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现生长》教学设计公开课(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发现生长
【教材与学情分析】
《发现生长》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第 5 课。本单元的内容设计围绕着课程标准中“生命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展开教学,单元结构内容如下图所示:
从本课开始,学生开始对自己身体的健康成长加以关注,我们可以将健康生活意识的培养看作“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对未来生活的企划”。学生将列举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身体随年龄的增长而长大,其中会涉及身高、体重、牙齿、力量等方面。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均为学生对生长变化的回顾,这将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意识的起点。
通过调查发现:二年级学生对于自身的生长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能举例出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身体的变化,如长高了,变重了等。但是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低段的孩子,对于活动兴趣极高,但对文字的敏感度低,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情绪容易变化波动,因此可以通过创设卡通动画片式的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虽然对于生长有一定的感受,但是从自身出发,讲出了自己的主观体验,缺乏证据意识,没有找寻过生长的证据,不能把变化和周边物品的变化联系起来。所以在活动设计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衣服、袜子、鞋子等物品的变化,帮
助学生更具体和仔细地理解和发现身体的更方面的变化。并在身体变化的基础上延申到各方面能力的变化。
3.本课的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发现自己的生长,并完成记录单。学生一时兴奋,寻找就容易变得无序混乱,所以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有序、高效地观察,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不断生长。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如实讲述自己的身体变化。
2.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我们都有这生长发育的过程。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难点: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刚出生时、三四岁时、现在等不同阶段的衣服、袜子、裤子、鞋子、照片等物品、记录单。
教师准备:微视频、课件、板贴、木板、支架等。
【教学过程】
一、 聚焦引入( 3min )
1. 视频激趣 [播放小葫芦开头微视频,视频中插入学生小时候的照片。]
微视频脚本:
小葫芦: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时空精灵小葫芦,我乘坐时光机穿梭的时候,发
现了一些同学们以前的照片,你们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当出现学生的照片时点击暂停让其他学生进行猜测,猜测后点击揭晓答案)
2. 提问:为什么有些同学猜对了,有些猜不出来呢?
预设:照片是小时候的,和现在不一样;
3. 教师引领:是呀,我们从出生之后就在不断生长,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你都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哪些变化呢?(板贴课题,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长高,变重,变聪明,换牙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时空穿梭的动画情境导入,契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发展水平,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内驱力。接着通过让学生猜同学小时候照片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呼应课题并活跃课堂氛围。另外,这两个关键问题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向本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关注到自身的生长变化,能串联起整节课的学习活动。
二、 探究:寻 找证据 ( 20min)
1. 引发思考:那怎么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的生长呢?有什么物品可以作为证据吗? 预设:衣服,牙齿,照片等,教师引导学生往物品方向回答。
2. 过渡语:哇,同学们能想到的证据可真多,时空精灵小葫芦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搜索了同学们小时候的很多物品,并把它带到课堂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照片组合成的视频]
3.
引领交流:
(1)时空小精灵都带来了哪些物品?(衣服、鞋子、裤子、鞋子、照片)
(2)你能从这些物品中寻找到证明我们生长的证据吗? 追问:比如衣服,小时候的衣服和现在的衣服发生了什么变化?(衣服变大、手臂变长)证明了我们身体哪些方面在生长?(身体变大、手臂变长)那我们把
这些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上(PPT 展示记录单,并演示如何记录)
4. 教师激励:同学们还能寻找到更多的证据吗?等一会儿就像这样记录在记录单的相应位置。我们比一比谁找到的证据最多。
温馨小提示:
(1)不要挤在一个地方观察。
(2)边观察边记录。
(3)安静观察轻声讨论。
(4)音乐声响起时马上回到座位上。
5.
学生活动与记录:组长拿出记录单分发给每一位组员,学生离开座位开始寻找。
记录单如下:
6.
实验指导: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同时在巡视过程给予即时评价与督促,如:
XX 同学很棒,都是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的。
表扬 XX 同学安静观察而且跟其他同学进行轻声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引导让学生思考生长变化的证据后通过小葫芦的口吻将物品引入,富有趣味,并让学生先通过照片和视频了解要寻找观察的材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通过 PPT 给予学生直观地指导如何观察并记录,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这样分步骤地引导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能让实验过程更加高效有序,保证探究和研讨的连续性。实验过程中进行即时评价有指向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实验参与度,为有效有序的观察奠定基础。
三、 研讨( 12min )
1.
展示与交流 (1)请一组学生上台展示记录单,并描述发现,其他小组补充或纠正。
预设:衣服大了,鞋子大了,袜子变长了,照片里人变大了,指甲变长,头发变长,换牙...等。提到头发时候适当引导,头发的生长和我们身体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头发生长快,身体生长比较缓慢。还有什么地方跟头一样生长比较快的吗?引出指甲,看来我们的生长变化有些很缓慢不是很明显,有些比较明显。
(2)达成共识,教师板贴学生的回答。
2.
引领交流:
问题一:除了这些你感觉自己跟小时候比还有哪些方面在生长变化? 这是一位同学几岁时看的书,这是他现在看的书,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说明他哪些方面在生长变化。
(板贴: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在增长)
问题二:通过观察比较,原来我们发生了这么多的生长变化,那从出生到现在身高长高了多少?体重增长了多少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预设:要知道现在的身高体重和出生的升高体重,然后现在的身高减去出生时的身高就知道长高了多少,现在的体重减去出生的体重就知道体重增长了多少。
(展示一位同学的身体体重记录表,请一位同学算一算,全班同学检验)
教师激励:你们算的可真是又快又准确,请其他同学课后去测量并计算你从出生到现在都长高了多少?体重增长了多少呢?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生长的证据的课堂活动,学生能够发现很多有关于身体比较明显的变化,研讨的问题提出“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该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更多样的方向。并在之前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测量和计算的活动,以数据的差异来表现身体的变化,认识到体重和身高等缓慢生长的过程。让生长的证据更加丰富。
四 、 拓展:
家长的见证 ( 5min)
1.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正在一天天的成长,而你们的家长见证了你们的成长,我们来听一听她们都发现了我们哪些方面的生长吧。
[播放家长录制的视频] 2.
师生交流:请同学们说说家长都发现了我们哪些方面的生长。
3.
感情升华: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长辈给了我们无私而伟大的爱,照顾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么? 【设计意图】:通过家长的见证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到家长们对他们生长变化的关注与爱护,感受到家长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那种期待,有助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为下一节课学生对于未来健康成长的期盼做准备。
【板书设计】
发现生长 手臂变长
身体变大
腿变长 身高长高
脚变长
头变大 体重增加
头发变长
换牙
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在增长 【 作业设计 】
1. 课后测量并计算自己出生到现在为止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2. 拓展性作业:听家长讲一个有关成长的故事,再讲给其他同学听。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和磨课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低段教学课堂要以聚焦为起点 低段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知识缺乏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往往会使课堂陷入混乱。而对于动画,微视频等富有童趣的设计比较感兴趣,能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所以可以适当采取动画引入,制作微视频进行实验指导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高效又有序的进行。
2.教学材料要精简得当 本节课因为要寻找发现学生生长的证据,所以开始试教时让家长准备了很多种学生以前使用过的物品,比如衣服、鞋子、裤子等物品,但是试教过程中感觉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局限在身体生长方面,不够全面。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加入了证明学生运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物品,比如学步车、小自行车、玩具、绘本等,但是试教过程中发现材料的多样和复杂让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分散,被多种物品所吸引,在寻找证据的实验过程中到处走动,没有很有效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后来又精简为展示衣服、裤子、袜子、帽子、照片,并在后面通过展示书本的变化引导学生往能力方面的变化思考探究。
3.记录单的设计要引导学生思考
初始时记录单的设计就是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没有让学生写出证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就只关注于物品,而且记录的内容容易让学生思维发散,没有聚焦在物品的变化与身体变化的联系上。故而改成通过观察记录发现物品变化的同时思考这证明了我们身体哪些方面的生长,更加的聚焦和有条理。并在文字上标注拼音,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公开课 生长 《发现生长》教学设计公开课 发现生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