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村
兹就编剧经过说明四点如下:
一、 此作分上下二集。上集计《沁芳桥妙词通戏语》《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怡红院宝钗戏彩蝶》三场;
下集计有《埋香冢黛玉泣残红》《感深情旧帕题新句》《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三场。剧情以金玉姻缘、木石前盟的矛盾为中心,综合有关回目编制。出目有依原作,有略加润色。
二、 此作不袭取清朝以来昆曲《红楼梦》作品,均依原书安排关目,曲牌以依定律填词、倚定腔度曲为主,亦采用犯调集曲、添减字句等手法,亦有少数隐括与自度曲牌。
三、 前世纪八十年代有很多人认为曹雪芹有着丰厚的“昆曲家底”,他家里有昆曲家班,他自已就是能粉墨登场演唱昆曲的。且《红楼梦》书中用昆曲名句如“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等,来描写小说中人物的感情与风格。他的祖父曹楝亭写过《续琵琶》等昆曲本子,还和《长生殿》作者是好朋友,曾在任金陵苏州织造期间,在衙门内演《长生殿》,还请洪昉思等一班曲友观看评析。曹家还有很多著名昆曲脚本作者的朋友,如作《钧天乐》的作者尤侗等人。迩年来大家都以为中国戏剧没有《红楼梦》,是昆曲里一件憾事,这也是我写《昆曲〈红楼梦〉》动机之一。
四、 此昆曲《红楼梦》脚本写竣后,昆曲界前辈俞振飞先生看到了,颇予青睐。来信说:“用曲牌体保持昆曲特点,同时不拘泥于旧曲牌格律,适当予以变化、突破,这都很好,词句幽美,做到雅俗共赏很好。(全剧)从宝钗进府起至宝玉哭黛止,贯串宝黛婚姻悲剧结束,这都可以。”今为演出需要,改成此本。
郑孟津 西村
2009年7月
场 次
序曲
上 集
第一场 沁芳桥妙词通戏语
第二场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三场 怡红院宝钗戏彩蝶
下 集
第四场 埋香冢黛玉泣残红
第五场 感深情旧帕题新句
第六场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序 曲
[枉凝眉]
小工调 1=D
第一场 沁芳桥妙词通戏语
出场人物: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袭人 莺儿
地 点:
沁芳桥附近。桥下春水粼粼,绕岸嫩黄浅紫,一派明媚的春色。桥左设石凳石桌。
音 乐:
明亮地。
〔贾宝玉上〕
宝:
〔唱〕
[番卜算]
尺字调 1=C
宝:
〔念诗〕庭院深沉百啭莺,何妨吟诵且徐行。断鸿尚有相思字,罗带同心结未成。我,贾宝玉,这几日闲暇无事,烦闷得紧,多亏茗烟在街坊弄得几部闲书,内有《西厢记》数卷,词儿十分动人,取将出来,朗诵一番。
〔从袖里取出《西厢记》,坐石桌旁念《西厢记》词(用弹弦乐伴奏)。〕
宝:
〔唱〕
[北混江龙]
六字调 1=F
〔林黛玉上〕
黛:
〔唱〕
[番卜算]
尺字调 1=C
黛:
我,林黛玉,适才见宝玉在前面柳荫之下行走,怎么一刹眼就不见了。
〔忽然发现宝玉在看书,便躲在宝玉背后,装鬼脸侦视,既而从宝玉肩头把《西厢记》抢了过来。〕
黛:
原来在看《西厢记》啊!
宝:
〔笑〕若是别人我倒有些心虚,若论妹妹我是不怕的。真是好书啊,你去看吧。
黛:
〔唱〕
[北混江龙]
六字调 1=F
宝:
好词儿吗?
〔忽而天空飘下几片飞花,宝玉揭起两个衣角儿兜住,往沁芳闸边抖将下去。〕
黛:
你这是做什么?
宝:
我欲将她投入清流,免得坠落人间,为人践踏。
黛:
沁芳之水,流至墙外,也便浑浊了,惟恐花片儿依然难保洁净。
宝:
那便如何是好?
黛:
我已经备了花帚一把,花囊一个,将花片儿扫了起来……
宝:
如何安置?
黛:
哪!〔西北畸角上,一冢块然〕那里有花冢一座,作为埋香之所。
宝:“花冢”二字清新而有诗意,妹妹真是锦心慧口哇!
黛:
唉!我与她一样地天涯飘泊,不过同病相怜而已。〔看了宝玉一眼〕说什么“锦心慧口”啊!
宝:
〔见黛玉感慨起来,赶紧打岔〕啊!妹妹,念下去啊!
〔黛玉拿起《西厢记》翻开一页,凝视……〕
宝:
念呀!
黛:
〔羞答答地〕你拿去!
宝:
〔接过来一看,微微一笑〕都是好词儿么。〔唱〕
[减字油葫芦]
六字调 1=F
黛:
〔轻轻地〕啐!
宝:
〔故意加上一句〕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黛:
贫——嘴——
宝:
〔翻开另一页〕你站在那里,我再念一支。〔唱〕
[隐括雁儿落]
小工调 1=D
(注:
此曲原属【新水令】套。)
黛:
你念书只管念书,怎么把指尖儿触我一触?
宝:
〔情不自禁地〕我就是这“多愁多病身”,你便是那“倾城倾国貌”。
黛:
〔发急〕二哥哥,你说什么!
宝:
〔若无其事地〕我念的是《西厢记》里《闹会》的一段词儿。
黛:
呸!分明拿这些话来打趣我,我告诉舅舅去。
宝:
〔拦〕好妹妹!
黛:
告诉舅舅品品理儿。
宝:
好妹妹,好妹妹,饶我这一次。
黛:
下次可敢?
宝:
下次不敢了。
黛:
啐!吓得这个样儿。你啊,“你原来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宝:
唷!你这一句……
黛:
我这一句,怎么样啊?
宝:
我捉着赃证了,这是红娘对张生说的话,我也告诉去,我也告诉去。
黛:
〔推〕你去。
宝:
我去……
黛:
你去啊!若论朗读《西厢》便是犯罪,那你该是首犯,我还不过是个从犯呢!
宝:
哈哈哈!这都是王实甫老先生之过,不关我们的事儿。妹妹咱们和了吧!
黛:
哥哥,咱们和了吧!
宝、黛:
和了吧!〔唱〕
[减字双声子]
小工调 1=D
〔袭人上〕
袭:
〔唱〕
[鲍老催]
小工调 1=D
〔宝玉、黛玉蓦地看见袭人来了,躲躲掩掩,急忙把《西厢记》藏了起来,袭人觉得有两个人,却忽然不见了。〕
袭:
〔叫〕二爷!二爷!〔回头却见宝、黛立于花树下〕二爷!——林姑娘也在这儿。
宝:
什么事儿,这样慌慌忙忙地。
袭:
老太太上房来了一大堆客人呢,老太太打发人到处找你们俩,要你们马上去呢!
宝、黛:
究竟什么事儿啊?
袭:
听我说!〔接唱〕
黛:
袭人姐姐,你说了半天我还不明白。
宝:
到底是哪门亲戚来了。
袭:
吖!我把正事都忘了,是金陵薛家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都来了。听说薛大爷在家乡打死了人,亏得应天府贾大人从中维持,审了没事了。姨太太怕薛大爷在外面无人管辖,因此投到我们这里来了。这个倒也不必说起,惟有那个姑娘长得容貌美丽,品格端方,从老太太、太太起至奶奶、姑娘们都称赞她。老太太叫你们快到上房会会去,迟了,她要来我们家拜客来了,显得我们少了礼数儿了。
宝:
林妹妹,咱们一同回去罢!
黛:
是。
袭:
林姑娘和二爷先去,我回家收拾收拾,怕那姑娘就要来。
〔袭人上场门下〕
黛:
〔顿一顿〕书呢?
宝:
〔举起袖子〕在这里!
黛:
〔笑〕你呀,真是个鬼灵精!
〔袭人匆匆上〕
宝:
袭人又来了!
袭:
二爷,林姑娘,她们来了!
宝:
谁来了?
袭:
二奶奶带着薛家姑娘都来了,我们往那边等她!
〔三人暗下〕
〔莺儿、王熙风引薛宝钗上〕
钗:
〔唱〕
[画眉序]
小工调 1=D
〔宝玉、黛玉、袭人下场门上,两下相遇。〕
莺:
咦,那哥儿带着一块玉。
〔王熙凤看了这个好说话的丫头一眼。〕
〔宝钗蓦地看见了宝玉项上的玉儿〕
钗:
呀!〔接唱〕
〔大家相视,都有陌生感觉。〕
凤:
你们都不讲话,我说。这是姨妈家薛妹妹,这是姑妈家林妹妹,这是〔指宝玉〕无事忙。
钗:
吖!宝兄弟,林妹妹。
凤:
〔看了一看莺儿〕你叫什么名字?
莺:
二奶奶,我叫黄金莺。
凤:
怎么,你叫黄金银?
莺:
不是金银的银,我叫金莺,是我原来的名字,姑娘嫌这个名儿不好,改过了。
凤:
叫什么?
莺:
现在叫莺儿了。
凤:
原来是黄莺儿,怪不得好说话,唧唧喳喳的。
黛:
你会说话,也说不过我们二嫂嫂!你还得拜她为师呢。
凤:
是!我很会说话,说两句话儿大家听听。
黛:
不要装腔拿势,你说吧!
凤:
我说林妹妹,在我们家住了这么久,几时给我们酒吃!
黛:
〔羞〕呸!
〔大家笑了。莺儿盯着宝玉悬在襟前的玉儿。〕
莺:
宝二爷。
凤:
……
莺:
〔向宝玉〕二爷,你的玉儿可是和尚给的?我们姑娘有金的呢!
〔大家奇怪起来,看了看宝钗悬挂的金锁,回头又看了看宝玉的玉。〕
钗:
莺儿,别多嘴!
莺:
吖……
钗:
凤姐姐!
凤:
怎么样?
钗:
我们去看看大嫂子、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去,迟了就不恭了。
凤:
走吧!莺儿走吧!
〔宝钗、王熙凤、袭人、莺儿同下。莺儿下而复上,不住地看宝玉的玉儿。〕
黛:
〔疑惑不定〕莺姑娘,你盯着玉儿看,是什么缘故?
莺:
天下真有的!
黛:
什么?
莺:
我说了你可不能对我们姑娘讲。
黛:
不讲就是。
莺:
我们姑娘小时侯多灾多难,来了一个和尚,教她带上金锁,说自然无事,还说……
黛:
说什么?
莺:
将来要配一个带玉的哥儿呢!
〔宝钗内叫:
莺儿!莺儿急下。〕
〔宝玉、黛玉默然。〕
宝:
和尚道士的话,怎么信得!
黛:
〔笑〕是好话儿呢!
〔下〕
第二场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出场人物:
贾宝玉 林黛玉 紫鹃
时 间:
上芒前一日午后。
地 点:
潇湘馆——翠竹交辉,绿荫满院,悄无人声,架上鹦哥懒洋洋地。
音 乐:
活泼而饶有情趣。
〔宝玉从潇湘馆附近的一条石径缓步而来。一路飞花乱絮,燕语莺声。〕
宝:
〔唱〕
[朝元歌]
正工调 1=G
宝:
〔叹了一口气〕那日在沁芳闸与林妹妹〔两边一望〕偷看《西厢记》,读到“落红成阵”,那花片儿纷纷地落下来,我用衣襟慌忙兜住,送至闸边。正欲付之清流,林妹妹说道:“这沁芳闸的流水一出园外,便混浊了,倒不如将落花扫了起来,埋于那边畸角上花冢之下,岂不永留洁白。”我想她不是个情痴,怕是个花痴呀!〔接唱〕
宝:
数日以来,看她有时似嗔,有时似喜,若近若远,教我拿不定她的主意。〔接唱〕
宝:
自从来了宝姐姐,这园中之人,背地里窃窃私语,都说宝姐姐模样儿,行事儿胜过林妹妹。〔沉思摇头〕我想宝姐姐此番进京,为的充选掖庭,无非是为了富贵二字。唉!和我那大姐姐一样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去,有什么好处呀!怎比林妹妹高韵逸致!〔接唱〕
〔二道幕开:
林黛玉斜倚台左小长桌旁,一手支颐。〕
黛:
〔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宝玉揭帘挨身进房。黛玉翻了一个身,装睡,脸向观众。〕
宝:
〔笑〕为什么“情思睡昏昏”地?〔望了一望黛玉,妩媚地一笑〕啊!为什么啊?〔一记〕啊,真的睡着了么?
宝:
〔唱〕
[前腔]
正工调 1=G
〔紫鹃从房后,望着宝玉摇手。〕
鹃:
二爷,轻些,姑娘睡呢。
宝:
啊,哦。〔向黛玉作鬼脸。黛玉的脸是朝着观众的,作了一个娿嫛脸。〕
〔宝玉坐台右椅子。〕
宝:
紫鹃姐姐,拿一杯好茶与我解渴啊!
鹃:
我这儿没有好茶,要好茶问你那袭人去。
〔黛玉忽然笑了起来。〕
黛:
不要理他!倒脸水,我要洗脸。
鹃:
〔望了宝玉一眼〕二爷是客人呢!给个脸儿吧,先倒茶去。
宝:
〔望紫鹃的背影,脱口而出〕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教你叠被铺床”。
黛:
〔变了脸色〕二哥哥你说什么?
宝:
〔赖〕我没有说什么。
黛:
〔哭〕喂呀!〔接唱〕
宝:
我要是真心欺侮,嘴上长个疔疮,吃不了饭,说不了话儿。
黛:
我不要听你的废话!你为何将她〔指鹃〕比作红娘?哎,〔一记〕她是红娘我是谁?〔照宝玉的脸一啐〕——我是谁?
宝:
别生气!别生气呢!
黛:
〔接唱〕
〔袭人上〕
袭:
二爷,刚才茗烟来说,老爷梦坡斋书房来了几位爷们儿,还有什么贾雨村老爷。一定要见二爷。
宝:
〔厌恶〕贾雨村!
袭:
是!兴隆街的贾大人,说要会会你。
宝:
他来了就要见我,我有什么好处?
袭:
自然有好处,不然他也不来了。
宝:
讨嫌!我不过是个浊物罢了。教他同那些大官僚大老爷们会去吧!
袭:
去一下子!
宝:
我不去!
袭:
回头老爷听见,又说你委委琐琐,不肯见人,将来话儿对了出来,你又要吃亏了。
〔宝玉无可奈何向黛玉一望,黛玉掉头不理。宝玉随袭人出门下。〕
黛:
去了,倒清静了!〔余怒未息,示意紫鹃〕把门儿关上!
鹃:
姑娘……
黛:
关上!
〔鹃关门,搭讪着向黛。〕
鹃:
我看二爷就……
黛:
怎么,是我的不是啊!
鹃:
我看他待姑娘就好。
黛:
啐!你倒帮他讲起我来了!去了么?〔顿〕我也不稀罕!
〔紫鹃看了她一下,抿嘴笑,从房后门下。〕
〔黛玉痴立阶前,凝目竹梢,百感交集。〕
〔接唱〕
〔宝玉再上。〕
〔紫鹃本来在暗里窥黛玉的动静,至此,闻声至台前。〕
宝:
开门!
鹃:
〔向黛玉,轻声地〕我知道他会回来的。
黛:
〔扭头不理〕……
鹃:
〔朝外〕来了!
黛:
〔鼓着嘴,拦〕不许开!
鹃:
姑娘,你又来啦!这大毒日下面,晒坏了他怎么得了!〔怜爱地向黛玉〕啊?〔笑〕二爷,我来啦!〔边讲边开门〕唷!二爷,我瞧你不来了呢!
宝:
〔进门〕什么话儿,我一天少者也来个二三次。
鹃:
多者呢?
宝:
多者七八次,我啊,我死也要来的!
鹃:
〔笑〕我以为你不来了呢!
宝:
〔装痴〕啊?什么事儿大惊小怪!
鹃:
谁知道你们的事儿呢!
宝:
你啊,总是把小事当大事。妹妹呢?
鹃:
在生气呢!
宝:
啊!什么气啊……
黛:
〔一阵感伤,涕泣起来〕……
宝:
妹妹!妹妹!〔一边告饶,一边挨近黛玉,坐了下来。〕
黛:
〔试泪〕你去了就算了,何苦又来惹我!
宝:
在这里坐了,日子也短了!到了另外的地方,就觉得腻烦不堪!
黛:
为什么到了另外的地方,就感到厌烦不堪呢?
宝:
刚才去至老爷梦坡斋书房,那些先生们,大谈其圣贤的道理!还有你那师父贾雨村……我若是作了官,入了他们的班辈,倒不如替姑娘们〔指紫鹃〕当小丫头,干些活儿还好些。
黛: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理他们也就是了。
宝:
什么香呀?
黛:
我不喜欢薰什么香。
宝:
这香不是什么香饼子、香球子、香袋儿的香,这香味儿不同凡俗!〔走近黛玉〕怎么在妹妹的身上?〔拉着黛玉袖子一闻〕啊!香呀!
黛:
〔忽然又勾起了痴心,金玉的话儿时刻耿耿于怀〕我又没有冷香丸,哪里来的香?
宝:
冷香丸?
黛:
是呀!人家有冷香丸,你有暖香丸没有?
宝:
〔呆了一呆〕什么冷香丸、暖香丸?
黛:
宝姐姐有冷香丸呢!
宝:
她有冷香丸与我何干?
黛:
蠢材!她有冷香,你该有暖香配她才是。
宝:
她的东西何必定要和我的东西相配。
黛:
人家有金,你不是有玉么?
宝:
〔一肚委屈突然冲上来〕你这是什么话?我不存此心。
鹃:
〔劝解地〕二爷!
黛:
你没有此心也就罢了,为什么提起“金玉”二字,你便惊慌失措?可见你的心……我也不讲了。
宝:
〔大怒〕哎!罢了!罢了!我是白认得你了!
黛:
我哪里比得她,有金有什么的,自然是白认得我了。
宝:
〔解“宝玉”欲砸〕都是你(指玉)这害人的东西,我砸了你!
鹃:
〔夺住〕二爷!二爷!
黛:
说着你的痛处了!
鹃:
姑娘!
宝:
我昨日讲过,我若安此心,天诛地灭。
黛:
〔夹〕哪个要你发誓!
宝:
〔连念〕你如今又重新提起,岂不安心咒我天诛地灭么?我就天诛地灭,于你又有何好处!
宝:
〔唱〕
[减字朝元令]
正工调 1=G
黛:
〔唱〕
[前腔]
正工调 1=G
宝:
〔唱〕
[前腔]
正工调 1=G
黛:
〔接唱〕
宝:
我讲我死,又没讲你呀!
鹃:
二爷!
黛:
我死我的,干你什么事?
鹃:
姑娘!
宝:
这样闹,死了倒干净些。
黛:
是呀,(我)死了倒也干净了!
宝:
我讲我死!
黛:
我讲我死!
宝、黛:
〔合唱〕
宝、黛:
〔合唱〕
[前腔]
正工调 1=G
宝、黛:
死,死,即刻就死!
鹃:
啊唷!
鹃:
〔唱〕
[前腔]
正工调 1=G
〔袭人内喊:
二爷!三人一惊。袭人内喊:
老爷在外书房立等回话!〕
宝:
啊!老爷叫啊!〔拂袖急下〕
黛:
嘿!这一去,一辈子也不要来了!
〔幕落,音乐起。〕
第三场 怡红院宝钗戏彩蝶
出场人物:
薛宝钗 莺儿 袭人 晴雯 贾宝玉 林黛玉
时 间:
紧接前场。
地 点:
怡红院前,数丛绿蕉,女儿棠开得十分鲜艳。
音 乐:
流丽清婉。
〔薛宝钗、莺儿执扇扑蝶上。〕
钗、莺:
〔唱〕
[减字油葫芦]
六字调 1=F
〔接唱〕
[胜葫芦]
六字调 1=F
〔宝钗、莺儿扑蝶舞中间插入袭人、晴雯等同舞。〕
〔宝钗、晴雯用纨扇分别在草地上和花台上各抑住一只蝴蝶。宝玉暗上,一个动作,两只蝴蝶都飞走了。〕
宝:
飞了!飞了!
袭:
唷!你怎么不在家看书!
钗:
宝兄弟在家呀!
宝:
宝姐姐请歇息!
钗:
是!
〔宝玉让宝钗在芭蕉树下坐。晴雯暗下。〕
宝:
我看你们弄了一身汗,口也干了,袭人姐姐,你去叫她们拿茶来宝姐姐解渴。
钗:
我口不干。
袭:
我自己去。
〔袭人下,拿茶上,递给钗、玉。莺儿盯住宝玉的玉看。〕
钗:
你看什么呀?
莺:
我看二爷的玉儿。
钗:
宝兄弟,成日家说你的玉儿,究竟未曾仔细地赏鉴,我今日倒要瞧瞧。
〔说着挪近前来,宝玉也凑过去,从项上摘下玉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在掌上正面先看,再翻过来一看。〕
钗:
〔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钗回头看见了莺儿站在身边,呆呆地。〕
钗:
你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莺:
〔笑〕我听了这两句话,和姑娘项圈上的话儿是一对儿。
宝:
〔疑惑地〕原来姐姐项圈上也有字儿,我也赏鉴赏鉴。
钗:
你不要听她的话,没有什么字儿。
莺:
我常常看见,是有字儿。
钗:
偏你多嘴!〔一边讲,一面解了下来,递给宝玉〕也是一个和尚给了两句吉利的话儿,母亲叫我带上。
〔宝玉看了正面又看了背面,一时呆住了。黛玉暗上,正欲进门……〕
宝:
〔念〕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袭:
巧呀!真是一对儿呢!
〔远处轻雷轰然一声,黛玉上场门急下。众下。接着暴雨如注。整个怡红院淹没在白茫茫的风雨里。〕
幕后:
〔合唱〕
[终身误]
六字调 1=F
〔雨后,斜阳照在怡红院粉墙边芭蕉和女儿棠的时候。晴雯上。〕
雯:
天晴了。〔嘟囔着嘴〕有事儿没事儿,一坐就是两三个时辰。
〔袭人暗上听见了,忙摇头示意。〕
袭:
轻声,听见了不好意思!
雯:
〔埋怨〕二爷又不爱听那些大道理!
袭:
你又糊涂了,老太太、太太、二奶奶都喜欢她,敬重她呢,我们可不能……
雯:
吓!我讲了,又不讲你,你却不舒服!
袭:
我不过为你好。
雯:
为我什么好?我不想往高枝儿上攀。
袭:
谁攀高枝了?
雯:
〔冷笑〕你当我不知道那些鬼鬼祟祟的事儿呢?
袭:
〔夹〕你这人真难讲话!
雯:
〔速念〕连一个正经的主子还没有呢!上头赏了一碗大菜,太太给了一件衣服,就装样了!
袭:
你这个死丫头,胡说八道,看我搔你!
〔晴雯怕痒,躲开,袭人再搔她,再躲,一个臀顿,坐在地上,弄得一身灰,袭人笑下。〕
雯:
烂蹄子,不得好死的,促狭鬼……
〔黛玉上。〕
黛:
〔唱〕
[赚煞]
六字调 1=F
黛:
开门!
雯:
〔正没好气〕不开!
黛:
〔一呆,提高嗓子〕是我啊!
雯:
〔偏听不明白〕二爷吩咐,不管你是谁,都不许开!
黛:
〔一惊〕啊!〔接唱〕
〔宝玉内:“姐姐请!”莺儿、袭人引宝玉、宝钗上。〕
钗:
呀,天晴了,我要走了!
袭:
再坐一会儿。
钗:
天色晚了。
宝:
我也不留了。
〔宝玉、袭人送宝钗、莺儿出怡红院,下。宝玉、袭人回怡红院,下。晴雯下。〕
〔黛玉望着门儿,十分委屈,不觉失声。〕
黛:
喂呀!〔唱〕
[么篇]
六字调 1=F
〔幕下〕
第四场 埋香冢黛玉泣残红
出场人物:
贾宝玉 林黛玉 袭人
地 点:
大观园西北畸角小山坡旁。花冢块然,白杨披拂,芳草萋萋。
时 间:
上芒。柳袅烟斜,花落絮飞。
音 乐:
缠绵悱恻。
〔林黛玉负花锄挂花囊上〕
黛:
〔唱〕
[卜算子]
尺字调 1=C
黛:
举目落红飞满径,绿杨烟外晓寒轻。钗钿堕处遗香泽,孤标我自任平生。今乃上芒之日,花神归位之期,扫得一囊落花,埋于花冢,以留其清白。
〔将花片倒进花冢〕
黛:
独立花间,留春无计,教我怎生排遣也。〔唱〕
[锦缠桂枝]
尺字调 1=C
黛:
想我林黛玉,父母双亡,上无兄姊,下无弟妹,孑然一身,寄人篱下。〔顿〕惟有宝玉!〔左右望〕别具肺腑,倒与我生的一副心肠。为了几句言语深恨于我,他不理我,我也不理他!〔接唱〕
黛:
我想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倒不如空谷幽兰,落得个孤芳独赏。
〔接唱〕:
〔缓步至花冢前〕
黛:
花呀!三春好景,曾几何时,便尔香消玉殒,好伤感人也!〔唱〕
[葬花词]
尺字调 1=C
注:
句中用弹拨乐器酌加过门。
〔吟中宝玉暗上〕
〔黛玉于吟诵中时时啜泣。吟毕,宝玉失声大恸。黛玉闻哭泣声心中猜疑,转过山坡,从花树下面张望,发现是宝玉。〕
黛:
我道是哪个,原来是狠心短……〔急扭头过去〕
〔宝玉瞥见黛玉仍然满面愁容〕
宝:
唉!我也知道你不理我了,但我只有一句话,听也在你,不听也在你。
黛:
〔见此情景,脱口而出〕请讲!
宝:
两句话,你听是不听呢?
〔黛玉急下〕
宝:
〔宝玉望着黛玉的背影〕唉!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黛玉回头,复上〕
黛:
今日怎样?当初又怎样?
宝:
哎,妹妹啊!
宝:
〔唱〕
[渔灯儿]
尺字调 1=C
宝:
我和你与人家毕竟是不同呀!〔唱〕
[前腔]
尺字调 1=C
宝:
妹妹,在这园中,我也没有一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晓得与我是隔母的,我和你一样,也是独出单生呀!
宝:
〔唱〕
[锦渔灯]
尺字调 1=C
黛:
怨我吗?
宝:
我哪里是怨着妹妹呀?
〔接唱〕
黛:
如此说来,是我到你家来的不是了?
宝:
啊,妹妹!你还惹我啊?这几日我神情颠倒,失魂落魄,行又不是,坐又不是,对着这漫天狂絮,满院落花,教我如何得了哇!
宝:
〔唱〕
[锦上花]
尺字调 1=C
〔宝玉泣不成声,黛玉见了这些光景,心内不觉灰了大半,也滴下泪来,见宝玉用新绸子衫揩泪,抛过手帕去。〕
宝:
妹妹!我的心都碎了!〔黛玉又扭头不理〕我的院中人多口杂,一段心事只好闷在肚里哟!〔接唱〕
宝:
你把那外四路的宝姐姐、凤姐姐放在心上,把我啊……〔接唱〕
黛: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唱〕
[锦中拍]
尺字调 1=C
黛:
我不过几句玩话,你却下的这般狠毒!〔接唱〕
宝:
呀!这话把我越弄越糊涂了。〔唱〕
[锦后拍]
尺字调 1=C
宝:
饶这个样,还怕妹妹受委屈呢。
宝:
妹妹!妹妹!你教导我,戒我下次〔拉黛玉衣角袖子哀求〕。
(下六个小节节拍较自由)
黛:
我问你,为什么我去了你家,你不叫丫头开门呢?
宝:
呀!冤哉!这是哪里的话呀!
宝:
〔唱〕
[减字骂玉郎]
尺字调 1=C
黛:
〔微笑〕吖!是了,必是你们那些丫头们懒怠动,丧声歪气也是有的。
宝:
我回去问是哪一个,教训教训她们就好了。
黛:
这也不必,论理我不该讲的,今日得罪我事小,倘若以后什么宝姑娘来了,贝姑娘来了,也得罪了,这事儿可就大了。
宝:
……
黛:
怎么样?我又说得不对头了?
宝:
〔呆了半天〕你放心!
黛:
什么啊!……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宝:
〔停了一停〕姑娘你是真不懂么?
黛:
我不懂。
宝:
你不要骗我。
黛:
我不明白你说的话,倒要你说说,怎么个放心不放心的?
宝:
〔叹了一口气〕好妹妹!你真的不明白这句话,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黛:
……
宝:
〔连念〕不但我素日白用了心,而且连你待我的心也辜负了。皆因你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的病症,若宽慰一些,这病儿也不会一日重似一日的了。
〔一句话犹如暴雷掣电触及黛玉的肺腑,眼泪直流下来,咳了一声,回头欲走。〕
宝:
〔拉住黛玉衣袖〕好妹妹,略站一站,和你说一句话儿再走!
黛:
〔拭泪,推开宝玉〕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宝玉痴痴地站着,黛玉匆匆下。〕
第五场 感深情旧帕题新句
出场人物:
林黛玉 紫鹃 晴雯
时 间:
夏末秋初。
音 乐:
凄凉地。
〔幕启:
潇湘馆。黛玉背坐小窗下,窗外翠竹参差,新月一弯。窗前横小琴桌,高几上放一炉香,烟云飘渺,晴雯携手帕上。〕
雯:
〔唱〕
[粉蝶儿]
尺字调 1=C
〔琴韵锵然〕
雯:
呀!
雯:
哎!真别扭,二爷叫我来看看林姑娘,我说白眉赤眼儿的,作什么去呢?还是送一件东西好搭话。他想了一想,叫我送手帕——却是一条旧的手帕,我说不行,林姑娘看了要是生气,可不是我倒霉。他说,你放心,她自然知道,知道个“什么”?我想不送,他抵死逼我,没有办法,只好送过来。你瞧!〔接唱〕
雯:
我倒好笑,哈哈哈!〔接唱〕
雯:
我说林姑娘,这不干我晴雯的事。〔接唱〕
雯:
怎么办呢?进去,又不是,回来……哎!又不对,真真难死人了。
黛:
〔面朝小窗,背斜向台前〕是哪个?
雯:
〔嗓子略高一点〕是我!
黛:
你是哪个?
雯:
是晴雯。
黛: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儿?
雯:
宝二爷叫我送手帕来。
黛:
必定是好的,叫他放着自己用吧,我这里有啊。
雯:
不是新的,是一条家常用的——旧的!〔作一个鬼脸〕
黛:
〔黛玉猛地回过头来,先是凝眸,既而忽有所会,把头回过去,照原姿态坐着。〕放下来吧!
雯:
呃。〔轻声〕什么心眼儿,真是莫名其妙!〔唱〕
[摊破扑灯蛾]
尺字调 1=C
雯:
我的心眼也算是多的,就多不过他们。
〔晴雯下,黛玉回过头来,慢慢地站起来,慢慢地踱至小桌边,拿起旧罗帕,看着,看着,热泪突眶而出。〕
黛:
唉!〔拭泪〕看了这满幅泪痕,教人触目生悲,宝玉啊宝玉!这幽情蜜意,何时是了。既然彼此相知,为什么……唉!〔紫鹃掌灯上,一室洞然,紫鹃暗下。〕
黛:
〔研墨蘸笔在旧帕上题诗句,边写边吟〕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紫鹃暗上,拿了披风披在黛玉背上。〕
鹃:
夜深了,风露将下,姑娘歇息吧。
黛:
〔凝坐不动……〕
鹃:
姑娘,你要保重啊!
黛:
唉!今年交秋比往年又差了一些,〔咳了一声〕]咳嗽比往年也多了,看来我的身体也不行了。
鹃:
姑娘!
黛:
我父母双亡,孤身在此,况而一病缠绵,不知往后怎样结局?
鹃:
〔一阵心酸〕
黛:
怎么哭了?
鹃:
姑娘说得太伤心了。
黛:
我平常爱哭,现在好像眼泪也少了?
鹃:
眼泪怎么会少了,姑娘自己疑心罢了。我想,老太太待姑娘多好,还有宝玉——
黛:
不要说了,我知道自己一生爱哭,哭得多了也无味。可是,你看我的身世!除了哭还有什么哪!
鹃:
姑娘!〔紫鹃抱着黛玉,哀哀欲绝。〕
黛、鹃:
〔唱〕
[北普天乐带北红绣鞋]
尺字调 1=C
〔二人下,幕落。〕
第六场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出场人物:
林黛玉 紫鹃 雪雁 林之孝家的
时 间:
深秋。
音 乐:
凄厉。
〔紫鹃上〕
鹃:
〔唱〕
[新水令]
小工调 1=D
鹃:
我们姑娘长得十分秀气,这园里哪一个女孩儿都比不上她!唯有天上青女素娥仿佛一二。可是,真是的红颜多薄命,父母早亡,谁是知疼知热的,就我和她一时也离不开,我打心眼儿里和她好,她和宝……〔两望〕她和宝玉俩每常一阵风一阵雨的,摸不透是什么主意,我们这一个心里有话,口里说不出,整天在肚子里憋着,我都看在眼里。老天爷,求求你,成全了他们吧!〔接唱〕
〔宝玉上〕
宝:
〔唱〕
[引]
小工调 1=D
鹃:
二爷。
宝:
姑娘咳嗽可好些了?
鹃:
好些了。
宝:
阿弥陀佛,宁可好了吧。〔顺手向紫鹃肩上抹了一抹〕穿得这样单寒,还在风口里站着,时光又不好,你要是再病了,就难了。
鹃:
哎!从此我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教人看了不尊重。
宝:
呃!
鹃:
那些个混账东西,背后说你,你总是不留神。
宝:
……
鹃:
姑娘吩咐啦,不教我们和你说笑话儿呢。
宝:
啊!
鹃:
这一向你不瞧瞧她,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
〔宝玉痴坐在木樨花树下亭畔石凳上。心中像浇了一盆冷水,眼里含了一汪泪水。〕
鹃:
我不过那么句话,为的是大家好,你坐在这风地里哭,弄出病来还了得!
宝:
谁还赌气不成,为你讲得有理,一时感触,我自己伤心。〔紫鹃挨着宝玉坐〕方才对面说话,你说还该远些,这一回为什么又挨近我啊?
鹃:
我问你一椿事儿。
宝:
〔奇异〕什么事啊?
鹃:
这两个月,二奶奶怎么忽然想起来,替我们送燕窝?
宝:
那是我在老太太跟前露了一点风声,说你们每日吃的宝姐姐家的燕窝,想是老太太对凤姐姐说过了。
鹃:
喔!我正疑惑,原来是你说的,多谢你费心。
宝:
要是妹妹吃惯了,吃了三二年咳嗽就好了。
鹃:
在这儿吃惯了,明年回家去,哪儿来的这闲钱?
宝:
〔一惊〕谁家去啊?
鹃:
妹妹回苏州去。
宝:
〔笑〕你又说白话了,苏州虽然是妹妹的原籍,因为没了姑夫姑母,才接到我们家里来的,明年回去找谁啊,可见……
鹃:
可见什么?
宝:
可见你是撒谎的。
鹃:
〔冷笑〕只有你贾家是士族,别人家都是一父一母,父母死了,再也没有人了么?〔唱〕
[驻马听]
小工调 1=D
宝:
你不要骗我,纵然妹妹家还有房族,也不一定前来接取。
鹃:
〔冷笑〕当初老太太心疼她年纪小,故而接过来住几年。至今已经到了出阁的时候了,自然要送还林家的。〔接唱〕
〔宝玉颓然欲倒。〕
鹃:
怎么样?不骗你吧。
宝:
〔摇头……下〕
鹃:
〔大笑〕
〔袭人满面泪痕,慌慌张张急上。〕
鹃:
宝玉出了什么事?
袭:
紫鹃姑奶奶不知说些什么,连李妈妈都说不中用了,在那儿哭,只怕这会儿都完了。
鹃:
我并没有说什么,不过是几句玩话,他当是真的。
袭:
你不知道他?往往把玩话当作真话。
袭:
〔拉紫鹃〕快去!快去!
〔二人下〕
〔鸳鸯扶老太太上,王熙凤上。〕
母:
这病来得好跷蹊。
凤:
是啊,这病病得好奇怪,据袭人说,是因为紫鹃说了一句什么话,引出来的。
母:
叫紫鹃来!
凤:
已经命袭人唤她去了。
母:
〔点头〕
〔袭人引紫鹃上。〕
袭:
老太太!
母:
紫鹃呢?
袭:
来了。
母:
叫她进来。
〔紫鹃进房〕
鹃:
老太太!二奶奶!
〔王熙凤不大理她〕
母:
你和宝玉讲了些什么话?
鹃:
我没有讲什么话。
母:
没有什么话?宝玉会病得这个样儿么!?
〔紫鹃下跪〕
母:
讲!
鹃:
老太太容禀!〔唱〕
[玉芙蓉]
小工调 1=D
母:
为何突然病得这个样儿?
鹃:
〔接唱〕
母:
一句话有这么大的利害?
鹃:
〔接唱〕
母:
唔!〔左右望,王、袭会意,轻步暗下。〕
母:
讲!
鹃:
〔接唱〕
母:
你可知他为的什么啊?
鹃:
〔望了贾母一眼〕我也讲不上。
母:
可是这病来得好奇怪。
鹃:
是!!〔接唱〕
母:
〔点头〕跷蹊!
鹃:
奇怪!
母:
奇怪!
鹃:
〔胆怯地〕老太太,您知道这跷蹊在什么地方?
母:
我怎样知道。
鹃:
〔自言自语〕自古道“心病须用心药医”。
母:
唔!〔左右望〕你讲什么?
鹃:
我没有说什么。
母:
他们两个从小行坐相随,一处长大,“好”是有的。
鹃:
老太太呀!就这“好”字儿不好啊!〔接唱〕
母:
住了!你这丫头年幼无知,不要胡扯,我也不怪罪于你,你到底和宝玉讲了一句什么话,快快说来!
鹃:
老太太!〔接唱〕
〔贾母失声惊叹〕
母:
啊呀呀,原来是一句玩话。
鹃:
老太太,这倒不是玩话儿呢!
母:
不是玩话儿是什么?
鹃:
老太太,你是最神明的,宝二爷是你的亲孙儿,林姑娘是你的外孙女儿,我想你心里是多么地爱惜他们。
母:
是呀!
鹃:
〔抿抿嘴唇,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望着贾母〕本来不是我们下人该说的,可我都看在眼里,老太太成全了他们吧!〔接唱〕
母:
你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下去!
鹃:
是。〔起来,摸不透贾母盘算的是什么,下。〕
母:
唉!〔始而混乱,继而肝火大动〕岂有此理!人呢?
〔王熙凤在暗地里闻声而出〕
凤:
老太太!
母:
怎么办呢?
凤:
暂说宝玉是和林姑娘结亲!
母:
岂不委屈了宝姑娘。
〔二人急下〕
〔黛玉上,紫鹃随上〕
〔幕后合唱〕
[北集贤宾]
六字调 1=F
〔宝玉上,袭人随上,和黛玉相遇〕
黛:
宝玉你为甚病了?
宝:
我为林姑娘病了。〔宝玉、袭人下〕
黛:
〔接唱〕
〔黛玉、紫鹃进潇湘馆卧室〕
鹃:
姑娘!姑娘!
黛:
〔微笑〕你以为我要死了吗?还不会死呢。
鹃:
〔苦劝〕事情到了这个样儿,不得不说了。姑娘的心事我也知道,意外之事再也不会有的,姑娘不信,只看宝玉病得这样……
黛:
唉!〔唱〕
[逍遥乐]
六字调 1=F
鹃:
姑娘想开些,再说老太太、太太,园里哪一个不想姑娘好。
黛:
〔苦笑〕〔唱〕
[金菊香破]
六字调 1=F
黛:
这园中之人大半是趋奉之辈。〔接唱〕
黛:
我的诗稿……〔指着另一箱子,两眼直瞪,喘成一团〕有字的!
鹃:
姑娘歇会儿吧!何苦又劳神,等好了再瞧吧。
黛:
拿过来吧。
〔紫鹃没法,拿出数卷诗稿,递在黛玉手里,黛玉接过狠命地撕。〕
鹃:
〔知道她是恨宝玉〕姑娘又何苦自己生气!
〔天渐黑〕
黛:
点灯!〔紫鹃点上灯〕笼上火盆。
鹃:
〔以为黛玉畏冷〕姑娘多盖一件吧,那炭气你耽不住。
〔黛玉摇头,紫鹃把火盆拿上来。〕
黛:
挪近一些。
〔紫鹃把火盆拿上来〕
黛:
挪近一些。
〔紫鹃把火盆挪近,黛玉拿着诗稿。〕
黛:
天那天!我林黛玉这般年纪,竟作了北邙乡女!〔黛翻检诗稿〕〔唱〕
[后庭花]
六字调 1=F
〔一时旧愁新恨涌上心头,吐血。〕
黛:
〔唱〕
[上京马]
六字调 1=F
〔黛发狠又撕,眼睛直瞪着大窗。〕
黛:
〔接唱〕
〔一下将手帕,诗稿丢进火盆,紫鹃欲抢时,已烈焰腾起。〕
鹃:
姑娘!
黛:
〔接唱〕
〔黛玉瞑然倒下,半晌。〕
黛:
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然是老太太派你来护持我,这几年我就拿你当亲妹妹……我不中用了。
鹃:
〔一阵心酸〕姑娘你不能,你还年轻。〔唱〕
[醋葫芦]
六字调 1=F
鹃:
姑娘啊!你几年来竟未能好好地睡一晚!〔接唱〕
鹃:
姑娘,你看在紫鹃的份上吧!
〔突然传来了喜庆牌子的吹奏声,像千万根乱箭钻进垂死者的心灵。〕
黛:
啊!
〔紫鹃赶忙关窗闭户,企图挡住这些射进来的刺耳的旋律,黛玉挣扎,再次昏过去。〕
鹃:
姑娘!姑娘!
黛:
〔唱〕
[浪里来煞]
六字调 1=F
鹃:
……
黛:
你如想着平日之情。〔接唱〕
鹃:
姑娘!
黛:
原指望我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又喘了一会儿〕妹妹!我在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唱〕
[醋葫芦]
六字调 1=F
〔黛玉晕绝,紫鹃哭叫。〕
〔幕后唱〕
[浪里来煞]
六字调 1=F
黛:
〔尖叫〕宝玉!宝玉!你……好!!!
〔黛玉奄然长逝,留下这一句“绝命词”震荡了整个潇湘馆,久久不绝。〕
〔接着传来晓寺钟声,观众仿佛看见了太虚幻境,大荒山青梗峰下,片石晶莹,白玉雕栏围着一丛绛珠仙草,在春风中摇摆。〕
〔众唱〕
[枉凝眉]
小工调 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