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考母题变式训练:(7)湿地,作业(通用版),供大家参考。
(7 7 )湿地
【高考原题】
【2022 浙江 6 月】1.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2)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 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 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 湖北】2.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 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图左)。图右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
(1)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2)说明“720 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
(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
【考情分析】
考查内容: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湿地的成因、功能和保护措施。
【变式训练】
1.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调蓄黄河洪水 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汇集灌溉余水 (2)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 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 C.增加灌溉水量 D.增施有机肥料 2.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该地区沼泽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图为三江平原某研究区以及研究区内的典型样带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研究区是我国(
)
A.冬季最寒冷的区域
B.地方时最早的地方 C.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区域 D.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区域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湿地改造过程中导致图中典型样带内沼泽湿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沼泽中水的下渗量大量增加 B.大量开垦耕地,造成湿地破坏 C.蒸发量增大,沼泽内水分大大减少 D.大量排水,加快沼泽中水的地表径流排泄 (3)典型样带内的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会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变小 C.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 D.河流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趋于稳定
答案以及解析 【高考原题】
1.答案:(1)A(2)B 解析:(1)本题考查人工湿地系统的作用。
选项 分析 结论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根据材料可知,该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和处理,相对污水处理厂,不需要建设厂房设施和使用药物,污水处理成本较低 √ 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图中人工湿地系统需要大量的土地,并没有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其污水处理能力也有季节差异 ×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根据材料可知,人工湿地系统靠微生物、植物自然净化,速度较慢 × (2)本题考查保护湿地的途径。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常因缺少自然天敌而迅速繁殖,抢夺其他生物生长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或其他物种灭绝,A项错误;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可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B 项正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导致水污染加剧,C 项错误;清除全部河滩,会使河床裸露,加剧侵蚀,进而破坏生态环境,D项错误。
2.(1)答案: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栖息地受到破坏。
解析:
(2)答案:“720 高地”的建设:对 720 亩鱼塘进行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建成“720高地”。“720高地”的维护:加强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海洋生物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可以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养殖用水净化后确保达标排放。
解析:
(3)答案:对当地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条子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保护滨海种质资源库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滨海生态
湿地;通过观鸟、护鸟以及科普宣传,提高普通民众保护滨海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的生态意识,同时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维护。
解析:略 【变式训练】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域内水向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域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D项正确。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应在灌区上游方向,A项错误。不能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B、C 两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B 项正确。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土地盐碱化,A、D两项错误。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土地盐碱化,C 项错误。
2.答案:(1)B;(2)D;(3)C 解析:(1)A.我国最冷区域是黑龙江漠河,并非此地,故 A选项错误;B.研究区是我国最东部地区,因此地方时最早,故 B 选项正确;C.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研究区并非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故C 选项错误;D.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是我国西北部,故 D选项错误。
(2)A.从右图中得知,当地开垦耕地时,沼泽湿地开始减少。因此与沼泽蒸发量关系不大,故 A选项错误;B.注意题目当中要求以水循环角度分析,故 B 选项错误;C.从右图中得知,当地开垦耕地时,沼泽湿地开始减少。因此与下渗量关系不大,故 C 选项错误;D.开垦沼泽湿地需要排水,因此加快沼泽中水的地表径流排泄。故 D选项正确。
(3)A.沼泽湿地减少会使得生物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故 A选项错误;B.沼泽湿地减少使得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多极端灾害,农业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故 B 选项错误;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沼泽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和调节径流的作用,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将导致其调节径流和降解污染物的作用降低,故 C 选项正确;D.沼泽湿地减少使得其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会增大,故 D选项错误。
推荐访问:作业(通用版) 高考 作业 湿地 2020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