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作文教学观,菁选2篇(2023年)

我作文教学观,菁选2篇(2023年)

发布时间: 2025-05-15 15:59:02 来源:网友投稿

我的作文教学观1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不仅仅是要在语文课本中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这几种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往往是写作。我在刚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作文教学观,菁选2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我作文教学观,菁选2篇(2023年)

我的作文教学观1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不仅仅是要在语文课本中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这几种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往往是写作。我在刚接手这个班时学生已经上四年级,按理说经过三年级一年的习作训练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与能力,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上作文课学生不是眉头紧锁、下笔艰难就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作文收上来大多数内容不具体、语言干瘪、缺乏新意。针对学生习作的这种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学生作文方法的引导。

  一、广泛读书,丰富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虽说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不同类别的课外读物,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我想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把自己的读物拿出来资源共享,那么班上不就有很多不同的课外书了吗?于是,我动员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捐出来,在班上成立班级图书角并分门别类摆放。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借到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在学生读书的过程当中我便引导学生把文中写得优美的、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句子摘抄在本子上,然后每节语文课抽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积累到的词句,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既增加了语言的积累,又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为学生独立习作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二、走进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我们的人生是千姿百态、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这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我们小学生往往不能把作文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指导观察。五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要求学生写春天的发现。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我便组织学生到田野、校园、小河边寻找出春天里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引导学生抓住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通过仔细观察,他们真正地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春天的五彩斑斓。一篇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真实而生动。

  三、科学评价,增强学生习作兴趣

  评议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待学生的习作我们应该用辨证的眼光去看,采用1+1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优秀作文时既要肯定和赞扬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评论差生作文时则要尽可能的找出其成功的地方而委婉的指出不足。只有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才能让优秀的学生做到精益求精,后进的学生不断进取。

我的作文教学观2

  一直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偏重理论讲授,忽视学生的体验和表达,缺乏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意识和能力。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丢了;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扔了。为了学生写作中 “稳妥”和 “保险”,教学中将“作文”与“做人”割裂。学生的作文也就充斥着假话、空话和废话。导致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许多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感悟、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没有记录,把美德善行认为是作秀。

  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的这个死胡同,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方法,现在写出来,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积累素材、体悟生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写作文是随意编造。因此,我利用图书馆,注意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进行自主阅读,以读促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领略前人磨练成熟的思想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学习到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富有成效的表达技巧。同时注意加强阅读指导,如怎样选择读物、怎样读懂文章内容、怎样培养好的读书习惯、怎样提高读书速度等。要求他们认真看准字词句段,做到边读边想,细心体会字句的意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等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引导学生体悟生活我组织春游,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组织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让他们领略美妙的自然,感受火热的生活,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鲜活的素材和写作的灵感。

  二、开放写作内容和形式

  1、开放写作内容,引入生活活水。教学中,开放作文的内容主题,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讴歌生活中的*,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像。2、开放写作形式。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记叙、议论、抒情或综合等表达方法和诗歌、剧本、广告词等体裁,让他们自由展示个性。如我们进行了“活动作文”教学,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

  三、实行多元化评改

  ①自我评改,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②合作评改 ,在学生自评自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找伙伴互评互改。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认识的问题,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让学生既当“作者”又当“读者”, 转换角色,互相沟通和启发,达到提高。 ③集体评改,将基本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的作文印发给学生,集体进行“病文会诊”,让学生做“大夫”,在修改中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实际收获。④家长评改。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请家长评改孩子的作文,有利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 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编写作文集。每学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汇成集子、自行设计封面、委托家长或老师写的序言,这种做法激发全体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写作活动中。 ②鼓励学生向各级刊物投稿。为争取投稿成功,老师针对性印发省内外学生报刊、杂志的邮编、地址,供学生选择,尤其还奖励发表作品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在班级开辟习作发表园地,并在一旁附有师生的小评议,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作品质和写作习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作文由“怕”变成了“”,学生逐渐想写、敢写、乐写、善写。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广泛阅读、积极思考、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写作能力、思想觉悟和认识水*有较大提高。

推荐访问:作文教学 菁选 我作文教学观 菁选2篇 我的作文教学观1 我的教师观作文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