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的作文11篇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1
盼着,盼着,春节是终于来到了。春节打开仪式当然是少不了是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啦,现在是北京时间2022年1月31日8点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我们一家子纷纷端着饭碗看着眼前的电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持人,他们纷纷说着开场白,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虎年海报,主视觉形象由一只瑞虎与“202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字样构成,整体以红色和金黄色为主,突出了传统节日的喜庆与厚重。此刻,脑海蹦出来一句话“如果春节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舞台还是一如既往的喜庆,整体给人一种大气、恢弘的感觉。
现在,又到了我喜爱的节目了--小品,这个小品“《_》”着实让看的哈哈大笑,人们说喜剧的背后有一定社会意义,我慢慢的醒悟到了这一点,细细品味小品,会尝试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映射社会的常态。是的,想想这一两年我们身边发生不少的事情,疫情,洪水等等,其中战疫工作还在博弈当中。相信我们会好起来的。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这句话“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看春晚看得大家嘻嘻哈哈的,都端着碗都忘记了吃饭了,精彩的表演,绚丽的舞台,真是让人看花了眼,而春晚的安排节目虽每年大致一样,但是我们还是那么的喜爱它,而我更觉得春晚不仅仅是代表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了,更是代表着时代的变化,记录我们是中国的飞速发展,从1956的开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春节大联欢》开始,到现在整整几十年的时间,从1979年全中国的电视机不过485万台,到现在的千家万户。从文化生活始终较为匮乏,到现在的是百花齐放文化生活,我还觉得春晚更是代表着团圆,就好比现在的是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饭,开开心心的过年,我更觉得春晚代表思念寄托,每年都有许多的人因为各种的原因不能团聚过年,此刻,天各一方看着春晚也是无比的温暖,我一直觉得春节代表家庭的幸福美满,守护家里的两老,爱护着家里的幼小,还代表是新一年的开始,抛开去年的不开心,迎接新年,新的一年从开开心心开始,你觉得呢..........
而今年春晚更是推陈出新,晚会的节目追求者艺术的创新,大胆突破,也突出中国的元素和时民族的特色和多彩的文化之美,生动形象的讲述了中国故事,展现亿万人民在抗疫情况下乐观向上和团结坚守,表达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内容精彩纷呈、鼓舞人心。遵循“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突出守正创新、出新出彩的艺术追求,以“思想+技术+艺术”为创作理念,让观众在欢笑和感动中尽享美好生活之乐,抒发中华儿女的自信豪迈之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信春晚一年胜比一年
好了,今年的春晚也随之一首《难忘今宵》落下的帷幕,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2
今天是大年三十,为姨娘带娃娃的婆婆被我们请来一起过节。今年,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市民们都没有鸣放鞭炮,周围的空气的确好了许多,没有了往常的硫磺烟味,但是禁放鞭炮,让周围安静了许多,各家各户都在自己家里团聚,再加上我们这个小区很多人的老家在外地的居多,他们早早就回家过年了,这让周围更显得冷清的怕人,但是也有热闹的地方,那就是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广大电视人为了给全国人民送上一道道“大餐”,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表现了一种伟大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记得去年在邳州老家过年的,一大家子人守在一起,有说有笑,大人们聚拢在一起打牌聊天,我们小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彼此好久没见面了,互相对对方的游戏方式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时不时有邻居大叔或大伯家放起了“霹雳啪啦”的鞭炮,我们站在远处捂住耳朵,笑着跳着!大年初一的早晨把农历春节的氛围推上了高潮,持续不断的鞭炮声自是不必说,就连大人也赶早,去他的叔叔伯伯或爷爷奶奶等长辈家磕头拜年,小孩子们也单独或一起去长辈家磕头拜年,长辈们早早准备好了最好的香烟和好吃的,磕头拜年的大人一边说着祝福拜年的话,一边接过长辈递来的香烟,做在火炉旁向长辈汇报一年来的收获和心得。小孩子们磕过头后,自然会讨得果子、土豆片等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
今年春节因为要陪婆婆,所以是在南京过的。年三十这天,我们家功劳最大的要数妈妈了,她从早一直忙到晚,烧了一大桌子的饭菜,有烤鸭、肉圆子、红烧鸡、香肠、香菇菜心等等,我数了数,有十六道菜,两份汤,晚饭开始前,爸爸笑盈盈地说道:“今天是大年三十,也是年夜饭,我们请实验小学的好学生姚路恬同学给我们说几句祝词,好不好?”,大家一起鼓掌。我清了清嗓子,有点害羞的说:“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新年了,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事如意!恭喜发财”一边说,我一边拱手,摆了一个恭喜发财的姿势,接着我看着爸爸说:“下面请爸爸妈妈婆婆各说几句。”爸爸说: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安顺利。妈妈说:祝愿恬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越来越漂亮。婆婆说:祝愿孩子们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顺利!每个人说完后都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说完祝词,大家动起了手中的筷子,品尝着丰盛的佳肴,我心里也是陶醉了:虽不能算是山珍海味。但是有家人的陪伴,让我们都陶醉了!大家一边说着,一边夹着菜吃,每个人都以饮料代酒,互相碰杯,互相祝福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笑容。
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上床围着被子,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3
春节的变化可真是太大了,我真是有一些不习惯,今年的春节变化可是更加的大,我不习惯的就像是我在做梦一个样子,但是这是真的。
我记得在我七岁的时候很早很早的就起床了,我记得是五点半,我的双眼朦胧,几乎看不见了,可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却精神饱满,真是搞不懂大人怎么这么厉害!起床之后就开始吃饺子,吃完后就去我奶奶家,在我去我奶奶家的时候就听到了响亮的鞭炮的声音,等回家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可是这个时候还是有鞭炮声,听这片炮声我就有些烦了。
时间过得很快,我转眼间就我就十二岁了,又开始过春节了,这次可不一样,我们这此时是快到六点的时候起床的,我和以前一样睡眼朦胧,但是露出了很不高兴的心情我只好起床然后就吃饭,我来到了我奶奶家,刚来的时候有些鞭炮声,但过了一会就没有了,我真有一些不习惯那!以前鞭炮声很多,但现在只有一点鞭炮声,好怀念要来呀!我真希望一直听到鞭炮响声,好怀念那!开始拜年了,刚进屋子就觉得房子有些旧了,看见奶奶就觉得奶奶老了,我觉得我的奶奶有些可怜,拜完年之后就要走了,这时我的奶奶把我们送到了门口,然后走着回到了屋子里,我就开始觉得我奶奶的步伐更加的慢了,我真是太想让我的奶奶年轻起来,可是这是无法完成的梦。
变化真是太大太大了,我真是怀念以前!以前的生活好,但是现在我觉得更加更加的好!
#228473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每当我们读了这首诗,喜庆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的确,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不仅在汉族中很流行,满族、蒙古族、瑶族、状子、白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形式上更有自己的特色。
别看这节日是多么的喜庆,在它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它只会给人们带来坏运气,人们管他们叫“年”,只要它一来,就会使树木凋零,百草不生,而它一走,万物重生,百花争艳。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了年每次来的时间,就准备了爆竹以驱赶怪兽。“过年”这个词语便是这样来得,从此,放鞭炮也就成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相传,年这种怪兽生性凶残,村民家里的一些家畜总是逃不过它的眼睛,而且,年还时常换口味,从小吃到大,居然连人也不放过,真可谓是谈“年”色变啊!此事发生后,人们都很恐惧,并且在年到来的那一个晚上,整夜不敢睡觉,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守岁,其实,守岁习俗源于南北朝,有古诗写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种风俗流传至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饺子,过年吃饺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记得去年我们家里包的肉馅饺子,我也出了一分力,虽说做的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也有七分像,我的原则是“管它是啥样,能吃就行,”不过,这也让一些食量大的人,没了胃口,算是我新一年的一点成就吧。其实,饺子的寓意也很独特,利用了谐音,“和”通“合”、“饺”通“交”,二者都是相聚之意,象征这合家团聚。
说了这么多,却漏掉了一个我觉得相当有意思的,贴窗花和“福”字。中国的艺术己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剪纸也非常的丰富,各式各样的窗花贴满了窗户和家门,既美观,又漂亮。至于“福”字,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正贴“福”字,二是说将“福”倒着贴,形式虽不同,但是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686954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5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一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257606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6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过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据说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灶王爷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派到每家每户来的官吏。灶王爷每年要向玉皇大帝汇报,为了讨好灶王爷,在人间就形成了年年祭灶的习俗。今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古时候今天要祭灶的。
在古代,人们为了要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己多说好话,也常用灶糖来谢灶。灶糖是一种又黏又甜的糖,它是用大麦芽熬成的。吃到嘴里,虽然不太甜,但十分黏牙。人们用它来谢灶,让灶王爷吃了后,把嘴黏住,多说好话,少讲坏话。这当然是既有趣又可笑的一种希望罢了。
我们这里的祭灶,就是打扫房屋,在灶台的墙壁上贴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之夜,要给灶王爷上香,并供奉饺子、果品,以此来感谢灶王爷的庇佑。
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了解它的来历,仅剩“过小年”这个名字了。让我们在“过小年”的时候,祭祀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纪念由于火的发现,人们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的发展,让它变成一种祈福的节日吧!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7
童年,是欢乐的海洋。在记忆的海边,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会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也有在阳光下发出耀眼光芒的,使人想起童年的趣事。我在那记忆的海滩,寻觅着那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
记得那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暑假的一天,我一个人在家里画画,趴在冰凉的地板上,别提有多幸福了!画着画着,豆大的汗珠从我的脸颊上流了下来,我忽然想到:去拿根冰条吧!想着,就拿起小椅子,跑到冰箱前踩到椅子上面去拿了一根冰条,我看着冰条,恨不得一口吞下。这时,我忽然想起:妈妈洗草莓、杨梅时,不是要放在水里洗吗?再说妈妈平时也教育我要讲卫生,好吧,我就讲讲卫生,把冰条也洗洗吧。想到这里,我就拿来了碗水,把冰条泡在水里“消毒”,接着,又继续去画我的画了。
一转眼,我的“杰作”完成了。突然,我想起放在碗里“消毒”的冰条,便连忙来到碗边。呀!碗里的冰条不见了,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小竹片。我大吃一惊,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呜呜……呜呜……冰条被小猫吃掉了……吃掉了……”我这一哭,恰好被刚进门的妈妈听见了,妈妈连忙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我的冰条被小猫吃掉了……”我依旧号啕大哭。听了这话,妈妈转身就去厨房,看了一下便走过来,脸上还挂着笑容:“小宝贝,你的冰条不是被小猫吃掉了,而是融化了。这些你以后会明白的。”说着,就摸了摸我的头,又去拿了根冰条给我,还叮嘱我:“再不要哪去泡水了。”而我呢,却还闷在鼓里,为什么草莓、杨梅那些能洗能泡,为什么冰条就不行呢?当时,到最后也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哎,你说我当时傻不傻啊!童年趣事,件件都像一枚五彩的贝壳,这些五彩的贝壳,托起了我金色的童年!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8
每年的春节快到时,我都不知道将怎样度过这个春节。我记得往年过春节都很有意思。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除夕的早晨去集市上挑选烟花、礼花。然后晚上可以尽情地放烟花,或者看别人家放的礼花,那场景自然热闹非凡。孩子们这时的心情啊,别提多开心了!我也是在过年是才能找到那段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吃完年夜饭后,最喜欢看的一定是《春节联欢晚会》。里面的节目都非常精彩,小品更是为全国观众人民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气息。快到12点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会随着主持人一起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这时候,全国人民都沸腾起来了,家家户户更是礼花飞舞。我高兴地喊到:“过年啦!过年拉!”孩子的天真、兴奋劲也在这不经意间悄悄流露出来。到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给亲戚们拜年,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侯,自己常常会成为被关怀的对象,这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馨、愉快、充实。人间真情的珍贵可能在于一个教导会打开人的心扉;一个鼓励会成为推向人生转折点的一种原动力,从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个问候会扶平心灵的创伤;一种温柔的态度会让已经受到惊吓的孩子对你产生好感,从而让你有一个机会把他栽培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些都是人间真情,而且都来自亲朋好友们的内心,我想,假如你遇到困难了,亲友们会在你的身后默默地支持你、关心你!因此,真情和金钱比起来,金钱不是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吗?
到了大年初二,我就更应该提了,因为这天是我的生日,然后爸爸就会请许多亲朋好友来庆祝我的生日,还会买上一个大蛋糕。兴的人当然就是我喽!
今年的春节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虽然等春节要经过一段时间,但是还是阻隔不了我对春节的向往,而且我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等下去,终有一天你会等到你期待的那一天。对于春节,我将怀着一颗满怀期待的心!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9
新年的脚步声渐渐走近,新年老人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除夕那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家家户户伴随着欢笑声与朝阳,我们家也忙得不可开交。下午,妈妈和爸爸买回了春联,很庄重地取来剪刀、双面胶等物品。我马上拿起春联,兴致勃勃地大显身手去了。
我展开对联并在其背面贴上一层双面胶,再将双面胶上的那层纸轻轻地掀起。我来了个除旧迎新,把旧的春联用手撕下来,可那旧的春联就像个淘气的孩子,跟我对着干,紧紧地贴住墙,就是撕不下来。要不就用水攻呢?这个主意不错,我为我的好主意沾沾自喜。于是,我提来了一桶水,用抹布把旧的春联抹湿,再用刷子将它弄下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新的问题出现了,究竟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呢?该贴哪边呢?我拿着春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该如何下手为妙。
这时,爸爸来了,他说:“春联讲究平仄,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一般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这样我们读起来顺口。”我把对联交给爸爸去粘贴,我和妈妈则站在一旁或帮忙或指导,在那时不时的“右一点,左一点”中度过。直到把上联、下联和横批一一完好地粘贴到门边的墙上为止。我们就这么忙了一下午,这会儿总算大功告成。红彤彤的对联映在我们的脸上,邻居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忍不住轻轻念了出来,下联是:“龙启吉祥云蒸霞蔚。”上联是:“花开富贵人寿年丰。”横批是:“龙腾瑞气。”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写的那首诗———《元日》,这虽是常见的春联,但表达不都正是“兴旺”吗?
家家各有各的韵味,也各有各的希望,我们家的春联独一无二。这一天不禁让我知道贴春联时要庄重,也让我知道了春联虽不代表什么意义,但它却是一种人对愿望的美好寄托。
热闹的除夕夜,焰火映红了人们的张张笑脸,它带着幸福,带着欢乐,带着吉祥,向新的一年迈进,它展现着我们的祖国将会更繁荣富强!
#256845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用这样好的诗句形容过年真不错。
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味道,香香的,热乎乎的,温馨的。商店里,人头攒动,大家挤在一起,随着人流缓缓向前,不会有人着急,所有人都沉浸在融融的喜庆中。我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往热闹的地方凑,越闹越好。挤挤地,却充满了快乐;大街上,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一盏盏灯笼记载下一串串祝福与笑声;店门口贴着大红色的“福”,门楣上挂着大红的横幅“新年快乐”!周围好似只有一个颜色——红,一种中国人特别喜爱的红,中国红。风吹过来都是甜蜜,幸福的。真是一种喜庆的味道。
天渐渐黑了下来,经过一整天的忙碌和精心准备,大家都陆续回家开始吃年夜饭了。瞧:圆圆的桌子,丰盛的菜肴,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任何一口菜都是甜的。窗外时不时传来一声声鞭炮声,虽然响得惊人,但都会平添一份笑。大家互相拜年、敬酒,尝着这桌都是家常菜的年夜饭,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开心心,多么和谐呀!
吃完饭,是我们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不仅拿到了大人给的红包,还可以去尽情地放烟花,当放到一个名叫“笑脸”的烟花时,大家的脸上也绽出了鲜花般的笑容,是如此的美,如此的可爱。
大家欢乐的气氛洋溢在新年的爆竹烟花中……
#401199
小小少年的作文篇1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来了!我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俗称过年。我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都盼望着过节,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好东西,而且可以得到压岁钱,也可以放花炮。三十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吃饭,菜全属于湖北风味。晚上我又到 外公外婆家吃饭,菜全属于四川风味,我比较喜欢四川风味的菜。
三十那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还有舅舅分别都给我了许多压岁钱。我很高兴,也很感激他们。
三十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和我约了崔玥瑶和她的妈妈一起去放花炮。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花炮,有年年有鱼、七匹狼、烟雾弹、空降兵、春花浪漫……其中有一个大炮叫百花争艳,我们把火点起 ,天空中雷声响起,整个天空似乎变了个颜色,把我吓得退后了三十多步,爸爸还一再告诫我们燃放花炮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初一早上北方习惯吃饺子,南方习惯吃汤圆,所以我们早上每人吃了四个汤圆,喻意着四季发财、四季平安。
初一下午,爸爸还带我和崔玥瑶去看电影——《爸爸去哪儿》。这三张电影票来之不易。爸爸早上先去上班,然后去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买到了这三张票。这部电影里有五个家庭,五个宝贝分别是 :Kim、王诗龄、张悦轩、田雨橙、郭子睿。其中我最喜欢田雨橙,她的英文名叫Cindy。这部电影让里头的孩子学会了团结和友爱,同时在有趣的游戏中学到了各种能力和知识。
初一过后,我又开始努力地写寒假作业,这两天虽然时间很短暂,却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过年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