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秋学期音乐上册教案(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1 年
秋
学期
三
年级
音乐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 。
每一课都有
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 的 各个方面,
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
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
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
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
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
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
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年度
秋
学期
三年级
音乐
学课时安排计划
进
度
安
排
周
次
日
期
课
题
教时
执行
情况
1 8.30 -- 9.3 《猜谜谣》
1
2 9.6 -- 9.10 《山里来了售货员》《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2
3 9.13 -- 9.17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 前》
2
4 9.20 -- 9.24 《苗岭的早晨》《乃哟乃》
2
5 9.27 -- 10.1 《多年以前》 《森林的歌声》
2
6 10.4 -- 10.8 《小猫钓鱼》 1
7 10.11 -- 10.15 《读书郎》《打秋千》
2
8 10.18 -- 10.22 《打秋千》《认识二胡》
2
9 10.25 -- 10.29 《赛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10 11.1 -- 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卖报歌》
2
11 11.8 -- 11.12 《卖报歌》《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2
12 11.15 -- 11.19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银色的桦树林》 2
13 11.22 -- 11.26 《银色的桦树林》《在牧场上的家》 2
14 11.29 -- 12.3 《在牧场上的家》《如今家乡山连山》 2
15 12.6 -- 12.10 《如今家乡山连山》《大树桩你有几岁》
2
16 12.13 -- 12.17 《大树桩你有几岁》 《丰收之年》 2
17 12.20 -- 12.24 《小乌鸦爱妈妈》 2
18 12.27 -- 12.31
19 1.3 -- 1.7
20 1.10 -- 1.14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择优促差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第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课
题
《猜谜谣》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能学会歌曲,并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演唱歌曲。
2.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
3. 通过听赏演唱,感受美好情境。
重
点
难
点
重点:能学会歌曲,并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
教法
讲授、欣赏、练习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集体备案
个性化修改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 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 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 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
1. 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 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板书设 计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课
题
《山里来了售货员》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欣赏乐曲,熟悉我国吹管乐器。
2. 感受音乐,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重
点
难
点
重点:欣赏乐曲,熟悉我国吹管乐器。
难点:感受音乐,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法
讲授、欣赏、练习
课前 准备
课件、电子琴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集体备案
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山地较多的国家,在我国的山区生活着很多人,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以及一些因素影响,那些村民们买东西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因此很不方便, 而今天却来了一个人令这些山区的人们高兴的唱起了歌来,你们听。
二、听赏歌曲 1. 是谁来了?你听出了吗?(出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 售货员来了,村民们都非常高兴,你们听。(听赏全曲)
3. 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赏此句)在模仿什么声音? 4. 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乐中唢呐与乐队的对答,使你联想到怎样的场面?
5. 哪一段音乐描绘售货员挑担上山的情景?你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6. 听赏了这首乐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7. 吹奏这首乐曲的唢呐,你们认识它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唢呐又俗称喇叭,音色高亢明亮,除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伴 奏。在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都要用到它。
板书设计
山里来了售货员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课
题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学唱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初步掌握休止符以及附点,切分等节奏型。
重
点
难
点
重点:学唱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难点:初步掌握休止符以及附点,切分等节奏型。
教法
讲授、欣赏、练习
课前准备
课件、电子琴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集体备案
个性化修改
一、节奏游戏。
1. 游戏提示。
用纸杯代表不同的节奏。绿色代表四分音符,黄色代表八分音乐,红色代表四分休止符。游戏时,请同学们根据制备的摆放顺序读出节奏。
X X 用两个黄杯表示读 ti
ti X X 用两个绿杯表示读 da
da
0 0 用两个红杯表示休止两拍 2. 游戏过程 (1)第一条节奏:黄杯 黄杯 绿杯 红杯 红杯 (2)第二条节奏:黄杯 黄杯 黄杯 黄杯 黄杯 黄杯 绿杯 (3)第三条节奏:黄杯
绿杯 黄杯 绿杯 绿杯 二、学习歌曲 1. 学习歌曲的念白部分
2. 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1)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2)初听歌曲。问:这位同学是如何表达歉意的? (3)复听歌曲,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为这位同学加油鼓励吧!
(4)随乐边唱边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学会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5)指导学生唱好第二乐段。
3. 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第一乐段。
4. 整体变现歌曲。
可以集体整体演唱表现歌曲,也可以将全班分为三组,第一组演唱第一乐段,第二组变现念白部分,第三组表现第二乐段。
三、编创表现 1. 创设情境。
这位同学用他的真诚打动了老师,老师给他回了一封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小组合作编创歌词。
3. 小组演唱新编歌曲《老师呀见你真高兴》。
板书设计
4\4
X
X
X
X
|
X
X
X
X X |
跺
拍
跺
拍
跺 拍
跺
拍拍
脚
手
脚
手
脚 手
脚
手手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课
题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受歌曲的风格,体会老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崇高责任感。
2.分析歌曲的乐句乐段,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
3.了解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演唱形式。
重
点
难
点
重点:通过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受歌曲的风格,体会老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崇高责任感。
难点:分析歌曲的乐句乐段,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
教法
讲授、欣赏、演唱
课前准备
课件、电子琴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集体备案
个性化修改
一、律动导入 1. 播放视频《种太阳》跟着音乐律动。
刚才我们聆听了一首《种太阳》,歌曲里面的小朋友有一个理想,想当一名科学家,可以播种许多的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理想啊? 二、聆听歌曲 1. 初听歌曲,谈谈学生的听后感受。
刚才我们听了种太阳的情绪比较欢快,速度比较快,那我们刚才聆听的这首歌曲他的情绪怎么样?速度怎样? 2. 演唱形式。
3. 配乐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1)配乐朗读第一段歌词。歌曲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同学们,从歌词的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是在描
写或赞美老师呢? 三、乐句分析 1. 聆听第一段。
3. 分析第二部分 4. 有几个乐句?一、三两个乐句相同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表现怎样的情感? 5. 跟琴学唱一、三乐句。
6. 聆听第二段与尾声。
设问:我们刚才听的与刚才听的第一段在音乐上有什么区别?引出尾声。
7. 聆听尾声。
8. 关于宋祖英 这首歌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在1994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凭借这首歌曲一举成名,可以说是她的成名曲。
四、拓展延伸。
宋祖英之所以在唱了这首歌后一举成名,是因为她美妙的歌声中蕴含着对老师深深的情谊,表达出成为老师的崇高理想得到实现后的强烈的自豪感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课
题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能准确、流利的演唱歌曲。
2. 通过聆听,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深切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重
点
难
点
重点:能准确、流利的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聆听,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
讲授、欣赏、演唱
课前准备
课件、电子琴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集体备案
个性化修改
一、初次聆听 1. 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2. 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大概表达了什么内容? 二、寓教于乐 1. 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2. 教师范唱 3. 领唱歌曲 4. 教师纠正指导问题乐句 5. 问:刚才在同学们演唱歌曲时,老师看到了你
们的脸上充满了爱意,谁给大家说说在演唱歌曲时你想到了什么吗? 6. 随音乐伴奏,富有感情的演唱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课
题
《苗岭的早晨》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在聆听、律动中熟悉音乐,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具体的情景画面。
2. 通过多次聆听熟悉口笛的音色,在思考、讨论中划分乐段、分析乐曲的情绪、速度变化,在模仿、舞蹈中体验各乐段的速度、情绪的变化和表现音乐作品。
重
点
难
点
重点:在聆听、律动中熟悉音乐,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具体的情景画面。
难点:通过多次聆听熟悉口笛的音色,在思考、讨论中划分乐段、分析乐曲的情绪、速度变化,在模仿、舞蹈中体验各乐段的速度、情绪的变化和表现音乐作品。
教法
讲授、欣赏、演唱
课前准备
课件、电子琴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集体备案
个性化修改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 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
2. 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很美……鸟叫……仿佛来到……)鼓励多种见解。是啊,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
3. 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
推荐访问:上册 教案 学期 三年级秋学期音乐上册教案 三年级秋学期音乐上册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