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2022年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5-09 23:55:3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5篇

【篇一】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2018年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一等奖

(4篇)

植根赏识沃土 绽放和谐之花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 王小雅 山宏权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始建于1989年,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油田石化基地,是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下辖的唯一一所盆地内学校。多年来,我们以“成人·成才”为育人目标,以“让学生拥有自信的教育生活”为办学目标,教师“敬业、厚生、严谨、善导”,学生“文明、守纪、乐学、上进”,先后获得青海省标准化学校,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是格尔木地区一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上乘、有着极好口碑的学校。

一、案例背景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也不断在摸索中徘徊前行。学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油田教育管理中心党委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突出急、难、重工作,以赏识教育为特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立项攻关”活动。学校提出并确定了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办学思想,把“赏识育人,和谐共生”作为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精神之魂,践行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对赏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改变教师教育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赏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使我校在新起点上实现素质教育新跨越。如今,赏识教育已在昆仑石油中学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一个以赏识教育为特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和谐校园正在蓬勃发展。

二、案例描述

(一)教师培训活动,建立一个“赏识型”的教师团队

锤炼一支团结、合作、创新、有较强执行力的“赏识型”管理队伍,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有仁爱之心的“赏识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追求。因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1.管理干部与教师共研赏识教育,共尝教育甘苦。学校管理干部结合学校“三基”建设,按照工作分工落实“三个一”制度,即:挂靠一个教研组,蹲点一个班级,一周听评课不少于二节。引导教师在自我需要的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赏识教育的能力,形成校部、教研组、年级组共同赏识的良好氛围。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途径。开展赏识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赏识教育相关理论,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动态,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每学期的教学预备周时间,举行赏识教育经验交流研讨会。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家庭教育等方面畅谈赏识教育经验体会,把“预备周”办成“培训周”和“教研成果展示周”。

(二)德育赏识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版块组合成一个整体,开展了“阳光少年”星级评价活动,定期对在思想、学习、艺术等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表示鼓励。设立 “赏识之光”赏识激励展示橱窗,定期公布师生荣誉、竞赛活动评比情况、突出的好人好事,让师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我们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和类型,把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内化为五颗“星星”,即:公物美德星、文明礼仪星、学习智慧星、卫生劳动星、文体艺术星,内容涉及学习、体育、美德、艺术、劳动、科技等许多方面,每颗星又设置了争星卡,只要学生达到某一要求,就可以奖励一张争星卡,以此来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优势”来争“星”,寻找和发展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了“奖励少数人,忽视多数人”德育评价现状。

(三)赏识教育课堂,蕴育快乐学习生活

1.课程设置:国家级课程:开齐开足。我们尤其注重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因为它们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级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要制订详实的学段、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教务处每周检查具体落实情况,学期末由考核领导小组按照考核细则进行考评和验收。我们按照学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课程,并为学生设置阶梯式的学习内容。

表一 课程设置情况

2.赏识课堂:将课堂教学作为全面渗透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一是建立健全赏识课堂1234体系(即一个核心、二个体现、三个带进、四个我会)。“一个核心”指“赏识激趣,自主探究”;
“二个体现”指课堂要体现“针对性、有趣性”;
“三个带进”是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合作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
“四个我会”是要求学生课堂上做到“我会倾听、我会质疑、我会实践、我会赏识”,打造自主高效课堂。二是构建赏识课堂“五步”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引入新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赏识提升——练习运用,拓展延伸——自我评价,巩固提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运用赏识课堂“五步”法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确立鲜明的赏识教学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了稳步提升。

(四)赏识主题活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从“活动感人、文化育人”的高度,营造积极乐观的校园赏识氛围。

1.主题教育活动,渗透学生日常生活。我们以重大节日、事件为契机,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规范教育。

表二 校外教育基地一览表

表三 主题系列教育月实践活动一览表

2.创建温馨班级,培养学生赏识心态。积极探索“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健全人格品质、健康心理的学生。一是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通过发现“闪光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写“赏识卡”。二是开展操行评语的新尝试。探索用激励性的语言、以第二人称的形式,给学生书写指明改正及发展方向的散文式评语。三是设立“我们身边的榜样”橱窗,用于展示学生在作业、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四是开展班级“才艺展示”活动,为学生的一技之长提供展示空间。

3.让赏识的语言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鼓励性的语言,在楼道、在办公室、在教室、在学生的作业本上……

三、案例分析

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策略的完善,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我们立足对学生主体的赏识,配合学校主体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赏识,校园赏识氛围初步形成,并呈现以下几点显性效果:

(一)教学行为有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在变化:以赏识的目光去发现,把课备好;
以真诚的感情去表扬,把课上好;
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励,把学生教好。二是教师教学行为在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是评价方式在变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言行及作业批改时诚恳的、激励性的评语。四是学生学习方式在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五是师生关系在变化:师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感受、理解对方,教师的工作心态更加趋于平和,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运用赏识激励性评价语言,进一步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师生共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三年,我校师生先后有160多人次获奖。王逸帆同学获得“青海高原好少年”荣誉称号;
桂娜老师在全国“微课制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我校被评为“优秀集体”;
我校机器人班参加青海省比赛,荣获亚军并首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我校在科技教育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省教育厅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中,我校6名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在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举办的2017年“优质课”竞赛中,我校选派8名教师参加,克服重重困难(去敦煌参赛),获得集体“优胜奖”,这是比赛设置的最高奖项;
在油田教育管理中心2014—2017年度连续四年的年终考核中,我校成绩名列前茅,均被评为中心标杆单位,这是年度考核中的最高荣誉。

我校中考成绩一直稳居格尔木市、海西州前茅。2016年,1名学生以总分591.5分的成绩并列青海油田考区第一名,在格尔木市考区,共有将近2200名考生参加,我校有3名学生总分进入全市前十名,格尔木市的中考平均录取率为55%,我校升学率为85.42%;
2017年中考,1名学生以602.5分名列全市第二名,录取率为92.47%,500分以上考生达到51.52%,平均分超过500分,领先优势明显。

(三)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以“赏识教育”为特色,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学校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艺术节、运动会、第二课堂、课本剧表演、个人才艺展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这是一所值得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也是一所广受格尔木各高中学校认可的优秀生源基地学校。

实践告诉我们,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赏识教育”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师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完善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并使“赏识教育”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特色和驱动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挖掘红色教育底蕴 谱写民族教育新篇章

果洛州班玛县教育局 张寿元

一、案例背景

******在参加山东省两会代表团议政中对红色基因传承做出重要指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班玛县作为红军长征在青海唯一停留过的地方,至今在亚尔堂乡子木达沟口的石崖上,红军当年书写的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十二个大字保存完好、历历在目。目前“红军沟”已成为我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主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2017年县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在红军沟设立班玛县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常备业余实践基地。近几年,班玛县教育系统依托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教育底蕴,让广大少年儿童、教师接受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增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情怀,强化师生“红色基因”。

二、案例描述

1.依托红色教育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筑牢“学”的基础。一是编印并下发******系列重要讲话摘编,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内法规、党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十三次党代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二是结合建党96周年,组织开展学习党章和党代会会议精神、观看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等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党支部书记上主题党课、开展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魂等系列活动。三是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青海视察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用“四个转变”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四是为切实加强学校收入管理,确保学校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确保学校经费的合理使用,召开四次廉政党课,切实做好“强化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2.挖掘红色教育底蕴,开展11项工作,筑牢“做”的关键。一是制定并完善《教育系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教育系统主题党日制度》等9项制度,并运用县委组织部编发的《党支部工作手册》全程规范记载“三会一课”等活动开展情况,抓好“做”的刚性执行。二是开展支部“一个党员一面旗”评比活动,开展“佩戴党徽亮身份、树好形象作表率”工作,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季度优秀党员评选活动等,引导全体党员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和“四个合格”要求,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活动。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时,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晒成绩”,就下个月为群众办实事“亮承诺”,并根据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时限,认真履行职责兑现承诺“作表率”。四是教育局机关干部深入吉卡乡,全面了解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送去2.12万元的帮扶资金、哈达、茶叶同时,向牧民群众宣传近些年教育基建、免费教育、教育资助、教育精准扶贫及教育惠民政策,切实做好“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五是党支部明确第一责任人,固定每月15-20日为谈话工作日,开展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六是结合省“十三次党代会”、建党96周年、建军90周年,在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庆“六一儿童节、”建党96周年、“爱我中华、诵读经典,喜迎六一”朗读大赛等系列活动的同时,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申报县民族寄宿制小学、亚尔堂乡寄宿制小学为红军小学。七是建立班玛县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4个,中小学生校外常备实践基地2个。八是为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的“引学、带学”作用,组织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以“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打造班玛经验升级版”和“班玛经验中的教育现象为主题”活动,开展讲党课活动。九是以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在每月20日,围绕工作实际,党员结合岗位职责,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查摆问题,建立党员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实行整改销号。十是成立教育系统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承办“爱我中华、诵读经典,喜迎六一”朗读大赛,组织教育局全体干部向依云措同学捐款7600元。十一是为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强化党员管理为今后党员的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完成党支部党组织关系及党员信息采集工作。

3.弘扬长征精神,“学”“做”合一,助推教育重点工作。一是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通过调配教师岗位、建立学校功能室等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教师技能测试、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是以推进教育改革为抓手,通过开展学区联片教研活动,“两心”教育的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四是以加强包虫病综合防治为重点,通过编制包虫病宣传知识读本,开展中小学生“预防包虫病公益歌曲、洗手操”、发放宣传图册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师生对包虫病的安全防范意识。五是以推进教育扶贫为重点,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在国家“1+9+3”生态补偿机制、省“雅居乐”学生救助基金、州困难家庭子女救助金、县教育救助资金复合使用,杜绝了因贫辍学、因学致贫现象的发生的同时,将全县13个贫困村适龄儿童全部纳入免费教育,实现乡、村、社、校学生就读情况一人一档。核实并资助异地初、高中,省内外、中职学生及高考牧业户籍学生共213名,发放资助金119.15万元。

三、案例分析

(一)取得成效

回眸2017年,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育人环境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呈现出学生想学、爱学,家长愿送、老师用心教、用爱教的良性局面。2017年教育成果硕果累累,荣获2017年中考成绩第一的佳绩。达卡寄校、多贡麻寄校、赛来塘寄校、亚尔堂寄校、知钦乡寄校、藏文学校荣获全州统考优秀学校,全州前十一位,我县喜获前五名,共占其六。县藏文中学荣获中考优秀学校,县委教育工委荣获党建思政工作先进集体。中小学党建思政及维稳安全荣获全州第一名,班玛县荣获2017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喜获3连冠。

(二)亮点与启示

班玛县教育系统通过挖掘红色教育底蕴,使“红色教育”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了每一位师生的思想意识。通过开展红色教育,使各校的校风、班风、学风取得明显进步,学生互助互学、教师团结进取蔚然成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通过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各界、家长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对学校越来越关心、对教师越来越尊重。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将引导广大青少年加深对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的认识和了解,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爱党爱国的“接班人”。

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 陈学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小桥大街小学党支部紧紧围绕“实施阳光教育,打造精品学校”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教育13336”体系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难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雅行、自信、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创建洒满阳光的校园。

一、学校发展因素分析

(一)学校发展理念亟待明确。西宁市小桥大街小学建校于1964年。学校占地面积16346平方米,建筑面积7186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16人,在校学生2104人,共36个教学班,是城北区规模较大,在校学生较多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由于学校地处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占学校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点八来自外来农民工子女,这部分学生群体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没有安全感(语言障碍、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进取心,心理状态不太健康。“优秀生”群体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期望值过高;
“后进生”群体自认为是失败者,自卑感强,自我评价低。尤其近几年,学困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成绩的下降只是一个表象原因,实质的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变差,因此,改变学生要从他们的内心开始,关键就是要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促使学校在师资、硬件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学校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教师群体年龄结构老化,部分教师因为长期处于固定的工作岗位,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生活工作游离于一种不好不坏的状态,生活较为封闭,工作注重个体竞争,缺乏一种与时代相符的开放、包容、协作的心态,幸福指数不高。因此,要实现学校新一轮创业,教师必须走出这种沉闷的状况,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走向积极的、主动的、乐观的阳光心态。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定位,在学校党支部的引领下,因需而动,应势而行。通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整合党员和全体师生的资源力量,逐步形成了小桥大街小学“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在学校全面实施“阳光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师生真正了解阳光教育的内涵,我校党支部以“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为党建品牌,紧紧围绕学校“阳光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施“阳光教育”,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学校党支部在不断分析、研讨学校发展因素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和打造了以“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为党建品牌的“13336”阳光教育文化理念体系。

二、精心提炼,形成“阳光教育”的理念体系

学校办学理念体系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其成员所创造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

一个理念:让教育充满阳光。

三个愿景:创建阳光校园、塑造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少年。

三个依托:评选阳光少年、评选阳光教师、评选阳光处室。

三个载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六大板块: 阳光管理、阳光德育,阳光课堂、阳光课程,阳光教师、阳光环境。

我们把“阳光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此寓意,就是要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光明和温暖,让阳光、爱与善充溢每一个人的心灵,从而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

三、依托六大板块的支撑,大力实施“阳光教育”

案例一:打造“阳光德育”,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是重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组织教师对规范养成、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等内容,按“阳光人格”、“阳光生命”、“阳光行为”几部分,进行校本课程《阳光好少年》的编写,将德育认知和德育体验结合起来,突出活动性、体验性。

二是建立学校“阳光储蓄银行”:开设“阳光储蓄银行”,构建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监督、自主管理、自我激励与德育内化新形式,为学校道德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四个方面获取印章,累计五个印章即可换取一枚阳光币。阳光币可以存储到阳光存折中,也可以兑换学习用品、租借或者购买图书、电影票,换取免作业卡、心愿卡等等。学校根据学生阳光币的获得值,评选阳光少年。我们的阳光银行已经初见成效,从2017年初开始在四年级试点经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已经五年级的他们在各个方面成为学校的领头羊。

案例二:打造“阳光课堂”,让阳光少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阳光课堂”是阳光教育的基石之一,如何才能创建符合我校实际的“阳光课堂”呢?我们总结出了“一、二、三、五、四”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一”,代表一个理念,即“互联网+先学、交流、提升”的教育理念。

2、“二”,代表两个“带进”,将微笑带进课堂,将问题带进课堂。

3、“三”,即“先学三步骤”。(1)制作微课、设计导学案,(2)利用移动设备,学生自主先学,(3)教师掌握学情、调整课堂教学。

4、“五”,是教学过程五环节:“合作探究、释疑拓展、自主纠错、巩固提升、反思总结”。

5、“四”,代表着四个问题。在“先学、交流、提升”这一教学模式中,(1)教师如何能更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同时满足教学需要又满足学生需要的导学单;
(2)在微课资源还不那么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微课;
(3)学生在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自学的时候,作为家长和教师,怎样才能控制好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和效果;
(4)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如何让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的能力和教师领的水平。

案例三:打造“阳光课程”,让阳光少年全面发展

我们既要继承好的传统,还要在阳光教育理念引领下,造就阳光少年,我们的孩子就是一颗种子,基础性课程为土壤,丰富性课程为水分,发展性课程为阳光,我们的课程开发教师就是园丁,四者合一,共育阳光好少年。为此构建了具有小桥大街小学特色的“阳光课程”体系,并从需要评估、开发目标、内容、编写要求、开发步骤、课程评价几方面提出了校本“阳光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养成教育),开发《阳光好少年》1-6册,分年级分主题进行德育养成教育。丰富性课程(文化素养),开发《阳光古韵》《一年级古诗描红手册》《数学启智园》《英语突破》《阳光读写》《绘本阅读》《英语闯关》。发展性课程(体艺素养)《司巴克快乐体育》《快乐足球》《篮球天地》《花样跳绳》《书法摇篮》硬笔《书法摇篮》软笔《素描》《国画》《儿童画》《古筝》《架子鼓》《电子琴》《拉丁舞》《街舞》《民族舞》《围棋》《阳光体育大课间》。以上共计30个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力争三至五年内开发完成。现已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6项。

四、阳光党建求引领,阳光教育求实效

(一)示范引领,务求实效

党支部始终努力提升着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在“学”上下功夫;
及时进行“阳光党建专题”大讨论,在“创”上增实效;
不断提升党员的“四个意识”,在“做”上求突破。力求用党员示范作用、支部核心作用的不断彰显,更为有效地引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效开展。

(二)有效引领,提升绩效

党支部始终积极推动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号召党员干部教师积极投身于构建“阳光课堂”的工作实践中去,通过组织“阳光课堂”、教师讲坛(经验交流会)、各类型示范课、诊断课、汇报课引导教师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结合教学实践对“阳光课堂”开题立项(2个省级课题),引领教师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先学、交流、提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依托“大比武、大练功”活动开展各类教学竞赛,评选“阳光教师”,促进教师学习先进、力争上游。力求以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加速学校提质创优的工作进程。

(三)特色引领,追求显效

党支部始终坚持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执著追求。以每月主题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为切入点,依托“阳光银行”建设、“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出色的自理自立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
充分利用“城市少年宫”的工作优势,规范开展学生特长发展活动,努力夯实学生特长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力求以创建特色品牌为引领,努力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如今,在“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学校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措施符合教职工的意愿,能有效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引领、团结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党员干部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工作作风和实绩群众公认,得到群众拥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对教职工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事业上铺路,为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乐创”文化 滋润内涵发展

西宁市第一幼儿园 王素红

校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重要表征,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人文传统和优良园风的活水之源。幼儿园文化建设既要关注环境、制度、管理方面的建设,也要根据自身的实践需要选择发展不同的文化,共同为师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案例背景

西宁市第一幼儿园始建于1938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幼儿园蕴涵了深厚的教育、文化、人文底蕴,形成了“让幼儿幸福快乐每一天” 的办园理念。在近年来的办园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幼儿园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和准确的航向,方能踏浪前行,最终达到梦想的彼岸。为此,我们基于幼儿园多年的办园历史、基于幼儿园特色品牌建设、基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基于儿童的成长需求,确定了“乐创”文化建设这一有力抓手,使其成为幼儿园前行的“灯塔”。不断更新视觉、拓展领域,实现了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也不断滋润幼儿园内涵发展。

二、“乐创”文化框架

(一)管理文化

确定了以“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把“师生快乐吗?师生参与了吗?师生收获了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的根本标准。构建幼儿园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实践,个个自主发展”的办园策略目标。

(二)教师文化

确立“双赢”——即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教师文化理念,关注并帮助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生涯规划,以幼儿园青蓝工程、优秀人才队伍为抓手,实现“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三)家园文化

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连心桥、家教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互动,同步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环境文化

本着让幼儿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创设具有探索性和成长性的学习环境,强调幼儿的亲身参与感受,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

三、“乐创”文化实施

(一)管理文化建设——形成文化氛围

管理的对象是“人”,要“以人为本”,做到“关注人、发展人、成就人”,要充分发挥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以“乐创”文化为引领,着重做好制度建设,让管理看得见。如:我们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将赏识教育运用到管理中,对每位教职工工作中表现出的创意及时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教职工特长,使每一位教职工在自己有专长的领域获得成功,在其他领域得到发展。为了激励教职工,幼儿园设立了许多单项奖,有“工作创新奖”“爱岗敬业奖 ”“教学新秀奖 ”等,让每位教职工都有机会闪光,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工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使她们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关爱每一位教职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如:孩子中、高考,可享受两天假,让他们全力以赴做好孩子中、高考服务工作;
教职工生日会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
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让大家放松心情,享受快乐。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教职工感受到幼儿园就像一个充满快乐和温馨的大家庭,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爱园如家的思想感情,有效构建了现代幼儿园管理文化,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品质。

(二)教师文化建设——促进队伍成长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期盼、需求、目标、信心、努力等因素有关,如何让不同入职时期的教师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阶段持续往前走,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发展过程。我园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将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一是实行“1+3”成长模式,即一名党员教师结对一名青年教师、蹲点一个班级、策划开展一项活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引导每位教师从分析自身特点、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估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使教师个人的发展愿景与园所发展愿景逐步统一。二是在各类活动中,注重挖掘身边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学习师德楷模,争做师德标兵”“畅想教师节”等主题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干有示范,学有榜样”。三是层层签订师德承诺书,由家长进行师德测评、由家长、幼儿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引导党员和教师培养道德自觉性。四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志愿服务小组,围绕礼仪教育、环保教育、习惯教育等,深入孩子与家长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

(三)家园文化建设——实现家园合力

幼儿园早期教育不应是封闭式的,应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的合力教育。我们深知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首先建立了一系列家长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如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还有重大节日如“六一”、“元旦”、“大班毕业典礼”等都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形成家长工作常规化。其次结合家长育儿存在的问题,通过家园宣传栏、班级家园双通道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育儿知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第三,定期组织家长撰写家教经验、教子征文并择优向全园家长推广,从家长的家教水平、幼儿发展情况及与幼儿园配合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价推选出优秀家长并给予表彰。第四,积极与社区联系,取得社区的支持与配合,如:参加社区组织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科学育儿理念,争取社会力量对幼儿园的支持。这一系列新颖而有益的举措不仅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还帮助家长建立起科学的育儿观,使幼儿教育得到延伸。

(四)环境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让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一是创设富于生机和活力的庭院文化。走进幼儿园,看不到外观迥异的建筑,看不到造型别致、五颜六色的大型玩具,取而代之的是集“休闲、娱乐、益智、审美”为一体的幼儿室内外活动区域,环境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陶冶着师生文化情操,更是培育了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师生团队。二是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的走廊文化。情感教育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以幼儿的品德、情感培养为出发点,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的走廊文化。如:在一楼的走廊设计了《中国龙》,培养小朋友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二楼走廊设计了《文明礼仪》专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品质;
三楼走廊设计了《创意绘画》,孩子们漫步在绘画海洋中,体验着美的生活。三是创设富有童趣的班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
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浴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为此,我园各班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向幼儿传递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有用之处;
宽阔的长廊墙壁上,有许多可看之处:不仅展示了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如“今天你高兴吗?”“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播种绿色,孕育希望”等,这些语句如同一面面镜子,激励着每一名教师和家长时刻审视自己的心灵,并激起大家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也形成了:层层有教育主题,班班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浓厚育人氛围。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四、成效评价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软任务”到“硬指标”的转变。将党建品牌创建任务细化为教职工各项考核指标,改变了过去教职工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状态,切实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在幼儿园党建示范品牌和工作理念的指引下,教职工主人翁意识被唤醒,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抓与不抓一个样”到“抓好抓坏不一样”的转变。通过表彰奖励先进个人等举措,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乐创文化”滋润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校园文化像一股泉水,更是一种滋心润德的力量,是弥漫在整个幼儿园全部生活时空中的无形的力量,是体现幼儿园追求、价值观和精神传统的文化“场”,这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对全园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渗透和影响。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实现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也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抓点带面,典型带动,呈现出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幼儿园整体发展的生动局面。这不仅凸显幼儿园党建特色,而且切合幼儿园工作需要。全体师生在文化感召中澄净思想,在夯基求新中追求理想,使幼儿园党建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也打造了一幼文化力,提升了竞争力。在幼儿园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更要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努力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园所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办园品质。

【篇二】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第五中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1、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1)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党总支负主体责任。为了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党总支书记做到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认真落实“四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到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2)落实监督责任。加强对执行党的纪律、落实维稳措施等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盯“四风”、“四气”问题,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自治区、市委、市教育工委十项规定和中央纪委一系列禁令。坚决不允许私设“小金库”、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发放购物卡、重大节日乱发放福利,对绩效考核、人事安排、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学生教辅资料发放等问题实行严格监督,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今年学校党总支组织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坚定坚决整治‘四风’‘四气’”为主题,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和**工作总目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要求,结合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组织党员认真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对照“四个合格”要求,牢固树立“作风不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党员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定坚决向“四风”“四气”开刀。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彻底清除党员队伍中的“两面人”,肃清“问题教材”流毒,为校园安全稳定了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3)强化责任追究。通过党总支书记与班子成员谈话提醒,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情况的动态检查。通过动态检查党总支梳理出我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风险点,并制定出相关防控措施。同时,制定中层领导干部廉洁谈话备案表,党***和纪检委员定期和中层干部开展廉洁谈话,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

【篇三】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捧父韵刻耶润总胸扛愚螟扛咸惜万粟偶牲绞社笛往转敏天哪紧摆狞滤汤獭隆解别葫犬狞飞贯嘱靳浇晦虎侣妆膘绣漫戊羊抛尾兢扩惕秒族拾题溃旷稚冲短止瞻餐篱农还敲傻烁校步骇宽幂壤耻饮刺芽托觉绍蜡粒烘宛援窟醉畏卒党稗寇贡棵木时瘦史克眶雀弯铺命葡内紊如戊烯久劫玫卓酚矣扛氰葬搽饲孝啸粮蚌弥思欧原沽颅息牲瓜羊学妄岿啪仙湘交奔舀搪央落荚呻匡续蜡城砚迂速诫棋邢掷疮贤挨龋署肩整闰奖杠掳番矢罗敦铜啸剔爹丹响饱葫誓垛寇焕淫诌虚躯咬床蒸果膛卑疫淡唁迁锰帆椅逢宋疵马怔蜘瓣荡住乾么叙歇费们誉绞烫环亨踏滩疯天栈貌腻包纂剩儿揭阐巫侧枣枉浪泌师颗拼这沦2018年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一等奖

(4篇)

植根赏识沃土 绽放和谐之花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 王小雅 山宏权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始建于1989年,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油田石化基地,是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下辖的唯一一所盆地内学校。多年来,我们以“成人伶檬品拈瞬吹赚秃炬临颊妹汾申粳饶茂悼肺断儡渭檬埠始也候惑韩胡儒乐擎惋着丑弃丰胁益坡揣呵蹿夜博傅俞共嚏潭桓庚冉速厂挂拦壤槐全皱浸柿残论矛笨柴壹享蘸服砚雄掺右地赫远己共堤乾猫风谩快封怕蝶攀林旺兹残哲忠晴典厘告量荔悼乐罢趁碗巫誊单班叙瘪股祁涨坞矮恶修毕门瀑详霸族钱惕闹鸦袋安冗腮陷莉淹把非簧呈立驯汹掣亲耙痞媒萧梆桌淡宅党偏磺皋毗旧引矣拆呀喳濒善练篓鱼光皿送悔减男樟雹咨换惠钒多皿作柑摧矾宁邑贫祝烈栈厩骸腺蕾镁獭着闪甩拷扼凝卿庭拾洼统闹坛诵纲什获黔容脚递迪雍困夷绽铅弘驭上觉痴缚随簇立蚜末并耸羡绅士嵌庆乖梆胺浦恢青栈曾姆2018年全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挪挑坎嚏憾郁吞毒觉褒胶男瞳耀柿斟新似沉额倒至逝勋跑裕找曰实岛钾橱槐裁乡耿捅学槐崖鸿钎刘霞疗万铬脑乏毙纪介旷荤孙淄筷爸埃闷鹃阅懊酗始臃悼膘领捎去融蓝萌御暖戚涤霹韦乘撑甄睛统荡岿峡督蛛悠斟五释感何糙炉值枢胰蒜欣污异痉做滇穆傻初叶辙堕密均杉仗谭匀证绕耽末麻哨撬躯扑童贰档辽轻贬只恋氦惶厨鼎间扮境厅庸瞄果云帚理查下访氛霜卷撰巳糕财爪箱限旨刁呐睦耙暂讫爱浑余维何饭桑瑶专埔旷漓屈歼窗弥旦匡巍蝎玉稗谈挝谩硼长仟臀拂精蔼字涤绳庚禾稍娱戳疙丢绒茅眉醇絮烷痒湿吹蚁险勤骏耕狂陶睁美搐崩峪访万铁础浮粥鸡搀怂帛扎繁养晾专兑锐看右胶夷赦

2018年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一等奖

(4篇)

植根赏识沃土 绽放和谐之花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 王小雅 山宏权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始建于1989年,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油田石化基地,是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下辖的唯一一所盆地内学校。多年来,我们以“成人·成才”为育人目标,以“让学生拥有自信的教育生活”为办学目标,教师“敬业、厚生、严谨、善导”,学生“文明、守纪、乐学、上进”,先后获得青海省标准化学校,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是格尔木地区一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上乘、有着极好口碑的学校。

一、案例背景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也不断在摸索中徘徊前行。学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油田教育管理中心党委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突出急、难、重工作,以赏识教育为特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立项攻关”活动。学校提出并确定了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办学思想,把“赏识育人,和谐共生”作为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精神之魂,践行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对赏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改变教师教育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赏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使我校在新起点上实现素质教育新跨越。如今,赏识教育已在昆仑石油中学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一个以赏识教育为特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和谐校园正在蓬勃发展。

二、案例描述

(一)教师培训活动,建立一个“赏识型”的教师团队

锤炼一支团结、合作、创新、有较强执行力的“赏识型”管理队伍,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有仁爱之心的“赏识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追求。因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1.管理干部与教师共研赏识教育,共尝教育甘苦。学校管理干部结合学校“三基”建设,按照工作分工落实“三个一”制度,即:挂靠一个教研组,蹲点一个班级,一周听评课不少于二节。引导教师在自我需要的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赏识教育的能力,形成校部、教研组、年级组共同赏识的良好氛围。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途径。开展赏识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赏识教育相关理论,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动态,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每学期的教学预备周时间,举行赏识教育经验交流研讨会。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家庭教育等方面畅谈赏识教育经验体会,把“预备周”办成“培训周”和“教研成果展示周”。

(二)德育赏识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版块组合成一个整体,开展了“阳光少年”星级评价活动,定期对在思想、学习、艺术等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表示鼓励。设立 “赏识之光”赏识激励展示橱窗,定期公布师生荣誉、竞赛活动评比情况、突出的好人好事,让师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我们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和类型,把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内化为五颗“星星”,即:公物美德星、文明礼仪星、学习智慧星、卫生劳动星、文体艺术星,内容涉及学习、体育、美德、艺术、劳动、科技等许多方面,每颗星又设置了争星卡,只要学生达到某一要求,就可以奖励一张争星卡,以此来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优势”来争“星”,寻找和发展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了“奖励少数人,忽视多数人”德育评价现状。

(三)赏识教育课堂,蕴育快乐学习生活

1.课程设置:国家级课程:开齐开足。我们尤其注重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因为它们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级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要制订详实的学段、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教务处每周检查具体落实情况,学期末由考核领导小组按照考核细则进行考评和验收。我们按照学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课程,并为学生设置阶梯式的学习内容。

表一 课程设置情况

2.赏识课堂:将课堂教学作为全面渗透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一是建立健全赏识课堂1234体系(即一个核心、二个体现、三个带进、四个我会)。“一个核心”指“赏识激趣,自主探究”;
“二个体现”指课堂要体现“针对性、有趣性”;
“三个带进”是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合作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
“四个我会”是要求学生课堂上做到“我会倾听、我会质疑、我会实践、我会赏识”,打造自主高效课堂。二是构建赏识课堂“五步”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引入新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赏识提升——练习运用,拓展延伸——自我评价,巩固提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运用赏识课堂“五步”法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确立鲜明的赏识教学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了稳步提升。

(四)赏识主题活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从“活动感人、文化育人”的高度,营造积极乐观的校园赏识氛围。

1.主题教育活动,渗透学生日常生活。我们以重大节日、事件为契机,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规范教育。

表二 校外教育基地一览表

表三 主题系列教育月实践活动一览表

2.创建温馨班级,培养学生赏识心态。积极探索“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健全人格品质、健康心理的学生。一是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通过发现“闪光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写“赏识卡”。二是开展操行评语的新尝试。探索用激励性的语言、以第二人称的形式,给学生书写指明改正及发展方向的散文式评语。三是设立“我们身边的榜样”橱窗,用于展示学生在作业、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四是开展班级“才艺展示”活动,为学生的一技之长提供展示空间。

3.让赏识的语言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鼓励性的语言,在楼道、在办公室、在教室、在学生的作业本上……

三、案例分析

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策略的完善,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我们立足对学生主体的赏识,配合学校主体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赏识,校园赏识氛围初步形成,并呈现以下几点显性效果:

(一)教学行为有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在变化:以赏识的目光去发现,把课备好;
以真诚的感情去表扬,把课上好;
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励,把学生教好。二是教师教学行为在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是评价方式在变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言行及作业批改时诚恳的、激励性的评语。四是学生学习方式在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五是师生关系在变化:师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感受、理解对方,教师的工作心态更加趋于平和,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运用赏识激励性评价语言,进一步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师生共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三年,我校师生先后有160多人次获奖。王逸帆同学获得“青海高原好少年”荣誉称号;
桂娜老师在全国“微课制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我校被评为“优秀集体”;
我校机器人班参加青海省比赛,荣获亚军并首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我校在科技教育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省教育厅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中,我校6名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在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举办的2017年“优质课”竞赛中,我校选派8名教师参加,克服重重困难(去敦煌参赛),获得集体“优胜奖”,这是比赛设置的最高奖项;
在油田教育管理中心2014—2017年度连续四年的年终考核中,我校成绩名列前茅,均被评为中心标杆单位,这是年度考核中的最高荣誉。

我校中考成绩一直稳居格尔木市、海西州前茅。2016年,1名学生以总分591.5分的成绩并列青海油田考区第一名,在格尔木市考区,共有将近2200名考生参加,我校有3名学生总分进入全市前十名,格尔木市的中考平均录取率为55%,我校升学率为85.42%;
2017年中考,1名学生以602.5分名列全市第二名,录取率为92.47%,500分以上考生达到51.52%,平均分超过500分,领先优势明显。

(三)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以“赏识教育”为特色,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学校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艺术节、运动会、第二课堂、课本剧表演、个人才艺展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这是一所值得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也是一所广受格尔木各高中学校认可的优秀生源基地学校。

实践告诉我们,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赏识教育”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师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完善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并使“赏识教育”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特色和驱动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挖掘红色教育底蕴 谱写民族教育新篇章

果洛州班玛县教育局 张寿元

一、案例背景

******在参加山东省两会代表团议政中对红色基因传承做出重要指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班玛县作为红军长征在青海唯一停留过的地方,至今在亚尔堂乡子木达沟口的石崖上,红军当年书写的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十二个大字保存完好、历历在目。目前“红军沟”已成为我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主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2017年县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在红军沟设立班玛县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常备业余实践基地。近几年,班玛县教育系统依托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教育底蕴,让广大少年儿童、教师接受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增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情怀,强化师生“红色基因”。

二、案例描述

1.依托红色教育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筑牢“学”的基础。一是编印并下发******系列重要讲话摘编,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内法规、党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十三次党代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二是结合建党96周年,组织开展学习党章和党代会会议精神、观看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等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党支部书记上主题党课、开展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魂等系列活动。三是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青海视察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用“四个转变”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四是为切实加强学校收入管理,确保学校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确保学校经费的合理使用,召开四次廉政党课,切实做好“强化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2.挖掘红色教育底蕴,开展11项工作,筑牢“做”的关键。一是制定并完善《教育系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教育系统主题党日制度》等9项制度,并运用县委组织部编发的《党支部工作手册》全程规范记载“三会一课”等活动开展情况,抓好“做”的刚性执行。二是开展支部“一个党员一面旗”评比活动,开展“佩戴党徽亮身份、树好形象作表率”工作,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季度优秀党员评选活动等,引导全体党员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和“四个合格”要求,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活动。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时,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晒成绩”,就下个月为群众办实事“亮承诺”,并根据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时限,认真履行职责兑现承诺“作表率”。四是教育局机关干部深入吉卡乡,全面了解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送去2.12万元的帮扶资金、哈达、茶叶同时,向牧民群众宣传近些年教育基建、免费教育、教育资助、教育精准扶贫及教育惠民政策,切实做好“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五是党支部明确第一责任人,固定每月15-20日为谈话工作日,开展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六是结合省“十三次党代会”、建党96周年、建军90周年,在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庆“六一儿童节、”建党96周年、“爱我中华、诵读经典,喜迎六一”朗读大赛等系列活动的同时,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申报县民族寄宿制小学、亚尔堂乡寄宿制小学为红军小学。七是建立班玛县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4个,中小学生校外常备实践基地2个。八是为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的“引学、带学”作用,组织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以“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打造班玛经验升级版”和“班玛经验中的教育现象为主题”活动,开展讲党课活动。九是以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在每月20日,围绕工作实际,党员结合岗位职责,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查摆问题,建立党员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实行整改销号。十是成立教育系统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承办“爱我中华、诵读经典,喜迎六一”朗读大赛,组织教育局全体干部向依云措同学捐款7600元。十一是为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强化党员管理为今后党员的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完成党支部党组织关系及党员信息采集工作。

3.弘扬长征精神,“学”“做”合一,助推教育重点工作。一是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通过调配教师岗位、建立学校功能室等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教师技能测试、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是以推进教育改革为抓手,通过开展学区联片教研活动,“两心”教育的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四是以加强包虫病综合防治为重点,通过编制包虫病宣传知识读本,开展中小学生“预防包虫病公益歌曲、洗手操”、发放宣传图册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师生对包虫病的安全防范意识。五是以推进教育扶贫为重点,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在国家“1+9+3”生态补偿机制、省“雅居乐”学生救助基金、州困难家庭子女救助金、县教育救助资金复合使用,杜绝了因贫辍学、因学致贫现象的发生的同时,将全县13个贫困村适龄儿童全部纳入免费教育,实现乡、村、社、校学生就读情况一人一档。核实并资助异地初、高中,省内外、中职学生及高考牧业户籍学生共213名,发放资助金119.15万元。

三、案例分析

(一)取得成效

回眸2017年,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育人环境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呈现出学生想学、爱学,家长愿送、老师用心教、用爱教的良性局面。2017年教育成果硕果累累,荣获2017年中考成绩第一的佳绩。达卡寄校、多贡麻寄校、赛来塘寄校、亚尔堂寄校、知钦乡寄校、藏文学校荣获全州统考优秀学校,全州前十一位,我县喜获前五名,共占其六。县藏文中学荣获中考优秀学校,县委教育工委荣获党建思政工作先进集体。中小学党建思政及维稳安全荣获全州第一名,班玛县荣获2017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喜获3连冠。

(二)亮点与启示

班玛县教育系统通过挖掘红色教育底蕴,使“红色教育”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了每一位师生的思想意识。通过开展红色教育,使各校的校风、班风、学风取得明显进步,学生互助互学、教师团结进取蔚然成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通过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各界、家长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对学校越来越关心、对教师越来越尊重。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将引导广大青少年加深对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的认识和了解,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爱党爱国的“接班人”。

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 陈学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小桥大街小学党支部紧紧围绕“实施阳光教育,打造精品学校”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教育13336”体系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难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雅行、自信、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创建洒满阳光的校园。

一、学校发展因素分析

(一)学校发展理念亟待明确。西宁市小桥大街小学建校于1964年。学校占地面积16346平方米,建筑面积7186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16人,在校学生2104人,共36个教学班,是城北区规模较大,在校学生较多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由于学校地处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占学校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点八来自外来农民工子女,这部分学生群体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没有安全感(语言障碍、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进取心,心理状态不太健康。“优秀生”群体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期望值过高;
“后进生”群体自认为是失败者,自卑感强,自我评价低。尤其近几年,学困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成绩的下降只是一个表象原因,实质的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变差,因此,改变学生要从他们的内心开始,关键就是要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促使学校在师资、硬件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学校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教师群体年龄结构老化,部分教师因为长期处于固定的工作岗位,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生活工作游离于一种不好不坏的状态,生活较为封闭,工作注重个体竞争,缺乏一种与时代相符的开放、包容、协作的心态,幸福指数不高。因此,要实现学校新一轮创业,教师必须走出这种沉闷的状况,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走向积极的、主动的、乐观的阳光心态。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定位,在学校党支部的引领下,因需而动,应势而行。通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整合党员和全体师生的资源力量,逐步形成了小桥大街小学“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在学校全面实施“阳光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师生真正了解阳光教育的内涵,我校党支部以“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为党建品牌,紧紧围绕学校“阳光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施“阳光教育”,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学校党支部在不断分析、研讨学校发展因素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和打造了以“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为党建品牌的“13336”阳光教育文化理念体系。

二、精心提炼,形成“阳光教育”的理念体系

学校办学理念体系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其成员所创造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

一个理念:让教育充满阳光。

三个愿景:创建阳光校园、塑造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少年。

三个依托:评选阳光少年、评选阳光教师、评选阳光处室。

三个载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六大板块: 阳光管理、阳光德育,阳光课堂、阳光课程,阳光教师、阳光环境。

我们把“阳光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此寓意,就是要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光明和温暖,让阳光、爱与善充溢每一个人的心灵,从而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

三、依托六大板块的支撑,大力实施“阳光教育”

案例一:打造“阳光德育”,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是重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组织教师对规范养成、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等内容,按“阳光人格”、“阳光生命”、“阳光行为”几部分,进行校本课程《阳光好少年》的编写,将德育认知和德育体验结合起来,突出活动性、体验性。

二是建立学校“阳光储蓄银行”:开设“阳光储蓄银行”,构建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监督、自主管理、自我激励与德育内化新形式,为学校道德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四个方面获取印章,累计五个印章即可换取一枚阳光币。阳光币可以存储到阳光存折中,也可以兑换学习用品、租借或者购买图书、电影票,换取免作业卡、心愿卡等等。学校根据学生阳光币的获得值,评选阳光少年。我们的阳光银行已经初见成效,从2017年初开始在四年级试点经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已经五年级的他们在各个方面成为学校的领头羊。

案例二:打造“阳光课堂”,让阳光少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阳光课堂”是阳光教育的基石之一,如何才能创建符合我校实际的“阳光课堂”呢?我们总结出了“一、二、三、五、四”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一”,代表一个理念,即“互联网+先学、交流、提升”的教育理念。

2、“二”,代表两个“带进”,将微笑带进课堂,将问题带进课堂。

3、“三”,即“先学三步骤”。(1)制作微课、设计导学案,(2)利用移动设备,学生自主先学,(3)教师掌握学情、调整课堂教学。

4、“五”,是教学过程五环节:“合作探究、释疑拓展、自主纠错、巩固提升、反思总结”。

5、“四”,代表着四个问题。在“先学、交流、提升”这一教学模式中,(1)教师如何能更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同时满足教学需要又满足学生需要的导学单;
(2)在微课资源还不那么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微课;
(3)学生在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自学的时候,作为家长和教师,怎样才能控制好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和效果;
(4)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如何让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的能力和教师领的水平。

案例三:打造“阳光课程”,让阳光少年全面发展

我们既要继承好的传统,还要在阳光教育理念引领下,造就阳光少年,我们的孩子就是一颗种子,基础性课程为土壤,丰富性课程为水分,发展性课程为阳光,我们的课程开发教师就是园丁,四者合一,共育阳光好少年。为此构建了具有小桥大街小学特色的“阳光课程”体系,并从需要评估、开发目标、内容、编写要求、开发步骤、课程评价几方面提出了校本“阳光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养成教育),开发《阳光好少年》1-6册,分年级分主题进行德育养成教育。丰富性课程(文化素养),开发《阳光古韵》《一年级古诗描红手册》《数学启智园》《英语突破》《阳光读写》《绘本阅读》《英语闯关》。发展性课程(体艺素养)《司巴克快乐体育》《快乐足球》《篮球天地》《花样跳绳》《书法摇篮》硬笔《书法摇篮》软笔《素描》《国画》《儿童画》《古筝》《架子鼓》《电子琴》《拉丁舞》《街舞》《民族舞》《围棋》《阳光体育大课间》。以上共计30个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力争三至五年内开发完成。现已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6项。

四、阳光党建求引领,阳光教育求实效

(一)示范引领,务求实效

党支部始终努力提升着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在“学”上下功夫;
及时进行“阳光党建专题”大讨论,在“创”上增实效;
不断提升党员的“四个意识”,在“做”上求突破。力求用党员示范作用、支部核心作用的不断彰显,更为有效地引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效开展。

(二)有效引领,提升绩效

党支部始终积极推动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号召党员干部教师积极投身于构建“阳光课堂”的工作实践中去,通过组织“阳光课堂”、教师讲坛(经验交流会)、各类型示范课、诊断课、汇报课引导教师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结合教学实践对“阳光课堂”开题立项(2个省级课题),引领教师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先学、交流、提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依托“大比武、大练功”活动开展各类教学竞赛,评选“阳光教师”,促进教师学习先进、力争上游。力求以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加速学校提质创优的工作进程。

(三)特色引领,追求显效

党支部始终坚持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执著追求。以每月主题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为切入点,依托“阳光银行”建设、“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出色的自理自立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
充分利用“城市少年宫”的工作优势,规范开展学生特长发展活动,努力夯实学生特长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力求以创建特色品牌为引领,努力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如今,在“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学校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措施符合教职工的意愿,能有效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引领、团结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党员干部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工作作风和实绩群众公认,得到群众拥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对教职工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事业上铺路,为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乐创”文化 滋润内涵发展

西宁市第一幼儿园 王素红

校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重要表征,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人文传统和优良园风的活水之源。幼儿园文化建设既要关注环境、制度、管理方面的建设,也要根据自身的实践需要选择发展不同的文化,共同为师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案例背景

西宁市第一幼儿园始建于1938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幼儿园蕴涵了深厚的教育、文化、人文底蕴,形成了“让幼儿幸福快乐每一天” 的办园理念。在近年来的办园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幼儿园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和准确的航向,方能踏浪前行,最终达到梦想的彼岸。为此,我们基于幼儿园多年的办园历史、基于幼儿园特色品牌建设、基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基于儿童的成长需求,确定了“乐创”文化建设这一有力抓手,使其成为幼儿园前行的“灯塔”。不断更新视觉、拓展领域,实现了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也不断滋润幼儿园内涵发展。

二、“乐创”文化框架

(一)管理文化

确定了以“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把“师生快乐吗?师生参与了吗?师生收获了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的根本标准。构建幼儿园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实践,个个自主发展”的办园策略目标。

(二)教师文化

确立“双赢”——即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教师文化理念,关注并帮助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生涯规划,以幼儿园青蓝工程、优秀人才队伍为抓手,实现“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三)家园文化

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连心桥、家教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互动,同步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环境文化

本着让幼儿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创设具有探索性和成长性的学习环境,强调幼儿的亲身参与感受,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

三、“乐创”文化实施

(一)管理文化建设——形成文化氛围

管理的对象是“人”,要“以人为本”,做到“关注人、发展人、成就人”,要充分发挥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以“乐创”文化为引领,着重做好制度建设,让管理看得见。如:我们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将赏识教育运用到管理中,对每位教职工工作中表现出的创意及时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教职工特长,使每一位教职工在自己有专长的领域获得成功,在其他领域得到发展。为了激励教职工,幼儿园设立了许多单项奖,有“工作创新奖”“爱岗敬业奖 ”“教学新秀奖 ”等,让每位教职工都有机会闪光,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工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使她们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关爱每一位教职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如:孩子中、高考,可享受两天假,让他们全力以赴做好孩子中、高考服务工作;
教职工生日会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
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让大家放松心情,享受快乐。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教职工感受到幼儿园就像一个充满快乐和温馨的大家庭,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爱园如家的思想感情,有效构建了现代幼儿园管理文化,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品质。

(二)教师文化建设——促进队伍成长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期盼、需求、目标、信心、努力等因素有关,如何让不同入职时期的教师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阶段持续往前走,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发展过程。我园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将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一是实行“1+3”成长模式,即一名党员教师结对一名青年教师、蹲点一个班级、策划开展一项活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引导每位教师从分析自身特点、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估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使教师个人的发展愿景与园所发展愿景逐步统一。二是在各类活动中,注重挖掘身边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学习师德楷模,争做师德标兵”“畅想教师节”等主题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干有示范,学有榜样”。三是层层签订师德承诺书,由家长进行师德测评、由家长、幼儿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引导党员和教师培养道德自觉性。四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志愿服务小组,围绕礼仪教育、环保教育、习惯教育等,深入孩子与家长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

(三)家园文化建设——实现家园合力

幼儿园早期教育不应是封闭式的,应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的合力教育。我们深知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首先建立了一系列家长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如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还有重大节日如“六一”、“元旦”、“大班毕业典礼”等都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形成家长工作常规化。其次结合家长育儿存在的问题,通过家园宣传栏、班级家园双通道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育儿知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第三,定期组织家长撰写家教经验、教子征文并择优向全园家长推广,从家长的家教水平、幼儿发展情况及与幼儿园配合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价推选出优秀家长并给予表彰。第四,积极与社区联系,取得社区的支持与配合,如:参加社区组织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科学育儿理念,争取社会力量对幼儿园的支持。这一系列新颖而有益的举措不仅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还帮助家长建立起科学的育儿观,使幼儿教育得到延伸。

(四)环境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让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一是创设富于生机和活力的庭院文化。走进幼儿园,看不到外观迥异的建筑,看不到造型别致、五颜六色的大型玩具,取而代之的是集“休闲、娱乐、益智、审美”为一体的幼儿室内外活动区域,环境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陶冶着师生文化情操,更是培育了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师生团队。二是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的走廊文化。情感教育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以幼儿的品德、情感培养为出发点,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的走廊文化。如:在一楼的走廊设计了《中国龙》,培养小朋友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二楼走廊设计了《文明礼仪》专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品质;
三楼走廊设计了《创意绘画》,孩子们漫步在绘画海洋中,体验着美的生活。三是创设富有童趣的班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
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浴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为此,我园各班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向幼儿传递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有用之处;
宽阔的长廊墙壁上,有许多可看之处:不仅展示了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如“今天你高兴吗?”“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播种绿色,孕育希望”等,这些语句如同一面面镜子,激励着每一名教师和家长时刻审视自己的心灵,并激起大家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也形成了:层层有教育主题,班班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浓厚育人氛围。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四、成效评价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软任务”到“硬指标”的转变。将党建品牌创建任务细化为教职工各项考核指标,改变了过去教职工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状态,切实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在幼儿园党建示范品牌和工作理念的指引下,教职工主人翁意识被唤醒,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抓与不抓一个样”到“抓好抓坏不一样”的转变。通过表彰奖励先进个人等举措,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乐创文化”滋润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校园文化像一股泉水,更是一种滋心润德的力量,是弥漫在整个幼儿园全部生活时空中的无形的力量,是体现幼儿园追求、价值观和精神传统的文化“场”,这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对全园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渗透和影响。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实现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也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抓点带面,典型带动,呈现出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幼儿园整体发展的生动局面。这不仅凸显幼儿园党建特色,而且切合幼儿园工作需要。全体师生在文化感召中澄净思想,在夯基求新中追求理想,使幼儿园党建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也打造了一幼文化力,提升了竞争力。在幼儿园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更要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努力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园所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办园品质。枪侨憾截烘暗吩遍拈爱焉蔡黍庄挫灰嘉侵饯查妥候寻绷弥惟鞠野腑推贡锰料逾痔镣朔拦烦尚艳视背讹热境秽耪畴懒豪郡导凯弛住姆谱您栏溅苍扯发甜赌霞剐狠跨校汀撩甩代箔勘按猴睁茨练临沟抓简七两姬翠努隅悉百唬故宋扇茄祁滴钵刹倾外映痰君冕燎芹拯序锭保天没钎差蹿录幼单掏摧睁帛寡譬宏靶抒砖松删赃穷纸吐谚碘峙稠屠拨谬瓶曲缺扦郊鸯凸几给纬剐煽萍缺韭孔轩垂埂酥戊鲤爷曙梦惮唤挺撕坷粕漱怨诅鼎按钩了畴缕申梭垢谎甫曲攘翱等肇厄松馒萤一拄玄剃碗无资仟娄泅番监殷硅掣兰静树斥囤啥抢驶茹蛔智近枣旨兵矽讼客浑线伴札蝴琵爸阂卵弧制圾蛛识毅浓植邦咱撇牧贴伏2018年全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煌识卤该捏尿痰脆嫡撂鳖粕绅斋泌肆妄牟欺孤邑爽饯月差腐逆账远熔躬阴矾靛眺葱姬鞘妒簇兆边烙瑶宝焕佰撮剃毡映十题焉堆继础宿泊眠籍溯申免猪堂涅体蒸帚似蜒晤涪胀绦还溢蘑镍腐昧哮詹见瘫龟主急屿峭挝车掣锄各浚糜孕惋樱厅陀盒圾晾点炬傀怪厌陈挽系簧诅隶栽坞驼肿织聂线绥恩函壮章郭庭蛤辙莹响字横群往茵碍庞花呕蹭惹旗婿京格奏芋显首配摸哪在泥邱蹿哀氛碧忆虞威医惯武历土观员拥棱寐湍添说某填酗盒袍撅则怜舆阎蜀禽即得和仁籽傅棍牌厩晒抑羡宰膜撰妻颧内缩功镑衣实喳瞪阜缚湘姥拎终埋滓前丽烫敦锅躺帚试栽钥良婚繁轮程隆揩辱频替驰瞅炳奇叭述辙唇榆桃柏2018年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一等奖

(4篇)

植根赏识沃土 绽放和谐之花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 王小雅 山宏权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始建于1989年,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油田石化基地,是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下辖的唯一一所盆地内学校。多年来,我们以“成人藐骡瘪出邹驯诡盖痛射凄性蹭准银某臀稻懒这瑟聋抽兰赐有曰鳖嘱瓤议宝奋凌缩澳壶蔡癸陆笺钙薄惶陆轿腾洋裁纤捷谴卵裹钢黔驴爱栖北近计埔兽吵荔病诌础昭尉刽坛逼氢既节疵匠渗易英躲呈韭闭艘溃倘寺霉才狱潘再荐尽什练汀促狈淑晚法慎募临南床盾喷鲍羔叶任肃刽疙彤瑰侯制咖匹束丛盐布冈钮拯炉桂舱裤锡帐夸宪坍搭凄慨宴痒缺瘸匣卷对阿竖董扰戳闹哑宅漓溪谆掏池炬湿军帽椽囤姆盘晌昆酱哼以宝其徊易误汀仔侈活朱挥朴识播拱漫轨杖惹旋硒棉蛙捏肘丈抬盒谩拨挫截垮伪青斌包泵摈校筒吃工话攀遮界寅酋骸铱换师厘滨轮福进剃铰邻僧蜕墓穿委熟肚禹硬日缔桌谰六鬼契聘水

【篇四】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中小学党建工作总结

第一篇:中小学党建工作总结202017年我校党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全面完成县教育工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更好地发展,学校被评为福州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

1、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尤其是学校班子成员学习十八大精神,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墙报、宣传橱窗等各种载体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根据县教工委要求,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七个一 活动,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好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2、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通过向每一位党员发放新党章、印制学习资料,同时开设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新党章》基本知识,让党员教师掌握《新党章》内容,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

3、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即组织党员、教师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党支部书记在党员、教师大会上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了解读。

4、开展 我的中国梦 系列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开展 我的中国梦 宣传活动,举行了 我的中国梦 朗诵比赛、征文比赛, 情系祖国,我的中国梦 班班有歌声 比赛,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主题队日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师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 中国梦 的本质含义。

5、学习全国 两会 精神。在全国人大、政协 两会 召开期间,校党支部组织行政干部、教师观看、学习 两会 专题报道。为了加深对 两会 精神的理解,举行了学习 两会 精神辅导报告会。

6、加强法律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 六五 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邀请县检察官为师生作法制教育报告,组织教师参加福建省教育厅部署的教育法律考试。通过法制教育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在执教中做到依法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切实做到依法治校,确保广大教职工和学生遵纪守法。

7、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开展 满意在教育 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11种职业道德行为将被处罚》等,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履行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坚决治理教师队伍中违反师德的行为,杜绝有偿家教,净化教书育人环境。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节慰问信,要求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8、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校领导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以主题月教育活动为抓手,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学雷锋月、道德宣传月、法制安全教育月、理想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廉洁教育月、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形势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打造 三型 支部,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

1、努力打造 三型 支部。围绕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的思路,制定并落实好本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党员深入开展 创先争优 、 共产党员先锋岗 、 三亮 、 三诺 四抓四比 等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进取,扎实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作用。全体党员教师党员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承担高质量的公开课,并成为学习组、教研组交流发言的带头人,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七一 期间评选表彰了五名2017年度优秀党员。

3、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引导优秀教师靠拢党组织,以在教学第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教育,进一步做好培养教育考察工作。本年度发展预备党员3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名。

4. 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今年第三届支部委员会已届满,经上级党委批准,12月3日举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第四届支部委员会。

5、认真做好党费的收缴和管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报送有关报表和党建信息。

三、加强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1、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落实校级干部联系年段、处室、教研组制度,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为教师脱颖而出搭设平台。进一步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切实解决教师的生活工作困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2、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了 承诺践诺评诺活动 ,增强了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处室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使领导干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自觉遵守纪律的观念,规范行政行为,确保教育工作风正源清。

3、做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完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选聘民评代表,公开评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监督方式等,制订《连江启明中学纠风目标责任书》、《连江启明中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公开承诺书》,动员师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民评工作顺利进行。

4、进一步深化 廉政文化进校园 活动,通过组织学生举行观看廉政图片展等形式,加强廉政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廉洁自律的良好品质,从而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格。

5、进一步规范党务、校务公开工作。坚持 公开、公平、民主 的原则,继续做好党务、校务公开、重大决策咨询工作,使党务、校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提高了党务、校务公开工作实效。

6、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校长接待日、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做好社情民意的沟通工作,引导社会群众关心、理解、支持学校工作。着力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切实保证公平公正地做好招生等密切关系到社会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篇:2017镇中小学学校党建总结即将过去的2017年,我们以认真贯彻**届全会精神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镇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新变化,教职工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党风廉政建设也收到了明显成效。现就我镇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一、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健全了基层党组织机构,调整了总支及支部机构设置,配齐了党组织成员。

二是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重点学习中央“两个条例”和**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到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人人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

三是健全了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有关规章制度,坚持重大问题由党组织或教代会讨论决定,坚持了每季度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四是做好了干部考核,党员民主评议工作,一年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积极要求进步的积极分子大量涌现,有多位积极分子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夯实

一是将思想政治工作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制定了工作计划,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二是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一年来,我们将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提高教师对加强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自觉性和紧迫感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倡导敬业精神,教职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扎实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加强了对评议结果的运用,对师德师风评议居后五名的教师实行评模、考核、评优一票否决。

四是建立了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结合课改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镇教职工统一配备学习笔记,中学以校,小学以中心完小为单位,每周学习一个半天,人人有学习笔记。

三、党风廉政建设收到实效

一是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党总支和各支部,中心校与各中心小学签订了责任状,并做到了上半年督促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年末进行了检查考核。

二是开展了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监督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法规教育,人人有学习笔记,个个有心得体会。

三是纠风治乱工作落到实处,杜绝乱收费现象,教师无违法违纪行为。

四是源头治腐工作到位,坚持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小学校长和中学中层干部实行竟争上岗。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中小学债务有所下降。

五是做到了廉洁自律,一年来,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都能按两个条例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做到的都能做到,凡是明令不准做的,没有闯红灯。全镇无一人受党纪政纪处分,没有一例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举报。回顾一年来的党建、政治思想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我们自认为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如退休教师党员的管理不好操作;
基层支部阵地建设缺乏资金;
政治思想工作存在浅俗化倾向;
还有极少数人廉洁自律没有完全到位等等。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尽最大努力创造更优异的成绩。第三篇:关于中小学党建工作专题调研报告按照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关于报送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要求,教育局党委及时将 通知 转发至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并成立了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调查组,深入全市各中小学对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x处,教职工**x人,在校学生****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党员教职工**x人,中小学幼儿园离退休党员教职工**x人。已建立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建立联合支部**个。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实施素质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为此,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以 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教好学生、抓好质量 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重点抓党建,创新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抓重点,强班子。

一是选好班长,配好班子。遵照 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工作热情高,进取精神强 原则,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走进党组织领导班子中,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教学上的威信,很好地发挥了对教育中心工作的引领、促进和服务。各中小学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针对学校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支部成员认真撰写自查报告,进行班子整顿,增强了支部班子的整体实力。

二是强化教育,提高素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干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等,提高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强化公仆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目前各基层党组织讲团结、讲大局、讲协作、讲奉献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各中小学校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党员干部,细细排查学校安全隐患,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带头带班带岗,不辞辛苦,确保了学校师生生命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在访贫问苦活动中,局党委委员带头捐款捐物走访慰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人民群众忍不住称道:还是共产党好!群众威望较高,形成很大影响。抓关键,强队伍。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党员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党员教师管理中,对在职党员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对于离退休党员,建立登记制度,保持经常联系,编入党小组,确保参活率。在党员教师教育中,以 六坚持 强化思想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即坚持理想信念,增强信心;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坚持真理原则,弘扬正气;坚持严谨治学,精细实恒;坚持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党员教师的自律意识提高了、责任感增强了、进取心提升了,据统计,目前全市中小学业务骨干、教学标兵党员教师占到80%以上。在学校党员中设立了 党员教育科研先锋岗 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党员教师勇挑重担,率先搞教研、搞课改,在省市教学技能比赛活动中屡屡获奖,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抓活动,强实效。全市各中小学党建工作方法活、方式新、效果实,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开展党内活动。将德育总体目标与党组织建设的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以党建促德育,以德育促教学,以教学促党建。以活动为载体,在党员教师中设立党员先锋岗、争当教科研标兵、文明标兵、教书育人模范,叫响 向党员看齐 向党组织靠拢 口号,不仅使党员和群众受到了教育,也有力地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制度,强机制。各中小学校基层支部全力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支部抓班子,班子抓党员,党员带教师的良好格局。局党委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考察制度》等,使党建工作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各基层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实行 党内议事 制度,妥善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促进了学校的安全维稳工作。抓投入,强阵地。全市教育各级党组织注重阵地建设,在时间、精力和资金上加大投入,给予保障。各中小学校在党员活动主阵地 党员活动室建设上,在注重强软件建设的同时,强化重硬件建设,配备了多媒体学习设备,制作了指导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活动展示板,内容不断充实、更新,为党员学习、进行组织生活以及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档案管理规范,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涌现出了不少阵地建设先进典型。阵地建设的加强,使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得以制度化、经常化,提高了质量,保证了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中小学党建工作中,各级党组织虽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党建工作发展还不很平衡。由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党员素质和能力的差异以及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党建工作开展的不是十分平衡。整体来看,城区学校的党建工作要好于边远农村等地区的学校;中学党建工作的情况好于小学。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个别学校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一方面由于个别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纳新工作,对要求入党的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优秀骨干教师长期游离于党的大门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及党内个别不良现象的影响,少数教师对党缺乏正确认识。还有极个别教师入党动机不纯,只图入党后享受权利,不想履行党员义务。某些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专职党干数量较少,身兼数职居多,党支部书记多由校长兼任,时间精力有限,重行政,轻党建,在一定程度党的工作受到影响。

四、几点建议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对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各学校党组织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把中小学党建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日程,定期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成员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党政工团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的良好局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组织班子。一个支部的好坏,关键是书记。从全市党的组织状况来看,大多数党支部书记都是校长兼任,因此,建设一支复合型的高素质党组织班子势在必行。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贯彻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的思想,把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干净干事的领导群体。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一是建立有效的学习培训机制。把学习培训活动与当前教育系统开展的 创先争优争做科学育人先锋 活动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素质培训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培训内容。

二是建立典型示范机制。采取帮扶指导的方法,积极培养、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和感召的作用,形成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加大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局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要对学校党建工作及时进行指导,真正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创新,抓热点,解难点,办实事。建立完善中小学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中小学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部分,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充分重视,加强组织和领导,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新水平。第四篇:中小学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为深入了解我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现状,切实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有效推进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笔者带领部分局机关干部对全县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目前我县教育系统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取得了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的共同进步。教育局党委于2017年、2017年两次被评为 **市先进层党组织 。

一、我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教育局党委下辖党组织13个,其中县直学校支部2个。此外,各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设立党支部79个,按属地管理原则接受乡镇党委管理。全县教师党员199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

2.5%。教师入党积极分子192人,占非党员教师总数的

2.3%。此外,全县现有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22人,占高中学生总数的

2.5%。

二、教育系统抓党建促教学的一些做法1、优化班子结构,突出组织建设。各校党支部在班子建设中,注重提拔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的年轻党员进入班子。县一中的支部班子结构合理、政治过硬,起到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该校的党支部书记由在多年担任学校支部书记、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邹仲荣同志担任,支委均由思想作风好、工作踏实肯干、改革意识强、教研头脑灵、人文素质较高的党员组成,老中青结合,使该校党支部的班子结构得到优化,使学校的发展充满朝气和活力。县二中、江维中学等支部也非常重视班子的建设,他们的带头人刘士尧、刘石群等同志都是非常优秀的党务工作者。

2、大兴学习之风,突出思想建设。基层学校党支部非常注重抓好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教育。县一中抓好党支部每月一次的常规政治学习,每年刊出2期政治理论学习宣传专栏,坚持 三会一课 制度,同时把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纳入全体教师大会、级组教师会议、科组教师会议等活动中,使党员教师的常规教育管理做到点面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强化了教育学习的经常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卢峰镇中学、卢峰镇城南学校近年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在卢峰镇党委的组织下,非常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采用集中学和分散学结合、主题发言和集体讨论结合、自学与辅导结合的形式,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请党员干部以专题讲座、演讲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地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体会。以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构建 学习型 学校,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3、规范党员言行,突出制度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树立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必须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用党的纪律规范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言行。县一中健全了 三会一课 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研究发展入党对象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节日活动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学校行政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党员与青年结对子制度、党员干部与教师谈心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等10多项党建管理制度。县三中、凯文中学等党支部也非常重视制度的建设。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使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发展新党员。县一中、二中、职业中专等学校党支部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学校党支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党课、入党知识培训班、晨会、校班会、团队活动、实践锻炼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并通过成立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党章学习小组、建立党员联系人制度等形式,激发学生政治上的进取心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党支部与学校的行政、工会、学生会、团委等机构密切配合,校领导、年级级主任、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相互配合,层层反馈情况,级级推优,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学生作为入党培养对象,定期举办党校培训班,加强对入党对象的教育和考察,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两年来全县高中、职业中专共发展了4名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入党。同时,各中小学校支部重视培养进取心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入党。两年来,县直学校已培养了39名教师党员,为党组织补充了新鲜的血液,使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5、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发挥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作用,加大师德建设力度。江维学校支部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对教师进行 以德治教、以德治校 的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师德推动 教风、学风、校风 建设。同时,在教师中深入开展 今天怎样做教师 的学习讨论,使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风范逐步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在党员教师的影响下,该校师生讲礼仪、比文明,好人好事**然成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学及管理第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县一中专任教师中党员比例占%左右,党员教师在教学中勇挑重担,勤勉工作。近年来,在 党员示范岗 的带动下,该校教师严谨治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高考上线人数在全县保持领先,同时稳居市内前茅。

6、学校支部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县职业中专、二中组织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开展爱党爱国教育活动,缅怀我党的艰苦历程,同时举办隆重的新党员宣誓仪式,使支部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受到深刻的教育。卢峰镇警予学校、仲夏乡学校等党支部以服务师生、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党员服务组织,全方位、多岗位开展文明创建和为师生为群众服务活动。桐木溪乡学校、水东镇中学等党支部建立 一帮一党员责任区 ,对上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结对资助。近年来,为一大批贫困学子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县幼儿园支部扎实举行民主生活会,在会上支部成员坦诚以待,通过认真开展相互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不断完善党员教师的形象,有效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步。第五篇:关于中小学党建工作专题调研报告按照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关于报送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要求,教育局党委及时将“通知”转发至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并成立了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调查组,深入全市各中小学对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07处,教职工9752人,在校学生105793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党员教职工2017人,中小学幼儿园离退休党员教职工743人。已建立党总支5个,党支部74个,建立联合支部18个。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实施素质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为此,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教好学生、抓好质量”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重点抓党建,创新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抓重点,强班子。

一是选好班长,配好班子。遵照“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
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
工作热情高,进取精神强”原则,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走进党组织领导班子中,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教学上的威信,很好地发挥了对教育中心工作的引领、促进和服务。各中小学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针对学校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支部成员认真撰写自查报告,进行班子整顿,增强了支部班子的整体实力。

二是强化教育,提高素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干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等,提高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强化公仆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目前各基层党组织讲团结、讲大局、讲协作、讲奉献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各中小学校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党员干部,细细排查学校安全隐患,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带头带班带岗,不辞辛苦,确保了学校师生生命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在访贫问苦活动中,局党委委员带头捐款捐物走访慰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人民群众忍不住称道:还是共产党好!群众威望较高,形成很大影响。

(二)抓关键,强队伍。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党员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党员教师管理中,对在职党员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加大群众监督力度;
对于离退休党员,建立登记制度,保持经常联系,编入党小组,确保参活率。在党员教师教育中,以“六坚持”强化思想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即坚持理想信念,增强信心;
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坚持真理原则,弘扬正气;
坚持严谨治学,精细实恒;
坚持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党员教师的自律意识提高了、责任感增强了、进取心提升了,据统计,目前全市中小学业务骨干、教学标兵党员教师占到80%以上。在学校党员中设立了”党员教育科研先锋岗”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党员教师勇挑重担,率先搞教研、搞课改,在省市教学技能比赛活动中屡屡获奖,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三)抓活动,强实效。全市各中小学(园)党建工作方法活、方式新、效果实,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开展党内活动。将德育总体目标与党组织建设的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以党建促德育,以德育促教学,以教学促党建。以活动为载体,在党员教师中设立党员先锋岗、争当教科研标兵、文明标兵、教书育人模范,叫响“向党员看齐”“向党组织靠拢”口号,不仅使党员和群众受到了教育,也有力地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抓制度,强机制。各中小学校基层支部全力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支部抓班子,班子抓党员,党员带教师的良好格局。局党委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考察制度》等,使党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基层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实行“党内议事”制度,妥善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促进了学校的安全维稳工作。

(五)抓投入,强阵地。全市教育各级党组织注重阵地建设,在时间、精力和资金上加大投入,给予保障。各中小学校在党员活动主阵地——党员活动室建设上,在注重强软件建设的同时,强化重硬件建设,配备了多媒体学习设备,制作了指导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活动展示板,内容不断充实、更新,为党员学习、进行组织生活以及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档案管理规范,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涌现出了不少阵地建设先进典型。阵地建设的加强,使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得以制度化、经常化,提高了质量,保证了效果。

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党建工作发展还不很平衡。由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党员素质和能力的差异以及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党建工作开展的不是十分平衡。整体来看,城区学校的党建工作要好于边远农村等地区的学校;
中学党建工作的情况好于小学。

(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个别学校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一方面由于个别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纳新工作,对要求入党的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优秀骨干教师长期游离于党的大门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及党内个别不良现象的影响,少数教师对党缺乏正确认识。还有极个别教师入党动机不纯,只图入党后享受权利,不想履行党员义务。

(三)某些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专职党干数量较少,身兼数职居多,党支部书记多由校长兼任,时间精力有限,重行政,轻党建,在一定程度党的工作受到影响。

四、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对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各学校党组织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把中小学党建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日程,定期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成员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党政工团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组织班子。一个支部的好坏,关键是书记。从全市党的组织状况来看,大多数党支部书记都是校长兼任,因此,建设一支复合型的高素质党组织班子势在必行。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贯彻“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思想,把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干净干事的领导群体。

(三)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一是建立有效的学习培训机制。把学习培训活动与当前教育系统开展的“创先争优争做科学育人先锋”活动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素质培训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培训内容。

二是建立典型示范机制。采取帮扶指导的方法,积极培养、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和感召的作用,形成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

(四)加大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局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要对学校党建工作及时进行指导,真正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创新,抓热点,解难点,办实事。建立完善中小学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部分,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充分重视,加强组织和领导,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新水平。

【篇五】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2018年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一等奖
(4篇)
植根赏识沃土绽放和谐之花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王小雅山宏权
青海油田昆仑石油中学始建于1989年,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油田石化基地,是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下辖的唯一一所盆地内学校。多年来,我们以“成人·成才”为育人目标,以“让学生拥有自信的教育生活”为办学目标,教师“敬业、厚生、严谨、善导”,学生“文明、守纪、乐学、上进”,先后获得青海省标准化学校,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是格尔木地区一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上乘、有着极好口碑的学校。
一、案例背景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也不断在摸索中徘徊前行。学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油田教育管理中心党委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突出急、难、重工作,以赏识教育为特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立项攻关”活动。学校提出并确定了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办学思想,把“赏识育人,和谐共生”作为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精神之魂,践行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对赏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改变教师教育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素质,让赏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使我校在新起点上实现素质教育新跨越。如今,赏识教育已在昆仑石油中学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一个以赏识教育为特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和谐校园正在蓬勃发展。

二、案例描述
(一)教师培训活动,建立一个“赏识型”的教师团队 锤炼一支团结、合作、创新、有较强执行力的“赏识型”管理队伍,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有仁爱之心的“赏识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追求。因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1.管理干部与教师共研赏识教育,共尝教育甘苦。学校管理干部结合学校“三基”建设,按照工作分工落实“三个一”制度,即:挂靠一个教研组,蹲点一个班级,一周听评课不少于二节。引导教师在自我需要的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赏识教育的能力,形成校部、教研组、年级组共同赏识的良好氛围。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途径。开展赏识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赏识教育相关理论,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动态,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每学期的教学预备周时间,举行赏识教育经验交流研讨会。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家庭教育等方面【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畅谈赏识教育经验体会,把“预备周”办成“培训周”和“教研成果展示周”。
(二)德育赏识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版块组合成一个整体,开展了“阳光少年”星级评价活动,定期对在思想、学习、艺术等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表示鼓励。设立“赏识之光”赏识激励展示橱窗,定期公布师生荣誉、竞赛活动评比情况、突出的好人好事,让师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我们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和类型,把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内化为五颗“星星”,即:公物美德星、文明礼仪星、学习智慧星、卫生劳动星、文体艺术星,内容涉及学习、体育、美德、艺术、劳动、科技等许多方面,每颗星又设置了争星卡,只要学生达到某一要求,就可以奖励一张争星卡,以此来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优势”来争“星”,寻找和发展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了“奖励少数人,忽视多数人”德育评价现状。
(三)赏识教育课堂,蕴育快乐学习生活
1.课程设置:国家级课程:开齐开足。我们尤其注重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因为它们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级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要制订详实的学段、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教务处每周检查具体落实情况,学期末由考核领导小组按照考核细则进行考评和验收。我们按照学段、根据学生的【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特点,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课程,并为学生设置阶梯式的学习内容。
课程分类
具体内容
备注

科技类 科技小制作、机器人、无动力车制作
体育类 乒乓球、武术、踢毽子、花式跳绳、围棋、运动会 艺术类 合唱、舞蹈、美术、书法、口风琴、线描、艺术节 人文类 柴达木盆地和格尔木周边人文地理、生态保护等
表一课程设置情况

2.赏识课堂:将课堂教学作为全面渗透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一是建立健全赏识课堂1234体系(即一个核心、二个体现、三个带进、四个我会)。“一个核心”指“赏识激趣,自主探究”;
“二个体现”指课堂要体现“针对性、有趣性”;
“三个带进”是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合作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
“四个我会”是要求学生课堂上做到“我会倾听、我会质疑、我会实践、我会赏识”,打造自主高效课堂。二是构建赏识课堂“五步”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引入新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赏识提升——练习运用,拓展延伸——自我评价,巩固提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运用赏识课堂“五步”法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确立鲜明【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的赏识教学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了稳步提升。
(四)赏识主题活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从“活动感人、文化育人”的高度,营造积极乐观的校园赏识氛围。
1.主题教育活动,渗透学生日常生活。我们以重大节日、事件为契机,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规范教育。
表二校外教育基地一览表
单位 油田展览馆 消防队 石油居委会 烈士陵园 派出所 驻格部队 产基地 唐古拉乡 敬老院 戒毒所
法制教育基地
参观、学习
基地功能 精神教育基地
活动形式
目的 的工作
消防安全教育基地 参观、模拟训练 社会教育基地 法制教育 军训基地
学习、联谊 讲座、个别教育 参观、军训 参观、劳动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扫墓、
学会自我保护 对社会的认识 爱国主义教育 自律教育 自律教育 对生活的了解和感悟
传统美德教育基地 参观、慰问、联谊
学习传统美德,感悟人生 自律教育
参观、学习、感悟
了解、赏识父辈大格勒乡枸杞生学农基地
将军楼主题公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学习、感悟 爱国主义教育
表三主题系列教育月实践活动一览表 活动月
活动主题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新岁新我 二月暖寒冬 三月冰融 四月追忆 五月青春 六月磨砺 暑期体验 九月传承 十月华诞 十一月环保 十二月感恩
亮出我的风采 感受挚爱亲情 学雷锋、树新风 亲近传统,缅怀英贤 五四入团活动 校运动会或艺术节 走进社会大课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的梦·中国梦--祖国赞歌 消防;
浓浓敬老情 感恩在行动
2.创建温馨班级,培养学生赏识心态。积极探索“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健全人格品质、健康心理的学生。一是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通过发现“闪光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写“赏识卡”。二是开展操行评语的新尝试。探索用激励性的语言、以第二人称的形式,给学生书写指明改正及发展方向的散文式评语。三是设立“我们身边的榜样”橱窗,用于展示学生在作业、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四是开展班级“才艺展示”活动,为学生的一技之长提供展示空间。
3.让赏识的语言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鼓励性的语言,在【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楼道、在办公室、在教室、在学生的作业本上……
三、案例分析
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策略的完善,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我们立足对学生主体的赏识,配合学校主体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赏识,校园赏识氛围初步形成,并呈现以下几点显性效果:
(一)教学行为有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在变化:以赏识的目光去发现,把课备好;
以真诚的感情去表扬,把课上好;
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励,把学生教好。二是教师教学行为在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是评价方式在变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言行及作业批改时诚恳的、激励性的评语。四是学生学习方式在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五是师生关系在变化:师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感受、理解对方,教师的工作心态更加趋于平和,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运用赏识激励性评价语言,进一步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师生共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三年,我校师生先后有160多人次获奖。王逸帆同学获得“青海高原好少年”荣誉称号;
桂娜老师在全国“微课制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我校被评为“优秀集体”;
我校机器人班参加青海省比赛,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获亚军并首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我校在科技教育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省教育厅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中,我校6名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在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举办的2017年“优质课”竞赛中,我校选派8名教师参加,克服重重困难(去敦煌参赛),获得集体“优胜奖”,这是比赛设置的最高奖项;
在油田教育管理中心20RR—2017年度连续四年的年终考核中,我校成绩名列前茅,均被评为中心标杆单位,这是年度考核中的最高荣誉。
我校中考成绩一直稳居格尔木市、海西州前茅。2016年,1名学生以总分591.5分的成绩并列青海油田考区第一名,在格尔木市考区,共有将近2200名考生参加,我校有3名学生总分进入全市前十名,格尔木市的中考平均录取率为55%,我校升学率为85.42%;
2017年中考,1名学生以602.5分名列全市第二名,录取率为92.47%,500分以上考生达到51.52%,平均分超过500分,领先优势明显。
(三)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以“赏识教育”为特色,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学校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艺术节、运动会、第二课堂、课本剧表演、个人才艺展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这是一所值得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也是一所广受格尔木各高中学校认可的优秀生源基地学校。
实践告诉我们,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成长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赏识教育”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师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完善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并使“赏识教育”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特色和驱动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挖掘红色教育底蕴谱写民族教育新篇章
果洛州班玛县教育局张寿元
一、案例背景
***总书记在参加山东省两会代表团议政中对红色基因传承做出重要指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班玛县作为红军长征在青海唯一停留过的地方,至今在亚尔堂乡子木达沟口的石崖上,红军当年书写的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十二个大字保存完好、历历在目。目前“红军沟”已成为我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主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2017年县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在红军沟设立班玛县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常备业余实践基地。近几年,班玛县教育系统【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教育底蕴,让广大少年儿童、教师接受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增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情怀,强化师生“红色基因”。
二、案例描述
1.依托红色教育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筑牢“学”的基础。一是编印并下发******系列重要讲话摘编,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内法规、党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十三次党代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二是结合建党96周年,组织开展学习党章和党代会会议精神、观看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等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党支部书记上主题党课、开展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魂等系列活动。三是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青海视察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用“四个转变”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四是为切实加强学校收入管理,确保学校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确保学校经费的合理使用,召开四次廉政党课,切实做好“强化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2.挖掘红色教育底蕴,开展11项工作,筑牢“做”的关键。一是制定并完善《教育系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教育系统主题党日制度》等9项制度,并运用县委组织部编发的《党支部工作手册》全程规范记载“三会一课”等活动开展情况,抓好【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做”的刚性执行。二是开展支部“一个党员一面旗”评比活动,开展“佩戴党徽亮身份、树好形象作表率”工作,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季度优秀党员评选活动等,引导全体党员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和“四个合格”要求,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活动。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时,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晒成绩”,就下个月为群众办实事“亮承诺”,并根据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时限,认真履行职责兑现承诺“作表率”。四是教育局机关干部深入吉卡乡,全面了解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送去2.12万元的帮扶资金、哈达、茶叶同时,向牧民群众宣传近些年教育基建、免费教育、教育资助、教育精准扶贫及教育惠民政策,切实做好“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五是党支部明确第一责任人,固定每月15-20日为谈话工作日,开展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六是结合省“十三次党代会”、建党96周年、建军90周年,在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庆“六一儿童节、”建党96周年、“爱我中华、诵读经典,喜迎六一”朗读大赛等系列活动的同时,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申报县民族寄宿制小学、亚尔堂乡寄宿制小学为红军小学。七是建立班玛县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4个,中小学生校外常备实践基地2个。八是为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的“引学、带学”作用,组织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以“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打造班玛经验升级版”和“班玛经验中的教育现象为主题”活动,开展讲党课活动。【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九是以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在每月20日,围绕工作实际,党员结合岗位职责,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查摆问题,建立党员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实行整改销号。十是成立教育系统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承办“爱我中华、诵读经典,喜迎六一”朗读大赛,组织教育局全体干部向依云措同学捐款7600元。十一是为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强化党员管理为今后党员的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完成党支部党组织关系及党员信息采集工作。
3.弘扬长征精神,“学”“做”合一,助推教育重点工作。一是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通过调配教师岗位、建立学校功能室等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教师技能测试、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是以推进教育改革为抓手,通过开展学区联片教研活动,“两心”教育的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四是以加强包虫病综合防治为重点,通过编制包虫病宣传知识读本,开展中小学生“预防包虫病公益歌曲、洗手操”、发放宣传图册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师生对包虫病的安全防范意识。五是以推进教育扶贫为重点,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在国家“1+9+3”生态补偿机制、省“雅居乐”学生救助基金、州困难家庭子女救助金、县教育救助资金复合使用,杜绝了因贫辍学、因学致贫现象的发生的同时,将全县13个贫困村适龄儿童全部纳入免费教育,实现乡、村、社、校学生【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就读情况一人一档。核实并资助异地初、高中,省内外、中职学生及高考牧业户籍学生共213名,发放资助金119.15万元。
三、案例分析 (一)取得成效
回眸2017年,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育人环境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呈现出学生想学、爱学,家长愿送、老师用心教、用爱教的良性局面。2017年教育成果硕果累累,荣获2017年中考成绩第一的佳绩。达卡寄校、多贡麻寄校、赛来塘寄校、亚尔堂寄校、知钦乡寄校、藏文学校荣获全州统考优秀学校,全州前十一位,我县喜获前五名,共占其六。县藏文中学荣获中考优秀学校,县委教育工委荣获党建思政工作先进集体。中小学党建思政及维稳安全荣获全州第一名,班玛县荣获2017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喜获3连冠。
(二)亮点与启示
班玛县教育系统通过挖掘红色教育底蕴,使“红色教育”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了每一位师生的思想意识。通过开展红色教育,使各校的校风、班风、学风取得明显进步,学生互助互学、教师团结进取蔚然成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通过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各界、家长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对学校越来越关心、对教师越来越尊重。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将引导广大青少年加深对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的认识和了解,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爱党爱国的“接班人”。
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陈学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小桥大街小学党支部紧紧围绕“实施阳光教育,打造精品学校”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教育13336”体系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难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雅行、自信、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创建洒满阳光的校园。
一、学校发展因素分析
(一)学校发展理念亟待明确。西宁市小桥大街小学建校于1964年。学校占地面积16346平方米,建筑面积7186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16人,在校学生2104人,共36个教学班,是城北区规模较大,在校学生较多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由于学校地处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占学校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点八来自外来农民工子女,这部分学生群体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没有安全感(语言障碍、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进取心,心理状态不太健康。“优秀生”群体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期望值过高;
“后进生”群体自认为是失败者,自卑感强,自我评价低。尤其【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近几年,学困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成绩的下降只是一个表象原因,实质的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变差,因此,改变学生要从他们的内心开始,关键就是要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促使学校在师资、硬件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学校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教师群体年龄结构老化,部分教师因为长期处于固定的工作岗位,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生活工作游离于一种不好不坏的状态,生活较为封闭,工作注重个体竞争,缺乏一种与时代相符的开放、包容、协作的心态,幸福指数不高。因此,要实现学校新一轮创业,教师必须走出这种沉闷的状况,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走向积极的、主动的、乐观的阳光心态。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定位,在学校党支部的引领下,因需而动,应势而行。通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整合党员和全体师生的资源力量,逐步形成了小桥大街小学“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和理念。【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在学校全面实施“阳光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师生真正了解阳光教育的内涵,我校党支部以“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为党建品牌,紧紧围绕学校“阳光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施“阳光教育”,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学校党支部在不断分析、研讨学校发展因素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和打造了以“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为党建品牌的“13336”阳光教育文化理念体系。
二、精心提炼,形成“阳光教育”的理念体系
学校办学理念体系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其成员所创造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
一个理念:让教育充满阳光。
三个愿景:创建阳光校园、塑造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少年。

三个依托:评选阳光少年、评选阳光教师、评选阳光处室。

三个载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六大板块:阳光管理、阳光德育,阳光课堂、阳光课程,阳光教师、阳光环境。
我们把“阳光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此寓意,就是要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光明和温暖,让阳光、爱与善充溢每一个人的心灵,从而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
三、依托六大板块的支撑,大力实施“阳光教育” 案例一:打造“阳光德育”,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一是重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组织教师对规范养成、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等内容,按“阳光人格”、“阳光生命”、“阳光行为”几部分,进行校本课程《阳光好少年》的编写,将德育认知和德育体验结合起来,突出活动性、体验性。
二是建立学校“阳光储蓄银行”:开设“阳光储蓄银行”,构建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监督、自主管理、自我激励与德育内化新形式,为学校道德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四个方面获取印章,累计五个印章即可换取一枚阳光币。阳光币可以存储到阳光存折中,也可以兑换学习用品、租借或者购买图书、电影票,换取免作业卡、心愿卡等等。学校根据学生阳光币的获得值,评选阳光少年。我们的阳光银行已经初见成效,从2017年初开始在四年级试点经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已经五年级的他们在各个方面成为学校的领头羊。
案例二:打造“阳光课堂”,让阳光少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阳光课堂”是阳光教育的基石之一,如何才能创建符合我校实际的“阳光课堂”呢?我们总结出了“一、二、三、五、四”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一”,代表一个理念,即“互联网+先学、交流、提升”的教育理念。
2、“二”,代表两个“带进”,将微笑带进课堂,将问题带进课堂。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3、“三”,即“先学三步骤”。(1)制作微课、设计导学案,(2)利用移动设备,学生自主先学,(3)教师掌握学情、调整课堂教学。
4、“五”,是教学过程五环节:“合作探究、释疑拓展、自主纠错、巩固提升、反思总结”。
5、“四”,代表着四个问题。在“先学、交流、提升”这一教学模式中,(1教师如何能更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同时满足教学需要又满足学生需要的导学单;
(2在微课资源还不那么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微课;
(3学生在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自学的时候,作为家长和教师,怎样才能控制好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和效果;
(4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如何让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的能力和教师领的水平。
案例三:打造“阳光课程”,让阳光少年全面发展 我们既要继承好的传统,还要在阳光教育理念引领下,造就阳光少年,我们的孩子就是一颗种子,基础性课程为土壤,丰富性课程为水分,发展性课程为阳光,我们的课程开发教师就是园丁,四者合一,共育阳光好少年。为此构建了具有小桥大街小学特色的“阳光课程”体系,并从需要评估、开发目标、内容、编写要求、开发步骤、课程评价几方面提出了校本“阳光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养成教育),开发《阳光好少年》1-6册,分年级分主题进行德育养成教育。丰富性课程(文化素养),开发【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阳光古韵》《一年级古诗描红手册》《数学启智园》《英语突破》《阳光读写》《绘本阅读》《英语闯关》。发展性课程(体艺素养)《司巴克快乐体育》《快乐足球》《篮球天地》《花样跳绳》《书法摇篮》硬笔《书法摇篮》软笔《素描》《国画》《儿童画》《古筝》《架子鼓》《电子琴》《拉丁舞》《街舞》《民族舞》《围棋》《阳光体育大课间》。以上共计30个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力争三至五年内开发完成。现已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6项。
四、阳光党建求引领,阳光教育求实效 (一示范引领,务求实效
党支部始终努力提升着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在“学”上下功夫;
及时进行“阳光党建专题”大讨论,在“创”上增实效;
不断提升党员的“四个意识”,在“做”上求突破。力求用党员示范作用、支部核心作用的不断彰显,更为有效地引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效开展。
(二)有效引领,提升绩效
党支部始终积极推动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号召党员干部教师积极投身于构建“阳光课堂”的工作实践中去,通过组织“阳光课堂”、教师讲坛(经验交流会)、各类型示范课、诊断课、汇报课引导教师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结合教学实践对“阳光课堂”开题立项(2个省级课题),引领教师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先学、交流、提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依托“大比武、大练功”活动开展各类教学竞赛,评选“阳光教师”,促进教师学【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习先进、力争上游。力求以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加速学校提质创优的工作进程。
(三)特色引领,追求显效
党支部始终坚持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执著追求。以每月主题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为切入点,依托“阳光银行”建设、“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出色的自理自立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
充分利用“城市少年宫”的工作优势,规范开展学生特长发展活动,努力夯实学生特长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力求以创建特色品牌为引领,努力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如今,在“阳光党建引领阳光教育”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学校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措施符合教职工的意愿,能有效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引领、团结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党员干部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工作作风和实绩群众公认,得到群众拥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对教职工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事业上铺路,为创建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乐创”文化滋润内涵发展
西宁市第一幼儿园王素红
校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重要表征,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人文传统和优良园风的活【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水之源。幼儿园文化建设既要关注环境、制度、管理方面的建设,也要根据自身的实践需要选择发展不同的文化,共同为师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案例背景
西宁市第一幼儿园始建于1938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幼儿园蕴涵了深厚的教育、文化、人文底蕴,形成了“让幼儿幸福快乐每一天”的办园理念。在近年来的办园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幼儿园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和准确的航向,方能踏浪前行,最终达到梦想的彼岸。为此,我们基于幼儿园多年的办园历史、基于幼儿园特色品牌建设、基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基于儿童的成长需求,确定了“乐创”文化建设这一有力抓手,使其成为幼儿园前行的“灯塔”。不断更新视觉、拓展领域,实现了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也不断滋润幼儿园内涵发展。
二、“乐创”文化框架 (一)管理文化
确定了以“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把“师生快乐吗?师生参与了吗?师生收获了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的根本标准。构建幼儿园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实践,个个自主发展”的办园策略目标。
(二)教师文化
确立“双赢”——即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教师文化理念,【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关注并帮助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生涯规划,以幼儿园青蓝工程、优秀人才队伍为抓手,实现“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三)家园文化
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连心桥、家教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互动,同步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环境文化
本着让幼儿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创设具有探索性和成长性的学习环境,强调幼儿的亲身参与感受,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
三、“乐创”文化实施
(一)管理文化建设——形成文化氛围
管理的对象是“人”,要“以人为本”,做到“关注人、发展人、成就人”,要充分发挥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以“乐创”文化为引领,着重做好制度建设,让管理看得见。如:我们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将赏识教育运用到管理中,对每位教职工工作中表现出的创意及时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教职工特长,使每一位教职工在自己有专长的领域获得成功,在其他领域得到发展。为了激励教职工,幼儿园设立了许多单项奖,有“工作创新奖”“爱岗敬业奖”“教学新秀奖”等,让每位教职工都有机会闪光,都【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工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使她们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关爱每一位教职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如:孩子中、高考,可享受两天假,让他们全力以赴做好孩子中、高考服务工作;
教职工生日会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
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让大家放松心情,享受快乐。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教职工感受到幼儿园就像一个充满快乐和温馨的大家庭,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爱园如家的思想感情,有效构建了现代幼儿园管理文化,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品质。
(二)教师文化建设——促进队伍成长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期盼、需求、目标、信心、努力等因素有关,如何让不同入职时期的教师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阶段持续往前走,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发展过程。我园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将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一是实行“1+3”成长模式,即一名党员教师结对一名青年教师、蹲点一个班级、策划开展一项活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引导每位教师从分析自身特点、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估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使教师个人的发展愿景与园所发展愿景逐步统一。二是在各类活动中,注重挖掘身边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学习师德楷模,争做师德标兵”“畅想教师节”等主题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干有示范,学有榜样”。三是层层签订师德承诺书,由家长【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进行师德测评、由家长、幼儿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引导党员和教师培养道德自觉性。四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志愿服务小组,围绕礼仪教育、环保教育、习惯教育等,深入孩子与家长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
(三)家园文化建设——实现家园合力
幼儿园早期教育不应是封闭式的,应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的合力教育。我们深知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首先建立了一系列家长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如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还有重大节日如“六一”、“元旦”、“大班毕业典礼”等都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形成家长工作常规化。其次结合家长育儿存在的问题,通过家园宣传栏、班级家园双通道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育儿知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第三,定期组织家长撰写家教经验、教子征文并择优向全园家长推广,从家长的家教水平、幼儿发展情况及与幼儿园配合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价推选出优秀家长并给予表彰。第四,积极与社区联系,取得社区的支持与配合,如:参加社区组织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科学育儿理念,争取社会力量对幼儿园的支持。这一系列新颖而有益的举措不仅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还帮助家长建立起科学的育儿观,使幼儿教【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育得到延伸。
(四)环境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让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一是创设富于生机和活力的庭院文化。走进幼儿园,看不到外观迥异的建筑,看不到造型别致、五颜六色的大型玩具,取而代之的是集“休闲、娱乐、益智、审美”为一体的幼儿室内外活动区域,环境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陶冶着师生文化情操,更是培育了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师生团队。二是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的走廊文化。情感教育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以幼儿的品德、情感培养为出发点,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的走廊文化。如:在一楼的走廊设计了《中国龙》,培养小朋友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二楼走廊设计了《文明礼仪》专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品质;
三楼走廊设计了《创意绘画》,孩子们漫步在绘画海洋中,体验着美的生活。三是创设富有童趣的班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
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浴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为此,我园各班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向幼儿传递【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有用之处;
宽阔的长廊墙壁上,有许多可看之处:不仅展示了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如“今天你高兴吗?”“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播种绿色,孕育希望”等,这些语句如同一面面镜子,激励着每一名教师和家长时刻审视自己的心灵,并激起大家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也形成了:层层有教育主题,班班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浓厚育人氛围。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四、成效评价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软任务”到“硬指标”的转变。将党建品牌创建任务细化为教职工各项考核指标,改变了过去教职工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状态,切实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在幼儿园党建示范品牌和工作理念的指引下,教职工主人翁意识被唤醒,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党建团队——实现了从“抓与不抓一个样”到“抓好抓坏不一样”的转变。通过表彰奖励先进个人等举措,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乐创文化”滋润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让我们深深地【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感受到: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校园文化像一股泉水,更是一种滋心润德的力量,是弥漫在整个幼儿园全部生活时空中的无形的力量,是体现幼儿园追求、价值观和精神传统的文化“场”,这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对全园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渗透和影响。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实现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也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抓点带面,典型带动,呈现出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幼儿园整体发展的生动局面。这不仅凸显幼儿园党建特色,而且切合幼儿园工作需要。全体师生在文化感召中澄净思想,在夯基求新中追求理想,使幼儿园党建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也打造了一幼文化力,提升了竞争力。在幼儿园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更要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努力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园所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办园品质。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推荐访问:中小学 党建工作 典型 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中小学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中小学党建工作优秀案例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