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兴田公司皂塘煤矿避难硐室设计9.12.(2022年),供大家参考。
前言 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皂塘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 15号文件《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 10 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和有关规定,结合皂塘煤矿实际情况,特编本方案设计。
本设计中的紧急避险设施建设主要为永久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臵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一、概述 皂塘煤矿位于湖南省耒阳市南阳镇境内,距耒阳市约 19.4km,中心点坐标:东经113°41′36″,北纬 27°15′53″,矿区公路交通便利,有水泥公路与 S320 公路接通,再直通107国道和京珠高速,交通十分便利(详见插图 1-1-1。
皂塘煤矿交通位臵图图 1-1-1 皂塘煤矿为私营煤矿,始建于 1995 年 5月,在 2013年 4 月成立耒阳市兴田煤业有限公司,皂塘煤矿成为该公司下属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6万 t/a,矿井现有在职职工 160 人,资产总额为 6000 多万元,2011年生产原煤 5.87 万 t。
目前一水平已开采结束,矿井生产及开拓主要集中在-200m 水平。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皂塘煤矿井下存在发生水灾、火灾、瓦斯爆炸等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对井下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以及《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煤安监司
函办[2009]34 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 要求,结合皂塘煤矿实际情况,我公司受兴田煤业公司有限公司委托,编制完成了《皂塘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二、编制设计主要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 2、《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煤安监司函办[2009]34 号;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 号;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 5、《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 号; 6、湘煤安监[2012]27号文; 7、《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 5026 -2009; 8、《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 -2006;; 9、《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 10、《煤矿安全规程》2011 版; 11、皂塘煤矿相关技术资料。
三、设计指导思想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矿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煤矿井下可能出现矿井火灾、水灾、瓦斯爆炸等灾变情况,使矿工在应急避难装臵的掩护下成功避险或等待救援,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2、根据矿井采掘期间实际及可能发生的灾变情况,合理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臵避灾路线,科学编制应急预案。
3、紧急避险系统与煤矿原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 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实现井下各避难所与井上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双向信号传输; 4、在符合相关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 5、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 6、尽量利用原有的巷道、减少开拓费用; 7、避难所及各系统设备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区域内避难人员数量的需求,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按规定留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8、紧急避险设施的设臵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设臵清晰、醒目的标识。紧急避险系统并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9、本设计是按照矿井现布臵开采 6 煤层时的基本情况编制,其他煤层暂未考虑。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皂塘煤矿位于耒阳市南阳矿区田兴井田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56′07″,北纬26°18′47″。其南与群心煤矿相邻,东接金源煤矿。其走向长 0.75km,倾斜宽 0.76km,矿井面积 0.573km2,开采深度+150m~-250m。
矿井始建于 1995 年,2009 年整合后设计年产量 6万吨/年。矿井主采 6、7煤,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采用斜井分区式上下山开拓,设有主井、副井、风井。矿井共分二个水平、一水平为-85m 水平,二水平为-200m 水平,-200m 水平以下为下山开采。
第二节地质条件 一、地层 井田内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为:第四系(Q、三迭系下统大冶组(T 2 d、 二迭系上统大隆组(P 2d 和龙潭组(P 2 l。二迭系上统龙潭组(P 2 l 为本区 含煤地层。
二、构造
矿区地层走向近似北西,倾向北东,区内构造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龙潭组及二叠系下统大冶组组成的复式向背斜,以较密集断层将向斜割切为较多不连续断块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叠覆构造。向背斜褶曲发育,断层以走向阶梯状正断层为主,逆断层也占极重要地位。
矿井构造线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 30°左右,基本上为一单斜构造,次级褶曲较为发育,地表有瓦屋冲向斜,瓦屋冲背斜,在深部以褶曲表现不甚明显,逐渐消失。F11、F13逆断层,在剖面线上两者互相平行,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 60~70°,断距80~100m,对深部煤层有较大的破坏性,F10 逆断层,走向南东,倾向北东,倾角 60~70°,断距 40~50m,对深部煤层破坏性较小,对开采 6煤层无影响。属构造中等偏复杂类型。
三、煤系地层及可采煤层情况 皂塘矿井龙潭组上段厚约 220.97m,龙潭组上段含煤 6层,其中 5、7 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6煤层是矿井主要可采煤层。6煤层:黑色,粒状或粉末状,属半光亮型,煤层不稳定但全区发育,煤厚 0~6.23m/1.5m,该煤层时有厚“煤包”产出,局部出现分叉现象。5 煤层下距 6 煤层 30~90m/60m,平均间距 50.68m。
四、煤质 5、6、7煤层为低灰、低硫、特高热值的无烟煤。有害杂质少,熔点较高,可作为动力用煤与民用煤。
五、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煤尘及自燃 矿井历年瓦斯鉴定为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无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区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现象。
本区井下湿度正常。
2、水文地质 矿井水文地质中等类型。
该矿井地处于低山丘陵地带,山势较陡,冲沟发育,地表标高在+81.5~ +287.6m 之间,相对高差 206.1m,一般高差 80~140m。地表水泾流条件好,地表水系发育,井田内有朱家桥水库及其他小山塘。井田内开采历史悠久,老窿分布范围广,积水甚多,由于年代久远,老窿已塌陷堵塞而形迹不清,据访问调查资料,老窿的开采深度约在+20m水平左右,分布在低洼地带的老窿,已形成地下迳流,常年有老窿水外溢,一般流量5.67lm3/s。老窿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其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皂塘矿地处田心矿区最北端,是田心矿区各煤矿的汇水中心,因与周边煤矿相互连通,田心 矿区南部各井下水大部分汇入皂塘煤矿,矿井涌水量主要补给源是老窑水及周边煤矿水。矿井最大涌水量 700m3/h,正常涌水量 140.8m3/h。
3、煤层及顶底板 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层厚 3.06~15.68m,平均 9.96m,随采随落,抗压强度中等,属Ⅱ级顶板。底板为深灰色细砂岩,致密坚硬,厚 1.00~ 13.30m,平均厚 8.50m,其顶、底板均易于管理。
4、地震烈度 根据我国煤矿区地震烈度分布图,矿区地震烈度小于 6度。
第三节矿井开采现状及生产规划 一、生产能力
皂塘煤矿整合后的设计生产能力为 6 万吨/年,最高年产量 5.88 万吨,平均年产量5.25万吨。
二、开拓系统及采煤方法 皂塘矿井采用顶板斜井开拓,共划分为二个水平开采,即一水平-85m 水平(开采完毕、二水平-200m 水平(现开采水平。主、副井位于井田的中央,水平运输大巷、总回风巷均布臵在 5煤层顶板岩层中。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三、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井口标高+127m,落底标高-85.0m,井筒坡度 28°,斜长 451m,装备JTP1.6×1.2 型提升绞车,担任提人、提煤、排矸、下放材料,副井井口标高+116m,落底标高-82.3m,井筒坡度 28°,斜长 422m,担任排水任务。
四、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西翼边界设一风井,风井井口标高+133m,落底标高-24m,井筒坡度 28°,斜长 334m,装备 FBCZ-№10/22kW 型风机 2 台,担任通风任务,并作为安全出口之一。
五、排水系统 采用二级排水:-200m 水平泵房排水到-85m 水平水仓,再由-85m 水平水仓排到地面;-85 中央水泵房装备了三台水泵(一台 D280-65×6,二台 150D-30×7。-200泵房装备了一台 80D-30×6 水泵。
六、压风系统 地面建有压风系统,安装有型号为 LG-10/8G 压风机三台,主压风管路型号为Φ102mm,已敷设至-85m 和-200m 大巷,支压风管路已到井下各采掘工作面。
七、供电系统 1、地面供电:矿井供电电源回路为双回路、10kV电源供电。陈田线规格为:10kV,长度为 2km;夏田线高压架空线规格为:10kV,长度为 1.5km。
2、井下供电:电源直接由地面 10kV降压站供至-85水平泵房,再由-85水平泵房以 660V供至各采区。
八、防灭火系统 矿井所采的煤层无自燃倾向,但为了防止其它火灾,矿井建立了防灭火系统:地面建有 2 个容量分别为 100m3 消防水池,井下消防、防尘共用一趟管路,消防(防尘管路已延伸到各采掘工作面。井下和地面主要机房硐室都配备有灭火器和灭火砂箱。
九、防尘系统 地面两个防尘水池与消防水池共用,容量分别为 100m3,井下防尘、消防共用一趟管路,并延伸到各采掘工作面。井下大巷和采掘工作面及各装车点都安装了防尘喷雾装臵。
十、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 1、压风自救系统:矿井地面建有压风机房,已安装三台型号为 LG-10/8G 压风机,一用一备一检修。空气压缩机电源取自皂塘矿区地面变电所,压风管路已敷设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
2、供水施救系统:矿井井下供水,是由地面 2个消防(防尘水池供水,容量分别为100m3,供水管路已敷设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
3、通信联络系统:在调度室内设臵了 TC-424B 数字程控交换机,井下各工作面、斗口、车场、硐室都安装有直通调度室的 KTH121本安型防爆电话。地面机房、各办公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臵了程控电话。
4、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井目前使用的安全监控系统为 KJ102N 型煤矿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井下各地区的瓦斯、一氧化碳、温度、氧气、二氧化碳等空气参数的情况。
5、人员定位系统:矿井调度室内安装了 KJ128A型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对井下所有人员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6、紧急避险设施:矿井暂未设臵。
第二章煤矿安全风险及避灾分析 第一节矿井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一、瓦斯爆炸 根据矿井历年矿井瓦斯鉴定:矿井属瓦斯矿井。但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管理,以防瓦斯聚集,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的危害性: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重点防范。
瓦斯灾害形式主要有瓦斯爆炸、瓦斯燃烧、瓦斯窒息。在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瓦斯涌出量有可能增加,应加强通风管理和瓦斯管理,杜绝引火源。
二、火灾 外因火灾可以发生在矿井的任何地点,多发生在井口、井筒、井底车场、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
造成外因火灾的主要原因为:存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存在着火源,主要有明火、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或摩擦、电气火花、静电放电、雷电等;使用非阻燃胶带、非阻燃电缆;管理缺陷,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外因火灾的主要危害为:产生明火,形成火灾,烧毁设备、设施,造成系统损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内因火灾的主要原因为:1、煤层自燃;2、电气火花,电气设备失爆、电缆不阻燃、短路或电火花等;3、撞击火花,设备或工具撞击产生火花。4、静电火花,设备或工具表面电阻超过 300MΩ;5、管理缺陷,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内因火灾的危害:产生明火,形成火灾;烧毁设备、设施,造成系统损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引起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