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2022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2022年)

发布时间: 2022-10-27 19:0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2022年),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2022年)

 

 秀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 7 篇)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认识“麻、症”等 10 个生字,会写“愿、姿”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 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第一段。

 导学流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2、板书课题:掌声(学生齐读课题。)

 3、声能传情,读课题也要有讲究,怎么读,就能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热情?(生读得更热情整齐些了。)

 4、你在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学生自由说。)

 5、在别人送给你掌声时,你谢过人家吗?(大部分同学没有)带上你心中的那份谢意,让我们满怀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设计意图:重视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感受掌声的作用。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

 二、读准词句,整体感知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它。在这篇课文中有些词是很容易读错的,请留意一下。(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2、出示本课词语,在字音方面,你认为哪几个词是最容易读错的,给大家提个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复正音,直到读准。

 (2)麻[má]痹[bì]症[zhèng]: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够准,(指着麻痹症的偏旁)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这是一种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严重时导致残疾甚至瘫痪。有病了身体就不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生皱着小眉头读。)

 3、同桌互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

 5、请大家再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容易,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

 “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时间逐词、逐句、逐段地读,必要时教师还要作示范。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听互读是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话也包括“你读我读”,在互读互听中夯实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面的`精读课文打基础。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英子外貌及性格特点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随机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静是什么意思?你从“默默地”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2)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①学习生字:‘姿、势’老师范写,学生也认认真真地写一遍。

 ②英子的走路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联系下文的“一摇一晃”来理解“残疾”一词。

 ③体验说话:英子走路“一摇一晃”,她不能像我们一样。

 ④她是多么难受啊,带自己的感受读好这句话。

 (3)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①用心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英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早早地、总是、最后一个”这三个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是啊,我们带着一种感动,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体会到了她的孤单和自卑。现在你会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好第一段话呢?试一试!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声音,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与英子对话,真切地感受、体验英子的内心世界。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想想哪些笔画特别需要提醒。

 2、重点探讨“烈、著”这 2 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并及时进行指导、评价。

 教学 反思:

 《掌声》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教学这课时,我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1、让学生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描写英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2、读课文第一段,英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读第四自然段,这时的英子给你又留下什么印象?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掌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掌声有什么不同?

 课堂中我围绕上面几个问题要学生反复读课文,理解英子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明白掌声对英子的影响。从而明白: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有这么多人听课,彭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我充满了自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9 课《掌声》。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看到题目,你都知道些什么呀?(谁鼓掌?给谁?为什么?)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把课文读懂才行。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对照拼音,把不认识的生字读准。

 2、同桌合作读:

 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现在同桌互读课文,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听的同学当好小评委。

 评: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同学分别举手示意,咱班同学真是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3、齐读字卡:

 生字掌握得这样好,生字宝宝可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有信心把字读准吗?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4、词语中复现生字:

 生字掌握的这样好,不服气的字宝宝可带着伙伴来考验你们了,还能认识它们吗?(全班开火车读,强调多音字调、落,)谁能做好上课认真听讲的姿势?

 5、句子中复现生字:

 就知道这些问题难不倒你们,这次淘气的字宝宝又来到句子家族了,这次还能战胜他们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课件)

 6、认读要写的字:

 哇,你们太棒了。这次生字国王可动怒了,又派来几个字宝宝考查我们写字基本功。我真担心你们要输给它们了!(课件)快找同桌读一读,试着给它们组个词。

 7、写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1)画字:

 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快速找出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课件展示,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

 (2)观察:

 找得真全面!现在我们就把这两种结构的字练写几个(课件)仔细观察,这 3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指名回答)

 (3)练写:

 感谢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共同练写这 3个字。

 (强调势的笔画。)

 (4)展评:

 谁来评一评他的字是否正确?是否美观?

 (5)练写共它字:

 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写字方法,把 3 个字中你认为写得不好的字再练写一个,然后把这两种结构中其它的字各练写一个,最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 ,感知内容

 1、我们的生字学的这样好,肯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现在我们就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找同学读一读课文,看你能解决哪些疑问?(指名读课文)

 2、同学们真善于思考,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围绕掌声写了一件什么事?

 评:你真是细心读书的好孩子/你真是个善于总结的好孩子。

 (设疑:英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篇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诗歌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给学生发放导学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老师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

 (一)初读课文

 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

 2、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这首儿童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 )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 )的孩子游玩。

 3、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号领读“彤、陪”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

 2 号领读:“彤、霞、陪、趁”, 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

 3 号 4号交替领读词语“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4、交流识字方法。

 三、班级展示

 展示学习成果。

 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彤、趁

 2、展示读课文。

 3、展示背诵课文。

 4、质疑探究

 5、自悟自得

 四、完成练习

 完成导学单中的一至三题。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

 (一)有感情背诵课文。

 (二)交流以下问题

 1、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太阳还能做那些好事?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在一块来写?这第二小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

 4、“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什么?除了太阳是大家的,还有什么是大家的?

 5、你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二、班级展示

 1、 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在一块来写?

 3、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

 4、“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什么?

 5、你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五、完成导学单中的 四至六题。

 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

 篇四: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

 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 2、3 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 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

 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 2 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 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 4、5 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一)板书课题,读题。

 (二)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

 (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一)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

 (二)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三)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四)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一)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二)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三)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

 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

 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二)总结:

 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一)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二)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

 1、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

 2、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

 3、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篇五: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五

 一、激趣导入

 1、师:(拿出放大的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生:蟋蟀。

 师: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帮老师一下?接下,学生说字形,老师板书“蟋蟀”,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调动学习积极性,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

 2、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为小东西、小家伙,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基调。

 二、初读课丈,了解...

推荐访问:上册 小学语文 教案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