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全文完整)

2022年度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 2025-05-16 03:08:1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全文完整)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5篇

第1篇: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审核的重点:涉及到干部任免审批表上的信息都要审核。要注意“三龄两历一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和奖惩,审核时要重点把握。

突出对“六类问题”的严格清理。一是涂改造假问题。

重点审核“三龄二历一身份”信息是否存在涂改造假,干部身份、学历、奖惩等材料是否涉嫌伪造,提干、提职是否存在违规,是否出具虚假认定或认定不准等情况。(这里要强调一下,审核中发现有涂改、造假情况的一定要详细认真记录,汇总后进行核查,确属人为的组织上要给予处分,这是各级领导特别强调的。这点大家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不能含糊,不能只登记缺少材料情况里,补充几份材料或让本人说明情况材料装入档案)二是信息不一致问题。审核档案中“三龄二历一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重要信息的记载是否前后一致,有无自相矛盾之处。三是重要材料缺失问题。重点审核入伍升学、入党入团、任免调动、学历学位、奖惩处分等重要依据材料是否缺失或不完整。四是认定说明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审核档案中的认定材料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佐证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具有说服力和鉴证作用。五是信息不准问题。重点审核干部的重要信息是否真实准确,是否与原始依据材料记载一致。六是错装混装问题。审核档案材料是否与干部本人相符,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现象。

二、审核方法及工作用表使用。

1、工作用表。

涉及工作用表总共4类,一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登记表。和原来的表有区别,这次审核登记时用的表(已印制)。二是干部任免审批表。是中组部要求必须填的(已印制)。三是干部基本信息审核认定表。这个表和以前下发的一样。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认定表每本档案都要填,最后要归入干部档案第五类。

2、审核方法。

第一个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登记表》

出生时间—重点看“三张表”。

最早记载出生时间的材料。一般是入团志愿书、招工表、报考登记表、入伍审批表以及体检表。最新任免表。这是组织上掌握的时间。身份证号记载(公务员登记表或履历表)。

按照中组部【2006】41号文要求,关于年龄的认定是按照最早记载为准。核实出生时间,同时要看工作时间、入学时间、入党团时间、家庭成员信息等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比如有没有17周岁以下参加工作、7周岁以下入学、不满18周岁入伍入党、不满14周岁入团等等这些情况。在填写登记表时:出生时间记载情况一栏。首先看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和最新任免表记载,如果这俩个时间是一致的,就在记载情况一栏“是”前打勾,如果中间材料与这个时间不一样的话,需要在问题栏里进行说明。真实性存疑栏。看内容是否涂改,首份材料是否涂改。看材料是否真实的。看逻辑是否合理。组织是否进行过认定。看5类里是否有认定材料。看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参加工作时间—重点看三类材料。

参加工作原始依据材料。如:工人看招工表,军人看入伍表,知青的看上山下乡表,大学生看派遣报到证,民转公的看教师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等。最新任免表。工资材料。如转正定级表。审核时看是否齐全、规范,看是否真实。

入党时间—重点掌握不同时期的规定

⑴1956年9月15日----1969年3月31日,入党时间为党员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须经上级党委批准);

⑵1969年4月1日----1977年8月11日,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之日;

⑶1977年8月12日----1982年9月5日,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

⑷1982年9月6日至今,入党时间为党员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须经上级党委批准 )。

要注意:非中共的看民主党派材料有没有,注意审核党员身份的真实性。

学历—重点把握“三查三看”

1、查学历材料是否齐全,看学历填写是否准确。2、查学历晋级情况,学历获得是否符合要求。看学历记载填的对不对。看学历进度情况。3、查学历逻辑关系,看学历是否真实有效。如先取得较高学历、后取得较低学历。

需注意“记载情况”栏根据第4类学历学位材料进行填写,不可抄任免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真实存疑”通过刻章不法机构直接伪造材料。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通过虚填高学历学位获得更高一级学历学位两种情况。

学历记载情况:

1、“**”以前入学的:有学历无学位,档案中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2、“**”期间入学的:为“大学普通班”,有毕业生登记表或选拔学生登记表;

3、恢复高考制度后入学的:

(1)大学本(专)科学历有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本科毕业的一般还有授予学士学位的材料;

(2)硕(博)士研究生学历须有报考登记表、研究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登记表、授予学位决定;

(3)非国民教育党校学历为在职学历,有学历无学位,档案中有学员成绩表和学员毕业鉴定表以及学历证明,无学位材料;

(4)以下两种情况属非研究生学历教育,只有学位、无相应的学历,如MBA、MPA为硕士学位,没有研究生学历:

第2篇: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从严 管理干部精神,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作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等有关规定,进一步从严管理我校干部人事档案,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组通字[2014]32号)和《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河北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冀组字[2014]71号)要求,在全校集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座谈会、全国、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为重点,本着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全校集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材料齐全完整、管理规范严谨,维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审核范围及内容

此次专项审核的范围是全校干部人事档案,重点是处级干部人事档案。重点审核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等信息,尤其是注意审核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信息是否真实准确,重要原始依据材料是否完整规范等。

1、出生时间的确定。严格执行《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要求,未认定的,要进行认定;
已认定的,要按照政策进行核实。认定和核实结果要征求干部本人意见并签字确认。更改半年内的,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认定;
更改半年以上或跨年度的,报再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对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早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如组织认定结果与干部本人意见不一致,根据组织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和政策进行组织认定,以组织认定结果为准(必要时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并对本人进行情况说明。对涂改严重无法辨认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到其原籍公安机关对户口原始底簿进行调查或通过调阅其直系近亲属的档案取证,必要时送公安机关进行鉴定。

2、参加工作时间的确定。严格按照不同时期有关参加工作的政策规定进行认定,对个别因当时参军、参加工作时年龄较小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要按当时政策规定和本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规范认定。严禁以当时入伍或参加工作时间不够法定年龄而将年龄填大等理由重新改回或改小年龄。

3、入党时间的确定。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特殊情况按照中组部《党龄的计算方法》(中组部组织局1997年10月编印)进行认定。

4、学历学位的确定。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对学历学位材料存有疑义的,要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学历学位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5、干部经历的确定。通过审核干部档案有关转正定级、干部任免等材料,或采取实地调查核实的办法,重点审查工作经历和任职经历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6、干部身份的确定。严格按照进入干部队伍的方式分别予以认定。对统招统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要审查其《派遣证》、《招生登记表》(或招生部门提供的《招生录检表》)以及有关学籍情况材料是否真实有效;
对转干录干人员,既要审查是否符合当时政策规定的资格条件,又要审核批准单位的批复文件和其他依据材料;
对军转干部,要审查其《军队干部转业审批表》是否真实有据。

三、审核时间

此次专项审核总体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11月)

1、制定方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审核范围、时间安排、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

2、动员部署。开专题会议,对专项审核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参加审核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政策、明确标准、规范操作。

第二阶段:审核认定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8月)

3、审核登记。第一步,个人申报。干部本人如实填写《干部情况登记表》(附表1,每人填写一份)、《干部任免审批表》(附表5,处科级干部填写),经所在部门或党组织核准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部或人事处干部档案室主管部门。第二步,审核登记。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登记工作按照“2+1”模式进行。先由每个审核小组(组织部与人事处各1个组)的2名审核员审核,审核时按照审核内容和要求,逐卷逐页逐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如实登记。尤其是要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和中组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中组发[2014]9号等文件要求,认真核对干部的出生日期,确保准确无误。再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附表3)并共同签字后,由1名复审员(由组织部、人事处主要领导担任)进行复审,复审员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上签字后,该卷档案结束审核。

4、汇总分析。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审核登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逐项进行调查核实,认真分析,掌握各类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5、调查核实。对干部重要信息的真空存疑的,干部本人要做出书面说明,由组织进行调查核实。

6、组织认定。根据审核情况,召开部(处)务会或档案专项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干部信息在会上进行研究认定。组织对干部信息已有认定且符合政策规定的,以组织已有认定结果为准。根据认定结果,由组织复核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附表5),档案存在涂改或材料涉嫌造假的,要同时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附表7),交干部本人核对并签字确认。本人意见与组织认定意见不一致、拒不签字的,根据组织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和政策进行组织认定,以组织认定意见为准,并对本人进行情况说明。

7、问题处理。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对所有问题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慎重对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组织部或人事处根据政策和实际情况处理,不能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⑴档案材料不齐全、不规范的,要根据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补充和规范。所有补充的材料,要注明经办人、办理时间和并加盖组织部或人事处公章。

⑵干部重要信息记载不一致的,要根据有关政策审核确认。对经过调查没有原始依据材料、按照现有政策难以认定的,本着从严掌握的原则,结合档案记载情况综合研判确定。

⑶档案造假的,要责令干部本人及相关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并予以纠正;
情况严重、影响恶劣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⑷档案涉嫌造假、经组织调查一时难以查清的,要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拨使用。

8、材料归档。管档科室根据上会研究认定结果,分别由审核人、干部本人和主要领导签字,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附表7),签注会议讨论决定意见,与调查核实形成的依据证明材料一并归入本人档案。同时,对审核过程中的补充收集材料、个人说明材料等,要认真鉴别、及时归档,并按照最新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标准进行规范整理。

第三阶段;
抽查总结阶段(2015年8月至12月)

9、督导抽查。组织部、人事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清理的小组之间要互相交叉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领导小组要做好抽查和巡回督查工作。第一步,听取汇报。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被抽查部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步,抽查档案。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干部档案进行重点核查,中层正职档案必查,其他干部每100卷抽查8卷。第三步,审核登记。对抽取的干部档案要逐一进行审核,重点核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情况,并将核查结果填入《干部档案审核清理情况登记表》。对发现的入党时间不符合《党章》规定要求、参加工作时间不足法定最低年龄界限、档案内容严重涂改且未按规定要求清理认定或存在造假的,要将材料原件进行复制或拍照取证。第四步,情况反馈。检查组就抽查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并反馈,提出限期整改和处理意见。

10、总结报告。专项审核工作完成后,要全面汇总有关情况,填写《干部人事专项审核工作情况统计表》(附表9);
深入总结经验做法,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制定加强和改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见措施,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及时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五、组织领导及分工

为切实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快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进度,经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和职责如下:

(一)全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海龙  校党委书记 

副组长:陈继飞  校党委常委

翁维素 副校长

成  员:郭秀云  组织部部长

王 洁  人事处处长

陈涌堂  纪委副书记

李 涛  保卫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郭秀云  组织部部长

主任:李映霞 人事处副处长

李书锦 党(校)办副主任

吴 全 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

王华彪 组织部副部长

成 员:刘超 赵海军 马爱芝 郭晓波 姚路明 王腾 郭萌萌

(三)各组职责分工

各部门具体分工为:组织部牵头,统筹协调,督导落实,并负责对党校学历认定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
纪检监察室负责对重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
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对国民教育、学历认定及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
保卫处负责对有关材料的调查取证;
人事处负责对有关干部身份和参加工作时间的政策解释工作,具体认定按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负责,党(校)办、保卫处工作人员跟随校主管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柚查。

六、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协调。各部门要从全校工作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要按照中组部、省委、校党委统一安排,由组织干部人事档案主管科室牵头主动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担任领导组成员,抽调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保密意识的同志成立工作机构,集中力量,统筹安排全校干部档案专项清理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分工合作、沟通协调,尤其是要做好本部门教职员工的“附表1、附表3”的核查工作,全力以赴确保档案专项清理工作顺利进行。

2、注重职业修养。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作为明年组织人事工作和下届党委换届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同志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理念,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强化保密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保密制度,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认真把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入口关、转递关、真实关、准确关,确保专项清理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对于因档案涂改、材料造假和信息泄密导致选人用人失误或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3、严格制度落实。要严格执行任前档案审核制度,凡拟提拔或调整干部(包括录用、调动、军转安置),在办理考察、公示等手续前,必须对“三龄两历一身份”为重点的信息进行档案审核,尤其要注意审核干部的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身份、政治面貌和学历学位等重要原始依据材料是否齐全,工作经历是否真实完整,干部信息是否按要求进行认定以及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做到谁任用谁认定谁负责。凡档案审核有问题、有疑点的干部,在未查清前一律暂缓任用程序或停止办理有关手续。

4、完善档案内容。要充分利用这次干部档案核查的有利时机,完善干部档案的内容,对于审核档案出现短缺的重要依据材料,要采取责任递次倒推等办法尽量收集原始材料,并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归档;
对确实无法收集到原始材料的,由责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书面说明或出具证明材料,经有关部门和机构认证或认定后,归入干部档案。

5、强化馆室建设。要严格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保管规定,加强干部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开展干部档案保管保护情况的检查,重点看是否达到“三防标准”,是否配置专用档案室、专用铁皮柜,是否由专人负责保管,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查借阅档案。要坚决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档案室、本人自查自带档案等现象。要完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干部档案信息化建设(配备专用电脑),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档案管理水平。

附表1、《干部情况登记表》

2、《干部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3、《干部任免审批表》

4、《干部任免审批表》填表说明

5、《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

6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7、《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8、《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填表说明

9、《各部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

第3篇: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作者:董丽彬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第03期

        摘要:自2014年10月起,全国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省管干部审核工作基本完成,审核发现“三龄两历一身份”成为“整容”“重点”,档案缺少入学材料、学历学位材料,部分党员缺少外审材料,档案分类不标准,缺少档案目录等,急需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完整,档案整理规范。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 审核 三龄两历一身份 管理

        人事档案是干部提拔晋升的材料,是组织部客观、全面考察干部的依据、是兑现各种待遇的证明,因此有一些人利用职务便利伪造、篡改档案材料,为自己晋升创造“捷径”。造成“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长,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的现象。如河北石家庄的“骗官书记”王亚丽就是档案中除了性别以外,姓名、年龄、履历、公章等各项信息都是假的;
山西太原质量协会原秘书长王红英档案年龄、身份、工作任职经历等信息造假。档案造假是本人缺失诚信,影响了组织的公信力、败坏了社会风气。

        一、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发现问题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要求三个月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主要审核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等信息,核查是否有造假更改信息、材料是否齐全、经历是否真实、分清人为造假还是因疏忽笔误造成更改,经审查的20个省市区中有15个省市区存在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存在档案材料缺失问题。有改年龄的、学历履历填写不实的,还有更改身份骗取公务员身份的;
有填写笔误划掉重填的、名字同音不同字的、出生日期阴历阳历均出现的、还有材料中出现3个以上出生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针对造假等现象,组织部门应严格审查,为党组织选拔可靠的人才。

        二、档案缺少材料如何补回

        一般档案主要缺少履历表和学历学位材料,缺少1999版履历表的需要到市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室填写履历表、粘贴照片、加盖单位党组织工章;
若有改名的人员没有证明的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曾用名证明;
缺少入学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学历学位材料的应回原学校补办,若无法补办的可根据原始记录出具证明加盖出具单位公章。

第4篇: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建筑工程学院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从严管理干部精神,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作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等有关规定,进一步从严管理我校干部人事档案,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组通字[2014]32号)和•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河北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冀组字[2014]71号)要求,在全校集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座谈会、全国、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为重点,本着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全校集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材料齐全完整、管理规范严谨,维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审核范围及内容

此次专项审核的范围是全校干部人事档案,重点是处级干部人事档案。重点审核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等信息,尤其是注意审核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信息是否真实准确,重要原始依据材料是否完整规范等。

1、出生时间的确定。严格执行•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要求,未认定的,要进行认定;
已认定的,要按照政策进行核实。认定和核实结果要征求干部本人意见并签字确认。更改半年内的,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认定;
更改半年以上或跨年度的,报再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对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早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如组织认定结果与干部本人意见不一致,根据组织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和政策进行组织认定,以组织认定结果为准(必要时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并对本人进行情况说明。对涂改严重无法辨认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到其原籍公安机关对户口原始底簿进行调查或通过调阅其直系近亲属的档案取证,必要时送公安机关进行鉴定。

2、参加工作时间的确定。严格按照不同时期有关参加工作的政策规定进行认定,对个别因当时参军、参加工作时年龄较小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要按当时政策规定和本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规范认定。严禁以当时入伍或参加工作时间不够法定年龄而将年龄填大等理由重新改回或改小年龄。

3、入党时间的确定。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特殊情况按照中组部•党龄的计算方法‣(中组部组织局

1997年10月编印)进行认定。

4、学历学位的确定。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对学历学位材料存有疑义的,要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学历学位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5、干部经历的确定。通过审核干部档案有关转正定级、干部任免等材料,或采取实地调查核实的办法,重点审查工作经历和任职经历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6、干部身份的确定。严格按照进入干部队伍的方式分别予以认定。对统招统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要审查其•派遣证‣、•招生登记表‣(或招生部门提供的•招生录检表‣)以及有关学籍情况材料是否真实有效;
对转干录干人员,既要审查是否符合当时政策规定的资格条件,又要审核批准单位的批复文件和其他依据材料;
对军转干部,要审查其•军队干部转业审批表‣是否真实有据。

三、"审核时间

此次专项审核总体时间为

2014年11月至

2015年12月。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

动员部署阶段(

2014年11月)

1、制定方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审核范围、时间安排、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

2、动员部署。开专题会议,对专项审核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参加审核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政策、明确标准、规范操作。

第二阶段:

审核认定阶段(

2014年12月—

2015年8月)

3、"审核登记。第一步,个人申报。干部本人如实填写•干部情况登记表‣(附表1,每人填写一份)、•干部任免审批表‣(附表5,处科级干部填写),经所在部门或党组织核准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部或人事处干部档案室主管部门。第二步,审核登记。

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登记工作按照“2+1”模式进行。先由每个审核小组(组织部与人事处各1个组)的2名审核员审核,审核时按照审核内容和要求,逐卷逐页逐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如实登记。尤其是要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和中组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中组发[2014]9号等文件要求,认真核对干部的出生日期,确保准确无误。再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附表3)并共同签字后,由1名复审员(由组织部、人事处主要领导担任)进行复审,复审员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上签字后,该卷档案结束审核。

4、汇总分析。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审核登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逐项进行调查核实,认真分析,掌握各类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5、调查核实。对干部重要信息的真空存疑的,干部本人要做出书面说明,由组织进行调查核实。

6、"组织认定。根据审核情况,召开部(处)务会或档案专项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干部信息在会上进行研究认定。组织对干部信息已有认定且符合政策规定的,以组织已有认定结果为准。根据认定结果,由组织复核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附表5),档案存在涂改或材料涉嫌造假的,要同时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附表7),交干部本人核对并签字确认。本人意见与组织认定意见不一致、拒不签字的,根据组织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和政策进行组织认定,以组织认定意见为准,并对本人进行情况说明。

7、问题处理。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对所有问题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慎重对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组织部或人事处根据政策和实际情况处理,不能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⑴档案材料不齐全、不规范的,要根据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补充和规范。所有补充的材料,要注明经办人、办理时间和并加盖组织部或人事处公章。

⑵干部重要信息记载不一致的,要根据有关政策审核确认。对经过调查没有原始依据材料、按照现有政策难以认定的,本着从严掌握的原则,结合档案记载情况综合研判确定。

⑶档案造假的,要责令干部本人及相关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并予以纠正;
情况严重、影响恶劣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⑷档案涉嫌造假、经组织调查一时难以查清的,要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拨使用。

8、材料归档。管档科室根据上会研究认定结果,分别由审核人、干部本人和主要领导签字,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附表7),签注会议讨论决定意见,与调查核实形成的依据证明材料一并归入本人档案。同时,对审核过程中的补充收集材料、个人说明材料等,要认真鉴别、及时归档,并按照最新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标准进行规范整理。第三阶段;
抽查总结阶段(

2015年8月至12月)

9、督导抽查。组织部、人事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清理的小组之间要互相交叉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领导小组要做好抽查和巡回督查工作。第一步,听取汇报。

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被抽查部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步,抽查档案。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干部档案进行重点核查,中层正职档案必查,其他干部每100卷抽查8卷。第三步,审核登记。对抽取的干部档案要逐一进行审核,重点核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情况,并将核查结果填入•干部档案审核清理情况登记表‣。对发现的入党时间不符合•党章‣规定要求、参加工作时间不足法定最低年龄界限、档案内容严重涂改且未按规定要求清理认定或存在造假的,要将材料原件进行复制或拍照取证。第四步,情况反馈。

检查组就抽查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并反馈,提出限期整改和处理意见。

10、"总结报告。专项审核工作完成后,要全面汇总有关情况,填写•干部人事专项审核工作情况统计表‣(附表9);
深入总结经验做法,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制定加强和改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见措施,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及时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五、组织领导及分工

为切实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快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进度,经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和职责如下:

(一)全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海龙校党委书记

副组长:

**校党委常委

**副校长

成员:

**组织部部长

**人事处处长

**纪委副书记

**保卫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组织部部长

副主任:

**人事处副处长

**党(校)办副主任

**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

**组织部副部长

成员:

****海军**********

(三)各组职责分工

各部门具体分工为:

组织部牵头,统筹协调,督导落实,并负责对党校学历认定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
纪检监察室负责对重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
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对国民教育、学历认定及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
保卫处负责对有关材料的调查取证;
人事处负责对有关干部身份和参加工作时间的政策解释工作,具体认定按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负责,党(校)办、保卫处工作人员跟随校主管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柚查。

六、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协调。各部门要从全校工作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要按照中组部、省委、校党委统一安排,由组织干部人事档案主管科室牵头主动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担任领导组成员,抽调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保密意识的同志成立工作机构,集中力量,统筹安排全校干部档案专项清理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分工合作、沟通协调,尤其是要做好本部门教职员工的“附表

1、"附表3”的核查工作,全力以赴确保档案专项清理工作顺利进行。

2、注重职业修养。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作为明年组织人事工作和下届党委换届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同志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理念,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强化保密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保密制度,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认真把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入口关、转递关、真实关、准确关,确保专项清理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对于因档案涂改、材料造假和信息泄密导致选人用人失误或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3、严格制度落实。要严格执行任前档案审核制度,凡拟提拔或调整干部(包括录用、调动、军转安臵),在办理考察、公示等手续前,必须对“三龄两历一身份”为重点的信息进行档案审核,尤其要注意审核干部的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身份、政治面貌和学历学位等重要原始依据材料是否齐全,工作经历是否真实完整,干部信息是否按要求进行认定以及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做到谁任用谁认定谁负责。凡档案审核有问题、有疑点的干部,在未查清前一律暂缓任用程序或停止办理有关手续。

4、完善档案内容。要充分利用这次干部档案核查的有利时机,完善干部档案的内容,对于审核档案出现短缺的重要依据材料,要采取责任递次倒推等办法尽量收集原始材料,并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归档;
对确实无法收集到原始材料的,由责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书面说明或出具证明材料,经有关部门和机构认证或认定后,归入干部档案。

5、强化馆室建设。要严格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保管规定,加强干部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开展干部档案保管保护情况的检查,重点看是否达到“三防标准”,是否配臵专用档案室、专用铁皮柜,是否由专人负责保管,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查借阅档案。

要坚决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档案室、本人自查自带档案等现象。要完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干部档案信息化建设(配备专用电脑),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档案管理水平。附表

1、"•干部情况登记表‣

2、•干部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3、•干部任免审批表‣

4、•干部任免审批表‣填表说明

5、•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

6、•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7、"•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8、•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填表说明

9、•各部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

第5篇: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工作总结

邮政局
  
    根据国家邮政局人事司《关于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的通知》(局人函〔XX〕71号)文件精神,确保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XX市邮政管理局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工作。
    为确保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不走过场、收到成效,XX市邮政管理局认真做好干部档案查漏补缺和“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工作,确保准确无误。
    一是明确审核认定标准和政策。以中组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问答》、《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为依据,对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过滤”,确保每一份干部档案内容真实,提升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质量。
    二是规范管理标准,确保材料完整。对收集的材料认真甄别,确保每一份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内容齐全、手续完备。严格按照《邮政管理系统干部档案工作规范》(局人函〔XX〕61号)对缺漏材料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追缴和规范。
    三是严格审核程序,管理到位。检查对拟提任干部、调转任干部和新进入系统公务员的档案是否做到“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严格执行中组部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实行)》,认真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XX旗
  
  推动管档力量专业化。旗编委会专门为组织、人社部门调剂1个专业编制,用于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解决管档力量不足的问题。采取集中培训、以干代训、以老带新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建立了全旗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联络员制度,各单位确定了1名政治坚定、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联络员,负责本单位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报送和查借阅等工作,把好档案管理“第一道关口”。
  推动档案管理制度化。修定完善了干部档案材料查(借)阅、收集、鉴别归档、转递、核查核对、保管保护、管理人员职责、归档整理等8项制度,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十严禁”纪律》,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八簿两册”,细化了“接、查、借、转、递、交”6项工作流程并实行全程纪实,促进干部档案进、出、管、用规范有序,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推动档案整理标准化。采取2名档案审核人员交叉初审、档案管理员复审、分管领导抽审“三步走”的模式,对档案原始材料和前期认定结果表进行逐一对照、审核、登记,做到档表一致、审认合规。认真查遗补漏,印发了《关于补充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通知》,向各单位反馈《干部人事档案缺少材料登记表》,明确档案材料补充收集内容、送交时限和相关要求,对新入材料认真甄别筛选,确保档案材料完整真实,为年内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
  推动档案纪律导向化。转发了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造假处理办法》,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通过集体学习、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把握《办法》的精神和要求, 强化纪律建设、树立规矩意识。坚持干部人事档案“凡提必审”,涉及档案涂改造假的严格遵照中组部处理办法进行处理,组织调查一时难以查清的,记录在案,另册管理,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提高政策执行的震慑力,做到“查处一起,警醒一片”,推动各级干部自觉树立遵守和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纪律的导向。
  XX区
  
  
  为确保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不走过场、收到成效,今年,XX区结合档案整理装订流程,扎实开展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认真做好干部档案查漏补缺和“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工作,确保准确无误。
  严格政策依据,看认定是否准确。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问答》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政策问答》要求,通过审核登记、汇总分析、调查核实、组织认定等步骤,对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过滤”,对难以鉴别的材料采取翻阅资料、实地调查、推理印证等方法,确保每一份干部档案内容真实、手续完备,提升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质量。
  规范管理标准,看材料是否完整。通过采取“看、辨、审”的方法对收集的材料认真甄别、去伪存真,对信息记载不一致、存在瑕疵的材料坚决不能入档,确保每一份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内容齐全、手续完备。严格按照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检查对所缺材料是否进行了登记备案,未追要、查找、补办的,及时与干部本人或所在单位沟通对接,发放《干部档案缺少材料登记表》,通过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追缴和规范。
  严格审核程序,看管理是否到位。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要求,检查对拟提任干部、转任干部和新进入干部队伍人员的档案是否做到“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坚持重要信息“凡疑必查、凡疑必核”,严格执行中组部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实行)》,审核中对对信息记载不一致的档案,登记造册,并按要求上报市委组织部,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对疑似档案涂改造假的干部进行“一对一”约谈,按规定责令干部本人作出书面检查,并予教育批评。(黄盛源)
  XX县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
  
   近日,XX县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
   1、严格政策依据,看认定是否准确。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问答》和省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政策辅导》要求,通过审核登记、汇总分析、调查核实、组织认定等步骤,对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过滤”,对难以鉴别的材料采取翻阅资料、实地调查、推理印证、综合研判等方法,确保每一份干部档案内容真实、手续完备。
   2、规范管理标准,看材料是否完整。通过采取“看、辨、审”的方法对收集的材料认真甄别、去伪存真,对信息记载不一致、存在瑕疵的材料坚决不能入档,确保每一份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内容齐全、手续完备。严格按照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相关要求,检查对所缺材料是否进行了登记备案,未追要、查找、补办的,及时与干部本人或所在单位沟通对接,通过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追缴和规范。
   3、严格审核程序,看管理是否到位。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要求,检查对拟提任干部、转任干部和新进入干部队伍人员的档案是否做到“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坚持重要信息“凡疑必查、凡疑必核”,严格执行中组部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审核中对信息记载不一致的档案,登记造册,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对疑似档案涂改造假的干部进行“一对一”约谈,按规定责令干部本人作出书面说明。
  

推荐访问:回头看 人事档案 覆盖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XX县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全覆盖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2016年干部档案审核认定后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