐心。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公益广告片段《妈妈洗脚》;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视频;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课前谈话】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音乐,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情导趣

  1、默读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想一想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是什么?

  2、播放电视广告:

  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激荡起来的水花,更加表现出人间的真情!关爱天下所有的母亲!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好广告!

  问: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一幕幕还有许多许多。

  3、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感人的故事,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场面和触动心灵音乐。

  ⑴ 播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时的视频,再来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⑵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当我们被这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次洗礼。

  二、小组交流,初步交际

  1、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

  2、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先在组内互相讲一讲,一个人讲的时候其余的同学做听众和“校园电视台小记者”。从是否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具体,让人受到感动;语言是否准确通顺、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等方面进行交流。

  播放课件出示本次口语交际要求。(说的要求和听的要求)

  三、全班交流,深入交际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到台前来讲,每位同学讲述之后,“校园电视台小记者”可以进行采访,听众可结合听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自由与其进行交流。

  四、自由交流,全面交际

  1、组织小组进行“感动你我他”故事评选活动,根据是否把事情说清楚、具体,让人受到感动;语言是否准确通顺、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等作为评选条件,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各组选派讲的最感人的同学上台前来“答记者问”。其他组的记者可以进行现场采访。

  2、开展活动。在音乐中结束。

  五、小结

  我们身边时时在发生着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的情感,愿感动常在吧!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突显学生作文的真实和真情。

  设计目的

  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

  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的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可以写如何体会父母的爱;可以写一写意见或建议;可以写自己的心理话。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1.请你提起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他们不在家时,发生的影响最深的事和你的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把真实的事写具体,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把你相对他们的"说的话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四、品──评析例文,交流真情

  1.师读例文。

  2.小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事情表达具体,有没有抒发你的真实感情。

  五、延伸课外

  1.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请同学们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3、明确要求:

  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听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说到了什么启示。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评价。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好吗?

  二、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二、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1、教师从优略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3、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三、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把我最喜欢的一幅漫画推荐给你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5

  【习作要求】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要求学生练习写一处自己所见的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它可以是秀丽、险峻的山川;可以是清澈、潺潺的流水;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溶洞;可以是与众不同的植物;也可以是各具特点的花鸟虫鱼……

  【设计思路】

  1、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要求,看似本次习作有许多的可写材料,学生写起来没什么难处,实际上并非如此,主要有以下因素:

  其一,对生活的积蓄。在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多的学校,学生利用暑假外出旅游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学生也是走马观花,没留下什么印象,要让他们通过回忆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是非常难的。

  其二,对写法的指导。根据中年级习作训练的要求,本次正是由段到篇的过渡。教师对习作的写法指导,属于“扶着走”的阶段,模仿性学习需要一个范例,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素材范例,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写法指导就成了“空中楼阁”。

  其三,对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在学生的可操作中,习作离不开对语言的积累,对生活的观察、思维和想象。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策略:

  “以学定教”是我们教学最主要的策略。根据学情分析,我在这节课中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选择学生熟悉的景物做指导素材。用数码相机在校园选择几种不同的植物作为拍摄对象,分别为:四季竹、香樟、塔柏、龙爪槐和桂花树。以四季竹为重点,抓了一丛竹子,新生的竹笋,新竹拔节和伸出墙外四幅画面,从整体到部分表现四季竹的不同姿态,显现中秋的四季竹的独特之处;香樟选择的是三棵树的不同姿态,像绿绒大伞的,两株并生的和三个杈的;塔柏、龙爪槐主要选择树形的奇特,桂花树则从花香的浓郁表现特点。最后,添了一幅从墙缝里长出的小树,让学生感受植物顽强的生命力。

  第二,建立学生观察、想象的*台。把拍摄的图片做成PPT课件,在课堂上演示,集中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在方法运用上,以四季竹为训练重点,先总后分,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抓事物的特点,采用观察、描述、比较、设疑、想象等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方法表述上,采用模仿与句式训练相结合,师生互动,学习把细致的观察和合理的想象,通过规范的语言进行恰当地表述。

  第三,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习作中所谓“表达的欲望”,包含对事物本身产生的兴趣、了解程度及认同度。借助校园中学生熟悉的景物,学生认同度高,认同感强,兴趣浓厚,有话可说。

  【教学反思】

  2008年9月17日下午,为语文教师上了这节习作指导课,旨在给教师在习作指导方面一些启示。从这堂课中,给教师主要传递以下信息:

  1、落实课程标准要从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理念编排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表达,习作练习与单元训练紧密结合,是单元教学的延伸与拓展。由于编者立足于全国的高度,各地学情不同,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情设计教案。

  本次习作学写景物,表现出景物的奇特之处,如果教师让学生去自由发挥,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的习作言之无物,失去了习作训练的初衷,加深了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因为习作是对生活积蓄的客观反应。在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多的学校,学生利用暑假外出旅游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学生也是走马观花,没留下什么印象,要让他们通过回忆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是非常难的。从学生普遍熟悉的景物入手,就能很好地规避学生习作的困惑。

  2、习作指导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本次习作是四年级学生的第一篇综合性的作文。学生是否写得轻松、顺利,是否能感觉到写作文是一件不难并且很有趣的事,关系到学生一个学期、一年,甚至很长时间对习作的态度。

  学生是很聪明也很实际的,他们知道这样的习作“必须”完成。从一定范围来说,学生的习作是一种心理历程的过程,对事物熟悉、了解的程度越高,心情越愉悦,完成起来就轻松,越有成就感;反之,就会感觉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畏难情绪、抵触情绪随之而生。

  3、习作指导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在班级教学中,教师的习作指导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我选择校园中的植物图片做成课件,以此来指导学生习作。一来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景物,带给他们亲切感;二来便于教师集中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思路和观察的方法;三来建立学生习作的信心,知道抓住景物特点写作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所见,可以在课后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印证。在怎么写中,我让学生联系《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写法,换几个词用在对四季竹的整体感知中;描述香樟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表现香樟的不同姿态;写桂花联系“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的名句。想象活动也是这个道理,如伸出墙外的竹子,可以想象成“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它想和街道旁的香樟交朋友”……

  写什么和怎么写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是穿*行的,教师选择的课件和习作指导的方法,对学生习作也仅仅是个范例。我们无须作过的强调,你让学生完成的习作,都暗含在你对学生兴趣盎然的习作指导中。这样的指导到位了,学生自然乐意完成好本次习作。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⒈能紧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大胆写作,写出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⒉激发学生对“生活”这本无字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能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大胆写作,写出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

  学会收藏生活中的点滴启示,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准备:

  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搜集*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主题,引入写作

  生活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不变规律,生活是一声声虫鸣蛙叫的美丽音符,生活中我们享受阳光、雨露,生活中我们分享甜蜜、温馨,我们热爱生活。生活给人的馈赠,往往采用“启示”的方式,今天给你这样的启示,明天给你那样的启示,日积月累,愚钝之心渐渐开启,于是人便有了智慧,有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在进行口语交际时,你选择的是什么话题?

  二、自主汇报,打开思路

  ⒈学生汇报口语交际的话题。

  ⒉拓展思路。

  生活中,除了书上说到的: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中获得启示,还有哪些情况也会让人很受启发?比如:一本好书、一篇报道、一张照片、一次活动……(引导学生讲出:它给你留下怎样的深刻印象,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我们还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它们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三、指导命题,确定内容

  ⒈指导命题。

  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如果能在“小事”“格言”“漫画”前加上一个词:“一件( )的小事”“一句( )的格言”“一幅( )的漫画”,有个题眼则更好;要是能像本单元的课文那样用“( )的启示”,或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不错,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

  ⒉确定内容。

  一件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名言警句,先确定是一句什么话,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一幅(组)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四、口述材料,师生评议

  ⒈欣赏范文。(三种类型各选一篇)

  ⒉学生各自准备材料。确定写什么?怎么写?

  ⒊分小组口述材料,组员共同评议。

  ⒋小组推荐材料,全班共同评议。

  五、当堂习作,自读自改

  ⒈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

  ⒉引导学生修改。

  ⑴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如: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⑵朗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

  ⑶教师批改作文后,组织交流,讲评。

  五、小结谈话,拓展延伸

  生活的启示,象秋雨一样密集,象山风一样连绵不断;可它又犹如江河鼓浪时的水珠,一掠而过,犹如黑夜中的闪电,稍纵即逝,要抓住它不是那么容易。唯有用心生活的人,唯有生活的执着者、思考者,才最有希望抓住它。希望同学们继续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主题,选择课堂上没有采用的角度,学习别的同学的长处,再次写作。学会收藏生活中的点滴启示吧,将来它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闪烁着人性善良、精神高尚的光辉。那可歌可泣的事,那令人震撼的情,深深地触动着人的心灵。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和作文的训练,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是围绕“感动”这一专题展开的。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本案设计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首先,口语交际课重在交流,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感人故事,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习作教学则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作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背起父亲上学》电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

  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的心湖会不断地因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而6岁的小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

  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观看电视公益广告)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投影书中图片)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二、拓展思路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

  3、小结:

  一切*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

  三、互动交流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

  (请个别同学讲述,教师作指导,属指导性讲述。)

  3、在小组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与集体交流,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

  4、集体交流,注意评价。

  四、教师总结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揭题

  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⑴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⑵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指导构思

  1、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2、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四、独立试写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五、讲评修改

  1、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

  六、布置作业

  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8

  【习作要求】

  仔细观察这组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交流。如果你还看到过其他发人深思的漫画,也可以带到班上介绍给大家。然后根据自己介绍的漫画写一篇习作。写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教材在习作要求前面编排了一组四幅图的漫画,大意是:垃圾箱前被人丢了很多垃圾。小男孩看到了,去写了一幅“离文明只差一步”的字样贴在了垃圾箱上,以此来指责乱丢垃圾的人,提示人们要讲究文明,不要乱丢垃圾。与此同时,一个小女孩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她弯下腰将丢在垃圾箱外面的赃物一点一点捡进了垃圾箱。漫画通过两个小孩的对比,讽刺了某些人“光说不做”的现象,其实人们对待现实问题应该从我做起,从解决问题做起,而不应该停留于喊口号。)

  【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看图想象作文训练。但是,跟过去学生接触过的看图作文相比所不同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漫画。孩子们是否会读漫画呢?如果对“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了解,学生的习作就会打折扣。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孩子们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将本次习作与研究漫画、了解漫画、推荐漫画结合在一起,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兴趣和活动的重要工具。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一、漫画搜集剪贴

  在班上开展一次“把我最喜欢的漫画推荐给你”漫画推荐欣赏活动。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指导学生进行漫画搜集、剪贴──让学生从自己能够找到的各类报纸、书籍杂志上面,搜集自己喜欢的漫画,把它们剪贴下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剪贴到的每一幅(组)漫画,都要认真分析思考:“漫画”画了一个什么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意思?

  学生搜集到一些漫画以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对这些漫画进行分类。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看漫画该怎么分类。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一下,综合大家的意见,想一想自己搜集的漫画怎么分类比较合理。然后,让学生按照类别,把搜集到的漫画贴在日记本上。每贴一幅,都要在下面标明类别、题目和作者。如果有时间(或者挤时间),还可以要求学生把漫画的大意、表现出的意义、情趣和自己的思考些在下面。

  二、漫画知识了解

  在学生自己剪贴了一些漫画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漫画与普通的绘画有什么区别?画家怎么给漫画进行分类?漫画可以给人们、给社会带来些什么?漫画跟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从自己能够找到的所有的资料中去了解。然后,班上以“我对漫画的了解”为主题,开一个交流会,各自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

  三、推荐你最喜欢的一幅漫画

  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向大家做推荐。可以是教材上给出的,也可以是自己搜集剪贴的。

  作推荐准备的时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选择的漫画,想一想: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想象一下,这幅漫画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对这幅漫画你有怎样的想法?你为什么要向大家推荐这幅漫画?学生想好以后,可以先在小组内作交流,互相启发。

  准备好以后,要求学生以“我最喜欢的一幅漫画”为题,先列个提纲,准备动笔把漫画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文章的提纲可以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介绍漫画的内容;由漫画想到的故事;自己看了这幅漫画产生的思考;向同学推荐这幅漫画的理由。

  写的时候,可以通过具体的范例,提示学生:把漫画画面的内容、由这幅漫画想到的故事写得细致一些,让别人读了你的介绍就好像看到了这幅漫画,也因为你的介绍而喜欢上这幅漫画。

  写完以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一读,想一想:如果你自己是读者,读了这篇文章知道所推荐的这幅漫画上画了什么吗?了解了漫画所表现的故事是什么内容了吗?被这个故事感动、逗笑了吗?被作者的思考打动了吗?如果自己感觉哪里不满意,修改一下。然后,给要好的同学看一看,请他们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再次修改。

  师批阅学生的习作,从上述几个方面再给以指导,引导学生再次修改。

  改完毕,全班举办一次以“把我最喜欢的漫画推荐给你”为主题的漫画作文展──把作文誊抄在稿纸上面(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漫画粘贴文章的前面。全班同学的习作都张贴或悬挂在墙上。同学们浏览,希望地得到这幅漫画的,就在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有网络条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文章发到网上,看一看点击率如何、有没有回复。

  注意问题:

  生读漫画、理解漫画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所选择的漫画,对漫画本身的意图进行认真思考,做到比较准确地理解漫画表现得的主旨。如果漫画所表现的意义与现实的价值认识有冲突,也要先客观地认识漫画本身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谈自己的观点。

  【编辑短评】

  本篇设计从漫画延伸开去,引导孩子从搜集漫画到了解漫画到推荐自己喜欢的漫画,可以想象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不少收获,尤其对喜欢漫画的孩子来说,或许会是一次收益颇丰的旅程,但本次习作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讲出这幅漫画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所以得提醒老师们在指导习作时不要在前两步过多花费时间,而在第三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生针对各自喜欢的漫画多交流,多讨论,多思考,挖掘出孩子内心所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形成文字。(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有耐心。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公益广告片段《妈妈洗脚》;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视频;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课前谈话】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音乐,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情导趣

  1、默读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想一想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是什么?

  2、播放电视广告:

  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激荡起来的水花,更加表现出人间的真情!关爱天下所有的母亲!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好广告!

  问: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一幕幕还有许多许多。

  3、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感人的故事,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场面和触动心灵音乐。

  ⑴ 播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时的视频,再来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⑵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当我们被这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次洗礼。

  二、小组交流,初步交际

  1、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

  2、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先在组内互相讲一讲,一个人讲的时候其余的同学做听众和“校园电视台小记者”。从是否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具体,让人受到感动;语言是否准确通顺、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等方面进行交流。

  播放课件出示本次口语交际要求。(说的要求和听的要求)

  三、全班交流,深入交际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到台前来讲,每位同学讲述之后,“校园电视台小记者”可以进行采访,听众可结合听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自由与其进行交流。

  四、自由交流,全面交际

  1、组织小组进行“感动你我他”故事评选活动,根据是否把事情说清楚、具体,让人受到感动;语言是否准确通顺、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等作为评选条件,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各组选派讲的最感人的同学上台前来“答记者问”。其他组的记者可以进行现场采访。

  2、开展活动。在音乐中结束。

  五、小结

  我们身边时时在发生着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的情感,愿感动常在吧!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0

  【习作要求】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要求学生练习写一处自己所见的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它可以是秀丽、险峻的山川;可以是清澈、潺潺的流水;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溶洞;可以是与众不同的植物;也可以是各具特点的花鸟虫鱼……

  【设计思路】

  1、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要求,看似本次习作有许多的可写材料,学生写起来没什么难处,实际上并非如此,主要有以下因素:

  其一,对生活的积蓄。在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多的学校,学生利用暑假外出旅游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学生也是走马观花,没留下什么印象,要让他们通过回忆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是非常难的。

  其二,对写法的指导。根据中年级习作训练的要求,本次正是由段到篇的过渡。教师对习作的写法指导,属于“扶着走”的阶段,模仿性学习需要一个范例,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素材范例,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写法指导就成了“空中楼阁”。

  其三,对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在学生的可操作中,习作离不开对语言的积累,对生活的观察、思维和想象。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策略:

  “以学定教”是我们教学最主要的策略。根据学情分析,我在这节课中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选择学生熟悉的景物做指导素材。用数码相机在校园选择几种不同的植物作为拍摄对象,分别为:四季竹、香樟、塔柏、龙爪槐和桂花树。以四季竹为重点,抓了一丛竹子,新生的竹笋,新竹拔节和伸出墙外四幅画面,从整体到部分表现四季竹的不同姿态,显现中秋的四季竹的独特之处;香樟选择的是三棵树的不同姿态,像绿绒大伞的,两株并生的和三个杈的;塔柏、龙爪槐主要选择树形的奇特,桂花树则从花香的浓郁表现特点。最后,添了一幅从墙缝里长出的小树,让学生感受植物顽强的生命力。

  第二,建立学生观察、想象的*台。把拍摄的图片做成PPT课件,在课堂上演示,集中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在方法运用上,以四季竹为训练重点,先总后分,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抓事物的特点,采用观察、描述、比较、设疑、想象等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方法表述上,采用模仿与句式训练相结合,师生互动,学习把细致的观察和合理的想象,通过规范的语言进行恰当地表述。

  第三,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习作中所谓“表达的欲望”,包含对事物本身产生的兴趣、了解程度及认同度。借助校园中学生熟悉的景物,学生认同度高,认同感强,兴趣浓厚,有话可说。

  【教学反思】

  2008年9月17日下午,为语文教师上了这节习作指导课,旨在给教师在习作指导方面一些启示。从这堂课中,给教师主要传递以下信息:

  1、落实课程标准要从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理念编排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表达,习作练习与单元训练紧密结合,是单元教学的延伸与拓展。由于编者立足于全国的高度,各地学情不同,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情设计教案。

  本次习作学写景物,表现出景物的奇特之处,如果教师让学生去自由发挥,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的习作言之无物,失去了习作训练的初衷,加深了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因为习作是对生活积蓄的客观反应。在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多的学校,学生利用暑假外出旅游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学生也是走马观花,没留下什么印象,要让他们通过回忆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是非常难的。从学生普遍熟悉的景物入手,就能很好地规避学生习作的困惑。

  2、习作指导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本次习作是四年级学生的第一篇综合性的作文。学生是否写得轻松、顺利,是否能感觉到写作文是一件不难并且很有趣的事,关系到学生一个学期、一年,甚至很长时间对习作的态度。

  学生是很聪明也很实际的,他们知道这样的习作“必须”完成。从一定范围来说,学生的习作是一种心理历程的过程,对事物熟悉、了解的程度越高,心情越愉悦,完成起来就轻松,越有成就感;反之,就会感觉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畏难情绪、抵触情绪随之而生。

  3、习作指导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在班级教学中,教师的习作指导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我选择校园中的植物图片做成课件,以此来指导学生习作。一来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景物,带给他们亲切感;二来便于教师集中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思路和观察的方法;三来建立学生习作的信心,知道抓住景物特点写作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所见,可以在课后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印证。在怎么写中,我让学生联系《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写法,换几个词用在对四季竹的整体感知中;描述香樟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表现香樟的不同姿态;写桂花联系“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的名句。想象活动也是这个道理,如伸出墙外的竹子,可以想象成“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它想和街道旁的香樟交朋友”……

  写什么和怎么写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是穿*行的,教师选择的课件和习作指导的方法,对学生习作也仅仅是个范例。我们无须作过的强调,你让学生完成的习作,都暗含在你对学生兴趣盎然的习作指导中。这样的指导到位了,学生自然乐意完成好本次习作。

推荐访问:习作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0篇】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课件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