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五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五篇

发布时间: 2025-05-12 08:57:09 来源:网友投稿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五篇,供大家参考。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五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雨天你们都使用什么雨具呢?在使用雨衣的过程中,当雨衣不够长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的情况呢?那你想过解决的办法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小朋友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发明了充气雨衣。

  出示课题:16 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主识记生字。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在班上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

  5、检查识记情况:

  ⑴ 合一合:耳──关(联) 前──刀(剪) 曰──者(暑)

  ⑵ 比一比:膜──摸 胎──抬 棒──捧

  差──羞 粘──粒 泳──冰

  ⑶ 读词语:旋转 塑料气囊 膝盖

  ⑷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个自然段。

  2、下雨天,小林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想怎么改进?

  〖板书〗

  16、充气雨衣

  遇到问题──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动脑筋,做小制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明白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词语:

  充满 联欢会 旋转 暑假 塑料气囊 内胎

  剪刀 差不多 真棒 膝盖 粘上去 游泳

  二、学习课文四到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⑴ 小林的充气雨衣的怎样发明出来的?经过了几个过程?

  ⑵ 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⑶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课文。

  3、齐读四至六自然段。

  三、齐读全文,说说你认为小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你想怎样改进?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讨论。

  3、评选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

  〖板书〗

  16、充气雨衣

  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2

  学情分析

  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要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内容分析

  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默读课文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小林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我感觉他有些像前面出现的阿切尔,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徐徐张开的裙子上得到启发,马上动手做。但是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解决了张开的事又出现了收不拢的事。也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吹气的救生圈上再次得到启示,他又动手完善了雨衣。在爸爸的帮助下,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做成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认14个生字。

  技能目标: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鉴于以上的文本以及学情分析,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设悬导入

  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充气雨衣》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16、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2.学生读课题质疑,你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林的充气雨衣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一)、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字词。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生字字形复杂,字音难记的特点,采用多种复现方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三、默读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如果一次没读懂,可再次默读思考。同时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粗知课文大意。)

  2、小组长汇报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引导学生说出怎么想,怎样做的句子)

  在汇报讨论过程中逐步出现以下句子:

  (1)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2)小林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小结:小林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碰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真棒啊。

  (3)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小结:他在生活中很善于观察,随时随地去发现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厉害。

  (4)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做成了。

  过渡 :瞧,他不仅想,不仅去看,还自己去做呢。

  (5)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6)小林的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7)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膜,又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助压成一个气囊。

  小结: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

  四、信息交流 ,情感升华

  1、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

  2、在了解了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之后,我们开一个“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把你预先收集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人或事迹介绍给大家,好吗?ィ课件打出大字: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把它写下来。

  (课件出示:我的奇思妙想)

  提示:1、在家里看电视意见总是不一致:爸爸想看新闻,妈妈喜欢看电视剧,而我则爱看动画片,此时你会想……

  2、全家人都忘带钥匙,你们只能站在门外了。此时你会想……

  3、洗碗时,你见洗洁精没有了。此时你会想……

  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知识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告诉大家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3.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读出来给大家听。

  六、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愿意和小林一样也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发明家,为方便人们而善于思考吗

  七、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

  2.响应课后学习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做雨衣

  想办法 敢尝试

  想 塑料救生圈 →做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略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5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推荐访问:雨衣 充气 教学设计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五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1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1年级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