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福建日光岩导游词,菁选2篇

2023福建日光岩导游词,菁选2篇

发布时间: 2025-05-15 21:37:53 来源:网友投稿

福建日光岩导游词1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将去游览鼓浪屿第一站日光岩景区,日光岩处在我们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的鼓浪屿,最高海拔92.7米,人称“百米高台”。日光岩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呢?那就是它的摩崖题刻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福建日光岩导游词,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2023福建日光岩导游词,菁选2篇

福建日光岩导游词1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将去游览鼓浪屿第一站日光岩景区,日光岩处在我们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的鼓浪屿,最高海拔92.7米,人称“百米高台”。日光岩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呢?那就是它的摩崖题刻特别多,待会大家可以好好欣赏这些名家的题刻。

  踏入新修的山门,各位团友大家请抬头看前方岩壁上方的摩崖石刻,请猜猜,这些文字是由几个人题刻的呢?好像都没有人答对哟!我们看,上面横刻着“天风海涛”,竖刻着“鼓浪洞天”、“鹭江第一”,这三幅文字分别由三人所题刻,那有没有人能猜出哪一幅的历史最久呢?对了,正如这位所说的“鼓浪洞天”,它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由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所书,据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鼓浪屿上最早的题刻,“洞天”就是道教中所说的“洞天福地”意思,就是说鼓浪屿就像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一样,那么它到地像不像呢,这就得由各位自己亲自去体验了!这里小小考大家一个问题,“同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什么官位?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同知相当于现在的副*,而*称“知府”,*就叫“知县”了,说了一些题外话,大家权当增长一些小知识。我们再看“鹭江第一”这是由清代道光进士林鍼所题,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而“天风海涛”则是民国四年(1915年)由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所题,这四个字淋淋尽致地形容出了鼓浪屿独特的景色,等会儿我们登上天风台便能够感受到!刚才这位大哥问了,“巡按使”又是什么官位,看来大家对古代官位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既然这样,我给大家简要讲讲明代的官位制度吧!明朝改元代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三司,布政使就是现在的*了,掌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事。中央派监察御史巡查各地,称“巡按使”,或派京官称“巡抚”,凌驾三司之上。再下来就是知府和知县了。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这摩崖石刻下的是日光寺,原名莲花庵,也许有些朋友早就想知道它为什么叫日光岩了吧?在明代未年,厦门名士池显方在山下建私人住宅,名“晃园”此山始称“晃岩”,因为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的五老峰后升起,莲花庵最先沐浴在阳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此山也称“日光岩”。又相传当年郑成功来到晃岩,觉得景色远胜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就成了“日光岩”。这日光寺实际上是一个以石为顶的山洞,又称“一片瓦”,是一座精巧玲珑袖珍式的寺庙,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它的大雄宝殿与弥陀殿是对合而设的,这在全国的唯一的,但别看这寺庙小,我国著名的弘一法师也曾来过此处,并在此校点《东瀛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通释》,还写作了《观音菩萨正文》即《普门品》,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早年曾留学日本,精通油画、音乐、戏剧、诗歌、书法、金石等,于1932年应闽南佛学院礼聘来厦门讲法至1938年止,于1936年6月到此处闭关八个月。

  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九夏生寒”是黄仲训所题,署名“铁彝”是他的字号,“九夏生寒”说明这儿非常凉爽,而这凉爽自然来自“鹭江龙窟”。请各位团友随我沿着石阶往上走,这便是当年郑成功屯兵鼓浪屿的“龙头山寨”寨门,请大家回过身来看这右边岩壁上的石刻,这是当年十九路军军长蔡延锴将军到此处见景生情写下的七绝“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再转过身来看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的教肓家蔡元培先生所题刻的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对郑成功的赞美、怀念之情。

  拾级而上,请看右边“脚力尽时山更好”的题刻,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写,前面就是“古壁暑洞”,大家看看这左边岩壁上的圆孔是做什么用的呢?有没有人猜出来呀?这便是当年士兵搭架帐篷所用!看这古壁暑洞是由巨石架起的通风口,天风穿洞,凉爽异常!

  好了,不知这暑洞是否已拂去了大家疲劳的汗珠?那么大家再随我往上走,大家看,这岩壁上有一首蒋鼎文的《日光岩铭》,当年他解决了十九路军发动的闽变后踌躇满志,心情非常好,便写下了“日光岩,石磊磊,环海梯田成玉垒,上有浩浩之天风,下有泱泱之大海。天围古屿作汤池,风鼓浪声助奏凯。天柱不倾海不飞,我铭其崖视亿载。”这与前面蔡廷锴将军的意境完全不同,好了,现在我们将登上日光岩最高顶峰天风台,去领略一下天风海涛吧!

  由于道路坡陡路窄请大家一定要小心地攀登。现在我们已到达了这日光岩最高的山峰,沐浴着天风,倾听着海涛,请各位眺望远处,水天一色,把一切世间的烦恼都抛开,全身心融入这优美和谐的世界中去吧!看脚下的鼓浪屿,各种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好像是从钢琴之岛弹奏出来的音符,凝固成一曲最浪漫的旋律,这是一座神奇的岛屿,在这里的每一栋典雅的楼房里都有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红色圆顶的建筑十分明显,那就是鼓浪屿最有名的“八卦楼”,稍离我们近点的竖着十字架的建筑,就是闽南最有名的大教堂“三一堂”,再往前看,鼓浪屿隔鹭江与厦门相望,这里的特色建筑与厦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将我们留在东西文化强烈撞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中。举目西望嵩屿电厂的烟囱高高耸起,著名的海沧开发区就在眼前,通过新建的海沧大桥与厦门连成一体;南面,漳州的中银开发区正在崛起;朝东看,厦门市区、东渡港区、象屿保税区、厦门大学尽在眼中;北面海沧大桥飞架厦门西海。好了,请各位随我下去,下去时大家还是一定要小心行走!一会儿我们去参观郑成功纪念馆。

  我们现在已抵达郑成功纪念馆,这是1962年2月1日为纪念郑成功*300周年开放的,馆匾是由郭沫若所题,郑成功原名森,字俨明,号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户海滨,现馆内还有日*长琦县佐世保市代表团送来的郑成功出生地“儿诞石”的照片,他7岁回国入南京太学,1661年4月12日从金门的料罗湾出发收复了被荷兰侵略了38年的台湾,1662年7月病逝台湾,年仅39岁,这个纪念馆从丰富的资料、实物、照片等展示了郑成功不*凡的一生,现在给大家十五分钟参观时间!待会在一楼集中。

  通过参观郑成功纪念馆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民族英雄有没有多了一层认识呢?现在我们将乘坐空中缆车到达百鸟园,百鸟园面积2000*方米,园内饲养了100多种,1000只从全国各地征购来的珍贵名鸟,一会儿我们去看它们可爱的舞台表演,以解你们的旅途疲劳!

  各位来宾,一个半小时的游览结束了,走过了一段历史的长河,不知道给你们留下些什么呢?当然除了历史,我们还欣赏过了海滨的美景,希望这些都能够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也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谢谢!再见!

福建日光岩导游词2

  各位来宾,你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们开车的师傅姓陈,我是厦屿旅行社的导游,姓吴,名XX!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导游,为你们服务,希望在我们相处的时间能够让你们感到一份快乐!预祝大家能够玩得开心、吃得称心、住得舒心、走得顺心,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的支持!

  现在,我们将去游览日光岩景区,日光岩处在我们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的鼓浪屿,最高海拔92.7米,面积53000*方米,于2000年1月7日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在此年也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我们今天参观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踏入新修的山门,各位来宾大家请抬头看前方岩壁上方的摩崖石刻,请猜猜,这些文字是由几个人题刻的呢?好像都没有人答对哟!我们看,上面横刻着“天风海涛”,竖刻着“鼓浪洞天”、“鹭江第一”,这三幅文字分别由三人所题刻,那有没有人能猜出哪一幅的历史最久呢?对了,正如这位所说的“鼓浪洞天”,它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由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所书,据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鼓浪屿上最早的题刻,“洞天”就是道教中所说的“洞天福地”意思是鼓浪屿就像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一样,那么它到地像不像呢,那得由各位自己亲自去体验咯!我们再看“鹭江第一”这是由清代道光进士林錚所题,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而“天风海涛”则是民国四年(1915年)由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所题,这四个字淋淋尽致地形容出了鼓浪屿独特的景色,等会儿我们登上天风台便能够感受到!

  这摩崖石刻下的是日光寺,原名莲花庵,也许有些朋友早就想知道它为什么叫日光岩了吧?

  在明代未年,厦门名士池显方在山下建私人住宅,名“晃园”此山始称“晃岩”,因为第天凌晨,朝阳从厦门的五老峰后升起,莲花庵最先淋浴在阳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此山也称“日光岩”,又相传当年郑成功来到晃岩,觉得景色远胜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就成了“日光岩”。这日光寺实际上是一个以石为顶的山洞,又称“一片瓦”,是一座精巧玲珑袖珍式的寺庙,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它的大雄宝殿与弥陀殿是对合而设的,这在全国的唯一的,但别看这寺庙小,我国著名的弘一法师也曾来过此处,并在此校点《东瀛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通释》,还写作了《观音菩萨正文》即《普门品》,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早年曾留学日本,精通油画、音乐、戏剧、诗歌、书法、金石等,于1932年应闽南佛学院礼聘来厦门讲法至1938年止,于1936年6月到此处闭关八个月。

  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九夏生寒”是黄仲训所题,署名“铁彝”是他的字号,这四个字是于1918年日光岩建成瞰青别墅时一起完成的,“九夏生寒”说明这儿非常凉爽,而这凉爽自然来自“鹭江龙窟”相传鼓浪屿曾住有五条龙,请各位来宾随我沿着石阶往上走,这便是当年郑成功屯兵处,请大家回过身来看这右别岩壁上的石刻,这是当年十九路军军长、副指挥官蔡延锴将军到此处见景生情写下的七绝“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再转过身来看曾当任过北大校长的教肓家蔡元培先生所题刻的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对郑成功的怀念之情。

  拾级而上,请看右边“脚力尽时山更好”的题刻,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写,一股奋发之情催人向顶峰奔去,前面就是“古壁暑洞”,大家看看这左边岩壁上的圆孔是做什么用的呢?有没有人猜出来呀?这便是当年士兵搭架帐篷所用!看这古壁暑洞是由巨石架起的通风口,天风穿洞,凉爽异常!

推荐访问:福建 导游词 日光岩 福建日光岩导游词 菁选2篇 福建日光岩导游词1 日光岩的导游词 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导游词 日光岩寺导游词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