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秋学期阅读课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阅读文章,通常人们是一篇一篇地读。那么,我们能不能一组一组地读呢? ?。
这个问题问得好。
文章不仅可以一篇一篇地读,也能一组一组地读。这一组一组地读,就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
不是各种文章的杂乱拼凑和堆砌,它需要将不同的文章按一定的目标、规则、标准等加以组织,
要把一组文章看作一个整体,而单篇文章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单篇文章的阅读是重要
的,但它也有局限性。譬如我们在学了单篇文章《盘古开天地》之后编故事,同学们往往都从
“很久很久以前……”写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 这就是 受单篇文章开头写法影响而产生
的局限。假如我们读的是一组故事,把《盘古开天地》与《咕咚》《坐井观天》《丑小鸭》《纪昌
学射》组成群文,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它们的开头有多种方式,我们再写故事就不会出现只以
“很久很久以前……”开头的那种思维定式了。
懂”一篇文章提升到“读通" " 一类文章。例如,我们把《孔融让梨》群文阅读是阅读方式的
革新,它可以把读者的阅读能力从“读( ( 司马光》《曹冲称象》《纪昌学射》四篇文章组成群文。
从题目看,它们都属于“某人做某事”这类文章,但每篇文章的着重点不同:《孔融让梨》主要
是展示孔融谦虚、礼貌、尊敬兄长的品质;( ( 司马光》是突出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曹冲称象》
则是表现曹冲的创造性思维;而《纪昌学射》是揭示成功的秘诀― — 不仅需要名师的指点与个
人的勤学苦练,还需要内心深处战胜自我。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我们对“某人做某事”一类
文章的认知,较之阅读其中的单篇文章,就要全面、深刻得多。群文阅读在动机激发、德智启
迪、审美教育、信息筛选、写作借鉴、阅读积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不仅可以大大拓展读
者的阅读视野,还能提升思维品质、认知水平、审美能力以及文化涵养,从而有效地 促进语文
素养的提升。群文阅读并不难。只要我们坚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相信同学们在群文阅读的
过程中,一定能慢慢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并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品质。
二〇 二二 年度秋学期教学课时安排计划
进
度
安
排
周
次
日
期
单元
课
题
教时
执行
情况
1 8 . 2 9 -9 . 0 2
开校准备 1
2 9 . 0 5 -9 . 0 9 一 读读寓言故事 1
3 9 . 1 2 -9 . 1 6 二 故事的启迪 1
4 9 . 1 9 -9 . 2 3 二 故事可以不断改写 1
5 9 . 2 6 -9 . 3 0 三 母爱悠悠传千古 1
6 1 0 . 0 3- 1 0 . 07
十一放假
7 1 0 . 1 0- 1 0 . 14 四 藏在童话里的科学故事 1
8 1 0 . 1 7- 1 0 . 21 四 汉字变变变 1
9 1 0 . 2 4- 1 0 . 28 五 古代儿童的智慧 1
10 1 0 . 3 1- 1 1 . 04 五 有特色的风光 1
11 1 1 . 0 7- 1 1 . 11 六 他们的想法错了 1
12 1 1 . 1 4- 1 1 . 18 六 伟大的人 1
13 1 1 . 2 1- 1 1 . 25 七 抓动词,描画面 1
14 1 1 . 2 8- 1 2 . 02 七 相处的秘密 1
15 1 2 . 0 5- 1 2 . 09 八 庆阳人的指尖手艺 1
16 1 2 . 1 2- 1 2 . 16 九 变与不变读童话 1
17 1 2 . 1 9- 1 2 . 23
18 1 2 . 2 6- 1 2 . 30
19 1 . 0 2 -1 . 0 6
20 1 . 0 9 -1 . 1 3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阅读兴趣,经过去年的读书生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读书。我与家长也形成了教育同盟,家长都很配合与支持我的教学工作。但是依然有个别同学阅读习惯不好。他们将是我这学期的教学重点对象,我要经常对读书效果进行评比,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定期评选“读书大王”、“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等。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展自己的阅读风采。相信通过努力,这些孩子在本学期会有更大的进步。
择优促差措施 1 . 本学期开学继续阅读《日有所诵》,在巩固识字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及培养积累语言的能力。
2 . 推荐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 除了利用每周一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外,可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的读书计划,让这项活动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能为孩子购买适合孩子读的书,在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督促孩子每天在家不少于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4 . 经常进行读书汇报课展示,指导帮助孩子在校在家的读书情况。教师坚持为学生诵读经典;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第
一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人:某某某
课
题
读读寓言故事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在比较阅读中,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寓意,进一步感悟寓言的特点,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3. 引导学生学习从寓言的人物行为、人物对比和故事情节的变化中感悟寓意。
重
点
在比较阅读中,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难
点
引导学生学习从寓言的人物行为、人物对比和故事情节的变化中感悟寓意。
教法
合作、探讨
课前准备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学习从人物行为中感悟寓意。
1.猜成语,说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印象。
2.读故事,讲故事,从人物行为中感悟寓意。
自读《掩耳盗铃》,说说故事中的人干了一件什
么事,并评价其行为。
二、在对比阅读中探究寓意。
1.回顾寓言故事《陶罐与铁罐》,回顾故事中两个人物的特点及寓意。
2.对比阅读中体会《大轮船与小礁石》的寓意。
(1)自读《大轮船与小礁石》,分小组研究:故事是怎么对比着告诉我们道理的。
(2)交流汇报。
三、仿编故事 运用对比手法纺编寓言故事。
四、猜故事,明寓意。
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与结局,感悟寓意。
五、小组共读寓言,交流寓意。
1.自读寓言故事,与小组同伴交流自己得到的启示。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感悟阅读寓言故事的好处。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二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人:某某某
课
题
《故事的启迪》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运用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懂得道理,感悟生活, 学会做人。
2.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故事,抓住故事的本质,体会其中的哲理,指引自己健康茁 壮地成长。
重
点
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难
点
通过认真品读故事、感悟故事情节,悟出每一则故事蕴含的哲理。
教法
合作、探讨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儿童故事背景音乐《坐井观天》。
2.游戏:老师讲故事,学生说出故事名字。《白雪公主》、 《青蛙王子》、《渔夫和金鱼》。
引导发现,引出主题──故事的启迪。这节课,我们
就要走进许多故事,一起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感悟生活。
二、主题回顾:
出示课文,我们学到了什么,师出示插图,生说出对应的课文名字,然后师生共同回顾从故事中得到的启迪。
《坐井观天》: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 《我要的是葫芦》: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不顾过程; 《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
看来,同学们不仅仅会认真阅读,还会认真思考,认真归纳,而且分析得也比较透彻。通过这几个故事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要自作聪明等等道理。我们还知道:在学校,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家里,怎样做一名好孩子;在社会,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三、拓展 希望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有趣的故事,感悟更多人生哲理,别忘了我们一起分享哦!看看哪些同学最认真了!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二 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人:某某某
课
题
故事可以不断改写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阅读四篇故事,采用快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了解不同版本故事内容。
2. 通过比较策略,知道相同的故事如果赋予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就有不同的结局。
3. 发挥想象,学习简单地改写故事。
重
点
阅读四篇故事,采用快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了解不同版本故事内容。
难
点
通过比较策略,知道相同的故事如果赋予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就有不同的结局。
教法
合作、探讨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 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交流故事并说明从中明白的道理。
2.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课件:乌龟
和兔子)相信大家都听过他们的故事。
二、师讲《龟兔赛跑》【古希腊】伊索 伊索《龟兔赛跑》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了兔子骄傲轻敌,乌龟踏实认真而最终获胜,说明了我们不能骄傲,要踏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道理。《龟兔赛跑》是一个特别经典的故事,还有一个叫罗丹的作家也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共读故事《兔子和乌龟第二次赛跑》罗丹 1. 阅读提示:快速阅读,像读第一个故事那样找出故事的获胜者是谁?获胜的原因是什么?失败者是谁?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2. 全班交流,补充板书:
3. 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对比板书,梳理异同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异同? 小结:是的,不同故事情节赋予乌龟和兔子不一样的性格特点,故事的结局也就不一样。原来,故事是可以被改写的。
五、发挥想象,改写故事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三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人:某某某
课
题
《母爱悠悠传千古》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熟练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2.通过学习,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重
点
通过学习,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难
点
培养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法
合作、探讨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生:《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是啊,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世界上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就是母爱,我们每天生活在妈妈温暖的
怀抱下,感受着妈妈的悉心呵护。从古至今,每个人都离不开妈妈的关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感受妈妈那浓浓的爱吧。
二、感悟《游子吟》 1.师:(出示图片)在学习之前,老师请大家观察一幅图片,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读书的年轻人就是大诗人孟郊,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孟郊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孟郊的这首歌颂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2.请大家借助书上的拼音和提示自由把古诗读一读。(学生反馈)
3.借助词语注释,了解诗意。
4.找出最能体现母爱的地方是那一句?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作为孩子,我们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吗?(对。永远也无法报答。)体现在诗中的哪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感悟《妈妈的爱》 生活中伟大的、无私的爱并不少见,但我们感受最多的是生活中点点滴滴处所流露出的爱。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感受到的母爱在哪里? 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浓缩在笔下的文字里,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四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人:某某某
课
题
藏在童话里的科学故事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重
点
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难
点
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教法
合作、探讨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去旅行过吗?谁带你去的?用什么交通工具?除了这些还可以怎样去呢? 2.小结:我们小朋友是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带着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或者自己走着去旅行的。
二、播放课件“种子的旅行”,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四种传播方式及传播方式与外形之间的关系。
1、今天,有几位植物的种子宝宝也要出去旅行,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认识它们吧。
这些种子宝宝长大了、成熟了,它们很高兴能离开妈妈自己去旅行,可是它们既没有手脚,又没有汽车、轮船、飞机,它们的妈妈是怎样送这些种子宝宝去旅行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猜的对不对。
2、你猜对了吗?那你知道它们为...
推荐访问:二年级 课上 教案 二年级秋学期阅读课上册教案 二年级秋学期阅读课上册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