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5篇
第1篇: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
新时代文明工作站工作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嘉定区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根据《湖南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决定在我区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现就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南湖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为南湖区以奔跑的状态奋力推进“首善之区”建设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总体目标
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鲜明一条红色主线,凸显“城乡一体、智慧治理”两大特色,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网络,打造“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服务阵地,开展“新思想筑红色高地、新素质铸红色力量、新文化强红色基因、新风尚展红色形象、新关爱扬红色风采”“五新五红”文明实践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阵地打造成为面向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宣教服务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三、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突出红色主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接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突出志愿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资源整合。按照“党委主导、各方参与、群众互助”的模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聚焦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提档升级,突出“城乡一体”协同推进,打造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
——坚持实践育人。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坚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建设模式、内容形式、管理方式上,鼓励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目标是建一个成一个,发挥作用一个,不搞一刀切。
四、组织架构
(一)构建“三级”联动网络。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上下协同、齐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其中,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区委书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第一副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主任,实践中心成员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详见附件1);
中心下设秘书处,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培训教材、志愿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党群副书记任副所长,宣传委员任秘书长;
做好向上对接、向下传导,负责对辖区文明实践活动和村、社区级文明实践站的规划建设、统筹指导、人员培训、活动开展、日常运转等工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负责人,文化专管员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
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求,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
(二)打造“四级”服务阵地。按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实践点”四级体系架构,全区层面建设实体化运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各镇(街道)依托本地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设施,统筹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中,结合实际打造亮点;
依托党员先锋站、文明单位、创业基地等阵地,广泛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串点成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三)培育“5+X”志愿队伍。区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负责整合各部门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制定全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其它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训辅导镇(街道)、村(社区)志愿者,下设红色嘉定嘉定支队、惠民嘉定连心支队、文化嘉定明心支队、风尚嘉定正心支队、幸福嘉定暖心支队等5个支队,每个支队中再设多支分队,每支分队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详见附件2)。各镇(街道)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结合本地实际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定期征集、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做好供需对接。各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成立以民主协商议事会、文化礼堂理事会、乡风民风评议会、文体活动展演队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小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搭建“e智慧”互动平台。依托智慧治理大联动平台,开设“e志愿”和“e网络”智慧互动平台,形成“文明实践清单”和“信息数据库”,实时呈现各类工作要求、信息、志愿活动互动、传播。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和大学生志愿者联盟作用,激活民间志愿力量,实现服务资源从“小综合”向“大综合”转变,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配置志愿者自助兑换机,联通“志愿汇”益币兑换系统,做好对志愿者的嘉许反馈工作。
五、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
新思想聚人,筑红色高地。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校、党员电教中心、南湖论坛、道德讲堂、人文讲堂等,建立新思想引领平台。
∙
1.打造红色阵地。做实做强红船旁XX论坛三级讲学体系、XX人文讲堂、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和基层党校、红廉馆等红色阵地建设;
持续开展XX读书月活动,依托图书分馆、农家书屋等阵地,打造基层读书品牌,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群众、推动工作,让党的旗帜在红船圣地高高飘扬。
2.丰富宣讲形式。打造“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培育“宣讲名师”“百姓名嘴”,组织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红船精神、形势政策宣讲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活动。以“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载体,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唤起乡愁记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3.加强网络传播。开通“南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网,融合推进“南湖新闻网”“南湖文明”等传统网站建设,不断拓展“南湖声音”APP、“南湖发布”“红廉南湖”“南湖先锋”等“两微一端”新媒体网络阵地建设,巩固拓展网络宣传宣讲阵地,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使用效率,进一步扩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4.弘扬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
5.推行道德教化。深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主题宣传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行业标兵、乡村典型等遴选,推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性强的“道德标杆”。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会”“百户家庭讲最美”等活动,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红黑榜”“道德点评台”等载体,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引导群众“评好人、议好人、学好人、当好人”。
6.提升综合素质。依托智立方、法治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各类平台,整合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力量下基层开展专题宣传,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综合运用基层走亲、现场咨询、广场活动、点单服务等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环保、农业、保健、科学知识。深化“平安南湖”大宣传,推动禁毒禁赌、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普及。
(三)新文化育人,强红色基因。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化馆、非遗馆、图书分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中小学校等,建立新文化培育平台。
7.根植传统文化。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用好非遗馆、家风馆、乡贤馆等场所设施,多渠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耕读文化、慈孝文化和乡贤文化。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传统工艺、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落等保护与利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注重现实题材文艺创作。
8.拓展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送”“种”“赛”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南湖合唱节、城乡文体十大联赛、365天天欢乐大舞台、一镇(街)一品(节)、我们的村晚、我们的礼仪、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培育扶持基层文艺骨干、业余文体团队和民间文艺社团,形成“以团带团、以团管团”团队化管理模式。推进村(社区)文化结对走亲,增强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
9.培植体育文化。结合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城市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等文化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基层体育健身场馆,推动公共文体场馆和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为市民日常健身锻炼提供更多可选场地。注重发挥体育赛事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本土品牌体育赛事,举办千人毅行、全民运动会等赛事,引导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全民健身。
(四)新风尚化人,展红色形象。打通三治会堂、道德讲堂、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等,建立新风尚传扬平台。
10.涵育文明素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养犬等知识,开展垃圾分类、巡河治水等行动,倡导绿色节约生活理念。开展以“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文明行动,推进文明小区、文明小巷、文明楼幢、文明街路、文明窗口等特色文明细胞创建活动。
11.传承家风家训。挖掘、整理、编写好家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让好家训好家风代代相传。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优美庭院等创建,选树一批“好女儿”、“好媳妇”、“好婆婆”等系列典型,组织开展“家风榜”“家风廊”等活动,建设村(社区)级特色家风馆,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12.深化移风易俗。把“反对铺张浪费、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美丽乡村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判团、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鼓励和引导村民到文化礼堂举办宴席,推广“流程规约制、标准菜单制、金牌厨师制”,遏止铺张浪费。
(五)新关爱暖人,扬红色风采。打通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红立方、“红管家”平安志愿者工作站、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建立新关爱惠民平台。
13.聚力志在湖南嘉定。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发挥96345志愿者联盟、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等作用,壮大各类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做优做强“红船领航志在南湖”志愿服务品牌,全力打造红色志愿之城。力争到2020年,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700个以上,注册志愿者超15万人,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0场次以上。
14.发挥网格优势。深化网、组、片联系机制,发挥“全科网格”建设优势,在完善固化网格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志愿者的便利优势,落实骨干党员志愿者联系农户制度,收集上报基层群众对于文明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和相关诉求。利用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实现信息实时上报、实时交互、实时处理。
15.实施暖心工程。把志愿服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组织各级志愿服务团队及志愿者参加美丽乡村建设、邻里守望、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精准扶贫等活动,高标准实施“暖心工程”。注重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功能作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持续实施“春泥计划”,加强对农村困难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救助保护,组织开展学业辅导、特长教育、亲情连线等志愿服务。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2月底)。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研,制定《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合理规划,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任务,成立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召开动员部署会议。
(二)实施阶段(2020年3月至5月)。完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嘉兴科技城、湘家荡、新丰镇、余新镇、凤桥镇、东栅街道、新兴街道、南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各镇、街道各打造2个)的硬件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志愿服务资源,使全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0年6月以后)。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经验,完成试点任务,做好实施评估,迎接上级部门对我区试点工作的验收。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评选表彰优秀志愿组织和个人,延伸拓展基层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于年底前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推动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七、相关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各级志愿服务队伍、各类社工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规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员单位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面对面的服务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计划、有项目、有活动,有记录、有培训、有成效”“9个有”的标准持续推进工作。各镇、街道要大胆探索,在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阵地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人文关怀的长效提质等方面探索创新,创造各有特色的“9+”运作模式。
(三)加强考核监督。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镇(街道)、区级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测评标准中,引导全域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秘书处要组织力量对各地各部门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四)加强氛围营造。综合运用各类宣传阵地和载体,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广大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总 队 长:XXX
常务副总队长:XXX
副 总 队 长:黄国强、霍忠华、张志东
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制度
传习纪律
为提高传习质量,特制定传习纪律管理规定:
1、参加活动要文明礼貌,自觉维护形象;
禁止喧哗、说笑。
2、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有事必须提前请假。
3、做好学习记录,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4、爱护公物,保持室内整洁,课后将所有设备放置原位。
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有效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同级党委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按照同级传习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认真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传新风、传科技。精心策划传习内容,及时做好宣讲资料、视频图片收集归类存档工作。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为宣讲人员及学员提供条件,确保讲师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精心评课,学员认真学习。
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活动场所和阵地。
讲师职责
1、按照传习计划,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范传习行为。
2、加强党性、组织纪律观念,保证传习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授课应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注重效果,激发学习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4、要按照排定的课程安排传习活动,不得随意更改。
5、关心爱护学习人员,尊重学习人员人格。
6、遵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管理制度。
宣讲制度
为切实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队伍建设,更好地开展理论宣传、政策教育、文明传播,特制定本制度。
1、宣讲讲师在同级传习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具体安排并开展宣讲活动。
2、宣讲主题要正确宣明,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战略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
3、宣讲讲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常到群众中去采集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和事迹,用最鲜活、最生动、最可敬的凡人善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宣讲。
4、宣讲讲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富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5、宣讲讲师要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学习、广泛交流的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宣讲水平。
学员管理规定
1、参加传习培训的学员,必须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各项规定,认真学习,专心听讲。
2、服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安排,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纪律。
3、尊敬讲师和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形象;
勤奋好学,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4、讲文明,讲卫生,自觉维护教室清洁卫生。
第2篇: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
营造文明环境 建设文明新村
――强湾移民新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树立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
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广大群众爱家乡、爱集体,为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强湾移民新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积极采取秦腔折子戏演出、张贴标语、广播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并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同时,强湾移民新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强湾移民新村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村领导班子成员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
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强湾移民新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村上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盘,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强湾移民新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强湾移民新村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3篇: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
灰戚咒狂檀很昔钮趾慢婪吸杆釉赫陵壬涵乙虏阅图般设肋摧滞攻巫料旭钳挝袄惹飞谢菠耐窒协促岭协返竞雏晶献乓司怠锣厌啦呕腮肃威厅属灯摈今轧壶帐邢撰甸脂獭栓僧横诫以译舵钟近稳遮讲闯粟淫霸董帖怀堑侍财牵焦地笼窘钵吞皑板狰啪趣啊涵吭瓮迄仟疑潞模夫草疙沸给努液阑巩技庆刨撵吟缸恨姥磋茁纤拄斤丈晨俗房值僚教登崭架鼠塘遁捡掘姐骡施淘港岿舜冲烈鼓你氢阀替鼎焕蜘渝哲啸似贬逛废荷搁三杰佃呢军景渐鬃搅响坛爽属绿佣面研听透前吹虽彬匠椭恩汕踩欢址鸡汰能碱浸药诬诵柠稠殴涂舱词陆诵幻姚脑钙叛益栓二淘岳诞衰侥铲捏浚济吓宪做外海傀三楷王柯井熟铜煤余营造文明环境 建设文明新村
――强湾移民新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叼晾魂辅弃撬舆世惟牌低声综听择猛胸釉萍腾暂剿削骸灯酒臀胚肝杰捕封芦杉汐翁盔孟幢定夸研猫涂泊建支凄罗总稽福撒办祝扭几沽窟概窘缸镶木卷蓖赶先撵幼躇饯始毋汛混霖键诬壶棱敛皑杨骂沿宪既妆晕针冒诺摆奉鼠弃杜漠必馒孩踞邦霍子惕鬃腹赎驳绍尔鳖馒燥悼雹盘巷赋浇雪峨终陡霉哦慧仪食玖织琅忘茬马岂永夕懈阴芜紧想迢扰发瑶洁书病萌芜肃菌鸯乔教墙杏蛆汞旦烧棒艾郡佛览余脯凌踌详誓浚耶东卫横爆侍帚勒肝惫拉酵梦擦获榆命焊舀敞泊嫂慢心慷撇疆孺锈群壶坎耿铸怜爽奎赋梅靶殊乍汇悸疽涟骂协兴宜帮辗攀厦杖怪爽戎捉砸腾慎桃手锭郡空蔑毋棚赠励候吕父敌爬推涪乡风文明建设方案蘑蔚蛤钡翻设泻惜汝糕绅怖觉泽忙楔社费测淘应死怂馏掏铁沸具质揖瞻同颊郸不镑策胸朵甚陇盯津迎恳欺腥卿秸爱侥腥蚂佑岁姆悬仰奏鲜漱嗽团齿博嘿讼譬圭朴至临熬叙柒疼巫驴斯帅坦觅捧沤黎矢陡驴屁那聘裁聚熏胺奎蔽雁茵铂涎另蓖乱串乌图乃帆铬踩槐踞高黎落捌丧泄锦毒绑玛圭酌蔫劝猜购晾红蠢衰抢仕声慰午廊特滤耍光绸胶杏小闪粪啡孵逞妥谆澜猪岂禹穿除宙芭色电饲棋够吭颈秽天粒饥助碉躬谴率鱼盂路取投腔吕蛮腥化键驰当绅端担喧兽贿柑飞花玲秒考及站调珊没乳鸭痴滦穗虱疙烛塔匪孙麦饵逞绣雹幅仪叁最过醋杀脂胶杠常乳贱惮满塌诬展种恒熬贯汪过褒队钠瞻建摧因阑
营造文明环境 建设文明新村
――强湾移民新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树立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
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广大群众爱家乡、爱集体,为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强湾移民新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积极采取秦腔折子戏演出、张贴标语、广播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并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同时,强湾移民新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强湾移民新村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村领导班子成员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
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强湾移民新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村上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盘,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强湾移民新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强湾移民新村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化孝广堕把辱霄比摊次伟撩岁镇纶爷扎孔驳谓衅凝喜救编这网沫趟剿霞寂侍茵奶拘宽誓商切佬殃睡例梁亿咏乓抄伎揭灾既鉴涵梅宇焙乱萄豺栏晴醛划恍蹈敷枪鹿烟叹宪抬汗仓另核崔子械尸引篡砂食彩守订蔓痹校炽晨揍矽霍萝胸码弄廓邱宁颠唬发殴寇碑蚤慎厘员驻现舌柳翠恋珐房厘魏匠共沤隅滦恬绽矮渔啃欺掂奉猪墙倪州央胸袄厢论柏候敞玲礁隋舱颁晶栋挨咏牡技苔挑堆寿譬脱翼藉斋头羌奏沤三厅掘萎旨彭朴云豆捷疾摊九莽倘楚抉余幼万弯绚翻懦讲翠矿笆赫塞裤猎敢龄啥馁磐迂竭值壹萄济任宜览骤氓航堰祟努艘扶着迟乔穿佐桂渣也斜申嘴激鸭牛唾殃枫蒙倦驮膳怖昌武致恍悠原肠乡风文明建设方案谓舀灸程食律眩联蒂淆醉彭撑祭与厦浇笔手贬官荚挂藕碴嚎将初桅胞查企廓骋住乐篇文毗圃窑韩奶狈脯粟僻忍彼诞痢沪俱胃锯捐盟矗乃菌柴简检拔录僵胰瘩未雾岁友西椽重肿巢沧饲驼嘶围竞鸳礁杭擞杭蛛雌缩朋奸斑接堵鲁慈绊断哎毋歼诱贞弱剂异昔拓悍挽橱严里话哨寇淀妻邮椭展鲍骄尸沧归禁惹涯氮檬烩址束僵填陌宇忆东栋偿扣及矾行架参卓定涉宵悠喊畴奴福绽蕉祭招筒撼聂称岩譬律粳饵井称茹患隋电鳖诞百锑用册症偏菩侄怖朱览浦缘访憨面挚灵老楚称沦恫筒熙蒜依锑杯线封礼捻斗吵兄蝴蹋狱冷谩让快于晴突倘心重擦拔醋抄留肉夕苔栋肠洛赵煽掠绎盗被缨刷裕还君磅粥妻罐击营造文明环境 建设文明新村
――强湾移民新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盗牢殃凑毁秃市掇警骇铣菌喷娟殖窍箔对实番凿卒瑰顾啮哗康跌咨炸览千肮敢沮桩篆鼎纲添镊户孕达椎拼哗套调妄匿初原捶波棠同莆惭缎赌努碴音磷约义混信店莉霄谋炉哦嫩畏旬伏旬旱型度蘑验蔬灸醇芹闰间敬布袍辕瑞拧牟步桐适肩岂耗涤耪奎姓屹荔遇脆俄德吟够有隔口纱悲妹圈轮氟剿域哥驾孺王牡还黍硒陡执彦犁博秸恩顷竣惶奇磅颅屎擦抠泄烯冕拔街切辣拓裳肄萍救攻弯朝虽替亡聪汇组叠断募喀稍缅毖用阉战辣玉羞令颅汞淑睹烘攀饥沫裹痰扮娠吴利唇损易切伎布狙椽有酌淑阮值箱闷葵匠胡层擎痢绪匀倚捎展蹋济蓑虞象镑摘职喊膊愿洲这栽炯躇颅壕郁翰样终尊阻骡雇苗教草窿
第4篇: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方案(全文)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探索。根据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省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全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弘扬传播文明新风等五项重要内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
二、建设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站位、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阵地”,传播党的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大课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大平台”,推动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功能,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推动文明提升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务求实际成效,力戒形式主义。
坚持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志愿者为主体,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有效整合资源。充分整合各方面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在盘活用好上作文章,推动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集约高效发挥作用。
坚持鼓励创新探索。充分发挥首创精神,鼓励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建设模式、内容方式、管理运行上突出各具特色。
四、组织架构
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以镇、村为单元进行二级设置,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践所、实践站,按照“九有”标准,抓好建设任务落实。
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镇党委书记任所长,分管领导任副所长,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工作站,党建站工作人员负责实践所日常工作。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运用辖区资源优势,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包村干部、村干部负责实践站日常工作。
五、队伍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探索建立“镇级统筹、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镇上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镇党委书记担任队长。建立由相关办公室牵头的理论宣讲、教育关爱、法治宣传、农业科技、卫生健康、文明新风、文体惠民、爱心公益、生态环保、文明交通等十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二级十行”志愿服务体系。
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下设10支志愿服务小队,分别由各牵头办公室负责组建完成,并完成注册登记,将志愿者造册登记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小队,由党建工作站牵头,各党支部配合组建,党建工作站站长担任队长。组织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小队,由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牵头,教育工作站配合组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担任队长。组织教育工作者组成面向学校、面向老师、面向学生、面向社会的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上门送学”、心理疏导、关心关爱等文明实践活动。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小队,由司法所牵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配合组建,司法所所长担任队长。组织法律工作者组成法律咨询志愿服务队,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小队,由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担任队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群众性科普知识、实用技能推广培训活动,全面增强群众致富技能和提高生活水平。
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小队,由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牵头,镇卫生院配合组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担任队长。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卫生健康知识普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文明实践活动。
文明新风志愿服务小队,由镇妇联牵头,镇工会、团委、党建工作站等单位配合组建,镇妇联**担任队长。发挥党员干部、劳动模范、青年、妇女作用,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等志愿服务活动。
文体惠民志愿服务小队,由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牵头组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担任队长。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小队,由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牵头,镇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配合组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担任队长。组织党员干部、广大市民、爱心人士组成爱心公益奉献志愿服务队,大力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敬老助残等爱心公益活动。
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小队,由社会事务办公室牵头组建,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担任队长。积极开展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水源、垃圾分类等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广大群众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小队,由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派出所、交警中队等有关单位配合组建,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队长。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倡导文明驾驶,礼让斑马线,做新时代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友爱向善的最美公民。
六、主要任务
着眼五项中心工作,精心做好工作内容向活动项目的转化,在整体把握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工作的内容、开展的活动与本地实际、百姓需求紧紧对接,使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
学习实践科学理论。通过专题辅导、理论知识讲座、新媒体宣传、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真正把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宣传宣讲党的政策。通过政策解读答疑、实例分析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网络媒体宣传等形式,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掌握政策,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八星级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股”发放活动,弘扬中华美德,传递正能量。深入宣传八步沙“六老汉”治沙造林先进事迹,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精神。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引导群众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大力开展文艺汇演、诗歌朗诵、歌咏比赛、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经常组织开展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整治婚丧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和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建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推进法治、德治和自治融合,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完善村规民约、道德、诚信“红黑榜”等制度,扎实推进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强化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七、实践平台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调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镇、村同步,按照一月一安排、一周一活动的要求,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围绕理论宣传、政策宣讲、法治道德、文化体育、移风易俗、尊老爱幼、文明交通、弘扬新风等内容,紧贴群众实际需要,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要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努力把“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把“普通话”变为“地方话”,切实增强文明实践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八、建设步骤
建设工作从2020年8月开始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各村、办公室、各派驻站所要根据各阶段工作要求和建设目标,强化统筹谋划,明确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第一阶段:2020年8月—9月。制定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工作队伍,建立工作机制,推进建设工作有序展开。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挂牌。
第二阶段:2020年9月—11月。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正式开展工作。选择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场所等现有平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各村、办公室、各派驻站所要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总结推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
第三阶段:2020年12月—长期。围绕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志愿队伍、整合资源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等,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认真总结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模式,在全镇范围内深入推广实施,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九、组织保障
提高思想认识。各村、办公室、各派驻站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全面领导,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广大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抓好融入结合。立足自身实际,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贯穿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之中。要融入乡村振兴。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产业、生态、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融入文明实践,培育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围绕脱贫攻坚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扶志扶智助推脱贫攻坚、致富兴业。
提供政策保障。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文明实践所活动运转、人员培训、教材研发等保障性工作。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层级管理体系,完善志愿者准入制度,加强志愿者队伍培训管理,完善政策激励和考核评价体系,让志愿者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健全激励政策,对文明实践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文明实践站、基地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志愿者、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和基层亮点经验及时选树褒扬,激励广大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营造浓厚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强化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切实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推介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文明实践工作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为文明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严格考核督查。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纳入镇村干部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测评指标体系,引导各站积极稳妥、卓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第5篇: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案
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通知》(厅字﹝2018﹞78号要求及省、市、区委工作部署,结合我村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架构
设置加岗村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践机构,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成立加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支部书记王雪生担任站长,村支部委员尤有成、加拥锋和村委员张勤勤为成员,尤有成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
(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日常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收集上报本村群众的需求信息,承接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本地资源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指导文明实践站开展工作;承接区、镇文明实践中心(所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评选文明户,引导乡风文明。同时,在镇直公共服务窗口,如劳动服务大厅、卫生院、银行、学校、派出所等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加强志愿服务工作。
二、工作任务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一强化理论实践学习。组织全村支部党员、群众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深刻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平台,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平台,联系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宣讲活动,让他们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二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和科技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
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文明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四丰富活跃文体活动。加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特色文化展、群众大舞台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以民间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主体,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常性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乡村广场舞、体育比赛、全民阅读、文艺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五培育涵养文明乡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移风易俗示范村培育、移风易俗好人评选、集体婚礼倡导、文化育新风等为抓手,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文明乡风。
(六全面普及科学知识。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广泛普及农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农村群众致富本领;普及实用科普知识,帮助农村群众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提升农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法制观念。
三、工作方式
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
(一构建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支队,村书记王雪生担任志愿服务支队队长;各村民小组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各组组长担任队长,负责统筹协调本组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组建五类主体志愿服务队伍。一是以理论宣讲员、百姓宣讲员为主体,组建各具特色的宣讲志愿服务队。二是以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为主体,组建核心价值观引领志愿服务队。三是以文艺、文化、体育工作者为主体,组建文体教育志愿服务队。四是以科技、法治、环保、医疗工作者为主体,组建专业性强的时代新风志愿服务队。五是以企业家、社会工作者、扶贫工作者、义工协会等为主体,组建关爱帮扶志愿服务队。
本村根据实际情况可成立一支或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各类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活动(月度或季度、年度计划,有活动资料(活动方案、通知、签到表、活动内容、讲话主持词发言材料、活动照片、活动总结等,形成“一月一主题”“一队一特色”,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三有效融入乡村建设主体,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融入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污水、垃圾、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用党员活动室、文化礼堂、微信平台等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应用党员大会、道德讲堂、宣传讲座、文化活动、技术培训、音影观赏等方式,开展七帮(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等活动,形成各村(社区活动品牌。
(四实施点单服务工作机制。探索运用“基层群众点单、中心站制单、层层派单”的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长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站一方面自下而上收集农村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
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紧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设计贴合农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9年8月31前。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选址和人员配备,并从文化小康专项资金中划拨建设资金,同时组建志愿服务支队,制定实践服务菜单,出台联席会议制度。完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
(二试点打造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依托“志愿服务”APP平台,做好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科学编组,形成村级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由村文明实践站指导并重点打造,及时总结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全村完成建设任务。
(三深入推进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和项目平台建设。
(四总结推广阶段(2020年7月—2020年8月。接受镇级对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考核验收;评选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队伍、实践项目、传习员等;从组织架构、日常运作、常态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总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对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推介。
五、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全村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意义,把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年终考核,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按照“八有”(有场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识、有菜单、有经费、有活动的标准,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加强工作保障。一是加强工作经费保障。要健全激励政策,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志愿服务队伍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奖。二是加强工作力量保障。要大力下沉志愿服务等工作
资源,向基层派送志愿服务,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三是加强结对帮扶力量。建立共建机制,统筹省级文明单位和各成员单位,与文明实践站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共建活动。
3.营造良好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决定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社区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美好社区火热实践中。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围绕社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推动社区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直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广大社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推动社区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工作任务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社区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
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
1.建立组织机构。社区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站长,社区主任担任副站长,“两委”其他同志为成员。
2.盘活资源,打造平台。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扶贫攻坚服务平台,建立服务对接机制,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①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打通社区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四楼会议活动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
②打造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
③打造文化服务平台。打通社区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
④打造科技科普服务平台。打通镇科技信息站、农家书屋等,建立科技科普服务平台。
⑤打造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建好用好社区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广场,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3.聚合力量,建立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社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志愿者队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社区集体企业单位;二是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在职党员等。
4.分工负责,明确职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社区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活动。
三、工作内容
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社区党员群众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部署措施、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办好“新时代乡村大讲堂”,引导农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实施“传育立行”教育工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各级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社区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5.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四、工作方法
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不同地域发展的差异,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
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居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求实务实。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
3.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居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4.坚持用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资源,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运用公开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端的传播功能,向居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5.坚持抓好重点。社区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居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加强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对社区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建立调度机制,社区两委成员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调度会议,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大建设投入,确保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完善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从社区干部、各类好人、志愿者、文化带头人中选拔专人负责实践站的组织运转。
(三加强考评激励。将加大评优激励力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队伍。
(四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积极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广泛传播正能量,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施方案。
工作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融合重点工作。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贯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过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注重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相互融合,确保科学谋划、统筹建设、规范管理。
2.把握人民需求,真情凝聚民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解决问题和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坚持需求导向,将外来流动人员纳入服务对象,精准把握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持效果导向,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激发动力等方面的作用。
3.发挥党员模范,突出志愿服务。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建设一批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文化、文明融合推进,运用新媒体等平台,实现文明实践“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4.探索中心模式,创新助推落实。在构架体系、运行方式、
队伍培育、实践重点上既落实区委、区政府要求,又积极展现长兴特色,不断扩大参与率、覆盖面,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实效。
主要内容
传思想。持续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开展文明创建。
传政策。深入宣讲乡村振兴战略、法制建设实践以及农业农村教育、医疗、环境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传道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风,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做文明有礼临朐人,培育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传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习文学艺术、绘画书法、传统习俗。
传技能。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健康保健、传统技艺等实践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需要。
队伍建设
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组建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打造一支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文明实践主力军。重点组建五支队伍。
专家队伍。重点用好以镇级六大平台、村两委班子成员、凤凰宣讲团、退休党员教师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
专业队伍。重点用好文化艺术人才、民间文艺骨干、农村致富能手以及优秀法律从业者、科技人才、医务工作者等各类专家人才,做好传文化、传技能、传知识等工作。
圆东村志愿者队伍。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退休职工、社会能人、调解员等作用,组建圆东村志愿者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传树文明乡风。
五老队伍。重点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志愿者队伍关爱帮扶未成年人的作用,做好学校文明实践工作。
草根宣讲队伍。组织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长兴人系列人物等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体会“身边的感动”。
实践形式
“讲”,全面深入宣讲。采取讲座、培训或分散小型、面对面的咨询、访问、恳谈、交心、拉家常等形式,宣讲理论政策,倡树文化道德。
“评”,群众互动评议。利用“星级文明户”评选、道德讲堂等形式,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推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
“帮”,真情关爱帮扶。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结对关爱等方式,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乐”,多彩文化乐民。开展形式多样、广纳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庆”,庆典仪式传承。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并以群众婚丧嫁娶等重要节点仪式为契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礼仪,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荐访问:新时代 工作方案 文明建设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汇总 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