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二年级秋学期科学上册教案

二年级秋学期科学上册教案

发布时间: 2022-10-24 18:2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秋学期科学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秋学期科学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总体设想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 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二〇

 二

 年度

 秋

 学期教学课时安排计划

 进

 度

 安

 排

 周

 次

 日

 期

 单元

 课

 题

 教时

 执行

 情况

 1 9.5-9.9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

 2 9.12-9.16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

 3 9.19-9.23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1

 4 9.26-9.30

 观察月相 1

 5 10.1-10.5

 国庆放假 0

 6 10.8-10.12

 各种各样的天气 1

 7 10.15-10.19

 各种各样的天气 1

 8 10.22-10.26

 不同的季节 1

 9 10.29-11.2

 做大自然的孩子 1

 10 11.5-11.9

 复习 1

 11 11.12-11.16

 期中考试 0

 12 11.19-11.23

 做大自然的孩子 1

 13 11.26-11.30

 我们生活的世界 1

 14 12.1-12.5

 不同材料的餐具 1

 15 12.8-12.12

 书的历史--神奇的纸 1

 16 12.15-12.19

 椅子不简单 1

 17 12.22-12.26

 做一顶帽子 1

 18 12.29-1.2

 复习 1

 19 1.5-1.9

 复习

  20 1.12-1.16

 期末考试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择优促差措施

 1.认真备课,课前准备好相关的的教学器材,尽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

 2.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

 第

 1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备课人:

 某某某

  课

 题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 、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

 重

 点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难

 点

 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

 教法

 讲授、讨论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 1.提问: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2.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3.讨论 三、动手画一画。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

 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板

 书

 设

 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陆地:山川

 植物

 空气

 水

 阳光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1 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2 课时)

 备课人:

 某某某

  课

 题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 、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重

 点

 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难

 点

 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法

 讲授、讨论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

 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板

 书

 设

 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1 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3 课时)

 备课人:

 某某某

  课

 题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知道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动植物和土壤具有紧密的联系.

  重

 点

 了解动植物和土壤具有紧密的联系.。

 难

 点

 了解动植物和土壤具有紧密的联系.。

 教法

 讲授、讨论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 1.出示一盆土壤,提问:土壤里有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发言,可以从土壤的成分和居住在土壤里的生物两个方面回答。

 2.观察土壤 提供放大镜、橡胶棒和一盆土壤,学生分组进行观察。

 组织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说明:没有橡胶棒也可以用筷子、镊子等工具,主要是用来翻看土壤,土

 壤里有小石块、沙子、黏土、草茎、落叶、蚂蚁等。)

 二、聚焦(预设 5 分钟)

 1.聚焦:大家都说,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那你们知道土壤有什么作用吗? 三、探索(预设 20 分钟)

 1.讨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提问:你们觉得,校园土壤居民会有哪些呢?我们去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推测和发言。

 3.学生到校园里进行观察,及时记录。

 四、研讨(预设 7 分钟)

 1.完成班级记录表(校园土壤“居民”统计)

 学生自由发表,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断补充。

 2.统计: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3.交流: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尽量让多个学生发言,并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五、拓展(预设 3 分钟)

 1.欣赏视频:常见的农作物(1 分 12 秒)或蚯蚓(40秒)

 2.介绍拓展活动:土壤里的动物观察。

 板

 书

 设

 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动物:蚂蚁、蚯蚓、蜗牛、蟋蟀…… 植物:小草、植物 1……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1 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4 课时)

 备课人:

 某某某

  课

 题

 观察月相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

  重

 点

 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难

 点

 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法

 讲授、讨论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一、课前观察活动 在课前提前一周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讲解教材上记录月相的两种方法,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记录观察到的月相。

 二、导入 1. 前段时间老师布置了观察月亮的任务,很多同学每天都在坚持观察记录,表扬一直坚持的同学们!真的太棒啦!老师也在每天观察,这是我拍到的一组图片,你发现图片中的月球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会说到形状不同)

 2.教师讲解月相概念: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我们把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做月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月相》(板书课题)。

 三、探索 1. 我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记录图片中的月相呢? 2. PPT 出示月相的两种记录方法,师任选一幅图片实物投影演示。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聚焦部分的月相,并小组内交流,请两位同学展示,教师和其他同学点评。

 4. 我们会记录月相了,你会描述他们吗?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月相的图片,请你们观察并思考如何描述这些月相。

 5. 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月相,教师记录下学生的描述。

 6. 同学们过去的一周中,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呢?每位同学都把你观察记录的月相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分享。

 三、研讨 1. 老师出示一组月相图片,通过你观察记录的月相和老师连续观察一段时间的月相,你发现了什么?这些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2. 提问: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3. 小结:不同的夜晚的月相可能不同;连续观察几天观察到的月相在逐渐发生变化,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板书)。

 四、拓展 接下来一段时间,请同学们继续坚持观察记录月相,比一比看谁能坚持观察记录完 30 天的月相!

 板

 书

 设

 计

  观察月相 初一

 十五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

 等次

 签名

 时间

  第

 2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5 课时)

 备课人:

 某某某

  课

 题

 各种各样的天气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 区别。。

 2.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

 点

  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

 点

 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法

 讲授、讨论 课前准备

 PPT 目

 标

 实

 施

 过

 程

 一次备案

 二次备案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主问题 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我们如何区分不同的天气?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阅读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 14 页,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并根据不同图片中呈现出来的天气特征来表达如何区分不同的天气?把相关内容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

推荐访问:上册 二年级 教案 二年级秋学期科学上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上册秋天到了教案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