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宫的介绍旧址在哪里1 日华宫旧址在泊头市富镇严铺村内,系西汉河间王刘德所建。《西京杂记》载:“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廿余区,以待学士,自奉养不逾宾客”。日华宫的建造,其目的就是广求书籍、招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华宫介绍旧址在哪里,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日华宫的介绍旧址在哪里1
日华宫旧址在泊头市富镇严铺村内,系西汉河间王刘德所建。《西京杂记》载:“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廿余区,以待学士,自奉养不逾宾客”。日华宫的建造,其目的就是广求书籍、招贤纳士、整理古籍、开展学术研究, 一时成为全国儒学研究中心,对于抢救先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功莫大焉,如毛苌研究释义的《诗经》被称为“毛诗”即在此所著。
日华宫的介绍旧址在哪里2
汉代以后,日华宫荒废无存,历经几个朝代的一千多年后,明成化年间,御史王注在其故里南侧寻得日华宫旧址,在此处“建别业,植杏树数百株”,当地人称为“红杏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帝沿御路过此地,看到东有御路南北通达,西有老盐河流水潺潺,是一块风水宝地,遂敕建行宫,名为“红杏园行宫”。行宫建筑规模比日华宫庞大,南北长八十步,东西宽六十八步,四周绕以墙垣,宫内有殿房十几座,长廊逶迤,曲径通幽,荷塘菰蒲,*台亭榭,月桥拱架。池边栽种杏、柳、榆、槐等各种树木,尤以杏树最为繁茂。每逢春季,群芳争妍,云霞蔽天,一派胜景。
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行宫遗址上建义塾。光绪九年(1883年),献县(此时该地属献县)知县王瓒元又重修“红杏园义塾”,扩大其规模,占地面积扩大到63亩。*期间,又将义塾改称日华学校。如今,昔日风物已荡然无存,旧址被严铺村民房包围,只留下一片野草丛生、残石瓦砾面积不大的低洼地。
从古至今,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或专程凭吊,或途经此地,都留下不少诗词歌赋。清乾隆皇帝驻跸时曾写《红杏园诗>>:
“渤海经古邑 /芳园驻翠辇 /徘徊寻故迹 /云昔日华馆/三雍曾著称/五经亦赖显/崇构早倾颓/土阶新拓展/池台取略具 /琴书供静遣/物力毋殛劳/容膝斯已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