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度《智子疑邻》教案4篇

2023年度《智子疑邻》教案4篇

发布时间: 2025-09-06 17: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智子疑邻》教案一、导入:相信我们同学都是极其聪明的,今天就请同学来当侦探,破一宗很久前发生的案子。当然,我们首先得先明确一下破案需要了解哪些情况?(同学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子疑邻》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

《智子疑邻》教案4篇

《智子疑邻》教案篇1

一、导入:

相信我们同学都是极其聪明的,今天就请同学来当侦探,破一宗很久前发生的案子。当然,我们首先得先明确一下破案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同学发言),明确需了解:

失窃原因案发时间所失物品犯罪嫌疑人

现在让我们来到遥远的战国时期,这里有户人家失窃,请你帮助破案,找出失窃原因、案发时间、所失物品和犯罪嫌疑人。

(环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学习《智子疑邻》

1、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提出翻译有困难之处,大家一起解决。

而后老师指出重点要落实的关键词:

父fǔ:老人雨:下雨暮:晚上

大亡其财:丢失大量财物

(疏通文意的环节一定要落实,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可克服学生初学文言时的胆怯心理。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或直接告知,或将问题抛给其他同学,总之有疑处,教师要及时点拨。对文中重点要落实的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2)在读懂的基础上,请几位学生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3)请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失窃原因、案发时间、所失物品和犯罪嫌疑人”,并说明理由。

①失窃原因:天下雨,墙坍塌。(理由:“天雨墙坏”)

②案发时间:暮:晚上

③所失物品:丢失大量财物。(理由:“大亡其财”)

④犯罪嫌疑人? (无法确定)

2、深入探究,理解寓意。

①以我们同学的聪明才智,都找不到犯罪嫌疑人,但那个富人却怀疑上了自己的邻人。他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邻人知道他家墙坏,且邻人叫他筑墙。

②进一步追问:文中好像没写到他邻人知道他家墙坏,且邻人叫他筑墙啊?

理解“亦”的意思。

③富人的儿子也知道他家墙坏,且也叫他筑墙,为什么就不怀疑自己家的儿子呢?

请大家用儿子和邻人的语气将“不筑,必将有盗。”这句话告诉富人。可以添上必要的动作或者称呼。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体会儿子、邻人与富人的亲疏关系不同,导致了富人为什么智子而疑邻。)

④两人的意见都一样且都正确,但富人却对这两人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调查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你会对这个富人说些什么?

参考:对人不能有偏见;听意见应该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不能胡乱怀疑别人,因为这样可能冤苦了好人,让坏人逍遥法外……)

3、请学生归纳这则故事的寓意,说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收获。

参考:

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4、老师小结:

请大家仔细,看课题,题眼是哪个字——“疑”。

不知道大家以前怎么理解“疑”这个字,但在我看来,老祖宗造这个字是用心良苦——左上是个“匕”,左下是个“矢”,似乎是在警示我们,正确的怀疑,能直刺敌人心脏;而无端的错误的怀疑也可能冤枉了好人,所以我们该客观、公正、理智地待人处世。我想,这也就是这则寓言故事给人留下的深刻启示了。

5、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选》,了解买椟还珠、守株待兔等故事,理解他们的寓意。

6、板书:

智子疑邻

失窃原因:天雨,墙坏

案发时间:暮疑

所失物品:大亡其财

犯罪嫌疑人?

三、教学反思:

1、疏通文意的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关键。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可克服学生初学文言时的胆怯心理。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或直接告知,或将问题抛给其他同学,总之有疑处,教师要及时点拨。对文中重点要落实的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2、在判断谁是犯罪嫌疑人时,也许有个别未读懂文章的学生会说是“邻居”,可以请同学再细读文章,再做分析。

3、在请学生用儿子和邻人的语气将“不筑,必将有盗。”这句话告诉富人时,可以添上必要的动作或者称呼。只要老师点拨到位,学生也会投入角色,用心理解,充分体会儿子、邻人与富人的亲疏关系不同而导致了富人智子而疑邻的结果。

4、引导学生多读文言寓言很有必要,既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又能积累很多有益的成语。

《智子疑邻》教案篇2

《荆轲刺秦王》译文 教案教学设计

译文:

秦国的将领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如果这样那么我虽然想长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行了?”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采取行动了。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现在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外加一万户人口的封邑来悬赏他的头。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那么我才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实在不愿意因为我太子的缘故,而伤害了尊长,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地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如今听说用万户邑、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呀!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可以一报将军之仇,二雪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到现在才能够听说!”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派人将匕首用毒药浸泡。于是打点行装送荆轲出发。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没有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送了很多的礼物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荆轲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人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

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1、事所以不2、成者,3、乃欲以生劫之,4、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判断句。注意“所以……者,乃……也”,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5、箕踞以骂曰  “以”的用法同6、“而7、”

8、卒惶急无以击轲  “以”,9、连词,10、表目的。

11、以故荆轲逐秦王  “以”,12、介词,13、意“因为”。

14、秦王惊,15、自引而16、起,17、绝袖。“绝”,18、使动用法,19、“使……断了”。

20、秦武断阳色变振恐,21、群臣怪之 “怪”,22、意动用法,23、“对……感到奇怪”。

2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25、函封之  “函”,26、名27、词作状语,28、“用盒子”。

29、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30、取之百金  “取之百金”应为“以百金取之”,31、状语后置。

32、顷之未发,33、太子迟之 “迟”,34、意动用法,35、“认为……迟了”。

36、其人居远未来 “远”,37、形容词作名38、词,39、“很远的地方”。

40、日以尽矣 “日”,41、通假字,42、通“而43、”。

44、而45、秦武断阳奉地图匣,46、以次进 “以”,47、“按照”意。

48、至陛下,49、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50、应为“台阶”意,51、不52、同53、于后来对皇帝的称呼。

5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55、译为“太子和知道内情的宾客们”。

56、皆白衣冠以送之 “衣冠”,57、名58、词作动词,59、“穿衣戴帽”。

文章分析:

荆轲的“勇”表现在何处?如何表现其“勇”的?

1、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

2、为己解围

3、倚柱而4、笑   箕踞  而5、骂--目眩良久

荆轲的“智”:

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不d) 畏强秦,e) 不f) 怕牺牲--镇定自若,g) 从容不h) 迫

i) 荆轲有所待

j) 厚遗秦蒙嘉

安庆石化一中 周宗富

《智子疑邻》教案篇3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假如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教学用具:生字卡、软件、贴图、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智子疑邻》教案篇4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及注释译文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教学目标1、2

难点:教学目标3

【课前准备】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三峡》

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3、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合作探究

1、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三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班级交流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四、背诵默写

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

五、佳句运用

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作业布置

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景,是怎样写的?

4、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答谢中书书》有什么不同?

【附相关资料】

【注解】

①〔交辉〕辉映;〔四时〕四季

②〔歇〕消散

③〔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④〔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

⑤〔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⑥〔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译文】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推荐访问:教案 智子疑邻 智子疑邻教学ppt 智子疑邻板书设计 智子疑邻主题 智子疑邻讲解视频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什么故事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的寓意 智子疑邻题目与答案 智子疑邻教案设计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