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 2025-11-10 09:40:02  来源:网友投稿

姜翠英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宁 27760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诱发因素为机体自身胰岛素代谢紊乱,依据疾病形成原因分为1 型与2 型糖尿病[1]。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具有相对复杂的发病机制,和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缺陷关系密切,患者发病后可能会有消瘦、多尿等症状出现[2]。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各个脏器及组织均会受到严重损伤,从而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不良影响[3]。现阶段,临床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方法,普遍认为让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并对饮食进行控制能够对患者的症状及病情进行改善[4]。从糖尿病角度来看,及早预防、诊断与治疗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因此,临床应该尽可能早地诊疗糖尿病患者[5]。本研究选取2020 年2 月—2022 年2 月济宁市微山县人民医院疑似糖尿病患者50 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疑似糖尿病患者50 例,年龄41~76岁,平均(57.78±3.63)岁;
女21 例,男29 例;
病程1个月~6 年者32 例,病程7~17 年者18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分别在6.0、11.2 mmol/L 以上;
②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

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②合并失语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检验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尿液5 mL,采用尿液分析仪化对患者完成检验。

1.3.2 生化检验 检验前8、6 h 分别督促患者禁食水,采集其清晨3 mL 静脉血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高新所,日本株式会社所)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

1.4 观察指标

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①计算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的检出率;
②计算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的各项诊断效能值。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
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
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
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③分型的诊断符合率;
符合率=生化检验结果/金标准诊断结果×100%,符合率=常规检验结果/金标准诊断结果×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对疑似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比较

疑似糖尿病患者检查中,生化检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验方式对疑似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比较[n(%)]

2.2 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诊断效能比较

50 例患者中,临床综合诊断阳性45 例,阴性5例;
生化检验阳性43 例,阴性7 例;
常规检验阳性30例,阴性20 例。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生化检验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结果(n)

表3 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诊断效能比较(%)

2.3 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对不同糖尿病分型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50 例疑似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经临床综合诊断为1 型糖尿病15 例,2 型糖尿病30 例。生化检验对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的检验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种检验方式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诊断符合率[n(%)]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导致全身器官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血管和心脏,导致其机能障碍和功能衰竭。致病原因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约各占50%。主要问题是胰岛素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差(抵抗),基本改变为血糖增高及其他代谢紊乱。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治疗难度较高,同时患者病程绵长,有多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存在,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从而对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胁[7-8]。同时,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变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作用下日益提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具有相对复杂的发病机制,肥胖超重、遗传、环境因素均对其发病造成了直接影响[9]。依据疾病类型分为1 型与2 型糖尿病,其中2 型糖尿病占总数的78%左右,相对更为普遍[10]。现阶段,临床仍然缺乏治愈糖尿病的方法,普遍认为让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并对饮食进行控制能够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调节,并培养患者良好的用药习惯与生活习惯[11]。

如果患者缺乏理想的血糖指标控制,那么就可能累计神经、肝脏、心脑血管系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近年来,临床日益广泛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从诊断角度来看,要想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就应该对患者病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是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①糖尿病的诊断主要看血糖水平;
②两个指标可以判断血糖的高低,分别是空腹血糖,即早上起来后不吃任何东西检测的血糖值;
餐后2 h 血糖,即饭后2 h 的血糖值;
③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糖尿病临床表现,在任何时候查血糖都有明显升高,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如果患者没有糖尿病的症状,一般要求血糖要通过两次验证。

晨尿检验是以往临床诊断糖尿病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具有相对较低的准确性,同时还具有较为复杂的晨尿检验流程,会将患者的精力和时间浪费,从而使最佳诊疗时机丧失,降低患者的晨尿检验接受度与满意度[13]。近年来,在不断医疗水平进步与飞速发展下,生化检验在临床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并在糖尿病诊断中逐渐成为首选方法。与常规检验不同,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较强的认同度、较简单的操作、较快的检验速度等,基本能够使多项指标同时检验的目标得以实现[14]。同时,医务人员能够依据生化检验结果获取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从而对糖尿病的演变发展进程进行判定,如糖化血红蛋白能够真实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糖耐量持续降低说明患者具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生风险等。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有效性[15]。

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在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生化检验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检验,且鉴别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的符合率高于常规检验(P<0.05)。说明生化检验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检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生化例数阴性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临床骨科杂志(2020年1期)2020-12-12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更正实用老年医学(2019年10期)2019-02-11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年9期)2018-10-17谁是半生化人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18年6期)2018-09-14《生化结合治理白蚁》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8年6期)2018-07-09《生化结合治理白蚁》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10期)2017-12-19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年95期)2017-03-06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期)2015-06-10

推荐访问:诊断 检验 生化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