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身边征文1 有一则广告这样说:“有时候,文明离我们不到十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厘米的宽度;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就在我们心中,它会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在身边征文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文明在身边征文1
有一则广告这样说:“有时候,文明离我们不到十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厘米的宽度;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就在我们心中,它会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是一种体谅;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只要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那是一个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当我和同学并肩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正准备从斑马线上走过去。但是,人行道上突然亮起红灯,一辆公共汽车也开了过来,我们赶紧止住了脚步。就在我们停止的瞬间,公共汽车也刹住了,司机微笑着示意我们先行我和同学便三步并两步地走了过去。我们心里暗暗地想着:这位司机真讲文明,做到以人为本。流动的车辆和行人像跳动的音符,随着红绿灯的闪耀是那样的有节奏,这场景仿佛像无数把钢琴正在演奏一首和谐城市的文明之曲。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和朋友去看电影。我的身边坐着一位年轻人,他边看电影边吃瓜子,可他周围的地面却毫无杂物,为什么呢?原来他在自己座椅的扶手上挂了一个塑料袋,他把自己嗑完的瓜子壳都扔进了塑料袋里,这看上去只是举手之劳,但却不仅干净了自己,又给别人创造了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真是一举两得啊!
傍晚,我和妈妈到公园散步。我们刚到门口就看见了一些白色的塑料袋散落在地上,随风翻滚,让人觉得非常肮脏。噢!对了,我们也来当一回我们小市民!正好,我的书包里有一个袋子,我和妈妈把垃圾捡起来,那些肮脏的塑料袋就被我们捡到卫生袋里了。我们边走边捡,一直捡到湖边。看见凳子底下还有许多垃圾,它们像狡猾的敌人隐藏在暗处瞧着,我弯下腰把它们一个个给收拾起来装进袋子里面,然后扔进垃圾桶了。我们回头一看,觉得公园清洁了很多,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原来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现。看见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到有人跌倒了主动把他扶起来;公交车上见到老人主动给他让个座······总之,只要我们每个人向前迈出一小步,那我们的国家就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文明在身边征文2
*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享誉海内外的礼仪之邦。文明礼仪距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礼仪简单地可以分为个人礼仪、见面礼仪、公共礼仪、学校礼仪、公务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和涉外礼仪等七种,是我们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生活中,我们不提倡繁文缛节,但要有恰到好处的文明礼仪。培根说: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的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得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大家还记得台湾作家柏杨的畅销书《丑陋的*人》吧,在书中作者强烈的批判*人的“脏、乱、吵”、“酱缸文化”“*”、“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陋习。我们必须承认这些陋习绝大多数*人都有,但是当这些陋习以曝光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有多少人心里是舒服的?有多少人能真正的面对这些“奇怪的陋习”呢?找到民族的劣根,怎么改变?我看要分两步走,首先从身边的.文明礼仪入手,在形象上、行为上改变自己,然后才是思想上的蜕变,可谓标本兼治。一个国家的国民整体修养素质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尤为重要。否则,即使经济快速发展,即使超英赶美的伟大理想终于实现,我们也像一个跛脚的瘸子,一瘸一拐地走在地球村;或者像一个充满铜臭的暴发户,满口污言秽语,目空一切,穷得只剩下钱了!诚如此,我们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尊重,中华民族才能堂堂正正的屹立在世界各民族之林。
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微笑地面对生活、真诚地面对他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在迎来送往之时,做一个知礼、懂礼、用礼的有素质有修养有品位有自信的人吧!生活将因你的改变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文明在身边征文3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去香港玩。一到香港,我们看到的是高楼大厦和并不宽阔的马路。香港地小人多,导游老是把“寸土寸钻”挂在嘴上。我看着匆匆而过的人们,心想,香港跟我们宁波没什么两样,一样的繁华,一样的忙碌。后来,才发现,香港有很多小细节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乘飞机到香港,香港导游来机场接我们。在汽车上,他强调了几点,我印象特别深。一是,汽车上不能吃任何零食。这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讲,太痛苦了。但是,五天的行程下来,我发现,车上不吃零食完全能忍受。而且,我发现车上真得很干净。二是,大多数地方是不能吸烟的,如果抓住,不仅要罚高额罚款,还要被起诉。这一点,我特别赞同。我很讨厌烟味,我讨厌那些人不顾别人的健康,肆无忌惮地在餐厅,在公共场所腾云驾雾。在香港,我们没有闻到一点烟味。
香港的马路不宽,但很干净,一尘不染。我们过马路,发现香港人非常遵守交通规则,没有人乱穿马路,红绿灯设置很合理,我们等红绿灯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分钟,而且每个红绿灯处,都有一个安全岛,所以我们过马路很顺畅。
我们到商场买东西,乘电梯上去,发现所有的人都很自觉地靠右扶着把手。我很奇怪,妈妈告诉我,香港跟*大陆不一样,他们都是靠左行。他们乘电梯一律靠右,是给赶时间的人提供方便。果然,我发现有一两个人不停在原处等电梯运上去,而是直接靠左蹬蹬地跑上去。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我听说,在清朝,有个大臣叫李鸿章,他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结果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之上。所以,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个文明人,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很文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文明的人,做文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