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全文)

发布时间: 2022-06-25 08:10:3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4篇

第一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现实启示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围绕着党在当时的各项中心任务深入展开的。这一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必要的,且总体来说是成功的。这一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知识分子;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67-02

一、这一时期党对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建时期,新中国经历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大转变,人民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和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国家的各个方面亟待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尽快帮助知识分子树立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更好地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围绕当时的工作中心开展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掌握科学文化的脑力劳动者所组成的一个阶层,五四时期就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带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奋斗精神加入到革命队伍中,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群众的结合,为后来的革命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到了大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又有大批的知识分子投奔到革命中,经历了革命斗争的锻炼和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教育,尤其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教育,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知识分子大都成为党、政、军和国家其他事业机关的核心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分子中思想状况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他们在思想上受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当时知识分子的数量和政治、业务水平,以及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都不能适应当时客观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党必须从知识分子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任何一项政策的变迁都不是随意进行的,在其变迁的背后存在着各种制约力量。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变迁不是单一动力作用的,而是由社会环境、政府、大学生三个方面的分力融合而生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这个动力系统中,根本动力是社会环境,基础动力是政府,直接动力是大学生。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作为一个子系统,其“外围”有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产生制约作用。

(一)经济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因此,经济关系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主导因素。政策作为人们“思想”的产物,自然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自建国以来,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集中管理,高校被定位于政治之中。围绕政府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只规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旋律等意识形态教育。如195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确定在高校设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后,直至1976年的政策始终强调通过“学习毛泽东着作”、“选读马列主义经典着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主旋律教育的规定来看,1950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规定了“反帝教育、土改教育、五爱教育”的工作重点。1961年《高教六十条》提出,要使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高校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而拥有了非政治领域的自主社会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拥紧现实而放逐理想,追逐功利而嬉戏道义,尊重自我而淡薄群体”的价值取向[2]。对此,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束以阶级斗争为教育内容的时代,开始重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1986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要普及法律常识。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校园文化”的教育途径。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网络化教育的开展。

(二)政治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政治体制下制定和实施的,“体制上容纳的可能性决定了公共政策选择的结果。”[3]因此,对政策变迁影响最大的政治因素是政治体制。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映在政策领域即以中央精神和领导指示作为逻辑起点。如1950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根据共同纲领文教政策”来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其他方面。1970年《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指出,遵照毛**的教导,培养有文化科学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遵照胡启立同志关于“在全国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的指示开设法律基础课。

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进程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仍存在集权政治的“阴影”,但已不是“主流”。如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根据十五大精神进行课程设置及有关工作。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政策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政策导向的变化,即开始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和生活需要,政策的文本表述由“引导”代替“应当”、“必须”。在制定政策时,政府也逐渐跳出“权力的圈子”,积极迎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如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历时9个月的调研,涉及全国几乎所有高校,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宏观管理、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4]。

(三)文化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文化的因子总会深入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内在精神,成为决定政策变迁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前,社会文化价值观高度同质,人们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权威的意志作为价值尺度,绝对否定人作为个体自我的存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社会的一切事务由政府直接决定,民众(包括大学生)无权利质疑政策或拒绝执行政策,即使政策发生方向性错误仍得到运行,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错再错”。如1957年《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出台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左”,教育目标转向阶级斗争教育,教育内容转向对马列着作的学习,教育方式转向劳动改造,管理体制转向工农兵学员管理。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才逐渐“转轨”。

改革开放后,文化价值观多元突显,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观“迷失与缺失、多元与偏离”[5]等现象,使政府主动地变革政策。如《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教育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个性需要的教育途径。在教育管理方面,1987年《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制度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基础动力——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因此,在政府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众多活动中,教育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维护、加强其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行为个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不是我国政府独有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对高校德育进行管理,只是管理方式不同而已。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干预,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基础动力。

政府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由官方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中宣部、团中央等)主动提出,并在各高校选择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旧、新政策的讨论,最终以官方主体的名义发文。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先是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就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了3次重要批示,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部署,接下来由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全国10个地区,包括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上海地区、天津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征集大量材料,并从地方高校选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形成的。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形成的政策,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大学生利益却无法真正得到体现,这种政策是“义务型”政策,即一项政策出台后,目标群体不得不履行一些新的义务或者增加履行原有义务的总量。由政府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渐进变迁为主,少有激进变迁。从政策变迁的60余年来看,除《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时期对政策作全面调整外,基本保持了政策的稳定变迁。政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时,不是保持“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而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政府的价值取向表现在:(1)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统一大学生思想和行为;(3)培养社会的接班人。

政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调整和终止旧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建国之初政府全面学习前苏联,使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的规定上明显带有前苏联教育制度的痕迹。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满和躁动倾向,为此政府推动政策转向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并相应增加了“阶级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等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受“*****”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讨论,为此政府主动结束了阶级斗争教育,并推动政策从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转向突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受“市场化”、“利益化”、“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大学生队伍出现了“理想淡化”、“信仰动摇”、“价值扭曲”、“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倾向,为此政府再次调整政策,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形式,提出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制定有关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条例及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生

政策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群体。一项政策如果使目标群体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它就较容易被目标群体接受;反之,一项政策如果被目标群体视为对其利益的侵害和剥夺,那么它就难以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可[7]。因此,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

50年代大学生对政治、马列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据回忆:当时同学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不是体育、不是游戏、甚至不是学业,而是政治,大家都坚定地笃信马列主义[8]。因此,不论政策怎样学生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它,学生的表现促使政府沿着建国初期的政策走下去。从课程规定来看,1956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与1952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相比较,除增加马列主义基础外,其余保持一致。1957年后,部分大学生思想的波动状态才促使政府进行政策微调。如1958年《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规定,一律停开政治课,改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1959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60年代大学生共同拥有着“讲政治,不讲出身”的时代心理,对党、国家和毛**表现出无限忠诚,拥有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追求。学生的表现使政策在延续的基础上向绝对服从于政府和社会的方向发展,以至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如1961年《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1964年《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其目的均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宣传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80年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自我搜寻”、“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奋斗”、“自我超越”,逐渐散去了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认为“政治理论好像没有多少用处,是可有可无的。对于现在的功课不像入学时那么热心了。有时甚至想抛弃它,但又觉得束手无策,陷入痛苦的彷徨中。”[9]同时,少数学生中也出现了某些思想消极、混乱等现象,并多次发生学潮。学生的变化使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增设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90年代大学生思想动荡比较明显,如面对腐败、分配不公等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脑体倒挂”现象和新的就业制度心理问题急剧增加。学生的变化使政府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如1995年、1998年分别形成“两课”改革的“95”、“98”方案。从课程改革来看,浓厚的政治色彩降低,道德教育得到提升。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以“德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并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这表明政府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生活化方向发展。

进入新世纪,独生子女、网络信息良莠混杂、人才双向选择、“分配不公”、“腐败”等社会环境的出现,使大学生群体的问题愈加增多。有调查显示,“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梦境解析、网络成瘾、个人情感问题和强迫症八大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普遍问题[10]。学生的变化使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领导多次发表讲话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着手对政策进行调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组织保证等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

从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来看,社会环境和大学生向政府输入“信号”,政府在接收“信号”后作出政策调整,实现了政策变迁。如此决策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政府的“被动”给人感觉就是“当消防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被消解。从行动者来看,主要由政府、专业人士、大学生影响着政策变迁。由于专业人士与政府的利益一致,实际只有政府和大学生两个行动者。这是不科学的。约翰·金登认为,行动者应有“显见的参与者”和“隐身的参与者”之分。前者是指与政策直接相关的群体,如行政官员、民选议员、政党成员以及利益团体等,后者是指与政策间接相关的群体,包括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及与政策具有利益关系的社会大众[11]。

第三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指导的基本经验
作者:康明旭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8年第05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的军事战略指导在服从国家战略前提下坚决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战略指导重点,把握战争形势的发展趋势适时转变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有力维护了国家发展安全和发展利益。回顾总结这些主要经验,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强国梦提供力量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战略指导;
基本经验;
国家战略

        军事战略指导,是对战争准备与实施的原则性指导与引导,军事战略指导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军事斗争准备的成效和未来战争的胜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从当时的形势任务出发,准确判断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战争形态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加强军事战略指导,科学筹划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有力维护了国家发展安全和发展利益。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习**指出:“要认真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深化军事战略问题研究,积极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地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充分发挥军事战略对军队各项建设和工作的统揽作用。”回顾总结和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指导的主要经验,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强国梦提供力量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服从国家战略前提下坚决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积极防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奉行的战略方针,我们在战略指导中也始终坚持了积极防御战略思想。1956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国防部长彭德怀在作《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报告中就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决定我们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决定我们采取战略防御方针的根本出发点。”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不会主动进攻他国,并且在处理国家间矛盾和领土争端时,坚持和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但是,积极防御绝不是消极防御。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强调战略上积极准备和战役战术上的积极进攻,而消极防御在战争爆发前既不从积极方面设法制止战争的爆发或推迟战争的爆发,在战争爆发后也不善于在战役战术上采取积极的行动打破敌人的进攻。同时,我们的积极防御是防御与进攻、战略内线作战与战略外线作战的统一。彭德怀曾指出:“至于敌人向我发动侵略战争之后,在战役上和战术上,我们不仅不反对采用隐蔽突然的进攻方式坚决打击敌人,而且还要提倡这种作战方式。”当敌人挑起边境战端后,我决不会占领对方一寸土地,但自卫还击作战行动却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打到战略外线支,以进攻行动达成制胜目的。比如,60年代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到达传统习惯线后便主动退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也是在深入到越南境内的高平、谅山一线后便主动撤军的。这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生动运用,充分体现了我军作战行动的自卫性质,也为我们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们的战略指导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始终坚持在服从国家战略的前提下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精神内核,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精髓,回答了反侵略战争战略指导的基本问题。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在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对我国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坚持与发展,也是今后在处理边境冲突中必须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二、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战略指导重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主要威胁方向也多次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战略指导的重点上也进行了针对性调整,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

        20世纪50年代,中央军委判断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美国,为了针对性地做好应对美国安全威胁的战争准备,1960年军委扩大会上提出“北顶南放”的战略指导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一

        个反对美帝苏修的历史新时期已经开始”,我国安全环境由主要面临美国的军事威胁,转变为面临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同时还要对付印度可能的军事入侵和台湾国民党军队的武装窜犯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战略环境最为复杂、最为恶劣的时期,也是战略指导难度最大的时期。在此背景下,1964年开始的针对美国的“北顶南放”战略指导停止执行,中央军委重新研究确立新的战争指导,将美国和苏联作为主要战略对手,内容主要是“有顶有放、诱敌深入、纵深歼敌”。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关系得到改善,苏联却加紧向全球扩张,继续在中苏、中蒙边界增兵,加大对我国的军事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军事战略指导的重点是抗击苏联入侵。1977年底,中央军委召开会议,明确以苏联霸权主义为主要战略對手,以“三北”(东北、华北、西北)为主要战略方向,总的战略指导是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打人民战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和针对我国的全面战争有可能推迟或避免。1988年军委扩大会议将军事战略方针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调整为“积极防御”,对我国战略环境的判断是“北重南轻”,现实威胁则是“北缓南急”,现实军事斗争的重点在南线。这次战略指导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军事斗争准备从针对特定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转向针对霸权主义。这是新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下,在战略指导上“以我为主”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军战略指导上的一次重要转型,从此我们的战略指导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气焰嚣张,“台独”倾向日趋严重,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1993年中央军委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突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思想内涵。新世纪新阶段,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战略博弈更加复杂,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先发制人思想和单边主义倾向严重,到处插手国际事务。同时,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各类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在此背景下,2004年6月,中央军委举行扩大会议,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将积极防御的内涵发展为“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提出要“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这表明我们战略指导的着眼点相比以前更加前移,不只是着眼打赢战争,更重要的是预防危机,从营造有利态势、化解危机这个出发点运筹战略指导,其目的就是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战略态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准确判断,特别是体现了运用国家综合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大国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面临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安全威胁和热点问题,这是我国战略环境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这一特征,着眼主要战略威胁,兼顾次要战略方向,根据变化了的形势灵活调整军事战略指导,保证了国家和平发展的环境。这是我们战略指导的一条宝贵经验。

        三、把握战争形势的发展趋势适时转变军事斗争准备基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世界军事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正确制定和适时调整军队建设指导方针,保证了建设一支强大的能维护国家利益的国防军。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我们的军队距现代化还差很远。对此,毛泽东在1953年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随后在1953年底至1954年初召开的军队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由长期战争状态上的发展壮大转变为和平时期的建设和发展的决策,会议还明确提出:“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根本的任务。”这次会议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确定为军队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在我军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强调,我军要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就必须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1985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作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决定军队建设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临战准备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邓小平根据总的战争和和平形势的改变,明确指出我军建设面临着的主要矛盾是“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战争的客观要求同我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的矛盾”,提出了建设强大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军队建设总目标。

        党的十四大后,江泽民根据世界军事发展的形势,抓住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即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与我军现有的作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打赢一般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为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努力实现军队建设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着力构建适应高技术战争要求的现代作战体系,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这次调整,解决了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性问题,为军队建设发展赢得了主动。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转变为“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胡锦涛明确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2004年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体现了对新的战争形态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增强了军事斗争准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时代,以***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中,着眼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正确分析国防和军队建设现状,深刻指出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即“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领导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2015年,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由此前的“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这体现了对现代战争特点的敏锐把握,对于军队建设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见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转引自寿晓松主编.邓小平军事思想新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4]胡锦涛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于忠福.对照"两个差距""两个不够"贯彻落实强军目标[J].解放军报,2014-09-11.

第四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简单说,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
或者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三、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
1、目标导向2、价值导向3、行为导向
(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
1、对政治方向的规范2、对思想观念的规范3、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
1、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2、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3、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五、初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其主要特点是:思想性、
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人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六、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七、教学目标的涵义
教学目标,是教者预先设想和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自己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八、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概念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修养品德和陶冶情意的过程。九、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涵义:理论联系实际方针是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密切联系实际讲好理论,又指导学生把已学好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针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十、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1


1、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与学校教育“以学为主”的教学规律相符合2、以课堂教学为主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全部教学的中心环节十一、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一般的课程,按教学任务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节课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称为综合科或混合课。一节课内以单一的教学任务为主的课,称为单一课。几种课型:绪论课(导言课)、授新课、讨论研究课、复习课、考查课、讲评课、综合课。。其中前六种是单一课型,后一种是综合课型。十二、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十三、教学模式概念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经典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十四、启发式教学模式
(一)含义: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此来探求新知识、培
养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关系
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方法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凡是启发是教学方法,在性质上都要体现启发性质:在思维方向上要体现“内因论”,认识主体是学生;
在操作方法上,要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启发式教学没有指定的、固定的操作程序和环节,它的基本教学思想都渗透在具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之中。
(三)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1、确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2、启发式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动力的能动性的作用3、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形式和途径
(四)启发式运用要求
1、形式与实质有机结合
2、通过启发与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答案3、教学的方法、措施要灵活得当4、启在要害处,抓在点子上。
十五、案例教学法
(一)含义: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
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1、案例课程设计阶段
(1)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行为教学目标过程教学中的目标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情意目标技能目标
2、选择案例阶段
(1)案例是一个故事,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2)案例内容要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相
适应,案例选择教学目的性必须明确(3)案例要有典型性(4)案例是真实的、近几年发生的故事
3、案例教学过程
2


(1)准备阶段。第一,教师的准备工作。第二,学生的准备工作(2)案例分析阶段。第一,组织教学。第二,进行案例分析。(3)做出案例分析结果。4、布置作业阶段
5、教学的评价与反馈阶段:一是评价学生,二是教学评价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增强了教学情境的凝聚力
2、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互相沟通和合作,提升了群体的智能开发力4、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
十六、情感教学模式
(一)含义:所谓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
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
(二)情感教学的建构
1、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情感目标
(1)情感目标水平层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接受、反应、态度(2)确立思想政治学科的情感目标的内容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3、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4、选择情感教育方法,激发学生情感需要
5、创造学生自主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6、通过评价活动,体验情感教学
(三)情感教学的特征
1、以智育情2、以意育情3、以情育情4、以境育情
(四)思想政治学科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1、情感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2、情感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加强情感教学,是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
十七、教学方法(一)讲授法
1、讲述讲述就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用形象、生动、通俗的词语描述所讲对象。2、讲解讲解就是教师对概念、定律、公式、原理等,进行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等。3、讲读4、讲演5、讲评
(二)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问答形式而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所以也称“问答法”。优点:(1)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能根据教师提问的问题进行积极思维;
(2)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传授知识的效果及时得到反馈;
(3)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分析、判断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谈论法讨论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并进行争论、商讨以弄清问题或提高认识的方法。优点:(1)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使学生在愉快、兴奋的讨论中吸取知识;
(2)由于学生在讨论中经过独立思考,所以对问题的认识就比较深刻;
(3)通过讨论,能提高学生自我思想评价的自觉性。(四)读书指导法(五)演示法(六)社会调查法十八、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首先,要介绍教材的版本,其次,说明本节教材内容在本课节中的地位及作用,再次,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教育意图等。
3


(二)学情分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和内容的熟悉掌握情况,学生对学习该内容的态度、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心理情况、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等。(三)教学目标特点:指向性、客观性、整体性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观点、事实等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应得到的表现和提高。(3)情意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情感和思想意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和提高。(4)品德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确定教学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经常出现、是目前和今后非常有用的知识,它是教材中关键性的知识,如关键性的概念、观点和原理等。(2)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理论认识问题,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生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即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理论问题。教学难点的确定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依据。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是(1)教材内容中学生最难接受、最难理解的知识或思想理论观点,特别是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2)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思想上较难接受的理论认识问题也可以作为教学难点。(3)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以作为教学难点。
(五)教学选择
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问题:(1)选择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特点来确定,也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来确定;
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确定。(3)设计教学方法,要端正教学思想,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六)设计板书
(1)板书要完整、概括地反映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板书的内容要有条理、有系统。
(3)板书的设计要合理。板书分为正板书和副板书,一般正板书的字写在黑板左侧,主要按教材结构
顺序写出概念原理、知识等。副板书为辅助板书,可写在黑板右侧,随写随擦。
(4)板书要写得规范、工整。
(七)教学资源
(八)教学设计理念(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人才观、现代教学观)(九)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等。
(十)教学效果训练
教学效果训练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为了克服遗忘、强化理解、巩固教学效果的教学环节。
(十一)教学资料拓展
教学资料拓展,实在课程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资料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补充拓展的资料中有更大收获。
(十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个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和检查反思教学问题的过程。十九、说课
(一)含义:所谓说课,就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二)内容:1、说教材介绍教材的版本、地位和作用
2、说学情介绍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思想和心理情况3、说教学理念(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2)、、树立全面的质量观(3)、、树立现代教学观○把学生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和依据○突出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4


○要教会学生学习
4、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5、说教学流程(1)、教学指导要精当适度(2)、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3)、教学节奏要和谐○教学内容之间的起承转合的过度节奏。○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语言节奏的和谐○师生情感要和谐(4)、教学实践的分配政策
6、说教学方法选择好的教学方法的依据是:(1)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来选择方法(3)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师风格选择教学方法7、说学法指导8、说教学效果训练9、说资料拓展
二十、导入的艺术
(一)导入的基本要求1、针对性2、新颖性3、趣味性4、简洁性
(二)导入的主要方法1、温固导入2、设疑导入3、激情导入4、事例导入5、直接导入6、直观导入7、引文
导入
二十一、讲课的艺术
(一)语言简洁,个性突出,增强有效性(二)设疑激趣,引发思维,具有启发性(三)科学准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四)感情充沛,情理交融,富有教育性(五)时间巧配,难度巧定,具有协调性(六)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二十二、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语言简洁
2、选准时机,把握分寸3、面向全体,灵活多变4、启发诱导,气氛和谐(二)提问的主要方法1、温故知新式
2、事例引发式3、递进式4、比较式5、聚合式6、辐射式7、反话式二十三、举例的艺术
(一)举例要有科学性(二)举例要用思想性(三)举例要有启发性(四)举例要有典型性(五)举例要有趣味性(六)举例要有时代性
5


推荐访问:新中国 成立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初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