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共产党员王文泽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优秀共产党员王文泽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中国共产党员人数逐步增多,其中不乏有很多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本文为大家介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熟悉优秀党员的光辉事迹。
文以惠农泽被一方
记 XX 省 XX 县区农牧局咨询站高级农艺师王文泽
王文泽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始终把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产业进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毕生的追求。他每年下乡 200 天以上,足迹踏遍围场县的 37 个乡镇、312 个行政村,把先进的农业有用技术送进了千家万户,使薯、菜两大富民产业不断进展壮大,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活财神。
立志愿,走科技富民之路
王文泽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心愿。长大后,一定要种出更多的粮食,让自己吃饱、让全家吃饱、让全村的父老乡亲吃饱。恢复高考后,他如愿以偿地考进了承德农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围场县农业局测报站工作。两间马架,一铺土炕,就是他的办公室。
土地承包到户后,他为了改变农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在自家责任田开始试种地膜马铃薯。左邻右舍对他的行动颇为不解,背地里议论:这小子的书真是白念了,人家考学
就是为了摆脱种地,可他倒好,放着城里的舒适工作不干,又回来种地,生就是捡土坷垃的命。王文泽不为这些冷言冷语所动,一心扑在地膜马铃薯种植试验上。到秋收时节,一犁铧下来,白花花的马铃薯又多又大,别人家亩产一两千斤,他们家亩产达到5000 斤。乡亲们感叹地说:王文泽还真有两下子,明年,我们也这么种。
忍贫寒,坚守科技推广阵地
1992 年,正在王文泽一门心思搞推广的时候,受当时大气候的影响,单位断了薪水。上有老母下有儿女的他,顿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身边的同事纷纷下海,可他没有一丝动摇,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事业。那年秋天,单位为了缓解工资压力,号召没有离开单位的职工出去创收。为抢时间、争效益,王文泽动员妻子一起去了城子乡的黑林子,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女儿肩上。女儿既要上学,又要照料年幼的弟弟。一天夜里,弟弟突发高烧,姐弟俩相互依偎挨到了天亮,在邻居的帮助下才找来了医生。当王文泽的妻子闻讯赶回家里时,儿子已病了三天。第二年,单位的工资还是没着落,但王文泽仍然坚持到乡村推广农业技术,把整个家全扔给了妻子。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迫使妻子以捡破烂维持家庭生活与供给子女上学,有的时候还得从这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给王文泽买下乡的车票。看到别人下海挣钱,妻子也曾劝过他,他却说:他们下的海是小海,捞到的钱是小钱,富起来的是个人,
我搞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才是大海,在大海里才能捞到大钱,富起来的是广大农民群众,这账划算。就这样,王文泽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直坚守着农业科技推广这块阵地。
攻难关,制造惠民科研成果
由于围场的气温与降雨不稳固,极易引发马铃薯晚疫病,给农民造成减产缺失。这关于一个马铃薯种植大县来讲,问题极为严重。对此,王文泽毅然把这一世界性难题作为科研攻坚的课题。同事们都劝他: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是世界难题,十年八载也不一定出成果,你何必费这心呢。而他却坚定地说:我之因此选这个课题,不是想出名图利,要紧是看着马铃薯大面积死秧减产揪心啊。着手试验后,从防治时间、药剂选择到施药方法,他都认真试验、观察、记录、整理。疫情来时,他长期住村坚守在晚疫病防治示范园区里。通过科学防治,晚疫病得到了有效操纵。这一年夏季除了示范区的马铃薯一片葱郁外,其他地块的马铃薯都死秧严重。秋天收获时,示范区的产量比其他地块高一半以上。很快,他的防治技术在全县推开,薯农的缺失大大降低。他的成果也很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在亚洲马铃薯联合会议上交流,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在国际马铃薯中心东亚片论文集中发表,并在国内获得优秀论文奖,《克露等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研究》在国内农业科技杂志上发表,对在更大范围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他
先后获得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农业科技推广奉献奖1项,XX 省农业厅一等奖 3 项、三等奖 1 项,XX 省科委三等奖 1 项,XX 市科委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先后主持参与承担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有 28 项,其中国家、省重点技术推广项目 15 项,成功引进薯、菜新品种 180 余个。2001 年围场被确定为 XX 省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县,2003 年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XX 县区,2009 年围场马铃薯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 年 3 月 12 日,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王文泽脑干出血,病倒在科技培训的讲台上。围场广发永乡协力永村上百名群众自发涌到村口,眼含热泪,在心里默默祈祷他早日康复。而病愈出院后,他又继续奋斗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线,坚持研究马铃薯丰产改进技术,现已推广应用,亩可增产10%。20%,同时开展电话咨询服务,每天达 50 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