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书包》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书包》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 2025-05-16 09:56:43 来源:网友投稿

《书包》教学设计1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2、实践与创造: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  3、欣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包》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书包》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书包》教学设计1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2、实践与创造: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

  3、欣赏与评论: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

  教学难点:

  表现书包的立体感。

  设计有创意的书包。

  教学用具:

  画纸、铅笔、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

  作业要求:

  1、画一幅书包的写生画。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一个好看实用的书包。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引导

  1、学生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

  ①相同点:都与长方形相似。(立体感受)

  不同点: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

  ②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作品。

  二、感受与认知

  1、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示范写生步骤。

  ①先画一个矩形,画得大些。

  ②观察书包上有什么?还有呢?盖子、口袋、背带……

  ③画线时行笔缓慢而稳重,线条果断。

  2、设计书包:(绘画设计与手工制作设计都可以)

  新颖特别

  A、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

  ①剪出纸盒的顶部。

  ②剪出书包的盖子(连着扣子、口袋、背带等形状,并进行美化。

  ③制作纸书包时,书包盖子、口袋、背带等剪贴部份要先量一量。

  ④粘贴。

  3、小组讨论交流作品的构思。

  4、学生自由选择写生或制作书包。

  学生自由想象。

  三、作业展评

  1、作品展示:

  作品分立体和*面两组。

  2、学生区别立体与*面作品的不同特点。

《书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认识六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书包,课本和文具等物品,能够进行正确的分类。有整理书包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教育学生爱惜书包、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生词的认读,认识书包、课本和文具等物品及教育学生要爱惜书包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把课本、文具正确的分类

  教学用具:生词卡片,PPT课件,一些学习用品实物

  教学方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进行常规训练

  1、咀嚼运动吧嗒嘴

  2、舌尖运动:发“啦”音、发“搭”音。

  3、双唇运动:发“b”音和“p”音

  4、呼吸运动:用鼻子吸气从嘴呼出

  设计意图:本班的学生大部分存在言语障碍,为了更好、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所以课前首先是常规训练,目的一是针对本课的生词特点进行课前发音的复习;目的二是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使学生的舌头更灵活,把音读得更准确。

  二、利用实物导入新课

  导言:

  (1)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书包)

  (2)你们有吗?你的小书包里面*时都装些什么呢?谁来说给大家听。

  (3)老师的书包里有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知的书包导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书包有什么,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用食指跟着书空,一边写一边说出笔画名称。

  跟教师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跟老师书空课题,说出笔画名称达到了熟知课题和复习笔画名称的目的,而且同学让学生时刻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引出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三、看图识物,初步感知课文

  师读课文,同学们想一想:我的书包里有什么?

  四、图文实物结合,理解生词

  1、课件出示书包一词

  师:看图结合拼音谁认识这两个字

  学生认读

  出示生字卡片“书包”

  领读、齐读、指名读(纠正发音)

  练习说句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很多书包,你们看看这些都是谁的书包?找一找自己的书包然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和同学的书包:这是我的书包,这是谁的书包。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个人书包的收集做成PPT,让学生介绍自己和同学的书包,达到引起学生兴趣、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进行学生间相互关心爱护的目的。

  2、了解用途并进行知识拓展

  书包是做什么用的呢?

  装书的包就是书包。下面有两名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

  出示影片课件: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包?

  挎包和钱包(老师简单的介绍这种包的`用途)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老师录制成小片子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达到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3、舒缓情绪,调节心情:听儿歌跟老师做动作

  设计意图:缓解学生长时间坐着听课的疲劳,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4、学习生词“课本”

  教师从书包里拿出各种课本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名称,总结出这些都是课本

  课件出现课本一词

  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

  师:“课”同学们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观察能力。

  (2)组词练习

  课件显示上课下课的情景帮助学生组词

  (3)“本”怎么记住它?

  口头组词

  认识课本

  教师说出一样课本名称让学生从书包里拿出来。

  4、学习生词“文具”

  (1)认读生词

  教师出书包里拿出一些文具在学生说出各个名称的同进总结这些都是文具

  课件出示各种文具及词语

  (2)“文”我们在那里常常看到,语文的文,也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文具的文。

  (个别读,齐读,分组读)

  (3)认识文具

  利用课件让学生说出:什么是文具?

  设计意图:这样的简单的句子对学生进行句子练习及对文具含义的巩固

  五、知识迁移,巩固生词的认读

  A组学生认读生词或单独的生字B组学生认读生词C组学生看图认读生词

  1、改变生词的颜色和字体进行整体认读

  2、把生词放在句子里让学生找出来。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巩固生词的认读。目地使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认读所学的词语。并应用到实际中去。

  六、图词连线,正确分类。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本和文具,下面老师就要请你们帮帮忙了,老师一不小心把我的课本和文具混在了一起,你们能帮老师把他分出来吗?

  课件出示一些课本和文具的图让学生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生词词义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分类

  七、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点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生词,并且会正确的分类,老师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感到骄傲,现在同学看,老师把我用过的物品整齐的放在我的书包里。同学看看,老师放得是不是很整齐,你们想学习怎么整齐的整理自己的的书包吗?下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讨。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渗透,使学生建立的自我服务意识,为下一节整理书包、学习用品做好充分的准备。

《书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入学通知单、某学生幼儿园毕业照片各一张、彩笔、图画纸。

  2.每个学生准备生活照片一张,玩具一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忆开学第一天

  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1.说说你在开学那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是什么心情?

  2.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自己说了什么?

  3.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

  注意事项

  到小学学习,多数儿童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但也有一些同学对新环境有陌生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紧张与焦虑。对有这些情绪的同学,老师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并设法消除其紧张和焦虑。

  活动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1.讲讲自己在幼儿园或上学前在家生活的故事,比一比上学前的生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2.翻开自己的新书包、拿出文具盒、新课本等,比比现在的用品和幼儿园的用品有什么不同。

  3.看看教室里的教学设备,摸摸自己的课桌椅,体会自己使用的物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我的愿望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8页图,分析图中儿童的想法与愿望。

  2.教师通过提示性指导,如告诉学生自己刚上小学时的想法和愿望,启发学生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

  3.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大家分享。

  4.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贴在教室里,大家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第一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对于本课的设计,我基本上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来教学的。

  第一页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上学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兴奋的唱了起来,然后告诉我这是什么歌,是什么意思,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的情绪也很高涨。

  接下来我让学生说一说,上学第一天的心情和自己生活的变化,孩子们说的也很好。这时,我就随着孩子们的话题因势利导,我们进行了很多活动和情境模拟。例如: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很高兴,但是我还不认识我的同学。这时,我就带领学生进行活动,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同学,告诉学生要与别人认识应该怎样说,怎样做;我让孩子们从同桌开始认识,课堂中一片其乐融融。

  在下一环节中,有的学生就谈到了,我们发了很多新书,我就问,你喜欢这些书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

  由于孩子们初入校门还不够适应,所以40分钟的内容没有全部完成。但我觉得这节课我们很有收获,孩子们在宽松逾越的氛围中,认识了《品德与生活》,认识了高老师,认识了自己的同学,还知道做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好好保护自己的课本。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书包 《书包》教学设计3篇 《书包》教学设计1 《书包》教学设计1年级下册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