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利息》教学反思五篇

2023年度《利息》教学反思五篇

发布时间: 2025-05-10 16:29:27 来源:网友投稿

《利息》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利息教学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具体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从用“压岁钱”的情景引人新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利息》教学反思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利息》教学反思五篇

《利息》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利息教学总体效果良好, 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具体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通过从用“压岁钱”的情景引人新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

  (2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组织展开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有关储蓄的知识已知道哪些,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引导学生讨论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等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利息计算。

  二、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

  课堂中,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题目中小丽用自己的零用钱为山区小朋友买学习用品,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展的“献爱心捐款”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在探究中,利息应按20% 的利率纳税时,我对学生进行纳税教育,指出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们作为应纳税人,应主动纳税。

  三、体验身边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的价值在于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到信用合作社存剩余零用钱,并进行调查,课上,又安排了让学生真实地填写存款凭条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

  四、存在不足:

  1 、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存款知识了解的很少,所留的调查作业完成的情况不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多留意和关心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拓宽知识面。

  2、在利息税的问题中,没有关注生活实践,现在的存款制度中新近规定是不用上交利息税的了,说明只有教材跟上了实际的步伐,配套工的练习题,和测试题没有跟上,因此在教学中我还是按老教材中的税后利息讲解了。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实践,以最新的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利息》教学反思2

  “利息”一课是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设计这节课时,试图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味。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优点:

  (一)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说说在有关储蓄的知识方面自已都知道哪些,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引导学生理解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利息计算和数学模型。

  (二)通过自学,形成知识体系,对新知识有个感性的认识。

  (三)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而且还设计了拓展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幽默的话语,使学生在会心的笑容中轻松掌握知识和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练习的设计不够多样化,可以适当的增加练习,让学生能充分的加以练习,巩固新知。

  (二)学生在小组交流时缺乏合作意识和交流的有效方法。应该在交流前将问题具体化,如在探究环节中,明确让学生交流当知道利息和利率、存期时间,如何求本金。这样学生比较有针对性地交流。

《利息》教学反思3

  利息问题,内容比较简单,关键是储蓄方面的术语以及一些关键词的理解。如:本金、利率、利息、年利率、月利率、应得利息和实得利息。同时问题中还有税前利息,税后利息,再加上到期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这三种题型。根据学生情况,结合所学内容和纳税知识,先要教学有关储蓄的知识,然后建立求利息的模型,最后巩固内化求利息的练习。如果情况可以的话,也可以安排一些生活味浓些的习题来拓展学生对利息的认识。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对知识的自悟,知识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对话中生成。

  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练习中,首先,让学生计算利息和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学生通过运用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息的练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课后通过动手填写存款凭证,实际计算应得利息,获得了存款的实际体验。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利息》教学反思4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过去的教学,我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认为学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利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次教学我努力做到把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效果还是可以的。

  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课的开始,我就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情境,从“老师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忆有关储蓄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2、联系实际重组教学内容。本节课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重组教学内容,将课前调查、课后实践、怎样填写储蓄凭条、怎样设置密码等知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历了储蓄的过程,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中,相应地获得了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练习中,首先设计了学生到到工商行开*支行去实习的练习题,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我又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探索选择哪一种存款方式所得利息多。

  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的开始用的时间较多,学生在谈有关储蓄知识时,有部分学生不会倾听,不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概念把握不是很到位,思考的时间不足;出示的利率表格发挥不了作用,没能通过比较让学生分析清楚。

《利息》教学反思5

  整节课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说自己感触很深。这节课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观整个课堂,由于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准备充分,所以在导入环节,学生兴趣浓厚,气氛较好。但由于这部分环节充分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到的知识,所以时间比预设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导致后面的游戏环节缺少些时间进行。

  在新授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调查,逐步得出利息=本金×期限×利率的计算方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研究的问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进行探索,老师没有干预。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更没有插手,只参与在学生的探索过程。

  从学生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再结合笑笑和淘气各得到压岁钱怎样存,利用利息计算方法算出各自得到的利息。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存整取一年和三年所得到的利息是怎样的,最后出示“你知道吗?”也就是利息税的有关知识,告诉学生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应按20%纳税,增进学生的纳税意识。

  在练习的环节设计中,我采取了巩固练习、延伸练习以及升华练习的形式,针对这节课的重难点,采取多种形式,逐步递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训练。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班上同学对于这部分内容掌握较好,在计算时也很熟练,充分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

  对于游戏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把教室中的小组变成银行的情境,班上的学生自己利用道具钱币,根据自己的想法(不同本金,不同期限)算出自己到期时所能得到的利息。这样又从课堂回到了生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虽然整节课从教学效果上较好,在课前老师的设计上安排也比较紧凑,但真正的课堂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操作的时间分配上不够妥当。这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当中要不断地去改进、去完善。

推荐访问:利息 反思 教学 《利息》教学反思五篇 《利息》教学反思1 利息的教学反思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