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度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

2023年度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

发布时间: 2022-12-28 19:00:01 来源:网友投稿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⑴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⑵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⑴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⑵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⑶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⑴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⑵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⑴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⑵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⑶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⑴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⑵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卡片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探索10以内相邻数。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自备红圆点2个,蓝圆点3个,绿圆点4个,1——10的竖长条点卡,数卡1——10。

  三、活动过程:

  1、认识3的相邻数。

  a教师将三种颜色的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b教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c教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d教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3个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3个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

  e教师:为什么2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f教师: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3比2怎么样?3比4又怎么样?

  2、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a教师出示1——10的竖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b教师指着4的竖长条点卡,提问:图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竖长条点卡和比它多1的竖长条点卡。

  c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d教师:数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f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一个数总比它前一个数大1,比它后一个数小1、

  3、游戏:找相邻数朋友。

  a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多1与少1)。

  b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邻数数卡。

  c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个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3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护和关心朋友。

  3、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多种分类方法并学以致用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基本环节: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三、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四、延伸环节: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分类。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颜色、大小、不同的皮球卡片,黑兔白兔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2、演示用的动物和皮球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提出要求。

  提问:

  (1)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2)把大小不同的皮球分成两份,你想怎么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介绍各自分法。

  3、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白兔和绿皮球的多少。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6

  设计思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幼儿园科学工作室的研究内容。这学期来,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并积极探索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快乐地学习,自主地成长。本节活动就是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朋友越多越快乐>产生的。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影子的特点,知道影子是与实物外形一样的。

  2.学习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在此基础上判断并找出实物的影子。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操作卡上的内容难度具有递进性),笔一支;

  3.教师的教学范图两大张,分别张贴于黑板两面,纸棒子一根,两只具有细微区别的毛绒熊玩具,红笔或粉笔一支;

  4.影子知识的准备。

  教学过程

  1.语言激趣导入,引出影子朋友。

  师:小朋友,我很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和你们做朋友真高兴!今天我还带来我的一个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师稍作左盼右顾寻找状。)1、2、3我的好朋友请出来!(此时,投影光亮,师站在光下摆出个美丽姿态,墙上立刻呈现影子造型。)我的好朋友是谁呢?(你的影子。)对喽!我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影子(如图1)。

  点评

  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配以恰当的体态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当影子朋友突然出现于孩子眼前时,很多孩子们叫了起来,那样子兴奋极了。在幼儿开心的笑声中,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2.玩一玩,说一说,感知影子与实物的关系。

  (1)在玩中感知实物外形不同,影子也不同。

  师:谁愿意上来请出自己的影子朋友?(一次请四位幼儿上来,反复两次。)

  幼儿上来后,师念儿歌:1、2、3,影子朋友请出来!(当念到“请出来时”,打开投影灯光,墙上出现幼儿的影子。)

  师:这是谁的影子朋友?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那个影子和他是一样的……

  交换玩一次后师总结:原来影子朋友的形状和小朋友的样子是一样的;小朋友样子不同,影子朋友也就不一样 (如图2)。

  (2)在玩中观察影子的细微变化。

  师:谁来了?(两只小熊。)仔细找一找!黄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白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儿:黄熊大一点点,白熊小一点点;黄熊头上有一朵小花,白熊没花;白熊拿了一只小杯子,黄熊没拿杯子……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我们找影子朋友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它们的整体形状,然后再从上到下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你就可以找出谁是谁的影子朋友了(如图3)。

  点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有趣的影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3.运用观察方法,共同寻找影子朋友。

  (1)师:小朋友,有只小狐狸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真着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你们看!(出现一只小狐狸和许多与其相似的影子。)请小朋友来仔细观察。

  (2)稍等片刻后:“谁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

  师指着幼儿一致不同意的影子说:为什么它不是?(形状不一样:前腿往后……)并将此影子拿到旁边。

  师指着幼儿一致认同的两个影子(略有差异),说:“小朋友说这个是它的影子朋友,这个也是它的影子朋友,那让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两个影子(分别将两个影子放在小狐狸的下面以便幼儿比较观察),先来看一看它(指着不是的那个)是不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比较比较看,从头到尾仔细看。(幼儿说“不是”后)问:为什么不是小狐狸的朋友?

  师:哦!小狐狸有长长胡须,而这个影子没有,所以不是它的朋友。那小狐狸的影子朋友就是谁呢?(幼儿齐指。)对,这才是它的影子朋友。(师用笔圈出来。)

  师:原来这两个影子只有胡须一点点不一样,还真难发现。看来我们观察时可要仔细(如图4)。

  点评

  运用小狐狸寻求帮助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强者自豪感,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为尽快帮助小狐狸找到影子朋友,孩子们很快运用了刚才学会的观察方法。

  4.运用观察方法,幼儿独立操作思考。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狐狸,小狐狸真高兴!可是,这里还有很多东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也想请小朋友帮忙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2)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看!是谁找不到影子朋友?(自行车、小蚂蚁、葫芦娃、小老鼠。)在找影子朋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小朋友观察时要从上到下认真地看,还要一个一个比较地看,保持安静,自己想,这样才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朋友。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后,用笔把影子朋友圈出来。别找锗哦!不然它们可不高兴呢!现在拿出你的操作卡开始吧!

  (3)幼儿独立操作。(师要注意观察,暗示幼儿独立思考,并提醒动作快的幼儿注意检查。)

  点评

  在幼儿还沉浸于帮助小狐狸的热情中时,教师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卡,让幼儿继续发挥自己助人的积极性,独立运用观察方法操作思考。由于幼儿有委托帮助之任务,所以孩子们独立操作时非常认真,并能充分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左看右看,静心思考。

  (4)评价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找出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吧!

  说第一个:师:快来告诉它,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同意吗?(画圈)为什么这个不是?(这一个没有座垫、铃的位置还和它不一样。)

  说第二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二个)观察真仔细!小蚂蚁的影子朋友就是它,(画圈)为什么不是它?(少一只手。)

  第三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第二个)现在有两种观点,先来看这个,它和葫芦娃一样吗?什么不一样?(头巾不一样。)这么一点点的地方不一样,找出来的小朋友真棒!

  第四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有多种答案)先来看第一个,是吗?(不是,多条尾巴,耳朵不一样。打个叉。)再来看第二个,是吗?(不是,胡须不一样。)

  小老鼠的影子朋友是第几个?(第三个。)

  师:小老鼠的影子朋友可真难找,要在三个里面找一个。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找出来了,你们真棒!以后我们会在区域里面放一些更难的,请小朋友从四个影子里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你们可以去试一试,看一看谁最聪明。

  (5)修改自己的作业,教师作全面检查。

  师:小朋友,你都找对了吗?如果你做错了,可以在原来的上面打个叉,然后重新找出正确的影子朋友。做对的小朋友可以去和自己的影子朋友玩游戏。

  点评

  运用幼儿集体评价的方法,使幼儿逐步学会在互动中掌握独立判断自己操作情况的能力。幼儿在互动评价中,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想第一个告诉你它们的影子朋友是哪个。

  5.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地和自己的影子玩游戏。

  完成的幼儿自由地去灯光下玩影子游戏。

  活动反思

  在欢快的笑声中,我和孩子们结束了本节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争着表述的焦急样、孩子们思考的安静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中,让我体会到了教的幸福,也使我深深反思起本节活动的得与失。

  1.数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发展的。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我创设了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如:活动开始时,我就运用情境性语言导入活动,接着我又让幼儿在玩中找自己的影子朋友、找小熊的影子朋友、找狐狸的影子朋友、最后找许多物品的影子朋友,使幼儿在玩玩、看看、找找中轻松地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活力。

  2.活动过程梯度化。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四下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看。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本节活动过程中,幼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的方法是在充满梯度的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的。幼儿先在与自己的影子朋友、与小熊的影子朋友游玩中初步了解观察的方法,接着幼儿又在共同寻找小狐狸的影子朋友中掌握观察的方法,最后幼儿是在独立寻找各种东西的影子朋友中巩固观察的方法。活动过程步步加深,层层递进。尤其是在幼儿的操作卡中我也将逐步加大难度的思想融入于卡片内容的设计中,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3.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活动中,我始终让幼儿走在前面,在生生互动中逐步地概括和提练出观察和思维的方法。因此,幼儿在独立操作时,很多幼儿能很好地运用观察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操作过程中一直很专注,很投入,评价后的修改情况也非常好,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在为幼儿服务这一理念。

  活动中的幼儿是开心的,投入的,活动中的教师是轻松的,自然的。不足之处是在设计幼儿的操作卡时体现了递进原则的同时也适当考虑个别幼儿的差异性就更科学了。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7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分类。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颜色、大小、不同的皮球卡片,黑兔白兔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2、演示用的动物和皮球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提出要求。

  提问:(1)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2)把大小不同的皮球分成两份,你想怎么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介绍各自分法。

  3、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白兔和绿皮球的多少。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⑴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⑵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⑴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⑵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⑶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⑴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⑵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⑴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⑵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⑶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⑴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⑵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卡片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数字1、2、3

  2、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活动反思:

  学条件的限制这节课我们没能使用电子课件,但是孩子们通过多多的实物及图片能将他们各自表示的数字与数字娃娃1、2、3对上号,整个找朋友游戏的过程从实物开始,到图片,再到连线找朋友,难度在层层递进。用数字娃娃对中班小朋友的不信任做为小朋友们勇气与动力的源泉,到小朋友们为数字娃娃找到朋友的胜利结果,鼓舞孩子产生自信,挑战困难。所以我感觉这节课,不仅有数学知识,更深透了社会知识、健康知识,既有孩子说话听话能力的培养,更有孩子识数、对应等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阅读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1)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⑴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⑵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⑴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⑵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⑶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⑴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⑵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⑴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⑵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⑶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⑴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⑵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卡片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⑴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⑵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⑴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⑵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⑶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⑴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⑵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⑴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⑵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⑶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⑴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⑵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卡片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3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认识数字1、2、3;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 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

  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

  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

  (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活动反思:

  学条件的限制这节课我们没能使用电子课件,但是孩子们通过多多的实物及图片能将他们各自表示的数字与数字娃娃1、2、3对上号,整个找朋友游戏的过程从实物开始,到图片,再到连线找朋友,难度在层层递进。用数字娃娃对中班小朋友的不信任做为小朋友们勇气与动力的源泉,到小朋友们为数字娃娃找到朋友的胜利结果,鼓舞孩子产生自信,挑战困难。所以我感觉这节课,不仅有数学知识,更深透了社会知识、健康知识,既有孩子说话听话能力的培养,更有孩子识数、对应等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探索10以内相邻数。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自备红圆点2个,蓝圆点3个,绿圆点4个,1——10的竖长条点卡,数卡1——10。

  三、活动过程:

  1、认识3的相邻数。

  a教师将三种颜色的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b教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c教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d教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3个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3个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

  e教师:为什么2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f教师: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3比2怎么样?3比4又怎么样?

  2、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a教师出示1——10的竖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b教师指着4的竖长条点卡,提问:图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竖长条点卡和比它多1的竖长条点卡。

  c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d教师:数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f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一个数总比它前一个数大1,比它后一个数小1、

  3、游戏:找相邻数朋友。

  a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多1与少1)。

  b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邻数数卡。

  c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个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5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1)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2)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1)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2)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3)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1)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2)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1)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3)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1)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2)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7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分类。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颜色、大小、不同的皮球卡片,黑兔白兔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2、演示用的动物和皮球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提出要求。

  提问:(1)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2)把大小不同的皮球分成两份,你想怎么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介绍各自分法。

  3、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白兔和绿皮球的多少。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⑴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⑵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⑴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⑵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⑶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⑴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⑵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⑴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⑵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⑶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⑴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⑵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卡片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并学习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学到的几何图形拼接成一幅画。

  3.体验游戏中的快乐,激发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加以区分。

  难点:用认识的几何图形作画。

  三、活动准备:

  认知经验:中班幼儿已有的对图形的认知经验。

  物质材料:几何图形卡片(配配卡)以及有关图形的实物;几何图形拼接成的拼接画;水彩笔,卡纸,小纸箱。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情境导入

  今天啊是个特别的日子——国庆节。每年十月一号。它可是祖*亲的生日。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我先不告诉大家里面装了什么东西。那我们一起来摸摸看它里面有什么?(可以激起幼儿学习探索兴趣)

  2.基本部分

  (1)出示神秘盒

  现在我请几位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小椅子上举手的小朋友来前面摸一下这个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宝贝?请大家仔细地摸摸看。

  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小手指真灵敏,都摸出来它的形状并且说出来了它们的名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呢?(西瓜、苹果、魔方、窗户、桌子)

  小朋友都回答得特别棒,老师根据图形特征,编了几个顺口溜,我说你们听并思考老师说的对不对,好不好?现在,张开自己的小耳朵,开始喽!圆形宝宝: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象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方方正正本领好。

  (2)放拼接画,帮助幼儿理解图形

  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这些画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宝贝们,今天老师说了是祖*亲的生日了,那老师给各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白纸,请小朋友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用今天已经学到的图形拼接成一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想要感恩的人,好吗?老师黑板上的拼接画也可以做参考。(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动手完成感恩节礼物)

  3.结束部分:

  请部分有创意作品的小朋友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简单描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将做好的拼接画进行最后的装饰,送给自己的最想感恩的人,并且拥抱他们。

  五、活动延伸:

  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或者周六日跟着自己爸爸妈妈出去的时候看见的建筑物都有什么形状的,周一来学校时候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分享交流。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2)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2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护和关心朋友。

  3、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多种分类方法并学以致用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基本环节: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三、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四、延伸环节: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3

  设计思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幼儿园科学工作室的研究内容。这学期来,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并积极探索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快乐地学习,自主地成长。本节活动就是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朋友越多越快乐>产生的。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影子的特点,知道影子是与实物外形一样的。

  2.学习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在此基础上判断并找出实物的影子。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操作卡上的内容难度具有递进性),笔一支;

  3.教师的教学范图两大张,分别张贴于黑板两面,纸棒子一根,两只具有细微区别的毛绒熊玩具,红笔或粉笔一支;

  4.影子知识的准备。

  教学过程

  1.语言激趣导入,引出影子朋友。

  师:小朋友,我很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和你们做朋友真高兴!今天我还带来我的一个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师稍作左盼右顾寻找状。)1、2、3我的好朋友请出来!(此时,投影光亮,师站在光下摆出个美丽姿态,墙上立刻呈现影子造型。)我的好朋友是谁呢?(你的影子。)对喽!我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影子(如图1)。

  点评

  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配以恰当的体态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当影子朋友突然出现于孩子眼前时,很多孩子们叫了起来,那样子兴奋极了。在幼儿开心的笑声中,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2.玩一玩,说一说,感知影子与实物的关系。

  (1)在玩中感知实物外形不同,影子也不同。

  师:谁愿意上来请出自己的影子朋友?(一次请四位幼儿上来,反复两次。)

  幼儿上来后,师念儿歌:1、2、3,影子朋友请出来!(当念到“请出来时”,打开投影灯光,墙上出现幼儿的影子。)

  师:这是谁的影子朋友?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那个影子和他是一样的……

  交换玩一次后师总结:原来影子朋友的形状和小朋友的样子是一样的;小朋友样子不同,影子朋友也就不一样(如图2)。

  (2)在玩中观察影子的细微变化。

  师:谁来了?(两只小熊。)仔细找一找!黄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白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儿:黄熊大一点点,白熊小一点点;黄熊头上有一朵小花,白熊没花;白熊拿了一只小杯子,黄熊没拿杯子……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我们找影子朋友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它们的整体形状,然后再从上到下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你就可以找出谁是谁的影子朋友了(如图3)。

  点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有趣的影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3.运用观察方法,共同寻找影子朋友。

  (1)师:小朋友,有只小狐狸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真着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你们看!(出现一只小狐狸和许多与其相似的影子。)请小朋友来仔细观察。

  (2)稍等片刻后:“谁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

  师指着幼儿一致不同意的影子说:为什么它不是?(形状不一样:前腿往后……)并将此影子拿到旁边。

  师指着幼儿一致认同的两个影子(略有差异),说:“小朋友说这个是它的影子朋友,这个也是它的影子朋友,那让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两个影子(分别将两个影子放在小狐狸的下面以便幼儿比较观察),先来看一看它(指着不是的那个)是不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比较比较看,从头到尾仔细看。(幼儿说“不是”后)问:为什么不是小狐狸的朋友?

  师:哦!小狐狸有长长胡须,而这个影子没有,所以不是它的朋友。那小狐狸的影子朋友就是谁呢?(幼儿齐指。)对,这才是它的影子朋友。(师用笔圈出来。)

  师:原来这两个影子只有胡须一点点不一样,还真难发现。看来我们观察时可要仔细(如图4)。

  点评

  运用小狐狸寻求帮助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强者自豪感,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为尽快帮助小狐狸找到影子朋友,孩子们很快运用了刚才学会的观察方法。

  4.运用观察方法,幼儿独立操作思考。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狐狸,小狐狸真高兴!可是,这里还有很多东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也想请小朋友帮忙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2)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看!是谁找不到影子朋友?(自行车、小蚂蚁、葫芦娃、小老鼠。)在找影子朋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小朋友观察时要从上到下认真地看,还要一个一个比较地看,保持安静,自己想,这样才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朋友。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后,用笔把影子朋友圈出来。别找锗哦!不然它们可不高兴呢!现在拿出你的操作卡开始吧!

  (3)幼儿独立操作。(师要注意观察,暗示幼儿独立思考,并提醒动作快的幼儿注意检查。)

  点评

  在幼儿还沉浸于帮助小狐狸的热情中时,教师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卡,让幼儿继续发挥自己助人的积极性,独立运用观察方法操作思考。由于幼儿有委托帮助之任务,所以孩子们独立操作时非常认真,并能充分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左看右看,静心思考。

  (4)评价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找出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吧!

  说第一个:师:快来告诉它,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同意吗?(画圈)为什么这个不是?(这一个没有座垫、铃的位置还和它不一样。)

  说第二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二个)观察真仔细!小蚂蚁的影子朋友就是它,(画圈)为什么不是它?(少一只手。)

  第三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第二个)现在有两种观点,先来看这个,它和葫芦娃一样吗?什么不一样?(头巾不一样。)这么一点点的地方不一样,找出来的小朋友真棒!

  第四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有多种答案)先来看第一个,是吗?(不是,多条尾巴,耳朵不一样。打个叉。)再来看第二个,是吗?(不是,胡须不一样。)

  小老鼠的影子朋友是第几个?(第三个。)

  师:小老鼠的影子朋友可真难找,要在三个里面找一个。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找出来了,你们真棒!以后我们会在区域里面放一些更难的,请小朋友从四个影子里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你们可以去试一试,看一看谁最聪明。

  (5)修改自己的作业,教师作全面检查。

  师:小朋友,你都找对了吗?如果你做错了,可以在原来的上面打个叉,然后重新找出正确的影子朋友。做对的小朋友可以去和自己的影子朋友玩游戏。

  点评

  运用幼儿集体评价的方法,使幼儿逐步学会在互动中掌握独立判断自己操作情况的能力。幼儿在互动评价中,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想第一个告诉你它们的影子朋友是哪个。

  5.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地和自己的影子玩游戏。

  完成的幼儿自由地去灯光下玩影子游戏。

  活动反思

  在欢快的笑声中,我和孩子们结束了本节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争着表述的焦急样、孩子们思考的安静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中,让我体会到了教的幸福,也使我深深反思起本节活动的得与失。

  1.数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发展的。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我创设了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如:活动开始时,我就运用情境性语言导入活动,接着我又让幼儿在玩中找自己的影子朋友、找小熊的影子朋友、找狐狸的影子朋友、最后找许多物品的影子朋友,使幼儿在玩玩、看看、找找中轻松地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活力。

  2.活动过程梯度化。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四下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看。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本节活动过程中,幼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的方法是在充满梯度的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的。幼儿先在与自己的影子朋友、与小熊的影子朋友游玩中初步了解观察的方法,接着幼儿又在共同寻找小狐狸的影子朋友中掌握观察的方法,最后幼儿是在独立寻找各种东西的影子朋友中巩固观察的方法。活动过程步步加深,层层递进。尤其是在幼儿的操作卡中我也将逐步加大难度的思想融入于卡片内容的设计中,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3.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活动中,我始终让幼儿走在前面,在生生互动中逐步地概括和提练出观察和思维的方法。因此,幼儿在独立操作时,很多幼儿能很好地运用观察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操作过程中一直很专注,很投入,评价后的修改情况也非常好,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在为幼儿服务这一理念。

  活动中的幼儿是开心的,投入的,活动中的教师是轻松的,自然的。不足之处是在设计幼儿的操作卡时体现了递进原则的同时也适当考虑个别幼儿的差异性就更科学了。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并学习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学到的几何图形拼接成一幅画。

  3.体验游戏中的快乐,激发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加以区分。

  难点:用认识的几何图形作画。

  三、活动准备:

  认知经验:中班幼儿已有的对图形的认知经验。

  物质材料:几何图形卡片(配配卡)以及有关图形的实物;几何图形拼接成的拼接画;水彩笔,卡纸,小纸箱。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情境导入

  今天啊是个特别的日子——国庆节。每年十月一号。它可是祖*亲的生日。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我先不告诉大家里面装了什么东西。那我们一起来摸摸看它里面有什么?(可以激起幼儿学习探索兴趣)

  2.基本部分

  (1)出示神秘盒

  现在我请几位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小椅子上举手的小朋友来前面摸一下这个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宝贝?请大家仔细地摸摸看。

  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小手指真灵敏,都摸出来它的形状并且说出来了它们的名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呢?(西瓜、苹果、魔方、窗户、桌子)

  小朋友都回答得特别棒,老师根据图形特征,编了几个顺口溜,我说你们听并思考老师说的对不对,好不好?现在,张开自己的小耳朵,开始喽!圆形宝宝: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象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方方正正本领好。

  (2)放拼接画,帮助幼儿理解图形

  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这些画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宝贝们,今天老师说了是祖*亲的生日了,那老师给各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白纸,请小朋友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用今天已经学到的图形拼接成一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想要感恩的人,好吗?老师黑板上的拼接画也可以做参考。(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动手完成感恩节礼物)

  3.结束部分:

  请部分有创意作品的小朋友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简单描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将做好的拼接画进行最后的装饰,送给自己的"最想感恩的人,并且拥抱他们。

  五、活动延伸:

  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或者周六日跟着自己爸爸妈妈出去的时候看见的建筑物都有什么形状的,周一来学校时候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分享交流。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6

  设计思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幼儿园科学工作室的研究内容。这学期来,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并积极探索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快乐地学习,自主地成长。本节活动就是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朋友越多越快乐>产生的。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影子的特点,知道影子是与实物外形一样的。

  2.学习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在此基础上判断并找出实物的影子。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操作卡上的内容难度具有递进性),笔一支;

  3.教师的教学范图两大张,分别张贴于黑板两面,纸棒子一根,两只具有细微区别的毛绒熊玩具,红笔或粉笔一支;

  4.影子知识的准备。

  教学过程

  1.语言激趣导入,引出影子朋友。

  师:小朋友,我很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和你们做朋友真高兴!今天我还带来我的一个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师稍作左盼右顾寻找状。)1、2、3我的好朋友请出来!(此时,投影光亮,师站在光下摆出个美丽姿态,墙上立刻呈现影子造型。)我的好朋友是谁呢?(你的影子。)对喽!我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影子(如图1)。

  点评

  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配以恰当的体态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当影子朋友突然出现于孩子眼前时,很多孩子们叫了起来,那样子兴奋极了。在幼儿开心的笑声中,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2.玩一玩,说一说,感知影子与实物的关系。

  (1)在玩中感知实物外形不同,影子也不同。

  师:谁愿意上来请出自己的影子朋友?(一次请四位幼儿上来,反复两次。)

  幼儿上来后,师念儿歌:1、2、3,影子朋友请出来!(当念到“请出来时”,打开投影灯光,墙上出现幼儿的影子。)

  师:这是谁的影子朋友?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那个影子和他是一样的……

  交换玩一次后师总结:原来影子朋友的形状和小朋友的样子是一样的;小朋友样子不同,影子朋友也就不一样 (如图2)。

  (2)在玩中观察影子的细微变化。

  师:谁来了?(两只小熊。)仔细找一找!黄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白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儿:黄熊大一点点,白熊小一点点;黄熊头上有一朵小花,白熊没花;白熊拿了一只小杯子,黄熊没拿杯子……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我们找影子朋友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它们的整体形状,然后再从上到下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你就可以找出谁是谁的影子朋友了(如图3)。

  点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有趣的影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3.运用观察方法,共同寻找影子朋友。

  (1)师:小朋友,有只小狐狸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真着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你们看!(出现一只小狐狸和许多与其相似的影子。)请小朋友来仔细观察。

  (2)稍等片刻后:“谁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

  师指着幼儿一致不同意的影子说:为什么它不是?(形状不一样:前腿往后……)并将此影子拿到旁边。

  师指着幼儿一致认同的两个影子(略有差异),说:“小朋友说这个是它的影子朋友,这个也是它的影子朋友,那让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两个影子(分别将两个影子放在小狐狸的下面以便幼儿比较观察),先来看一看它(指着不是的那个)是不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比较比较看,从头到尾仔细看。(幼儿说“不是”后)问:为什么不是小狐狸的朋友?

  师:哦!小狐狸有长长胡须,而这个影子没有,所以不是它的朋友。那小狐狸的影子朋友就是谁呢?(幼儿齐指。)对,这才是它的影子朋友。(师用笔圈出来。)

  师:原来这两个影子只有胡须一点点不一样,还真难发现。看来我们观察时可要仔细(如图4)。

  点评

  运用小狐狸寻求帮助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强者自豪感,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为尽快帮助小狐狸找到影子朋友,孩子们很快运用了刚才学会的观察方法。

  4.运用观察方法,幼儿独立操作思考。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狐狸,小狐狸真高兴!可是,这里还有很多东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也想请小朋友帮忙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2)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看!是谁找不到影子朋友?(自行车、小蚂蚁、葫芦娃、小老鼠。)在找影子朋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小朋友观察时要从上到下认真地看,还要一个一个比较地看,保持安静,自己想,这样才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朋友。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后,用笔把影子朋友圈出来。别找锗哦!不然它们可不高兴呢!现在拿出你的操作卡开始吧!

  (3)幼儿独立操作。(师要注意观察,暗示幼儿独立思考,并提醒动作快的幼儿注意检查。)

  点评

  在幼儿还沉浸于帮助小狐狸的热情中时,教师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卡,让幼儿继续发挥自己助人的积极性,独立运用观察方法操作思考。由于幼儿有委托帮助之任务,所以孩子们独立操作时非常认真,并能充分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左看右看,静心思考。

  (4)评价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找出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吧!

  说第一个:师:快来告诉它,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同意吗?(画圈)为什么这个不是?(这一个没有座垫、铃的位置还和它不一样。)

  说第二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二个)观察真仔细!小蚂蚁的影子朋友就是它,(画圈)为什么不是它?(少一只手。)

  第三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第二个)现在有两种观点,先来看这个,它和葫芦娃一样吗?什么不一样?(头巾不一样。)这么一点点的地方不一样,找出来的小朋友真棒!

  第四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有多种答案)先来看第一个,是吗?(不是,多条尾巴,耳朵不一样。打个叉。)再来看第二个,是吗?(不是,胡须不一样。)

  小老鼠的影子朋友是第几个?(第三个。)

  师:小老鼠的影子朋友可真难找,要在三个里面找一个。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找出来了,你们真棒!以后我们会在区域里面放一些更难的,请小朋友从四个影子里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你们可以去试一试,看一看谁最聪明。

  (5)修改自己的作业,教师作全面检查。

  师:小朋友,你都找对了吗?如果你做错了,可以在原来的上面打个叉,然后重新找出正确的影子朋友。做对的小朋友可以去和自己的影子朋友玩游戏。

  点评

  运用幼儿集体评价的方法,使幼儿逐步学会在互动中掌握独立判断自己操作情况的能力。幼儿在互动评价中,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想第一个告诉你它们的影子朋友是哪个。

  5.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地和自己的影子玩游戏。

  完成的幼儿自由地去灯光下玩影子游戏。

  活动反思

  在欢快的笑声中,我和孩子们结束了本节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争着表述的焦急样、孩子们思考的安静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中,让我体会到了教的幸福,也使我深深反思起本节活动的得与失。

  1.数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发展的。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我创设了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如:活动开始时,我就运用情境性语言导入活动,接着我又让幼儿在玩中找自己的影子朋友、找小熊的影子朋友、找狐狸的影子朋友、最后找许多物品的影子朋友,使幼儿在玩玩、看看、找找中轻松地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活力。

  2.活动过程梯度化。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四下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看。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本节活动过程中,幼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的方法是在充满梯度的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的。幼儿先在与自己的影子朋友、与小熊的影子朋友游玩中初步了解观察的方法,接着幼儿又在共同寻找小狐狸的影子朋友中掌握观察的方法,最后幼儿是在独立寻找各种东西的影子朋友中巩固观察的方法。活动过程步步加深,层层递进。尤其是在幼儿的操作卡中我也将逐步加大难度的思想融入于卡片内容的设计中,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3.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活动中,我始终让幼儿走在前面,在生生互动中逐步地概括和提练出观察和思维的方法。因此,幼儿在独立操作时,很多幼儿能很好地运用观察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操作过程中一直很专注,很投入,评价后的修改情况也非常好,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在为幼儿服务这一理念。

  活动中的幼儿是开心的,投入的,活动中的教师是轻松的,自然的。不足之处是在设计幼儿的操作卡时体现了递进原则的同时也适当考虑个别幼儿的差异性就更科学了。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7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分类。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颜色、大小、不同的皮球卡片,黑兔白兔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2、演示用的动物和皮球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提出要求。

  提问:(1)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2)把大小不同的皮球分成两份,你想怎么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介绍各自分法。

  3、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白兔和绿皮球的多少。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9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数字1、2、3

  2、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活动反思:

  学条件的限制这节课我们没能使用电子课件,但是孩子们通过多多的实物及图片能将他们各自表示的数字与数字娃娃1、2、3对上号,整个找朋友游戏的过程从实物开始,到图片,再到连线找朋友,难度在层层递进。用数字娃娃对中班小朋友的不信任做为小朋友们勇气与动力的源泉,到小朋友们为数字娃娃找到朋友的胜利结果,鼓舞孩子产生自信,挑战困难。所以我感觉这节课,不仅有数学知识,更深透了社会知识、健康知识,既有孩子说话听话能力的培养,更有孩子识数、对应等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探索10以内相邻数。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自备红圆点2个,蓝圆点3个,绿圆点4个,1--10的竖长条点卡,数卡1--10。

  三、活动过程:

  1、认识3的相邻数。

  a教师将三种颜色的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b教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c教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d教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3个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3个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

  e教师:为什么2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f教师: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3比2怎么样?3比4又怎么样?

  2、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a教师出示1--10的竖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b教师指着4的竖长条点卡,提问:图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竖长条点卡和比它多1的竖长条点卡。

  c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d教师:数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f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一个数总比它前一个数大1,比它后一个数小1。

  3、游戏:找相邻数朋友。

  a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多1与少1)。

  b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邻数数卡。

  c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个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3)

——《找朋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篇

《找朋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护和关心朋友。

  3、 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多种分类方法并学以致用

  活动准备

  1、 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基本环节: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三、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四、延伸环节: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找朋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2

  设计思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幼儿园科学工作室的研究内容。这学期来,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并积极探索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快乐地学习,自主地成长。本节活动就是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朋友越多越快乐>产生的。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影子的特点,知道影子是与实物外形一样的。

  2.学习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在此基础上判断并找出实物的影子。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操作卡上的内容难度具有递进性),笔一支;

  3.教师的教学范图两大张,分别张贴于黑板两面,纸棒子一根,两只具有细微区别的毛绒熊玩具,红笔或粉笔一支;

  4.影子知识的准备。

  教学过程

  1.语言激趣导入,引出影子朋友。

  师:小朋友,我很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和你们做朋友真高兴!今天我还带来我的一个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师稍作左盼右顾寻找状。)1、2、3我的好朋友请出来!(此时,投影光亮,师站在光下摆出个美丽姿态,墙上立刻呈现影子造型。)我的好朋友是谁呢?(你的影子。)对喽!我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影子(如图1)。

  点评

  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配以恰当的体态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当影子朋友突然出现于孩子眼前时,很多孩子们叫了起来,那样子兴奋极了。在幼儿开心的笑声中,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2.玩一玩,说一说,感知影子与实物的关系。

  (1)在玩中感知实物外形不同,影子也不同。

  师:谁愿意上来请出自己的影子朋友?(一次请四位幼儿上来,反复两次。)

  幼儿上来后,师念儿歌:1、2、3,影子朋友请出来!(当念到“请出来时”,打开投影灯光,墙上出现幼儿的影子。)

  师:这是谁的影子朋友?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那个影子和他是一样的……

  交换玩一次后师总结:原来影子朋友的形状和小朋友的样子是一样的;小朋友样子不同,影子朋友也就不一样 (如图2)。

  (2)在玩中观察影子的细微变化。

  师:谁来了?(两只小熊。)仔细找一找!黄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白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儿:黄熊大一点点,白熊小一点点;黄熊头上有一朵小花,白熊没花;白熊拿了一只小杯子,黄熊没拿杯子……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我们找影子朋友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它们的整体形状,然后再从上到下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你就可以找出谁是谁的影子朋友了(如图3)。

  点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有趣的影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3.运用观察方法,共同寻找影子朋友。

  (1)师:小朋友,有只小狐狸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真着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你们看!(出现一只小狐狸和许多与其相似的影子。)请小朋友来仔细观察。

  (2)稍等片刻后:“谁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

  师指着幼儿一致不同意的影子说:为什么它不是?(形状不一样:前腿往后……)并将此影子拿到旁边。

  师指着幼儿一致认同的两个影子(略有差异),说:“小朋友说这个是它的影子朋友,这个也是它的影子朋友,那让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两个影子(分别将两个影子放在小狐狸的下面以便幼儿比较观察),先来看一看它(指着不是的那个)是不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比较比较看,从头到尾仔细看。(幼儿说“不是”后)问:为什么不是小狐狸的朋友?

  师:哦!小狐狸有长长胡须,而这个影子没有,所以不是它的朋友。那小狐狸的影子朋友就是谁呢?(幼儿齐指。)对,这才是它的影子朋友。(师用笔圈出来。)

  师:原来这两个影子只有胡须一点点不一样,还真难发现。看来我们观察时可要仔细(如图4)。

  点评

  运用小狐狸寻求帮助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强者自豪感,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为尽快帮助小狐狸找到影子朋友,孩子们很快运用了刚才学会的观察方法。

  4.运用观察方法,幼儿独立操作思考。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狐狸,小狐狸真高兴!可是,这里还有很多东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也想请小朋友帮忙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2)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看!是谁找不到影子朋友?(自行车、小蚂蚁、葫芦娃、小老鼠。)在找影子朋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小朋友观察时要从上到下认真地看,还要一个一个比较地看,保持安静,自己想,这样才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朋友。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后,用笔把影子朋友圈出来。别找锗哦!不然它们可不高兴呢!现在拿出你的操作卡开始吧!

  (3)幼儿独立操作。(师要注意观察,暗示幼儿独立思考,并提醒动作快的幼儿注意检查。)

  点评

  在幼儿还沉浸于帮助小狐狸的热情中时,教师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卡,让幼儿继续发挥自己助人的积极性,独立运用观察方法操作思考。由于幼儿有委托帮助之任务,所以孩子们独立操作时非常认真,并能充分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左看右看,静心思考。

  (4)评价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找出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吧!

  说第一个:师:快来告诉它,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同意吗?(画圈)为什么这个不是?(这一个没有座垫、铃的位置还和它不一样。)

  说第二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二个)观察真仔细!小蚂蚁的影子朋友就是它,(画圈)为什么不是它?(少一只手。)

  第三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第二个)现在有两种观点,先来看这个,它和葫芦娃一样吗?什么不一样?(头巾不一样。)这么一点点的地方不一样,找出来的小朋友真棒!

  第四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有多种答案)先来看第一个,是吗?(不是,多条尾巴,耳朵不一样。打个叉。)再来看第二个,是吗?(不是,胡须不一样。)

  小老鼠的影子朋友是第几个?(第三个。)

  师:小老鼠的影子朋友可真难找,要在三个里面找一个。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找出来了,你们真棒!以后我们会在区域里面放一些更难的,请小朋友从四个影子里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你们可以去试一试,看一看谁最聪明。

  (5)修改自己的作业,教师作全面检查。

  师:小朋友,你都找对了吗?如果你做错了,可以在原来的上面打个叉,然后重新找出正确的影子朋友。做对的小朋友可以去和自己的影子朋友玩游戏。

  点评

  运用幼儿集体评价的方法,使幼儿逐步学会在互动中掌握独立判断自己操作情况的能力。幼儿在互动评价中,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想第一个告诉你它们的影子朋友是哪个。

  5.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地和自己的影子玩游戏。

  完成的幼儿自由地去灯光下玩影子游戏。

  活动反思

  在欢快的笑声中,我和孩子们结束了本节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争着表述的焦急样、孩子们思考的安静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中,让我体会到了教的幸福,也使我深深反思起本节活动的得与失。

  1.数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发展的。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我创设了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如:活动开始时,我就运用情境性语言导入活动,接着我又让幼儿在玩中找自己的影子朋友、找小熊的影子朋友、找狐狸的影子朋友、最后找许多物品的影子朋友,使幼儿在玩玩、看看、找找中轻松地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活力。

  2.活动过程梯度化。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四下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看。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本节活动过程中,幼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的方法是在充满梯度的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的。幼儿先在与自己的影子朋友、与小熊的影子朋友游玩中初步了解观察的方法,接着幼儿又在共同寻找小狐狸的影子朋友中掌握观察的方法,最后幼儿是在独立寻找各种东西的影子朋友中巩固观察的方法。活动过程步步加深,层层递进。尤其是在幼儿的操作卡中我也将逐步加大难度的思想融入于卡片内容的设计中,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3.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活动中,我始终让幼儿走在前面,在生生互动中逐步地概括和提练出观察和思维的方法。因此,幼儿在独立操作时,很多幼儿能很好地运用观察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操作过程中一直很专注,很投入,评价后的修改情况也非常好,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在为幼儿服务这一理念。

  活动中的幼儿是开心的,投入的,活动中的教师是轻松的,自然的。不足之处是在设计幼儿的操作卡时体现了递进原则的同时也适当考虑个别幼儿的差异性就更科学了。

《找朋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1)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2)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1)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2)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3)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1)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2)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1)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2)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3)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1)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2)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4)

——《找朋友》中班教案10篇

《找朋友》中班教案1

  活动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外界的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在*眼里司空见惯的磁铁吸铁现象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因此我利用这一教育契机,围绕磁铁吸铁的特性,开展了这节“找朋友”的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通过操作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知道有的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有的不能,并能进行分类。

  2.体验磁铁找朋友,学会迁移,感知自己与朋友一起的快乐。

  3.能用记录、言语的方式表达探究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木质积木、夹子、铁钉、海绵、剪刀、啤酒瓶盖、铅笔、梳子、磁铁、纸鱼、雪花片、分类篮。

  2.记录单人手一份。

  3.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朋友的含义。

  活动过程

  1.《找朋友》歌曲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

  师:刚才这首歌曲我们都非常的熟悉是?《找朋友》!大家看,今天活动室来了这么多的新朋友,大朋友,来跟大家一起活动。打个招呼吧!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谁能告诉我,你的朋友都是谁?好朋友在一起时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团结友爱,拉拉手、抱一抱,亲亲热热在一起这才是好朋友。

  2.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吧!这个朋友你认识么?它看起来黑乎乎的,而且遇见它喜欢的东西会紧紧的吸上去的,这是?吸铁石还有一个名字:磁铁。

  这个磁铁宝宝啊有许多长的不同样子的兄弟姐妹,出示不同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说出形状。磁铁宝贝每天都只是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玩,想多认识几个好朋友,今天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大家愿意帮这个忙么?

  小结:认识磁铁,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3.通过操作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知道有的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有的不能。

  师:我们先来注意看大屏幕上都有什么?大屏幕上出示各种图片。大家猜一猜这里面会不会有磁铁宝宝的朋友呢?它们都是什么?大家先开动你的小脑筋来猜想一下,把你觉得能和磁铁做朋友吸在一起的材料后面的格子里做一个标记。打上对号。出示大屏幕上的记录单,演示一遍记录方法。告诉幼儿怎样记录。

  小结:让幼儿自由猜想,并且做记录到记录单上。

  4.师:现在请大家收好手中的笔,放到桌子上,看看我这个篮子里有什么宝贝?磁铁宝贝的朋友呢就藏在这个篮子里,我们先来一起认识一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一一展示各种材料,请幼儿说出它的材质是什么。

  小结:直观的了解、感受各种材料的材质。

  5.师:刚才我们做了猜测,现在我们邀请磁铁宝宝自己来找一找到底谁是它真正的朋友呢?提醒幼儿注意轻拿轻放,注意秩序。

  发放材料,每人一块磁铁进行操作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更正记录。

  现在,你帮磁铁宝宝找到朋友了吗?都有谁呢?请幼儿回答表述。

  小结:他们都是什么做的?铁的!当磁铁宝宝看见铁制品时,就会紧紧地把它吸起来,就像小朋友之间紧紧地抱住一样。而且,我们发现,虽然磁铁的形状不同,可是他们都能吸起铁的东西。

  6.钓鱼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有没有钓过小鱼?我呢这有一支鱼竿,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鱼竿有什么不同,它的鱼钩是?用磁铁做的!对了!再看小鱼,它是一条纸鱼,我们来动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小鱼给钓起来?我们可以借助一下你篮子里的材料帮忙,看一看什么材料可以帮上忙?

  请幼儿自己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方法。引导幼儿讲述各自的方法,注意倾听。

  7.师:现在,请大家将材料分类放好,请把磁铁宝宝的朋友放到红色的篮子里,不是的放到蓝色的篮子里。

  8.延伸。

  原来磁铁宝宝这么喜欢铁制品啊,谢谢大家帮磁铁找到这么多的.好朋友!除了这些朋友还会有么?我们到外面去找找看还有谁是它的好朋友吧?

  9.结束:音乐《找朋友》响起,师幼到户外寻找新朋友。

《找朋友》中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学习英语的乐趣。

  2、锻炼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3、复习本学期所学的英语单词及句子:a+flower……,This/That is+ a+flower……

  二、活动准备

  英语卡片、兔子头饰、挂图、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手指律动:《Ten fingers》

  2、复习单词及短语:出示兔子头饰。

  师:“小兔子很孤单,想找一个好朋友,它为大家带来了礼物。”

  (1)复习汉字和单词。

  游戏:摘苹果

  出示一张挂图,图上画有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小兔子要求小朋友读出果子上的单词才能跟他做朋友。

  (2)复习短语:a+flower……

  游戏:找朋友

  把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每位幼儿发一张写有英语单词的卡片,而另一组让一位幼儿扮演兔子去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和起来读短语。

  3、歌曲:《Ten little fingers》

  4、复习英语句子:This/That is+ a+flower……

  (1)游戏:做客

  小兔子带领大家去他家做客,有请小朋友为大家介绍他的家,用上句型:

  This/That is+ a+flower……

  (2)分组练习:与小兔子比赛学英语,将全班分为两组,一组幼儿读英语句子,另一组扮演兔子翻译。

  5、结束:由小兔子带领大家去喝水,剩下的幼儿看书复习。

《找朋友》中班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了几个主要环节:感知活动、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自主操作图卡。在第一个环节数字猜猜猜,让幼儿认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在第二个环节游戏数字找朋友,是在认识了数字的基础上,根据实物匹配相应的数字,感知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通过提问法,引导法,启发幼儿用数字表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数物相对应的关系,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使该活动得以巩固。从而达到幼儿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实现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2、能看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和听声音数数。

  3、能有序的点数5以内按规则排列的物品数量。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数字1—5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篮子6个、雪花片。

  精神环境准备: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经验积累。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这是几?

  1、猜猜猜:出示数字1—5,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些数字像什么?

  2、任意出示其中一个数字,请幼儿迅速认读。

  二、情景游戏:数字找朋友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的任意一个数,请幼儿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的任意一个数,请幼儿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如:拍手、兔跳等)

  3、教师敲击手鼓或学动物叫,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

  4、教师出示数字1—5的数字卡片,1—5的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背面朝上,请幼儿翻出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为每个数字找朋友,把数字与对应的实物卡和圆点卡放在一起。

  三、图卡操作: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幼儿看操作卡,小动物的数字是几?它可以表示几个物品或者几个圆点?请幼儿帮助数字分别找出它们的好朋友,并用线把数字和它对应的物品、圆点连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的顺序逐一点数实物、圆点后说出总数,并与相应的数字连线。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拿着数字卡片,找出和自己一样数字的宝宝,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根据手中的数字卡片,找一找教室里的相应个数的物品。

《找朋友》中班教案4

  1.活动目标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2.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同的2/4节奏,表现节奏。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4.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幼儿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表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当重要。另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幼儿节奏感才能提高。

  5.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幼儿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幼儿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幼儿念着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幼儿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声“嗨”相互灿烂一笑。

  说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解决幼儿熟悉歌词,二来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幼儿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各种2/4节奏型,让幼儿模仿,更要鼓励幼儿自己拍击不同的节奏型。为提高兴趣,也可借助乐器。

  说明

  模仿幼拍击各种节奏型是基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幼儿能拍击不同节奏型,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2/4节奏型,如“开开门”“举举手”等等。

  (2)集体活动*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由老师上幼儿家去玩,幼儿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师敲着门“笃笃笃”幼儿调皮地也敲门模仿“笃笃笃”最后互相灿烂一笑“嗨”好朋友见着面。

  请一半幼儿去做客,一半幼儿等好朋友来玩。

  玩法同前。

  请幼儿创编不同2/4节奏型,即:用不同节奏敲门声表现2/4节奏,玩法同前。

  说明

  在每一环节中游戏均可反复进行,在每环节中教师都要引导幼儿愉悦欢快地表现歌曲,要引导幼儿感受2/4节奏,切准2/4节奏,注意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表现。

  (4)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大胆表现创编节奏。

  表演角里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感受节奏在表演角里可有一个星期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可在角落讲评中设“小舞台”让幼儿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创编节奏。

《找朋友》中班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很喜欢跟朋友们一起玩儿,交朋友是对幼儿来说很有意思的,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音乐的节律,跳“找朋友”的舞。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能大胆的说出找了几个朋友。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找朋友”歌曲。

  教学难点:了解歌曲“找朋友”的内容。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找朋友”,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听歌曲录音2-3遍,并向幼儿介绍歌曲。

  ——这首歌名叫“找朋友”,他可以边唱边跳。

  幼儿学唱歌曲。

  二、展开部分

  学习舞蹈。

  教师讲音乐游戏的游戏方法。

  教师让幼儿分几个组进行游戏,让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玩几次教师问幼儿“你们分别找了几个朋友?找一个朋友的小朋友举手,找两个朋友的小朋友举手...............”

  引导幼儿能完整说出“我找了一个朋友, 我找了两个朋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进行几次玩游戏。

  教师点评幼儿游戏情况,并适时结束游戏。

  德育教育:教育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做个好朋友,乐于帮助朋友。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总的来说,目标明确,教学的方法得当。这节课的选材主要也是根据幼儿刚入园(农村中班的小朋友算小班的小朋友),对于幼儿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我选择了幼儿熟悉,喜欢的歌曲“找朋友”作为活动的题材。

  在活动中主要运用了听听,说说,身体节奏,体态表现等方法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幼儿园的快乐生活,也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并随着音乐找到朋友。活动中教师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推进幼儿的感受和体验。

  师生配合较好。

  但是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是: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于幼儿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

《找朋友》中班教案6

  目标:

  1.能根据瓶、罐口的大小及其它一些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匹配。

  2.尝试用瓶、罐、盖子及一些辅助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愉悦的情绪。

  准备:

  1.圆形盖子和瓶子、罐子若干

  2.与幼儿共同收集圆形的东西。

  3.彩纸、剪刀、双面胶、橡皮泥等。

  过程:

  1.出示盖子,感知盖子的不同。

  (1)老师带来了很多圆圆的盖子,小朋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请3—4名幼儿说说。

  (3)教师总结。

  2.选择合适的瓶罐和盖子匹配。

  (1)这些圆圆的盖子躺在地上多孤单呀,我们一起帮它们找好朋友吧!它们的好朋友是谁?找找看在哪里?(逐一排在场地四周)(让幼儿说说)请小朋友帮助盖子找到最好的瓶宝宝或是罐宝宝朋友,找的时候要拧一拧、按一按,盖子与瓶子能紧紧抱在一起的才是好朋友!先给你最喜欢的盖子找朋友,然后再帮其他的盖子找朋友!

  (2)幼儿操作。

  (3)分别展示找对和找错的瓶子和盖子,让孩子说说是怎么让盖子找朋友的?并帮助找错的瓶子和盖子重新找朋友!提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好办法帮助盖子找到好朋友的?

  (4)在总结了盖子找朋友的经验后,请幼儿检查是不是都帮盖子找到了最好的瓶宝宝和罐宝宝朋友了?

  (5)教师小结。

  3.瓶子、罐子、盖子找朋友

  (1)刚才小朋友帮助盖子找到了最好的朋友,你们的本领真大!这些瓶瓶罐罐也想找朋友。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圆形的东西!(与幼儿一起看一看、说一说)老师找了一个瓶子,然后我再找了两颗圆圆的纽扣和一个瓶盖,小朋友想想看,这些圆圆的东西和瓶子交朋友后它们会变成什么?小朋友也来帮助瓶子找这里的圆圆的朋友,和老师来比一比,看看谁让它们交朋友后变得东西更好玩、更有趣!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欣赏幼儿的作品,结束活动。

  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先去告诉客人老师:你让瓶子找了什么作朋友,他们交朋友以后变成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找朋友》中班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毛毛虫的形态特征,了解手指印画的特点。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手指印画的方法来表现毛毛虫的动态特征,体验成功的快乐。

  3、感受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带来的乐趣,学习注意画面、桌面的整洁。

  【教学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盒每组一份;水彩笔、铅画纸人手一份;抹布每组一份。

  2、教师准备好范画手指印画"毛毛虫",并把它藏在铅画纸上预先设计好的草丛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师打开投影)可是它躲在草丛后面不敢出来,你们能不能对它说一句好听的话,把它请出来呢?

  二、观察毛毛虫特征,尝试手指印画:

  1、瞧!毛毛虫出来啦!(师从草丛中抽出毛毛虫。)小朋友们看,这条毛毛虫长得怎么样?谁来说说它的样子?

  (师小结一下):毛毛虫的身体像火车一样一节一节的,圆圆的,像一列长长的火车。

  2、今天,毛毛虫一个人来到我们幼儿园,觉得很孤单,它想在这里找到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不好?

  3、你们知道我请了谁来给毛毛虫找朋友呢?(师故做神秘状)

  4、今天呀,老师要请我的手指宝宝来帮忙。我先请我的食指宝宝来帮忙,食指宝宝出来玩,看见了一盒好看的颜料,是什么颜色呀?他觉得很奇怪,就踩了一脚,走呀走呀,真有趣,瞧,一条红毛毛虫出来喽!我们给它添上眼睛、嘴巴、触角、小脚。(师边说边相应添画。)你们猜,这条毛毛虫在干什么呀?

  5、谁也想请你们的手指宝宝来给毛毛虫找朋友呢?(请一名幼儿来示范,提醒幼儿将毛毛虫的身体连起来。)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

  三、集体操作:

  1、小朋友们一定都想来为毛毛虫找朋友了吧,那请你来说说看,你想请哪个手指宝宝来帮忙呢?

  2、幼儿开始作画,师巡视指导,给幼儿帮助。

  四、交流作品:

  1、请你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毛毛虫在干什么?它们要到哪里去,会说些什么话呢?

  2、请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毛毛虫的故事。活动反思:这堂课生动有趣,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操作过程中,幼儿有一部分没有将毛毛虫的身体连起来,因此,我在巡视的时候着重提醒,效果较好。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讲出了一段段精彩的小故事,既弥补了本堂课容量的不足,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找朋友》中班教案8

  目的:

  让幼儿练习使用形容词。学习说完整的一句话。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玩法

  教师拿出一只玩具鹦鹉(或画有鹦鹉的卡片),对小朋友说:"你们看,这只美丽的小鹦鹉,它最爱学人说话,它要找说话最伶俐的孩子交朋友,好向他学说话。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一个词以后,请你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还要形容这个词。谁说的好,小鹦鹉就去找他做朋友。"如,教师说:"小雨。"幼儿说:"小雨沙沙地下。"照此可以练习一系列的词:

  雪花――雪花飘飘飞下来,盖满大地。

  妹妹――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

  蛋糕――香喷喷的大蛋糕。

  红枣――大红枣又脆又甜。

  教室――我们的教室清洁又明亮。

  书――张老师拿着一本厚厚的大书。

  松树――松树被雨水淋过后,翠绿可爱。

  菊花――美丽的菊花散发着清香。

  照此说下去,哪位小朋友的形容词用的准确、恰当、生动,教师就要立即给以表扬,然后让小鹦鹉去找他做朋友。

  规则:

  要求幼儿针对教师提出的名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要求幼儿语句中要使用形容词。

  小百科:鹦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种类非常繁多,有2科、82属、358种,是鸟纲最大的科之一。

《找朋友》中班教案9

  1.活动目标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2.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同的2/4节奏,表现节奏。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4.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幼儿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表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当重要。另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幼儿节奏感才能提高。

  5.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幼儿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幼儿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幼儿念着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幼儿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声“嗨”相互灿烂一笑。

  说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解决幼儿熟悉歌词,二来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幼儿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各种2/4节奏型,让幼儿模仿,更要鼓励幼儿自己拍击不同的节奏型。为提高兴趣,也可借助乐器。

  说明

  模仿幼拍击各种节奏型是基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幼儿能拍击不同节奏型,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2/4节奏型,如“开开门”“举举手”等等。

  (2)集体活动*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由老师上幼儿家去玩,幼儿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师敲着门“笃笃笃”幼儿调皮地也敲门模仿“笃笃笃”最后互相灿烂一笑“嗨”好朋友见着面。

  请一半幼儿去做客,一半幼儿等好朋友来玩。

  玩法同前。

  请幼儿创编不同2/4节奏型,即:用不同节奏敲门声表现2/4节奏,玩法同前。

  说明

  在每一环节中游戏均可反复进行,在每环节中教师都要引导幼儿愉悦欢快地表现歌曲,要引导幼儿感受2/4节奏,切准2/4节奏,注意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表现。

  (4)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大胆表现创编节奏。

  表演角里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感受节奏在表演角里可有一个星期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可在角落讲评中设“小舞台”让幼儿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创编节奏。

《找朋友》中班教案10

  设计思路

  水里的小动物是幼儿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我们通过搜集材料、事物、标本、观看影碟,从网上搜集素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幼儿探究水里动物世界的秘密。《找找好朋友》是水里小动物这个中的一次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制作水里小动物的课件,把这次活动贯穿到里面。这样既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根据主题活动制作的课件。

  2、1~4的数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便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请幼儿数一数,都有什么颜色的鱼?各种颜色的鱼都有几条?教师用数字表示。

  2、设疑讨论:

  (1)白鲤鱼今天要找好朋友,一个比它少1的,一个是比他多1的,请小朋友找出是哪两种鱼,他们各有几条?幼儿说出答案后,教师用数字表示。

  (2)请幼儿仔细观察,分析比较红鲤鱼、白鲤鱼和金鲤鱼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帮助金鲤鱼。用金鲤鱼也要找两个好朋友的情节,引导幼儿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请幼儿用数字卡快速摆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游戏: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和3的好朋友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与他们相邻数的边说:“你的好朋友在这里。”边迅速站到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游戏。

  6、教育幼儿要关爱水里的小动物。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5)

——《找朋友》中班教案10篇

《找朋友》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理解8、9两数之间的关系。

  2、能细致地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尝试对物品进行初步统计。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1张,9朵蓝花、9朵黄花、9只蜜蜂、9只蝴蝶的粘贴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内容不同的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看看吧。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

  师:哇,好漂亮的花园,谁能告诉大家花园里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花?

  二、基本部分

  2、点数小花知道8添1是9

  (1)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朵蓝花,有几朵黄花,谁多谁少?

  (2)请幼儿讨论:怎样让蓝花变成和黄花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在8朵蓝花后面添上1朵蓝花,点数验证,理解8添上1是9。

  (3)怎样让黄花变成和蓝花一样多,点数验证,理解9去掉1是8。

  3、游戏《花儿找朋友》

  师:孩子们花园里开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小蝴蝶也飞来了,他们要和小花做找朋友的游戏,蝴蝶找黄花做朋友,蜜蜂找蓝花做朋友,现在我们帮他们一起找吧。

  (教师出示9只蜜蜂和8只蝴蝶)分别贴到小朋友身上,先发蜜蜂给小朋友,粘到孩子的身上,(放音乐“春天”)老师带着孩子上台学蜜蜂飞一圈后再一个一个粘贴图片,贴完后说,帮小蜜蜂找到好朋友的回到座位上。

  师:其他小朋友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了,怎么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找到蓝花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幼儿:红花少了1只或蜜蜂多了1只。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点数)红花有8朵,黄花有9朵,9比8多1,所以多的这只蜜蜂没有好朋友,现在老师贴上一朵红花让它和小蜜蜂做朋友吧。现在所有的小蜜蜂都有好朋友了,我们再帮小蝴蝶找朋友吧。

  (教师再找部分幼儿贴上蝴蝶,再放音乐,飞一会儿再粘贴。)

  师:我们来看看,蝴蝶找到黄花朋友了吗?(点数蝴蝶),蝴蝶都有好朋友了,还有一朵黄花没有找到好朋友,那个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

  幼儿:黄花多了1朵,数一数,蝴蝶有8只,黄花有9朵,8比9少1,所以这朵黄花没有好朋友。(表扬鼓励幼儿。)

  4、抢椅子的游戏

  我师:们帮小蜜蜂、小蝴蝶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小椅子也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1)教师把小椅子(8把)搬上来,请一组小朋上来(9人)。游戏规则:音乐开始,9个小朋友围着椅子转,音乐停看谁先找到小椅子做朋友。

  游戏结束,师:他为什么没有椅子呢?看看有几把小椅子,几个小朋友?(8把、9个)9比8多1,所以他没有小椅子。

  师:现在怎么让他也有椅子呢?(加上1把)加上后再玩一次,正好一人一把。

  (2)再换一组(8人)幼儿游戏,音乐停,有1把椅子空着,再说出8比9少1,所以多一把椅子。在加1人重新游戏。

  5、找找数量是8和9的食品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是不是有点累了,肚子饿吗?

  幼儿:饿。

  师:我们去食品店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

  教师出示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

  师: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那些食品的数量是8?

  那些食品的数量是9?

  三、结束部分

  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找朋友》中班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了几个主要环节:感知活动、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自主操作图卡。在第一个环节数字猜猜猜,让幼儿认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在第二个环节游戏数字找朋友,是在认识了数字的基础上,根据实物匹配相应的数字,感知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通过提问法,引导法,启发幼儿用数字表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数物相对应的关系,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使该活动得以巩固。从而达到幼儿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实现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2、能看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和听声音数数。

  3、能有序的点数5以内按规则排列的物品数量。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数字1—5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篮子6个、雪花片。

  精神环境准备: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经验积累。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这是几?

  1、猜猜猜:出示数字1—5,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些数字像什么?

  2、任意出示其中一个数字,请幼儿迅速认读。

  二、情景游戏:数字找朋友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的任意一个数,请幼儿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的任意一个数,请幼儿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如:拍手、兔跳等)

  3、教师敲击手鼓或学动物叫,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

  4、教师出示数字1—5的数字卡片,1—5的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背面朝上,请幼儿翻出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为每个数字找朋友,把数字与对应的实物卡和圆点卡放在一起。

  三、图卡操作: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幼儿看操作卡,小动物的数字是几?它可以表示几个物品或者几个圆点?请幼儿帮助数字分别找出它们的好朋友,并用线把数字和它对应的物品、圆点连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的顺序逐一点数实物、圆点后说出总数,并与相应的数字连线。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拿着数字卡片,找出和自己一样数字的宝宝,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根据手中的数字卡片,找一找教室里的相应个数的物品。

《找朋友》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数字1、2、3

  2、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

  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找朋友》中班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很喜欢跟朋友们一起玩儿,交朋友是对幼儿来说很有意思的,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音乐的节律,跳“找朋友”的舞。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能大胆的说出找了几个朋友。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找朋友”歌曲。

  教学难点:了解歌曲“找朋友”的内容。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找朋友”,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听歌曲录音2-3遍,并向幼儿介绍歌曲。

  ——这首歌名叫“找朋友”,他可以边唱边跳。

  幼儿学唱歌曲。

  二、展开部分

  学习舞蹈。

  教师讲音乐游戏的游戏方法。

  教师让幼儿分几个组进行游戏,让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玩几次教师问幼儿“你们分别找了几个朋友?找一个朋友的小朋友举手,找两个朋友的小朋友举手...............”

  引导幼儿能完整说出“我找了一个朋友, 我找了两个朋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进行几次玩游戏。

  教师点评幼儿游戏情况,并适时结束游戏。

  德育教育:教育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做个好朋友,乐于帮助朋友。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总的来说,目标明确,教学的方法得当。这节课的选材主要也是根据幼儿刚入园(农村中班的小朋友算小班的小朋友),对于幼儿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我选择了幼儿熟悉,喜欢的歌曲“找朋友”作为活动的题材。

  在活动中主要运用了听听,说说,身体节奏,体态表现等方法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幼儿园的快乐生活,也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并随着音乐找到朋友。活动中教师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推进幼儿的感受和体验。

  师生配合较好。

  但是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是: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于幼儿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

《找朋友》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理解8、9两数之间的关系。

  2、能细致地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尝试对物品进行初步统计。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1张,9朵蓝花、9朵黄花、9只蜜蜂、9只蝴蝶的粘贴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内容不同的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看看吧。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

  师:哇,好漂亮的花园,谁能告诉大家花园里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花?

  二、基本部分

  2、点数小花知道8添1是9

  (1)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朵蓝花,有几朵黄花,谁多谁少?

  (2)请幼儿讨论:怎样让蓝花变成和黄花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在8朵蓝花后面添上1朵蓝花,点数验证,理解8添上1是9。

  (3)怎样让黄花变成和蓝花一样多,点数验证,理解9去掉1是8、

  3、游戏《花儿找朋友》

  师:孩子们花园里开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小蝴蝶也飞来了,他们要和小花做找朋友的游戏,蝴蝶找黄花做朋友,蜜蜂找蓝花做朋友,现在我们帮他们一起找吧。

  (教师出示9只蜜蜂和8只蝴蝶)分别贴到小朋友身上,先发蜜蜂给小朋友,粘到孩子的身上,(放音乐“春天”)老师带着孩子上台学蜜蜂飞一圈后再一个一个粘贴图片,贴完后说,帮小蜜蜂找到好朋友的回到座位上。

  师:其他小朋友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了,怎么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找到蓝花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幼儿:红花少了1只或蜜蜂多了1只。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点数)红花有8朵,黄花有9朵,9比8多1,所以多的这只蜜蜂没有好朋友,现在老师贴上一朵红花让它和小蜜蜂做朋友吧。现在所有的小蜜蜂都有好朋友了,我们再帮小蝴蝶找朋友吧。

  (教师再找部分幼儿贴上蝴蝶,再放音乐,飞一会儿再粘贴。)

  师:我们来看看,蝴蝶找到黄花朋友了吗?(点数蝴蝶),蝴蝶都有好朋友了,还有一朵黄花没有找到好朋友,那个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

  幼儿:黄花多了1朵,数一数,蝴蝶有8只,黄花有9朵,8比9少1,所以这朵黄花没有好朋友。(表扬鼓励幼儿。)

  4、抢椅子的游戏

  我师:们帮小蜜蜂、小蝴蝶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小椅子也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1)教师把小椅子(8把)搬上来,请一组小朋上来(9人)。游戏规则:音乐开始,9个小朋友围着椅子转,音乐停看谁先找到小椅子做朋友。

  游戏结束,师:他为什么没有椅子呢?看看有几把小椅子,几个小朋友?(8把、9个)9比8多1,所以他没有小椅子。

  师:现在怎么让他也有椅子呢?(加上1把)加上后再玩一次,正好一人一把。

  (2)再换一组(8人)幼儿游戏,音乐停,有1把椅子空着,再说出8比9少1,所以多一把椅子。在加1人重新游戏。

  5、找找数量是8和9的食品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是不是有点累了,肚子饿吗?

  幼儿:饿。

  师:我们去食品店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

  教师出示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

  师: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那些食品的数量是8?

  那些食品的数量是9?

  三、结束部分

  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找朋友》中班教案6

  设计意图:

  孩子们升到中班,已有渴望交朋友的愿望,交朋友也是他们心理成长的需要。可是,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交朋友时怎么说?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是孩子和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通过《萤火虫找朋友》的故事来帮助孩子梳理交朋友的语言及理解交朋友的方法,懂得朋友之间要学会尊重,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到朋友,结合本班专题研究,所以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萤火虫找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只有礼貌待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到朋友。

  2、学会简单的交往语言和适宜的交往方式。

  3、喜欢并愿意多交朋友。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萤火虫找朋友》的PPT

  2、游戏的材料:扑克牌、拼图、飞行棋、积木等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小飞虫手偶,谜语提示:一只虫儿真奇怪,一盏灯笼随身带,黑夜点灯满天飞,像个星星闪闪真可爱!小朋友,你们猜猜是什么呀?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萤火虫的故事(出示PPT),故事的名字叫《萤火虫找朋友》。

  二、分段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

  (1)萤火虫为什么要找朋友?

  (2)萤火虫交朋友时,是怎么对朋友说的?

  (3)小青蛙和小鸭子有没有与他交朋友?为什么?

  2、出示PPT,讲述故事第二段。

  (1)妈妈是怎样对萤火虫说的?我们来学学妈妈说的话?(帮助幼儿简单了解长处和短处的意思。)

  (2)听了妈妈的话,萤火虫会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呢?

  3、出示PPT,欣赏故事第三段。

  提问:

  (1)萤火虫又一次遇见了小青蛙和小鸭子,他是怎样说的?

  (2)小青蛙和小鸭子有没有与萤火虫做朋友呢?为什么?

  (3)这时,小青蛙和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

  三、完整欣赏故事,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只有礼貌待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到好朋友。

  四、讨论与同伴交往的方法以及应该使用的语言。

  (1)在生活中,你们是怎样交朋友呢?(微笑着和别人打招呼、好东西和同伴分享等)

  (2)交朋友时应该怎么对朋友说?(你好,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也可以说一些赞扬的话……)

  (3)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拉拉手、点点头、抱一抱等等)

  请小朋友来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好?

  总结:和别人成为朋友的方法很多,如:一个微笑、一句好听的话、一个大拇指、一个拥抱,别人就乐意和你做好朋友。

  五、与同伴结伴游戏,体验和朋友共同玩耍的乐趣。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请出自己的好朋友,像萤火虫一样找出好朋友的长处并说一些赞美朋友的话。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中来说一说好朋友的优点。

  (3)幼儿自由结伴,合作玩游戏,如:小猫钓鱼、拼图、飞行棋、搭积木等等。

  六、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去交更多的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

  反思:

  我根据指南的要求,大班的孩子语言学习规律输出型课多一点,如谈话、讲述,所以我在活动中让孩子讨论并讲述出

  自己的看法,同时利用音乐和绘画进行教学,有利于孩子加强印象能够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但有几个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不认真

  听故事,我是这样看的,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虽然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可有的孩子入学相对迟,特别是农村来的孩子,之前

  没有进过幼儿园,直接送大班学习生活有点吃力,和县城里的孩子有一些差距,语言学习也相对落后,所以对这些孩子不能以一个

  尺度来要求他们,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对这些孩子以后多一些照顾,*时多给这样的孩子提供倾听谈话的话题,具体是

  这样操作的:依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水*讲一些故事或谈话,引导孩子学会认真倾听培养良好的习惯;与孩子交谈时,用孩子能听

  得懂的语言,鼓励孩子主动提问。

《找朋友》中班教案7

  1.活动目标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2.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同的2/4节奏,表现节奏。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4.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幼儿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表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当重要。另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幼儿节奏感才能提高。

  5.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幼儿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幼儿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幼儿念着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幼儿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声“嗨”相互灿烂一笑。

  说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解决幼儿熟悉歌词,二来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幼儿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各种2/4节奏型,让幼儿模仿,更要鼓励幼儿自己拍击不同的节奏型。为提高兴趣,也可借助乐器。

  说明

  模仿幼拍击各种节奏型是基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幼儿能拍击不同节奏型,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2/4节奏型,如“开开门”“举举手”等等。

  (2)集体活动*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由老师上幼儿家去玩,幼儿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师敲着门“笃笃笃”幼儿调皮地也敲门模仿“笃笃笃”最后互相灿烂一笑“嗨”好朋友见着面。

  请一半幼儿去做客,一半幼儿等好朋友来玩。

  玩法同前。

  请幼儿创编不同2/4节奏型,即:用不同节奏敲门声表现2/4节奏,玩法同前。

  说明

  在每一环节中游戏均可反复进行,在每环节中教师都要引导幼儿愉悦欢快地表现歌曲,要引导幼儿感受2/4节奏,切准2/4节奏,注意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表现。

  (4)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大胆表现创编节奏。

  表演角里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感受节奏在表演角里可有一个星期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可在角落讲评中设“小舞台”让幼儿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创编节奏。

《找朋友》中班教案8

  设计思路

  水里的小动物是幼儿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我们通过搜集材料、事物、标本、观看影碟,从网上搜集素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幼儿探究水里动物世界的秘密。《找找好朋友》是水里小动物这个中的一次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制作水里小动物的课件,把这次活动贯穿到里面。这样既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根据主题活动制作的课件。

  2、1~4的数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便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请幼儿数一数,都有什么颜色的鱼?各种颜色的鱼都有几条?教师用数字表示。

  2、设疑讨论:

  (1)白鲤鱼今天要找好朋友,一个比它少1的,一个是比他多1的,请小朋友找出是哪两种鱼,他们各有几条?幼儿说出答案后,教师用数字表示。

  (2)请幼儿仔细观察,分析比较红鲤鱼、白鲤鱼和金鲤鱼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帮助金鲤鱼。用金鲤鱼也要找两个好朋友的情节,引导幼儿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请幼儿用数字卡快速摆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游戏: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和3的好朋友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与他们相邻数的边说:“你的好朋友在这里。”边迅速站到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游戏。

  6、教育幼儿要关爱水里的小动物。

《找朋友》中班教案9

  活动意图:

  幼儿从小班进入到中班在交往能力上有了飞跃,特别是原本胆小、内向的幼儿都希望能拥有好朋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游戏由原来独立的个体游戏转化为集体。于是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玩具兵找朋友》。迎合了幼儿心理上的需要,让幼儿从朋友那里得到初步的情感体验,让幼儿融入到集体中。真正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理解玩具兵的故事。

  2、感受有好朋友的喜悦心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

  活动难点:乐于与好朋友交往。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欣赏故事→情感迁移→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个玩具朋友,你们看是谁呀?”(播放PPT图片一)他的名字叫玩具兵。

  二、欣赏故事

  (一)第一段

  你们看,玩具兵怎么了?他为什么伤心了啊?

  我们一起来看看,玩具兵为什么伤心了?他原来是谁的玩具啊?

  小结:原来玩具兵是男孩的好朋友,但是有一天,男孩有了新玩具,就不要他了,所以玩具兵又生气又伤心,只好到外面去找新朋友。

  你们想知道玩具兵最后找到新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第二段

  玩具兵来到了哪里呀?他看见了谁?

  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鱼有没有和他做好朋友?

  小结:由于害怕,鱼儿逃走了,玩具兵可伤心了。

  (三)第三段

  这时,飞来一直白鹤,它叼起玩具兵就飞走了。

  白鹤把玩具兵带到了哪里呀?想干什么?

  小结:白鹤放下了玩具兵,才发现那不是一条鱼,不能吃,又不能玩。

  玩具兵对三只白鹤宝宝说了什么话?现在有没有朋友?

  小结:玩具兵有了朋友很开心。

  三、完整欣赏,情感迁移

  玩具兵和鹤宝宝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真开心呀。

  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呀?和好朋友在一起感到怎么样啊?

  小结:我们都有好朋友,可以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学本领,互相关心,和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呀!

  四、活动延伸

  游戏《找朋友》

  附故事《玩具兵找朋友》

  玩具兵本来是男孩的好朋友,但是有一天,男孩有了新玩具,就不要他了。玩具兵又生气又伤心,他只好到外面去找新朋友。

  玩具兵来到了大河边,他看见了各式各样好玩的鱼。他高兴地说:“鱼儿,鱼儿,做我的朋友好吗?”鱼儿都是一脸害怕的样子,逃散了。玩具兵可伤心难过了。

  这时,飞来了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白鹤,它叼起了玩具兵,把玩具兵带到了家里。白鹤宝宝们看见妈妈带食物回来,就纷纷赶到妈妈身边,白鹤放下了玩具兵,才发现那不是一条鱼,就说到:“原来你不是一条鱼呀,真扫兴,又不能吃,又不能玩。”

  玩具兵看着三只白鹤宝宝,对他们说:“我是不能吃,可是我可以做你们的朋友,陪你们玩呀。”

  白鹤宝宝听见玩具兵要和他们做好朋友,就唧唧喳喳地叫着欢迎他。玩具兵一下找到了三个好朋友,他再也不生气不伤心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循序渐进,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活动中真正的关注每个一个孩子,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和每一句言语,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求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有句话说的好“幼儿在前,老师在后”,我想老师是应该顺应孩子的,唯有这样才能在每次活动中都能出现精彩的师幼有效互动,才能让每次活动成功。

  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应进一步调整教育观念,给能力中下等的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懂得了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为有了朋友你才能够躯干孤独,有了朋友你会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朋友会与我们共同的进步。

《找朋友》中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桃花的外形特点来想像它对于一些动物的不同用处。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根据桃花的外形特点来想像它对一些动物的不同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毛毛虫,小猫,兔子,鸭子,蜜蜂,蚂蚁)

  2、各种用途的桃花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桃花

  1、出示桃花妹妹,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桃花长得什么样?

  2、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喜欢桃花

  二、桃花找朋友

  出示小动物图片(毛毛虫,小猫,兔子,鸭子,蜜蜂,蚂蚁)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字。

  3、请幼儿猜一猜为什么小动物都愿意跟桃花做朋友?

  4、桃花还能当什么用?

  5、幼儿讨论准备用“纸桃花”在做些怎么样极漂亮又有用的物品在游戏活动中使用。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6)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朋友》3篇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朋友》1

  目标:

  1.通过在贴有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的游戏板上找出含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物品,进一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

  2.发展观察力与专注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准备:

  1.50厘米见方的游戏板一块,上面贴有常见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如像三角形的物品有三角尺、饭团、三角旗、三角围巾、三角铁、红领巾等,像圆形的物品有钟、脸盆、方向盘、西瓜、轮胎、手表、硬币、瓶盖、戒指、眼镜、饼干、披萨、蛋糕等,像长方形的物品有相框、长板凳、皮夹、铅笔盒、电视机、手机、包、窗户、银行卡、面包车、长方体积木、牛奶盒等,像正方形的物品有巧克力、交通标志、椅子、靠垫、化妆盒、桌子等。

  2.骰子一个,六面分别贴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见图2)。用两种颜色的毛根做成的圈圈10个,每种颜色各5个。

  玩法:

  1.该游戏可一人玩,也可两人玩。

  2.幼儿独自游戏时,先掷骰子,观察骰子朝上的一面是什么图形,然后在游戏板上寻找与骰子上所示几何图形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并取一个毛根圈圈放置在该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上。游戏可反复进行,直至把5个毛根圈圈放完。

  3.如果是两人游戏,可以一个幼儿掷骰子,说出骰子上所示的几何图形,另一个幼儿在游戏板上找出与这个几何图形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并放上一个毛根圈圈。游戏可反复进行,直至把所有圈圈放完。

  规则:

  1.要根据骰子所示的几何图形寻找游戏板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只有找对了,才能放上一个毛根圈圈,不能随意放在什么位置上,也不能多放。

  2.游戏中幼儿可互相检查毛根圈圈是否放置正确,放错的圈圈要拿出。

  3.只有把毛根圈圈都放完了,游戏才能结束。

  评析:

  小班幼儿虽然通常已能指认卡片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但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大多不会关注,有的对辩识物品形状还存在困难。“图形宝宝找朋友”游戏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将已有的对几何图形的初步知识与对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物品形状的认知经验建立起联系,以培养幼儿的几何图形抽象能力。所以,在游戏材料的设计上,教师有意提供贴有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的游戏板,通过“掷骰子—辨图形一找物品”,让幼儿观察与辨识,并根据*面的几何图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在游戏操作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口手一致地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从而抽象出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的几何图形特征。而之所以用毛根圈圈做辅助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其有轻便安全、便于取放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它具有游戏检验与游戏激励的功能。

  教师对这一游戏的指导重点宜放在幼儿对生活用品或玩具某一特征的辨识及其图形的抽象上。比如,骰子上显示的图形是长方形,幼儿既可以选择将毛根圈圈放在面包车图案上,也可以选择将毛根圈圈放在长方体积木图案上,因为它们的外形都具长方形特征。如果教师发现幼儿已能熟练开展这类游戏,则可以在骰子的每个面上同时设计两种图形,以提高游戏难度。当骰子的某一个面上是长方形和圆形时,幼儿就必须寻找一个包含这两个图形特征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比如,幼儿可以选择面包车图案,但不可以选择长方体积木图案,因为“面包车”图案符合要求:它的车身是长方形的,轮子是圆形的。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朋友》2

  活动目标:

  1、判断图形的两种特征,学习用表格记录图形的特征

  2、尝试使用"√"符号进行记录

  3、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学习用表格记录、表示图形的颜色、形状

  难点:正确确定多层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的位置

  活动准备:演示课件幼儿操作题每人两张笔每人一支图形卡片每人4张箩筐6个

  活动过程:

  一、学习记录图形特征

  1、认识图形的两个特征(课件出示黄色圆形)小朋友,谁来了?它是怎么样的?(学说:黄色的圆形)。出示红三角形、绿正方形用同样的方法表述

  2、认识表格及特征标记认识表格认识标记:在表格的最上面有一排标记,你认识他们吗?猜猜他们叫什么?

  3、幼儿尝试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图形宝宝要到表格中找找它的好朋友,你猜猜谁会是它的好朋友,为什么?我们在它的朋友下面的格子中画个"钩子"来记录。

  4、幼儿在作业纸上练习,并请一个幼儿到黑板上完成作业。

  5、再出示双层的表格,请幼儿来回答,教师并讲解多层表格的勾画方法。

  请幼儿来尝试一下。

  6、幼儿在作业纸上练习,并请一个幼儿到黑板上完成作业。

  二、反向思维的练习

  1、请幼儿点着勾子猜测

  来找朋友的图形是什么。

  2、竞赛游戏:猜图形看勾子的位置,确定是什么图形,有相应图形的幼儿举起正确的卡片。

  三、找家请孩子们为手中的物品分别找到他们的家。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朋友》3

  活动目标:

  1、能从各种各样的图形中找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2、愿意为图形宝宝找朋友,并按规则操作。

  活动重点:

  能从各种各样的图形中找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活动难点:

  把一样的图形和相似的图形卡片送到有相应图形标记的“家”中。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材料准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图形分类板,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图形宝宝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图形王国玩一玩,让我们一起出发吧。(ppt1喇叭:听音乐做动作)

  二、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

  师:瞧,我们到了,图形王国里的图形真多啊!(ppt2)图形宝宝们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幼:想)

  逐一出示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形状。

  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几个图形宝宝。

  (1)圆形。(ppt3)

  师:这是什么图形宝宝?

  (2)三角形。(ppt4)

  师:它是什么图形宝宝?

  (3)正方形(ppt5)。

  师:它是什么图形宝宝?

  (4)长方形。(ppt6)

  师:这是什么图形宝宝?

  三、游戏:找图形

  师:现在让我们开始游戏吧。

  第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这些图形中找出刚才我们看到过的图形。(ppt7)

  分别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请幼儿从各种图片中找出以上一样或相似的图形。

  四、游戏:图形宝宝找朋友

  师:第二个游戏:图形宝宝找朋友

  (ppt8出示图形分类板),介绍:这是图形宝宝的家,每个家里各住着什么图形?

  师:请把图形宝宝送回相应的家。(圆形、正方形 、长方形、三角形)

  引导幼儿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形状进行分类。

  五、操作练习。

  请小朋友把一样的图形和相似的图形卡片送到有相应图形标记的“家”中。

  师:那边还有好多图形宝宝都还没有回家呢,赶紧去把他们送回家吧。

  六、活动。

  表扬放正确的小朋友,帮助纠正放错的图形。

  七、游戏,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小朋友玩得真高兴,帮图形宝宝们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们真棒。让我们开火车回家吧。(ppt10喇叭)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7)

——中班数学找春天教案3篇

中班数学找春天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发展观察及点数能力,体验数数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春天特征。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一副春天的大画,春天里各种动植物的贴纸图片,数字宝宝贴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数数来了几位小朋友,说说自己能数到多少。

  二.观看幻灯片数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也有数数,我们边看边数吧。

  1)春天来了,冰都融化了,看看谁来了?(小蝌蚪)数数有几只蝌蚪,(6只蝌蚪),它们要干什么去呢?(找妈妈)它碰到了谁?(小金鱼)有几条?(7条鱼)我们用数字7表示,这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小蝌蚪很礼貌的跟小金鱼说了声再见。

  2)小蝌蚪又游啊游,这次它们排了几个队伍?(两个队伍)这次小蝌蚪碰到了谁?(乌龟)乌龟有几只?(9只)用数字9表示,小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小蝌蚪很礼貌的跟小金鱼说了声再见

  3)小蝌蚪又游啊游,这次它们排了几个队伍?(三个队伍)这次小蝌蚪碰到了谁?(小鸭子)小鸭子有几只?(10只,11只....)

  到底是几只,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数?可以先固定一只小鸭子,按顺序往下数,最后数出是10只鸭子。用数字10表示,小鸭子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小蝌蚪很礼貌的跟小鸭子说了声再见

  4)小蝌蚪又游啊游,变成了小青蛙长大了,找到了青蛙妈妈了,所以都很高兴。

  总结:

  我们来看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总共排了什么队形。

  第一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一横排)

  第二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两横排)

  第三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三横排)

  第四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排了一个圆)

  总共换了几次队形?(四次)小蝌蚪的数量有没有变化?(没有)

  小蝌蚪们找妈妈找了这么久,青蛙妈妈干什么去了呢?

  三.找春天

  1.青蛙妈妈去找春天了,它把找到的春天藏在了这副图里,你在这幅图里发现了什么呢?(小花,池塘,风筝.....)

  找出春天里的秘密,燕子、柳树、蝴蝶

  2.我们把青蛙妈妈找到的春天的秘密都找出来了,你们说春天有什么秘密呢?(春天花开了,草绿了,燕子来了........)

  四.动手操作

  1.出示大画,找找春天里的秘密。

  这里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春天的图片,每人找一组你喜欢的,把它粘在这副画上,记住我的要求,给它排出各种不同的你喜欢的队形,并数一数它总共有多少个,来这边找到相应的数字朋友贴到它的旁边。

  2.幼儿动手操作

  3.共同观看小朋友们的操作结果,检查是否有错误。

中班数学找春天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数,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发展幼儿观察点数能力和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件

  2.图形卡片若干

  三、活动重点:幼儿能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四、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数的守恒。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引导幼儿感知春天的特征,复习10以内的点数。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美丽的春天来了,谁知道春天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来了,春姑娘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大屏幕,看上面有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几?

  (二)、播放课件,启发幼儿观察感知10以内物品的数量及守恒。

  1、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正确感知数的守恒。

  师:春姑娘还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花)什么花?(桃花)

  师:请小朋友观察这两排桃花,有哪些不同?(大、小)

  大桃花有几朵?小桃花有几朵?是不是一样多?都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尽管他们大小不同,但数量相同,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2、排除物体排列方式的干扰,正确感知数的守恒。

  师:春天来了,天气渐渐变暖和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出示课件,飞来几只小燕子?(数完后,出示数字10)它们排着什么队形飞来的?

  师:(一横排)小燕子飞呀飞呀,飞成什么队形了?(半圆形)数一数,小燕子的数量变了吗?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队形变了,但数量没变,出示数字10),小燕子继续飞呀飞呀,又飞成什么图形?(三角形),提问内容形式同上。

  教师:尽管它们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但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三)、玩一玩,做一做:进一步体验10以内物品数量的守恒。

  1、游戏:小燕子变队形,体验物体的数量与物体排列方式无关。

  师:你们想不想玩小燕子变队形的游戏?幼儿分两组玩小燕子变变变的游戏。大家边说儿歌,幼儿边变队形,形式无论怎样变,幼儿人数始终不变。

  2、拼摆图形卡片,体验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排列方式无关。

  师:刚才小朋友变队形变得真好,春姑娘为小朋友带来的好玩的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图形卡片)

  师:小朋友都会用图形卡片拼摆好看的图案,老师把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卡片都不一样,看看哪组的小朋友拼摆的图案最漂亮(注:每位幼儿最多用10张卡片)。完成之后,幼儿欣赏每组的作品,猜一猜是什么图案?用的图形卡片的数量是多少?寻找数量相同,但是图案不同的图形。

  教师:"尽管它们的排列方式不同,但图形卡片的数量不变。

  教学活动一:找春天活动目标:

  复习10以内的数,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的物品的数量。

  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发展幼儿观察点数能力和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桃花形状的粘贴卡片各10朵,柳叶形状的粘贴卡片20个,青蛙、蝌蚪等粘贴卡片各10个。

  每位幼儿10朵小纸花和一张白纸。

  幼儿用书第2册第41~42页。

  活动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数字要跟小花、柳叶、青蛙、蝌蚪交朋友,请你们帮帮它们吧。

  (1)引导幼儿由观察小花、柳叶、青蛙、蝌蚪组成的图片。为它们与数字配对,感知10以内的数。

  (2)鼓励幼儿能够说出春天的基本特征。

  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1)将大小不同的桃花各摆成一排,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请幼儿说出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是不是一样多。

  观察感知物体是数量与排列方式无关。

  (1)将柳叶按不同的方式排成两组,或一组散开,一组集中,或排成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2)引导幼儿发现无论怎样变化排列的方式,但柳叶的数量是不变的。

  引导幼儿玩粘贴"花园"的游戏。

  (1)请幼儿将各自的10朵小花贴在白纸上,排列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2)引导幼儿互相比较自己花园里的花是不是一样多。

  阅读幼儿用书第2册第40-41页,引导幼儿思考说出画面中的物品的数量。

  活动评析:

  新鲜的事物对孩子们来说很吸引,拿出剪好的花之后,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堂课下来,他们时时刻刻跟着思路走。连*时不太认真的孟令杰都很认真。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8)

——中班数学找草莓教案3篇

中班数学找草莓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的外部属性特征展开想象,选出符合线索的物品。

  2.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和蜗牛一起寻找的乐趣。

  活动准备:蜗牛图片、红色物品图片、手工纸、记号笔、草莓味食物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引出故事教师出示蜗牛图片教师:这是谁?(蜗牛)对,今天有一只蜗牛来我们中一班找一样东西,是什么东西呢?蜗牛说,要找的这样东西的线索就藏在这个信封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察线索,感知属性

  1.出示信的第一页(红色)教师:瞧,这是什么?(红色的纸)第一个线索是红色,那你们觉得蜗牛在找什么?(红色的东西)是的,这只蜗牛找的东西是红色的,谁来告诉蜗牛什么东西是红色的?(根据幼儿回答,边回答边出示图片)小结:哇,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红色的东西!可是,到底哪个东西才是蜗牛想要找的呢?我们一起问问蜗牛,蜗牛蜗牛,你想要找的是哪个东西?

  2.出示信的第二页(闻起来香香的)蜗牛说:谢谢你们帮我找东西,但是我找的东西是........(边说边出示信的第二页)教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鼻子)谁来说说蜗牛要找的是怎样的东西?(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对,蜗牛想要找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东西。那么这里面的哪些东西不是红色的又闻起来香香的?(根据幼儿回答请幼儿将不正确答案取下)小结:剩下的都是红色的闻起来又香香的东西了。那蜗牛要找的是这些东西吗?我们来看看蜗牛给我们留的线索。

  3.出示信的第三页(吃起来甜甜的)教师: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能吃的)那请你们猜猜这样东西吃起来味道是怎么样的呢?(甜的,酸的)你猜对了,蜗牛说,这样东西吃起来是甜甜的,那这上面哪些东西不能吃?(幼儿将不正确图片拿下)小结:剩下的东西都是红红的,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

  4.出示信的第四页(芝麻的红色心形)我们再来问一下蜗牛,这些是你要找的东西吗?蜗牛说:谢谢你们,不过我要找的东西是........(拿出第四页)教师:蜗牛找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上面还有?(一点点的)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蜗牛要找的东西的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心形的,还穿着一件芝麻外套),现在你知道蜗牛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了吗?(幼儿取走不正确图片),黑板上只留下草莓图片。

  小结:蜗牛要找的东西的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心形的,还穿着一件芝麻外套,蜗牛要找的东西是草莓。

  三、分享草莓,再次感知蜗牛说:谢谢你们呀,小朋友,你们帮我找到了我想找的这样东西--草莓,真是太棒了!我也带来了草莓味的美食和你们分享。

中班数学找草莓教案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数学活动《找一找说一说》这个活动来自山东省编教材中班上册《我的新班》这一主题。自己的创设与主题紧紧相扣,并且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课程即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简单数字的运用和识记能力。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塬则在新学期的开始,幼儿就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他们更多愿意独立的做事情,并且感到自豪。经常听到他们说杯子是做什么用的?衣服又是做什么用的?冬天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的衣服又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因此,我设计了这堂《找一找说一说》的教学活动,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和积极参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点数,或根据物品用途的不同,学会简单的分类。

  2.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学习用花,草等进行简单的装饰。

  3.会看标志找到自己的"用品,不随便乱用、错拿,懂得讲卫生。

  重点难点重点:复习4以内的点数,或根据物品用途的不同,学会简单的分类。

  难点:会看标志找到自己的用品,不随便乱用、错拿,懂得讲卫生。

  活动准备事先剪好的叁角形、圆形、正方形卡片若干,彩笔每人一盒。

  .幼儿用书。

  二、说教法

  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做好挂图,准备好所有的教具。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活动以“游戏式数学”为精神主轴,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情景下展开与数学的第一类接触,在学习历程中积累足够的操作经验,构建完整的数理概念,让孩子更喜欢数学并养成主动探索,追求知识的兴趣和良好的品质。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法我将通过组织有规则的游戏来引导幼儿学习。游戏法符合幼儿喜好游戏的天性,能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兴趣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中轻松的学习。

  比如说我把小朋友自己用的杯子,饭盒,毛巾等小物品都全部打乱,让小朋友自己去找到自己的东西并把它放回塬处,这样教会他们不乱放东西,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动手操作法我让幼儿找自己的用品,让他们找到以后在向我介绍这些用品是做什么用的?他们是怎样找到的?再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标志是什么。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学习能力,认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又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先做示范,画几多简单的花纹,让小朋友们模仿,然后在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标志,贴在自己的用品上,防止拿错等。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四、活动程序

  1.阅读幼儿用书,复习4以内的点数,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1)看看图上有什么?说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喝水用的、擦手用的、睡觉用的、放衣服用的)(2)数一数每种物品有多少?

  2.照照自己的用品在哪里?

  告诉来是你的衣帽橱、小床、杯子、毛巾、小椅子都在哪里?你是怎么找到的?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标志是什么?知道标志能帮助我们很快找到自己的用品,不易拿错。

  3.动手设计标志。

  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总是拿错用品,这样乱用物品很不卫生,他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一起设计用品上的标志,你们愿意吗?我们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呢?幼儿自由讨论。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示范几种简单的花纹画法,如圆形花瓣、长形花瓣等。

  幼儿动手在已准备好的图形卡片上,进行大胆的设计,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能讲出他人作品的可取之处。

  小结:小动物收到标志牌很高兴,以后它们再也不能用错物品了,谢谢小朋友们!

  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标志,知道使用完杯子、毛巾后,要放回塬处。会轻拿轻放,爱护自己的用品。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9)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并学习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学到的几何图形拼接成一幅画。

  3.体验游戏中的快乐,激发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加以区分。

  难点:用认识的几何图形作画。

  三、活动准备:

  认知经验:中班幼儿已有的对图形的认知经验。

  物质材料:几何图形卡片(配配卡)以及有关图形的实物;几何图形拼接成的拼接画;水彩笔,卡纸,小纸箱。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情境导入

  今天啊是个特别的日子——国庆节。每年十月一号。它可是祖*亲的生日。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我先不告诉大家里面装了什么东西。那我们一起来摸摸看它里面有什么?(可以激起幼儿学习探索兴趣)

  2.基本部分

  (1)出示神秘盒

  现在我请几位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小椅子上举手的小朋友来前面摸一下这个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宝贝?请大家仔细地摸摸看。

  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小手指真灵敏,都摸出来它的形状并且说出来了它们的名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呢?(西瓜、苹果、魔方、窗户、桌子)

  小朋友都回答得特别棒,老师根据图形特征,编了几个顺口溜,我说你们听并思考老师说的.对不对,好不好?现在,张开自己的小耳朵,开始喽!圆形宝宝: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象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方方正正本领好。

  (2)放拼接画,帮助幼儿理解图形

  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这些画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宝贝们,今天老师说了是祖*亲的生日了,那老师给各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白纸,请小朋友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用今天已经学到的图形拼接成一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想要感恩的人,好吗?老师黑板上的拼接画也可以做参考。(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动手完成感恩节礼物)

  3.结束部分:

  请部分有创意作品的小朋友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简单描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将做好的拼接画进行最后的装饰,送给自己的最想感恩的人,并且拥抱他们。

  五、活动延伸:

  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或者周六日跟着自己爸爸妈妈出去的时候看见的建筑物都有什么形状的,周一来学校时候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分享交流。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扩展10)

——小班数学找不同教案

小班数学找不同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物体进行排除分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使幼儿能够从许多物体中找出不同类的物体。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板一套,自制小鸡头饰一个。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在演示板上摆放思维卡片:第一排为小鸭子、小猫、铅笔、小兔子;第二排为小轿车、自行车、飞机、玫瑰花;第三排为菠萝、萝卜、梨、西瓜。

  2.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二、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小鸡头饰:“小鸡宝宝今天要宴请许多家族的朋友。可是小鸡宝宝却发现,来做客的每一个家族的成员都有问题。小朋友,我们快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三、操作探索

  教师请幼儿看演示板第一排:“动物类家族成员最先到来。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动物类家族有问题。’动物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动物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铅笔请出去!”

  教师把铅笔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铅笔是文具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动物类家族在一起。

  教师:“接着到来的是交通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交通类家族有问题。’交通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交通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玫瑰花请出去。”

  教师把玫瑰花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玫瑰花是植物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交通类家族在一起。

  教师:“最后到来的是水果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水果类家族有问题。’水果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水果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萝卜请出去。”

  教师把萝卜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萝卜是蔬菜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水果类家族在一起。

  经验提升:

  练习《课堂用书》P5。

  延伸训练:

  1.整理教室里的玩具箱,先规定一个箱子里装木制玩具,另一个箱子里装塑料玩具(教师事先把木玩具和塑料玩具分别装到两个箱子里,再混入一些其他材料的.玩具),让幼儿分别从两个箱子里把不同类的挑出来,放到空箱子里。

  2.练习《家庭辅导用书》P5。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推荐访问:中班 教案 找朋友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0篇】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1 中班数学找朋友教案及反思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