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雯 王中海
摘 要:2022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管党治党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繁重、更紧迫,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全面从严管理干部。高校作为培养和教育人才的摇篮,从严治党、加强干部管理更为重要。文章以新时代新要求为背景,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从全面从严治党视域分析全面从严管理高校干部的重要性,从高校干部管理工作实践中分析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 从严管理 高校干部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6.3;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019-0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精神同源、目标同向,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高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能,坚持从严管理高校干部队伍,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从严治党、加强干部管理更为重要。本文以新时代新要求为背景,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分析全面从严管理高校干部的重要性,从高校干部管理工作实践中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新时代全面从严管理高校干部的意义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群体之一,同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抓住的“关键少数”。当前进入新阶段、迈入新征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在高校全面从严管理干部,建立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
政治生态如同自然生态,稍不注意就会沾染污垢,出现问题再恢复就要付出巨大代价。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新时代我们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发展也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向前,把高校干部队伍管理好、建设好、监督好,才能更加坚强有力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职能,才能进一步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优化高校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
(二)完善从严管理干部体系的重要内容
建立一套系统的干部队伍体系是做好干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干部体系建设讲究科学内涵,应遵循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如果“政治惰性”盛行、官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则整个干部队伍都会缺乏生机与活力,更易滋生腐败。在高校全面从严管理干部,实质上就是将高校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明确干部任用重点,注重发挥干部任用实效,使高校行政管理职能和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人岗匹配,形成公平又充满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形成整肃干部队伍各种歪风邪气的制度常态。
(三)推进高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高校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習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建设转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成为中心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管理干部,正是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体现,在高校培育一批高素质、高品格、讲政治、讲原则、立场坚定的干部队伍,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氛围,才能为高校争创“双一流”建设提供保障,增强高校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高校从严管理干部的现实问题
高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在干部管理上狠下功夫,从思想领域、人才培养、干部任用、作风建设、监督反馈等方面着手。随着长期以来“严”的主基调不断深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手段愈发规范,在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裸官”清理、干部考核等方面均出台了规范措施,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关键时期,高校干部管理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思想意识不够强
高校干部管理从源头上说就是要从思想、干部素质和道德修养上加强思想意识建设。虽然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加强了党员同志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教育的专题学习,但由于高校本身承担着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三重任务,职工忙于眼前工作已是应接不暇,把政治理论学习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一项任务,而不是本着从中能获取提升的心态,在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深入化和长效化上不够扎实,思想上容易忽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加之近年来,西方国家外部势力时不时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公开宣扬“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不仅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看法造成不良影响,也易造成教师、党员干部意识形态的动摇。甚至高校有些干部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浸淫,“四风”问题严重,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坍塌,乃至出现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等情况。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高校干部选拔已基本形成完善的选拔任用制度,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遵循,在干部竞聘、民主推荐等环节均能做到环环相扣、严格落实,对于处级领导干部和科级领导干部均有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作为选拔依据。干部管理远不仅是选拔这么简单,更重在管理,但很多高校往往是重选拔、轻管理,如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考核机制、培养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等,导致某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乘虚而入,进而滋生腐败。例如2020年广西某大学两位校领导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受贿金额高达上千万,严重损害了国家、学校和人民的利益。这也表明在高校干部管理上仍存在不足之处,因为不健全、不完善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导致腐败问题滋生,进而愈演愈烈,对高校发展、学生培养、师德师风建设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三)监督反馈不够严
攻克顽瘴痼疾,才能让高校天朗气清,面对时不时出现的不良倾向,视而不见或者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会让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最后演变成违纪违法行为,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纪委的坚强领导下,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不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改革,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高校肃风正纪、优化干部队伍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当前很多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在管理体制上仍有局限性,例如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构成多为学校教师、管理人员,纪检工作、办案手段、侦查取证等方面经验不足、专业性不强,有时功能弱化影响其权威性,而且高校主要是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主,在将纪检监察工作与高校本职工作相融合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纪检监察功能弱化导致高校干部管理上一些“痼疾顽症”得不到有效攻克,高校干部服务教职工和学生的质量大打折扣,如进一步发展甚至则会损害到学校的发展。
(四)责任链条不完善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通报了一些领导干部因工作不力而被问责的情况,这说明在干部管理中建立问题台账、列好责任清单至关重要,责任链条的完善应贯穿干部管理始终。目前高校在干部管理中存在着责任链条不完善的情况,按照中办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精神和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应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文件学习了、精神传达了,任务却没能有效分解,工作实效差强人意,追究原因时责任链条中出现断档、缺档、脱档的现象,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情况。责任链条不完善也极大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强化理想信念建设,拧紧思想“总开关”
衡量一名干部是否合格、优秀,最关键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总书记多次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干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提高站位,心胸开阔,“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新时代要做好高校干部理想信念建设,就要在以从严治党为契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高校干部,持续深入改进干部作风,严明党的纪律。一是要把理想信念贯彻落实到干部作风建设中,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校干部要以服务师生为根本宗旨,聚焦师生关切,想师生之所想、谋师生之所谋,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为师生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二是要加强高校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与机制,健全高校干部理论学习责任制,“一把手”抓主责,做理论学习的表率,在支部内带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继续完善自学与集中学习制度、专题调研制度、定期考核制度等,定期检查并反馈学习成效,同时要减轻“文山会海”负担,让干部从冗杂的行政事务中抽离出来,利用更多空余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二)规范干部权力运行,强化制度执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干部要率先垂范,“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高校要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摒弃以往重选拔、轻管理的作风,建立健全干部培养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奖惩考核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全面探索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管理机制,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到人岗匹配,要做好这一点就要把握干部能上能下的标准与考核,一是要明确干部岗位任职资格,根据不同岗位性质对干部人选提出不同要求;
二是要科学考察、密切关注干部工作绩效和实效,通过绩效考核、年度考核、综合考察等方式对干部进行岗位调整。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继续在高校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适时修订大学章程,废止过时条款,厘清并处理好政治权利、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内营造民主团结、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近年来行政事务管理“放管服”的精神,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加强权力运行管理,深化、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配套完善的干部管理体制机制,织密织牢制度的“笼子”,在政策指导下、制度保障下更好地发挥高校干部服务师生、服务高校发展的本领和水平。
(三)构建严格监督模式,细化分工协作
强化高校干部纪律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不断完善高校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就要构建严格、细化的监督模式。注重分类管理监督,探索建立“条”“块”结合的监督模式,如在高校例行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将原有单兵作战的模式转变为团队协作,设立两个以上纪检监察办公室,将纪检监察室职能与高校业务相融合,每个办公室发挥其独有优势,参照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将高校各二级单位分为若干组织模块,有专门负责党委工作的、资源保障和行政日常事务的、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学生就业的等等,纪检监察室根据监督类型和所属领域分别联系各自分管模块的部门,深化“条”“块”结合的监督模式,将监督管理效用发挥到最大化。
(四)完善严密责任链条,落实“一岗双责”
高校党委应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建立完善严密的责任链条,做到责任链条不脱轨,责任落实不缺位,找到责任链条中存在的断档、缺档、脱档的具体位置,有的放矢,打通责任落实的结点、堵点问题,尤其要加强对部门“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深入落实“一岗双责”,使领导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权重不谋私、位高不擅权。加强巡视整改力度,及时发现干部管理中共性和個性的问题,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全面检视自身、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明确自身整改重点和整改任务,将整改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深化改革、融入到全面从严治党、融入到班子建设中。
四、结语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管理干部作为工作重点。高校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双一流”高校,就要从严管理高校干部,在高校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激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干部办事水平和办事效率。
[课题来源: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JGA153)、2022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22MSZ016)的阶段成果;
广西医科大学202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2021SZB07)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傅茂松.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从严管理干部路径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04):18-21.
[2] 张亚林.论从严管理干部要一以贯之[J].才智,2017(01):201.
[3] 庄兆林.全面从严管理干部,全力优化政治生态[J].唯实,2015(09):16-18.
[4] 刘明霞.深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研究报告[J].兵团党校学报,2017(06):43-48.
[5] 于慧,王玉倩.我国从严管理干部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1(04):15-18.
[6] 周琳,凌晨.新时代从严管理干部的三维解读:历史演进、价值彰显和长效机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2(08):7-11.
[7] 天津大学探索构建“条”“块”结合监督模式 细化分工协作确保业务有专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7.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南宁 530021)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宋雅雯(1992—),女,汉族,广西人,研究生,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通讯作者:王中海(1981—),男,汉族,山东人,研究生,硕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