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2022年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22-06-24 19:45:2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6篇

第1篇: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互联网被作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其中网络舆情就是互联网得到运用的一个极好案例。网络舆情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公民心声,能更好地联系政府、社会和公民,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情,地方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25-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互联网被作用于更广泛的领域,目前互联网的使用人数以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15年搜索引擎的用户规模达到了56623万,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达到了56440万,论坛和bbs用户规模达到了11901万,并且微博占到了社交应用使用率的335%,人人网占到了15%,豆瓣网占到了136%。这所有的数据都表明互联网已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了。

  而在地方政府的治理中,互联网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政府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等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网络舆情就由此产生了,成为了民众与政府沟通、交流,表达政治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等的桥梁,对地方政府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二、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周如俊、王天琪(2005)认为,所谓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刘毅(2007)认为,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公共热点问题或者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反映着公众的情绪和社会政治态度。徐晓日(2007)认为,网络舆情是民众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状。

  综上,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民众根据网上各类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所公开表达的自身的观点、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三、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上网方式:微博、论坛、新闻等方式得到极大的应用,成为了民众表达自身观点、情绪等的方式。网络舆情涉及领域广泛,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社会时间的方方面面都有网络舆情的存在。地方政府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能积极参与到事件中来,能主动提供相关信息,让信息公开化,而不是封锁信息或者隔离公众在信息之外,剥夺公民的知情权。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近年来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我国地方政府驾驭和应对突发事件、复杂局面的能力仍有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上级力量的帮助。例如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出现了几次舆情的翻转,从最初的消费爆出被宰,舆情同情消费者,到后来店家提供消息,称在客人消费前已报价,而客人只是想“赖账”,这中间,虽有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出面调查与干预,但最终仍没给社会大众一个明确的说法,最终调查结果也不得而知,并且相关部门还以无法联系当事人为由,在没有通知当事人的情况下,进行了调查,这就更让舆情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如此种种。

  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

  郭乐天(2005)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网络舆情应对态度不积极(主要以南京化工厂事件为例)、公关手段、应对经验欠缺(主要以瓮安事件为例)、网络应对机制不健全,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空值现象严重等问题。

  吴芸(2011)认为,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网络舆情工作格局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政出多门,权责界限不明确;
再次是主流网站建设及其舆论引导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刘毅(2007),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危机时存在滞后性;
网民群体的逐渐递增,信息量增大,地方政府难以顾及;
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易受到非法利益组织或个人利益者的影响。

  综上,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从地方政府本身来看,主要存在地方政府应对机制不健全,机构设置有待优化,职责权限不明确,公关手段和应对经验欠缺,信息收集不完善等问题。

  其次,从网络舆情方面来看,其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的信息量大会给对方政府造成一定困难,又由于民众的言论自由等,也给对方政府带来了信息辨别的困难。

  五、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主要措施

  姜胜洪(2009)认为在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时应主要采用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统筹考虑,要与广大民众通力合作,全方面掌握信息,了解民意。同时要建立好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舆情预判预警机制以及建立政府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机制和部门间协作交流机制。

  同时,李靖(2013)认为,要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充分应用网络舆情分析软件,各级政府可开设类似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专栏观察和分析舆情热点事件。

  李国宇(2010)认为,要想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就要提高网络监管力度,进行有效预警,要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处置问题,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再次是地方政府要准确发布权威信息,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最后还提出了要拓展官民沟通平台,平等交流。

  综上,笔者认为,针对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措施:

  首先,在舆情发生初期,地方政府要快速反应,建立预警机制,配备新闻发言人和网络监督平台,公开信息,与民众形成对等关系,以免让民众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过多发表观点性突出的言论,造成失重失实,以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要建立监督制度,巡查制度和反馈制度,对民族和政府机构人员的言论进行监督,严惩言论不实行为,巡查各类网站,了解事情发展动态,以及在事情调查结果公布以后,看民众和当事人的反馈,及时回应。

  最后,政府要响应网络舆情,与民众进行良好互动,不能采取消极怠工或不闻不问,那样会导致舆情危机的再一次爆发,引起公众的不满。

  六、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评述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与社会沟通的桥梁,而网络舆情的出现更能让政府思民众所思,想民众所想,而在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中人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多为规范性研究,仅立足于理论和现有的资料,而没有去进行实证研究。

  其次,在各学者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中,不论解决问题还是研究对策,都停留在一个大范围上,不够具体与细化,不够贴近实际。

  再次,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较为杂乱,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研究。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的文章多是关于舆情事件发生后对政府社会的影响或是存在问题或提出相应对策,而不是真真正正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不足这样一个体系化的过程来研究的。

  最后,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所以对于研究网络舆情不能单单只看一科,要有综合性的知识,但是同时学科又不能过于宽泛。

  七、结语

  总之,网络舆情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作为政府与公民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桥梁,同时也作为反映民情、民生的媒介,其对公民生活和政治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今后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多进行实证研究,深入细化地了解问题,从起因、发展、结果,一步步形成研究内容的体系化,其对于公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2篇: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当前网络信访舆情特点及管理初探

雷明

【期刊名称】《科学时代》

【年(卷),期】2013(000)018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舆论场日闹非凡,影响日益扩大,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本文就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社会舆情变化,如何进一步密切各级党委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总页数】2页(1-2)

【关键词】网络信访;舆情;信访工作

【作者】雷明

【作者单位】塔里木油田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与处置 [J], 王斌

2.善对网络舆情 做好信访工作 [J], 夏仕保

3.当前我国网络舆情中的伦理失范研究 [J], 陈鸿雁; 白琳

4.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 [J], 姜胜洪

5.当前我国网络舆情中的伦理失范研究 [J], 陈鸿雁; 白琳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3篇: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裘潘芳
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12期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时代显得尤为突出。通过阐述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新媒体对现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尝试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对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良好形象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舆情;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287-02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高校也进入了问题突发期,成了各种危机的易发地区。诸如近期邹恒甫微博事件、清华学子硫酸泼熊事件等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安全,破坏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加大了高校危机管理的难度。在此背景下,正视新媒体给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当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新时代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高校网络舆情概念应赋予时代性,结合新时代特征以及传播特征等,因而,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定义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和高校工作者对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包括高校事件在内的所有自己关心的公共事件以及上述主体之外的民众对自己关心的高校事件在互联网载体上发表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此概念的内涵包括:第一,主体包括大学生与高校工作者,还有一部分校外的关注高校事件的民众,客体是引起大学生与高校工作者以及关注高校事件的民众所关注的事件。第二,高校网络舆情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传播,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第三,高校网络舆情是专门指通过互联网载体发表的意见总和。互联网载体包括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等以及传统的BBS网站,腾讯QQ,新闻门户网站等,在互联网载体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影响程度等都无时无刻发生着改变。

第4篇: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特点与应对策略
作者:胡锦玉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6期

        摘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以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为主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借助手机进行信息网络传输和信息发布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途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有着更加便捷、实时、灵活性强的特点,这种新兴媒体时代的盛行极大地增强了舆情的产生和发酵的几率。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应对,提升对舆情的防范和治理是相关部门必须要正式的问题。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其应对策略提出几种建议,以期为更好的治理网络舆情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信息技术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打破了传统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信息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几乎都是依靠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各种社交工具和APP,各种各样的信息源触手可及。当多样的信息在互联网中散播开来时,网络舆情就会形成。网络舆情是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它能直接反应某些特定群体的特定看法。为此,对于互联网时代舆情的把控和应对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缺乏对网络舆情的管控和应对,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基于此,本文将会对新媒体环境下舆情的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并就应对舆情的策略进行研究,为相关企业和政府机关解决网络舆情问题提供借鉴思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舆情的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剧,舆情的产生和传播都呈现出以往时代不一样的趋势,总结来说当前环境下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舆情发生的瞬时性

        瞬时性是指舆情在一瞬间就可能触发,没有任何的预兆或是影响因素。新媒体时代舆情发生的瞬时性使得人们在应对舆情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准备。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信息源越来越丰富,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传播信息,这其中形式多样的内容和真真假假的信息都在迷惑着人们。人们借助手机录制视频、拍照等这类的信息来源本来就缺乏一定的规律,网民在获取信息后,可能瞬时产生不同的认知和体验,那么舆情的爆发就会在一瞬间产生。

        (二)舆情内容的聚焦性

        舆情的本质就是公众高度关注和跟进所致,为此在新媒体背景下舆情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及时信息的聚焦性。网络信息在传播时,绝大多数信息都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可以说是“消失殆尽”。但是,有一些信息比如衣食住行的民生负面问题中食品安全、医药管理、生态环境等,再比如娱乐八卦内容中关于明星的负面新闻,这些信息往往会引起很强的聚焦性。为此,对于这些群体性的、民生性的、公众人物性质等的负面新闻,或是灾难的新闻,在网络传播下会很快的形成焦点,进而构成网络舆情。这种聚焦性信息引发的舆情时舆情比较主要的形成方式,也是需要的应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舆情影响的广泛性

        舆情的产生一定伴随着较大的影响和信息的汇聚度,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相较于传统时代的舆情的扩散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以热帖、短视频、新闻等多种媒介方式传播,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指数级的传播量。在如此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更是会影响到许多人的决策和判断,伴随着网络暴力,公众很容易失去正常理智和判断力,出现过度情绪化的群体态度偏向现象。为此,面对网络舆情影响的广泛性的特点,社会各界都应该充分重视,需要对公众进行正确的疏导,避免将网络舆情影响事态进一步扩大。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聚焦迅速、传播快速、影响面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从其发酵、传播、影响的等路径上进行应对是人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

        (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

        相关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构建是从顶层开始入手,通过理念和战略层面的指导来管控网络舆情,在具体施行时要注重以下三点:第一,明确网络强国意识。网络强国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选择,更是我党的执政之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战已经成为主要的战争形式,要想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就要继续明确和推进网络强国的意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团队,继续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法律法规的建设是为了从制度方面明确和要求网络规范,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更应该加强对这种地带的管控,明确信息发布、审核的等流程和机制;第三,明确责任归属。确定责任的归属能够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管控和审查,包括对政府以及个人的主体明确,对发布信息的相关责任进行责任认定机制。对传播虚假信息、侵犯国家利益等原则性问题进行依法问责。

        (二)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整体防范能力

        网络舆情整体防范能力的提升是处理和应对网络舆情重要的基础。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源传播迅猛,在防范舆情形成时,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政府的防范能力提升。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足够的重视网络舆情的发展,从网络信息管控的相关部门再到公安局、国安局等相关部门都要主动承担责任,防范网络舆情的产生。而且,各级政府都应该设立网络舆情管控部门,对辖区内网络舆情的发酵和发展进行合理管控;另一方面,公众自身要提高自身素质,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意识的筛选,提高对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人员等公职人员,更要坚决把控非法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党员干部也要起到带头作用,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为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当舆情发生时,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审批和报备,设立权威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不准确信息进行纠正和规范,抚平舆论导向。

        (三)政府层面应该营造理性和谐网络文化氛圍

        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需要从信息源入手,要从根本上控制网络舆情的发酵和扩散。这就需要提升全社会的理性网络文化氛围,提高网民的素质,营造和谐的信息传播氛围。在施行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好奇、无心的舆情制造者进行合理的引导,对信息源进行删除或是在可控范围内传播,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任其自由扩散;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有意的、蓄意的制造网络舆情和引导群众导向的人,要严厉处置,绝不姑息。上述两类群体本质来看都是缺乏一种理性的心态,前者在信息的传播中处于好奇、欢喜的态度,而后者则受人蛊惑,表现出阴郁、负能量的特点。这些都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所违背的,要杜绝网络舆情的产生就必须要从根源入手,从上网环境和公众信息普及和公众素质提升入手。诚然,这条道路毕竟是艰辛的,也是充满着坎坷的,但是这也是一条必然的道路。政府层面对于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监管,能够更好地安抚民众的心态,更是社会团结和谐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所以,和谐和理性文化氛围的构建是民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基础。

        三、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聚焦度广,网络舆情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和把控,这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的网络环境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为此,社会各界都应该充分重视网络舆情的发展,充分做好网络舆情的防范和应对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网络强国尽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珈瑶,庄囡.新媒体时代健康传播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 (08):191-195.

        [2]陈鸿瑞.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438 (22):44-45.

        [3]秦承玉.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与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8.429 (13):48-49.

第5篇: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浅析新时代下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刘强 李克周 徐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37期

        摘要:如何科学应对新时代下网络舆情规律的变化,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应对的现状入手,深入研究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通过分析当前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网络舆情;
地方政府;
应对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7-0223-03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依托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分享和意见交流,像微博、微信、微视频、新闻客户端(以下简称:三微一端),已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发源地和发酵平台。在网络上,信息通过“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公众对某些现实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被称为网络舆情[2]。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

        1.突发性。相较于传统媒介科层制组织传播方式,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即时性、交互性、海量性,使信息在互联网上迅速碰撞、交融。一旦有突发公共事件,其相关信息(文字、图像、视频等)会立即出现在网络上,并被广泛转载,传播扩散,几乎突发公共事件出现的同时也迅速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议题。

        2.隐匿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与传统媒体,每条言论、每篇文章的出处、内容都有专人把关不同,网络中发言者的身份隐蔽,内容可以被随意转载,无人对信息的内容和来源进行审核,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媒介的匿名性为广大公众提供了畅所欲言以及发泄情绪的空间,不必要担心强势意见群体的外部压力和个人社会角色的期待以及社会道德与规范的约束等,可以在互联网空间毫无掩饰的表达内心的意见与想法,但同时也给政府管理网络舆情增添了难度。

第6篇: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关于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建议

当前,县级处于矛盾的第一线,舆情均处于高发易发态势,网络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和聚散地,网络舆情占比重,多为举报投诉类、民生诉求类、突发事件类,究其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民众维权意识提高,利益诉求增多,导致引发舆情产生的热点因素增加。

  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加大了对交通、工业园区、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民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财政资金对乡镇、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客观导致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涉农资金补贴、社会救助等涉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增多。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一些具体办事部门和经办人员工作不到位或公开透明度不够导致民众不理解、不满意、不配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的透明,群众眼界逐步拓宽,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监督意识在不断提升,对党委、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关乎公共利益的事务有了更多的关注,遇到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受调整时,不再沉默,而是敢于表达。

  二是媒体格局在变化,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互动在加强,导致舆情发酵的可能性增大。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微博客等新载体和手机上网平台的迅猛发展,更加快了网络舆情的急速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这一便捷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社会事务的监督,希望借助海量网民的力量,制造更大的舆论影响力,最后通过舆论的压力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与呼应进一步强化。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通过网络搜索线索,然后进行实地采访印证。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信息互享和交换成为推动舆情迅速传播和热点舆情事件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是媒体监督意识增强,部分非主流媒体滥用新闻监督权,导致舆情处置的行政成本增大。

  随着媒体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媒体视角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环保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服务水平问题的监督性报道也越来越多,推动了舆情不断上升。

  舆情应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一)实体部门存有工作漏洞,给媒体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事实依据。

  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法》赋予媒体的权力,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拒绝、阻止记者的采访报道。如果身正就不怕影子歪,媒体报道最终依据的是事实和法律。但从媒体记者到我县实地采访进行舆论监督和监测到的网络舆情的案例分析,我们实体部门的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容易被媒体关注:一是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是执法不公;
三是管理缺位;
四是公共利益与部分公众利益矛盾;
五是干部作风问题。

  (二)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缺少应对突发舆情的技巧和方法。

  一些舆情发生地(单位)的领导干部面对记者采访,认识有误区,态度不积极,接待不热情,方法不得当,缺乏技巧。具体表现:一是“躲逃”。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少说为佳,不说为妙”,对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只顾撇清自己,不顾党委、政府形象受损。二是“敷衍”。不管是正面宣传,还是负面报道,采用敷衍塞责的办法,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行动上拖拖拉拉,偶有回应也是避重就轻,抓不住关键,导致媒体不满,不利舆论引导。三是“麻痹”。对媒体记者在辖区内采访报道,缺乏责任心和敏锐性,既不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又不及时上报,听之任之,给后期工作带来被动。

  (三)应对处置机制不够顺畅,制约了涉县舆情的及时有效化解。

  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科学应对舆情的网络平台,工作手段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二是缺少人手和工作经费,保障力度跟不上舆情发展态势。三是少数单位执行力欠佳,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有待加强。

  加强和改进舆情应对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互联网世界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 “加速器”、“放大器”。科学应对舆情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维护地域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承上启下的县级政权,处于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协调各类利益关系的前沿阵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和全媒体发展态势,我们必须自觉增强新闻意识、媒体意识和舆情意识,重视加强县本级应对舆情的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自主增强正面宣传能力、舆情应对能力以及与媒体打交道能力。

  (一)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强化舆情危机意识,提高舆情应对本领。

  一是善于从县内外发生的典型舆情事件中得到警醒,把握社会心态走势、网民关注热点、舆情分布特征和处置技巧。二是应以包容心对待网络民意,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鼓励和保护公民理性表达意愿,规范网民在法律框架内合理提出诉求,而不是一味地删除、封堵网帖,刺激网民,激化矛盾。三是着力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改进政府工作方式,推进党务、政务、警务、村务公开,扩大党政机构新闻发布的透明度,最大程度实行信息公开。四是积极开展网络问政。应努力提升网络应对技巧,综合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络、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和个人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主动出击,引导和化解舆情危机,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的体制机制,倾听民意,疏导民怨,及时有效处置热点事件,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最大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加强县级网络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新闻网”。

  必需抢占互联网宣传阵地,在第一时间正面权威发布主流声音,力求全面汇集东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最新资信,把自办的新闻网站打造成为对外宣传推介东至的最具权威性、最快捷、最全面的网络信息平台。二是建设 “政务微博群”。为构造展示党委、政府机构形象的新平台,更近距离与民众沟通互动,更及时、全面地发布最新政令新闻,正面回应网民个人微博诉求,党政机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开设自己的官方微博。三是加大对政府网站等官方、民间网站特别是网民留言板的管理力度,强化论坛发帖审核制,从源头防止负面敏感事件传播发酵。

  (三)加强应对舆情的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加强外宣、网宣和网监队伍,强化业务培训,重点提高涉县舆情收集、分析和应对处置能力。二是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选拔培养综合素质高、语言能力强、熟悉新闻媒体工作的干部作为本单位新闻发言人,负责政务微博运营、媒体接待与舆情应对事宜。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评论员能力结构,加强日常网络发帖、跟帖、回帖和撰写网评文章工作,做好正面宣传、负面舆情引导。四是夯实乡镇舆情应对工作基础,明确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作为基层一线力量,面对面开展工作。

  (四)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一是完善舆情预判预警机制。

  包括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评估机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突发舆情处置联席研判机制。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和舆情引导机制。重点是针对突发事件,利用好信息公开黄金2小时,规范新闻发言人或政府公职人员的言论、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改变对互联网 “不理、不用、不管”的现象,做到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三是建立及时问责和查处责任官员制度。重点对舆论关注的事件处置不力、不作为的官员,及其背后存在的****、违法乱纪的人作出处理,通过及时的行政问责,有效平息危机和舆情压力。

推荐访问:舆情 信访 对策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关于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思考与对策 信访网络舆情应急对策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