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0篇)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0篇)

发布时间: 2022-11-26 19:00:15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0篇)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由于它所采纳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0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由于它所采纳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相宜表达情感。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一起看看学校二班级音乐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学校二班级音乐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讲解及参加性听辨,让同学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2.通过多种活动让同学进一步培育起剧烈的求知欲。同时达到再次复习本单元所学学问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随着《紫竹调》音乐,进入教室。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刚才听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同学回答)二、介绍、观赏《紫竹调》1.老师简介《紫竹调》的相关学问。2.老师播放《紫竹调》,同学感受歌曲曲调特点。3.请同学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4.听赏《紫竹调》全曲,记录出演奏的挨次依次为:乐队合奏──

  1

  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乐队全奏。5.再次倾听《紫竹调》全曲,同学分别代表三个乐器,仿照进入

  演奏的挨次。三、课堂小结学校二班级音乐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观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2.通过观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

  音色区分。一、导入部分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同学听辨乐器音色。二、观赏乐曲《打枣》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心情。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1)乐曲的心情是怎样的?(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听完以后,老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同学回答。同学回答完以后,老师介绍乐曲内容。2.小结《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

  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快情景。3.完整听赏乐曲。完整倾听乐曲《打枣》音频,同学仔细倾听并随音乐的进行绽开

  2

  想象。三、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观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

  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学校二班级音乐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2.感受音乐带给的心情,加强同学的审美。一、导入部分请见过水车的同学,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1.播放乐曲同学感受主题音乐形象。(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同学依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同学进一步熟识主题旋律。三、观赏乐曲1.初次完整倾听乐曲。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老师请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表

  3

  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四、课堂小结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学校二班级音乐上册教案

  4

篇二: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021年下学期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雨山镇中心小学:阳老师

  第一课问声好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

  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聆听?森林水车?

  编创与活动表演?早上好?

  表演?小麻雀?。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2、按节奏朗读歌词4/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021年下学期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雨山镇中心小学:阳老师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3.主动评价自己和便望饮色骋沂截盖析罐缅随下甘趣勒惑构盏跨胁脂棺捏燥止英缚啊沸纬膜醇邓菌糜磐呀沃拇牙砰朝嘶琐锅斌佰琐谤力您厩颓鄂潘命嗜舒柱闰嗡淘眠

  第二课时一、新歌教学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2、听录音,感受歌曲。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学生自由说。4、联系拍手、跺脚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再来一边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分组唱9、唱着歌,走一走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

  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五、小结师生再见。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021年下学期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雨山镇中心小学:阳老师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3.主动评价自己和便望饮色骋沂截盖析罐缅随下甘趣勒惑构盏跨胁脂棺捏燥止英缚啊沸纬膜醇邓菌糜磐呀沃拇牙砰朝嘶琐锅斌佰琐谤力您厩颓鄂潘命嗜舒柱闰嗡淘眠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小麻雀〉2、复习〈早上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指名学生唱一唱。其他学生律动。三、新歌教学:1、导入: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有礼貌、彬彬有理,惹人喜爱〕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放录音,按三拍子拍节拍。3、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LU“轻声哼唱。4、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唱歌词注意:休止处。5、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记忆歌词。6、听录音,分组编创歌词和动作。7、将六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六段,分段表演。A、分组边唱边表演。B、学生评价8、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A、出示图谱

  B、让学生自行选择C、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练习,尝试搭配的效果,下节课演示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演奏得协调、好听。D、分组活动。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带好水彩笔,师生再见。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021年下学期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雨山镇中心小学:阳老师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3.主动评价自己和便望饮色骋沂截盖析罐缅随下甘趣勒惑构盏跨胁脂棺捏燥止英缚啊沸纬膜醇邓菌糜磐呀沃拇牙砰朝嘶琐锅斌佰琐谤力您厩颓鄂潘命嗜舒柱闰嗡淘眠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1、聆听〈森林水车〉

  2、复习〈小麻雀〉用打击乐器伴奏

  3、表演,〈早上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早上好〉

  边唱边表演

  三、复习〈小麻雀〉

  1、拍节拍唱一边。

  2、边唱边表演

  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提示: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

  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4、演示:

  合着学生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学生演奏得协调、好听。

  分组演示

  学生评价,并说说为什么

  ⅩⅩ0∣ⅩⅩ0║木鱼或双响筒

  0ⅩⅩ∣0ⅩⅩ║串铃或沙球00Ⅹ∣00Ⅹ║三角铁或碰钟四、聆听〈森林水车〉1、初听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注意听音乐〔小溪潺潺流水声,小鸟啾啾叫,仿佛轻风吹拂着〕2、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的农村也有这种水车。曲作者一日到森林里游玩,看到水车后萌发了创作欲望,即兴写成。3、复听音乐要求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和太阳升起的感觉。学生谈感受再说说为什么?五、小结,师生再见。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021年下学期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雨山镇中心小学:阳老师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3.主动评价自己和便望饮色骋沂截盖析罐缅随下甘趣勒惑构盏跨胁脂棺捏燥止英缚啊沸纬膜醇邓菌糜磐呀沃拇牙砰朝嘶琐锅斌佰琐谤力您厩颓鄂潘命嗜舒柱闰嗡淘眠

篇三: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教案#导语】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机械波的一种)。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学校二班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观赏乐曲《捉迷藏》,感受体验乐曲生动活泼的心情,

  并能随乐曲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扮演。二、听唱法学习歌曲《躲猫猫》,通过录音与老师的范唱,同

  学能够通过默唱记住歌词,精确歌中一字多音处。三、通过编创嬉戏《躲猫猫》,引导同学接触小数民族音乐嬉

  戏,拓宽同学音乐视野。重点、难点1、观赏乐曲《捉迷藏》2、学唱歌曲《躲猫猫》3、嬉戏扮演《躲猫猫》教具预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

  —1—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二、新课学习1、谈话、结合生活,引导同学谈谈“捉迷藏”的心情与方法。2、观赏钢琴曲《捉迷藏》。(1)初听,启发同学边听边进行音乐想象;想象“捉迷藏”的经过与“捉”、“藏”两者的心情并能说出演奏乐器是“钢琴”。(2)复听,鼓舞学自身创编动作(不限动作)进行体验。3、录音范唱歌曲《躲猫猫》后老师简明扼要地介绍歌曲的内容、少数民族、苗族,和“躲猫猫”即“捉迷藏”。4、老师范唱,让同学轻声随唱默记歌曲。再用琴伴奏,在最短时间内让同学学会歌曲。5、嬉戏、师生一起商议后进行嬉戏。要求、嬉戏进行时参加或不参加者都必需唱歌伴奏。三、课堂小结2.学校二班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观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乐曲鲜亮的音乐形象,并即兴扮演,体验随便做动作的感受。二、以歌曲《火车开了》音乐为伴奏,结合歌谣,歌词组成“开火车”。

  —2—

  三、嬉戏活动,引导同学主动参加、乐观投入嬉戏活动中。

  四、通过自主创编动作扮演,增加同学的自信念,激发同学的

  编创热忱。

  重点、难点

  1、观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2、嬉戏《火车开了》

  教具预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

  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二、新课学习

  1、观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1)初听,启发同学边听边进行音乐想象;想到什么?并说

  说;后引导同学通过乐曲轶事的简介,说说乐曲中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复听,鼓舞同学进入角色地进行扮演。(老师可稍作引

  导性动作引导同学参加即兴扮演)

  2、开火车,嬉戏《火车开了》。

  3、歌谣学习,要求读拍精确

  、清楚。

  4、讲清嬉戏规章,先分组,再要求每人预备好自身要报的站

  —3—

  名。5、分组练习,老师分别指导。6、分组扮演。三、课堂小结鼓舞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3.学校二班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习,培育同学团结友爱珍重友情的精神2、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做预备。教学重点:留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教学难点:表演唱《小动物告辞会》,由于同学第一次接触比较大的曲目,

  可能会有肯定难度,需要靠老师和同学共同制造完成教学预备录音机、录音带《小动物告辞会》、小动物头饰及场景布置、

  《小动物告辞会》歌词。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小动物告辞会》:1.老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2.听录音范唱。3.老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

  4.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留意启发同学的心情,应唱得抒情、美丽。

  5.教唱其次乐段歌词。留意其次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心情、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分。

  6.教唱第三乐段,留意心情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见。

  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其次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安排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同学背唱有肯定难度。同学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同学还有机会进一步熟识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动物告辞会》1.播放《小动物告辞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洁争论。2.老师与同学中的骨干分子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等)。3.其他同学间续加入,可以仿照老师的舞姿,也可仿照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加,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4.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同学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4.学校二班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

  —5—

  1、通过观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练习用简洁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倾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辨别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通过小组争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预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仿照声音。二、新课学习:1、观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仔细听乐曲,辨别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纳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2)完整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同学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6—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同学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老师提示式伴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嬉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同学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同学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嬉戏进行表演。三、小结:鼓舞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5.学校二班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一、倾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亮的青蛙形象。二、情愿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三、喜爱并愿意参与音乐会。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让同学通过观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教学用具: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教材分析:《青蛙音乐会》是一首具好玩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似乎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

篇四: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两

  只小象》,表达对象的爱护之情,使同学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象的神态。

  三、感受节奏时值,并能正确拍击。教学重点: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两只小象》,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象的神态。教学难点:一、掌握休止符的正确用法。二、鼓励学生参与创编活动。教学方法:听音法、小组合作、比较法、录音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歌曲边律动进教室。[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走进教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二、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十分有趣的地方,我想啊你们一定会很喜欢的。你们看,这是哪里啊?”

  (动物园)[设计意图:形象地营造学习音乐的快乐气氛,使学生

  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三、发声练习1、导语:“让我们一起这次的快乐之旅吧!第一站首先

  我们到了家禽区。”2、解决难点:休止符。师:“我们在马路上看见红灯,行人和汽车要停一停。

  在歌曲、节奏中看见休止符也要停一停。”3、课件展示小鸡、小鸭图。4、学生边拍手边学叫,并用双手打开表示休止符,停

  一拍。[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演唱,为学习新歌

  曲打基础,并愉快的接受休止符。]四、节奏练习(一)节奏第一条练习1、师:“小猫是这样叫的呢?它的叫声也有节奏的,我

  们来听一听。”2、学生说说是什么样的节奏,并模仿。(二)节奏第二条练习1、师:“还有一种小动物,你们看是什么?(小狗)。

  它是怎么叫的呢?你们想一想小狗的叫声是什么样的节奏。”

  2、学生个别回答后,集体模仿。再让学生把节奏给写

  出来。(三)节奏第三条练习1、师:“你们听。小鸭子也情不自禁的叫起来了,它的

  叫声又是什么样的节奏呢?”2、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步步深入,巩固认知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五、新课教学1、导语:“参观完了家禽区,让我们继续前进吧!你们

  看,我们的第二站是什么地方呢?”2、熟悉歌词。师:“这里走来了几只小象,它们是怎么走路的?鼻子

  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干什么呢?”3、学生回答问题。4、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

  貌的好孩子。5、朗读歌词,并解决难点休止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6、学唱歌曲。①听录音范唱2遍,感受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说说歌

  曲中唱了什么。②、听老师范唱。③跟琴轻唱。强调休止符。及时纠正学生有错误的地方。④有感情地唱。⑤跟伴奏唱。[设计意图:采用听唱法,通过反复聆听,使学生获得

  音乐的美感,获得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7、指导学生用活泼、富有感情的唱歌曲。8、录音反馈。把学生的声音现场录下来,让学生进行自评。指出错误

  或不足之处。[设计意图:采用录音法,使学生能及时的纠正自己的

  不足和错误的地方,并且能在现场听到自己的声音,让学生获得满足感。]

  9、巩固歌曲。有感情的演唱,并要求学生能背唱歌曲,能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歌曲里小象的神态。10、创编歌词。①师:“你们唱的可真好,很多小动物啊都想让你们来唱唱她们的歌,行吗?”②引导创编。△师:“小鸡是属于什么动物?它们在哪里走路?它们又在干什么呢?”△学生集体讨论,创编歌词,随音乐唱一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小鸭子的歌词创编,并唱唱。[设计意图:结合歌曲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即兴表演,使学生感到创造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的自编自唱,将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六、小结

  学生听音乐走出教室。[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有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教室,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学习。]【篇二】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内容:《阿细跳月》教学目的:1、欣赏《阿细跳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用身体地动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韵味。教学重难点: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歌唱问好。二、节奏练习:1、导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条节奏,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2、找学生读。3、让学生边拍节奏边读。4、根据节奏创编动作。三、新课导入1、(出示图画,学生描述并理解,教师引导。)

  师:晚上的景色美吗?老师这儿有二个对形图分别像什么?生:月亮、花等等。

  师:“月亮婆婆露出笑脸放射出光”,听赏《月亮月光光》请你们用动作和表情来告诉老师。

  2、了解彝族的特点(1)导语:小朋友们欢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来了,这些小客人穿着漂亮地民族服装,你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2)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辨认。(3)教师向学生介绍彝族。3、感受音乐阶段:(1)导语:听彝族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它表现了怎样地情绪?(2)再听:让学生用动作感受出节奏。(3)再听:让学生边听边哼唱音乐。(4)教师启发:你们听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兴啊,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跳起来吗?(5)边听音乐边看插图,学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表演(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大方、自信、乐观的性格。)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做得真好!继续努力吧!教后反思:学生喜欢学跳彝族舞蹈的动作,并能随着进行音乐表演,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大方、自信、乐观的性格。

  并能根据音乐用舞蹈动作及表情把这迷人的景色表现出来。【篇三】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雪花》。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教学过程1、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3、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4、播放录音带或CD,听歌曲《雪花》的录音(也可由教师范唱)。5、教师分句教唱。6、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篇五: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实用的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一)复习背唱《小小的船》1.看歌谱齐唱歌曲。2.邀请一位主动、大方的同学,将歌曲背唱一遍。3.集体随老师的琴声背唱歌曲。(二)听赏《月亮月光光》1.导入新课:①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图片。②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③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②歌曲的情绪是什么?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三)表演(四)课时结束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一、感受强弱

  1、听音乐进教室

  (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

  二、根据二拍子强弱规律来跳踏点步

  1。老师进行示范,讲清动作:双手插腰,左脚向左横踏一小步,右脚尖点于左脚窝,然后右脚向右横踏一小步,左脚尖点于右脚窝。一拍一动。

  2。配上音乐,请学生进行往前踏步,后退踏点的练习。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三。学唱《小小的船》

  1.导入新课

  师问碧蓝的天空中,繁星一闪一闪的。空中还缺了什么呢?(出示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观察月牙像什么?(出示小船图片)你喜欢月亮吗?你愿意去月亮上吗?如果你坐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课件逐一出示《小小的船》的诗歌内容。揭示课题。

  2。边看边听范唱音乐,请生跟着音乐拍一拍手、摇一摇身体。

  3。有节奏地歌词朗读,听范读,师领读生跟读。(出示歌谱、节奏谱,播放范读)

  4。请生随节奏边读词边摇摆身体。

  5。师范唱歌曲,分乐句教唱,生跟唱。

  6。集体齐唱歌曲,请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主动站在台前为大家演唱。

  7。做音乐游戏(摇小船),请生两人一组,边唱边划船。(播放音乐,提醒生注意安全)

  四、贴图比赛

  将生分为四组,请生分组讨论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根据老师给的素材和歌曲的内容,你能贴出美丽的夜空吗?大家自己来评价,选出优胜组。

  五、想象创编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假如你能飞上天空,你希望在夜空中看到的什么呢?你会在天空中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把想象到的人物和想做的事情编成动作来表演一下好吗?六、总结下课师:你喜欢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吗?现在我们大家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能去太空遨游。去坐着月亮船摘星星!大家说好吗?!现在让我们划着月亮船轻声地走出教室吧!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一、通过听《龟兔赛跑》《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象。教学重难点: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内容:表演《金孔雀轻轻跳》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2、结合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导入新歌的学习。3、学几个傣族舞的动作,让学生自由编创。4、歌曲会唱后便练习打击乐的伴奏。

  5、听录音敲击打击乐。6、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第二课时内容:聆听《龟兔赛跑》1、初听前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讲。听辨大管、单簧管的音乐,想象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以代表兔?问:说一说龟的音乐,兔的音乐各有什么特点?在课本上的方格中涂颜色或线条。2、初听全曲。提示:用动作表现龟和兔的故事。全体同学分角色,还有两个啦啦队。问:听了音乐,你喜欢乌龟还是喜欢兔子?为什么?按小兔和龟的行走特点为沿途的节奏涂颜色,把小兔的节奏数一数有多少?龟的节奏有多少?3、分别读一读、拍一拍龟和兔的节奏。第三课时内容:表演《大鹿》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唱前,让学生听着歌曲的录音拍着手轻读歌曲。2.歌曲演唱时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适当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3.分角色表演。4.全体学生在歌唱、表演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篇六: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森林中的铁匠》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教学难点:感受《森林中的铁匠》中两种不同的情绪。教学用具:课件、打击乐器、录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导语: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们说说这首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的录音。学生活动:完整的欣赏全曲。二、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阶段目标:完整初听,了解乐曲的根本情绪。学生答复:这首乐曲,前面局部的速度是较慢的,后面局部的速度较快。过渡语:答复的很好。这首乐曲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但故事的内容要有你们自己来听。你们干菜说乐曲前面局部的速度是较慢的,那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一局部,听完以后,请你们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第一段录音。

  1/7

  三、分段欣赏乐曲阶段目标:更深入地了解乐曲的内容,感受乐曲的情绪。1、欣赏乐曲第一局部。学生活动:听第一局部旋律。生:时间是早上,地点是在森林里。师:对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生1:非常安静。生2:非常美,有大树、小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还有很多的雾气。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局部,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丽景色,并且新生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教师操作:播放第一局部旋律。学生活动:再欣赏第一局部旋律,跟着旋律做动作。过渡语:刚刚,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乐曲的第一局部,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2、欣赏乐曲第二局部。过渡语: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局部。请同学们听听第二段乐曲与第一段乐曲有什么不同?这局部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教师操作:播放第二段录音。学生活动:欣赏第二局部乐曲。生:速度比拟快,力度比拟强,节奏鲜明,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好。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主人公的职业,你门在来听一听,能听到什么声音。教师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乐曲。

  2/7

  生:有三角铁的声音。生:有敲打东西的声音。生:;我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象是打铁的。师:请同学们为这受曲子起名字。生:森林的早晨、快乐的一天、神奇的铁匠。小结:这首乐曲叫做《森林的铁匠》,又叫做《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作品。乐曲描绘了清晨森林的宁静气氛以及铁匠打铁的欢快的情绪,乐曲十分生动形象,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师: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长笛。小结:它是一首管弦乐曲。四、完整地欣赏乐曲阶段目标:完整的欣赏音乐。过渡语:现在我们就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教师操作:播放课件,观看课件,听音乐,随学生一起做律动。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欣赏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答复1:劳动的愉快的。学生答复2:劳动是荣耀的。五、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荣耀的,愉快的。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大头娃娃》教学目标

  3/7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根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比照,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比照。

  4/7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4、表现歌曲〔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三:《布老虎》教学内容1、欣赏《布老虎》〔管弦乐合奏〕2、欣赏《舞龙》〔民族打击乐合奏〕教学目标: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2、感受并说出乐曲两个主题的情绪,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布老虎》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2、初听乐曲

  5/7

  〔1〕完整聆听乐曲。〔2〕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3、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乐段。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③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2〕欣赏第二乐段。①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③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3〕欣赏第三乐段。①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②教师总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③复听第三乐段,用图示表示老虎两个主题的进行。4\完整欣赏〔1〕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2〕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6/7

  5、导入欣赏《舞龙》〔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在节日里人们常用舞龙的方式来欢庆节日。〔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龙。6、聆听全曲〔1〕聆听乐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乐曲中了哪几件打击乐器。〔2〕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主演奏的乐曲,同时加进了吹奏乐器,为乐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7、复听乐曲〔1〕请同学们分辨主,听出了什么样的节奏?教师可提示第一课《花蛤蟆》中的几种节奏。〔2〕教师总结:乐曲的节奏非常复杂,有几种经常出现的节奏,如“XX〞“XXXXX〞“XXX〞“X。XXXXO〞。8、编创《舞龙》〔1〕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合作编创自己的打击乐合奏《舞龙》。〔2〕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节奏。可分组演奏一种节奏,也可全体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击;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击;铁制铅笔盒或铁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击;用拍手代替大锣。

  7/7

篇七: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年级课题

  二年级

  学科

  《大鹿》《永远住在里话里》

  音乐《糖果仙中舞曲》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同的角色。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

  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引出歌名《大鹿》。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

  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

  。

  二、新歌学习

  1.播放录音范唱带。

  2.歌词学习。(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

  (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2)难点处理师:“小白兔被谁救了?”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

  (大鹿)。“我

  4.歌词处理

  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后讨论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小兔当时的紧张心情。

  5.分角色演唱并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

  四、创编表演

  1.学生分组进行创编表演。

  2.播放教学磁带,学生戴上头饰上台展示创编的成果。

  二次备课

  导学过程五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1.聆听歌曲(1)播放《永远住在童话里》动画。初听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

  学习要求:认真聆听歌曲中提到了哪些童话故事,是否听过这些童话故事?(2)了解歌曲中所唱到的童话故事。

  六欣赏《糖果仙子舞曲》观看芭雷舞剧片段,了解柴可夫斯基

  二次备课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小红帽》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一.导入:

  导学过程

  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听过看过什么通话故事?

  师:今天,老期辨WI学们T司走此乐童话切"帽》。同学ff赭恤i《/」"帽》的故事吧?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智、勇敢、不怕冲1、亲以善良善恶分明的亥子),你喜欢她马?作曲家把《小红帽》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唱呢?(想)那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的音乐童话《小红帽》。

  二组织新课

  (一)、听范唱,听完回答问题。

  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中速)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二)、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聆『遍歌曲,用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思考:

  (1)、这时刻小红帽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开心、快乐的)

  (2)、故事发生在哪里?(去外婆家的路上)

  二次备课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按节奏、轻声高位置地朗读歌词;

  师:下面请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边读的时候边拍节奏。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朗读一遍。

  (四)、听范唱一跟唱一全体跟琴唱

  (五).歌曲处理

  (1)以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2)连线处理遍。

  (3)有感情的完整演唱一

  四、舞蹈创编

  五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生:高音

  低音

  拍手一一

  跺脚

  声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一一小朋友说话

  六学习练习

  柯尔文手势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数蛤蟆》《花蛤蟆》《布老虎》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数蛤蟆》2、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3、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

  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

  能用轻松愉快、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听辨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为歌曲创编歌词。

  钢琴录音机

  、导入新歌。1、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告诉我们?2、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猜猜,看看谁能猜出是什么动物。

  生:青蛙

  师:青蛙有个好朋友,外形跟它长得很相似,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蛤蟆。3、师:青蛙和蛤蟆有什么区别呢?(教师播放课件,讲解)

  、歌曲学唱。

  1、师:我国民间还有许多歌唱蛤蟆的歌曲呢,比如:山东民歌《花蛤蟆》,今天我们

  要来学习我国的四川省有一首民歌《数蛤蟆》

  (板书:《数蛤蟆》四川民

  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川的小朋友是怎么数蛤蟆的吧。

  导学过程2、听范唱录音。(出示多媒体动画范唱)

  3、师: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带着问题听歌曲)师:几拍子歌曲?歌曲什么情绪演唱的呢?

  生:二拍子歌曲,活泼、有趣地。

  4、师:听小朋友数蛤蟆数得真开心,老师也很想来数看看,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数蛤蟆吗?(师弹琴范唱)

  二次备课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5领读歌词。(课件出示歌谱)6、学唱歌曲四、拓展延伸读童谣《花蛤蟆》

  年级课题

  二年级

  学科

  <布老虎><士兵进行曲>《读里谣》

  音乐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进行曲》音乐的基础上,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

  理解欣赏内容并打好节奏

  导学过程

  钢琴录音机

  二次备课

  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

  。

  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

  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七一首民谣唱道:

  “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

  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宙L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

篇八: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实用的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一)复习背唱《小小的船》1.看歌谱齐唱歌曲。2.邀请一位主动、大方的同学,将歌曲背唱一遍。3.集体随老师的琴声背唱歌曲。(二)听赏《月亮月光光》1.导入新课:①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图片。②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③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②歌曲的情绪是什么?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三)表演(四)课时结束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游戏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模唱法学习歌曲《火车开了》,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同学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个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并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三、结合自身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重点、难点1、学唱歌曲《火车开了》2、扮演歌曲《火车开了》3、三声部节奏练习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二、新课学习、

  1、投影出示组图、火车叫声、大车轮转动声;大车轮的小车轮的转动声,2、先研讨各种声响,再把节奏填写完整;3、分组读各组节奏,再合。[可进行渐强(火车来了)渐弱(火车开走了)的练习以增强兴趣感。]4、录音范唱歌曲《火车开了》。要求同学小声模唱学习歌曲。提醒同学,在唱的过程中边唱边轻轻击拍。5、、教师范唱歌曲《火车开了》,边唱边击拍,引导同学随教师的范唱轻轻击拍,并提醒同学注意歌曲的准确性。6、通过自编游戏扮演歌曲《火车开了》,鼓励同学自创动作,并从同学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扮演进行扮演活动。三、小结、鼓励与褒扬,指出缺乏之处。教学随笔教学内容游戏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并即兴扮演,体验随意做动作的感受。二、以歌曲《火车开了》音乐为伴奏,结合歌谣,歌词组成“开火车”三、游戏活动,引导同学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游戏活动中。四、通过自主创编动作扮演,增强同学的自信心,激发同学的编创热情。重点、难点1、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2、游戏《火车开了》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1)初听,启发同学边听边进行音乐想象;想到什么?并说说;后引导同学通过乐曲轶事的简介,说说乐曲中的火车是怎样开的。2)复听,鼓励同学进入角色地进行扮演,(教师可稍作引导性动作引导同学参与即兴扮演)2、开火车,游戏《火车开了》。3、歌谣学习,要求读拍准确、清晰;4、讲清游戏规则,先分组,再要求每人准备好自身要报的站名。5、分组练习,教师分别指导。6、分组扮演。二、课堂小结、鼓励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教学随笔教学内容游戏课时

  第3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捉迷藏》,感受体验乐曲生动活泼的情绪,并能随乐曲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扮演。二、听唱法学习歌曲《躲猫猫》,通过录音与教师的范唱,同学能够通过默唱记住歌词,准确歌中一字多音处。三、通过编创游戏《躲猫猫》,引导同学接触小数民族音乐游戏,拓宽同学音乐视野。重点、难点1、欣赏乐曲《捉迷藏》2、学唱歌曲《躲猫猫》3、游戏扮演《躲猫猫》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二、新课学习、1、谈话、结合生活,引导同学谈谈“捉迷藏”的.心情与方法。2、欣赏钢琴曲《捉迷藏》。1)初听,启发同学边听边进行音乐想象;想象“捉迷藏”的经过与“捉”、“藏”两者的心情并能说出演奏乐器是“钢琴”。2)复听,鼓励学自身创编动作(不限动作)进行体验。

  3、录音范唱歌曲《躲猫猫》后教师简明扼要地介绍歌曲的内容、少数民族、苗族,和“躲猫猫”即“捉迷藏”。

  4、教师范唱,让同学轻声随唱默记歌曲。再用琴伴奏,在最短时间内让同学学会歌曲。

  5、游戏、师生一起商量后进行游戏。要求、游戏进行时参与或不参与者都必需唱歌伴奏。

  二、课堂小结、鼓励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教学随笔本课是围绕着音乐游戏,在音乐游戏中同学编创动作游戏,培养了同学的胆子,和协作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一、通过听《龟兔赛跑》《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象。教学重难点: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内容:表演《金孔雀轻轻跳》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2、结合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导入新歌的学习。3、学几个傣族舞的动作,让学生自由编创。

  4、歌曲会唱后便练习打击乐的伴奏。5、听录音敲击打击乐。6、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第二课时内容:聆听《龟兔赛跑》1、初听前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讲。听辨大管、单簧管的音乐,想象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以代表兔?问:说一说龟的音乐,兔的音乐各有什么特点?在课本上的方格中涂颜色或线条。2、初听全曲。提示:用动作表现龟和兔的故事。全体同学分角色,还有两个啦啦队。问:听了音乐,你喜欢乌龟还是喜欢兔子?为什么?按小兔和龟的行走特点为沿途的节奏涂颜色,把小兔的节奏数一数有多少?龟的节奏有多少?3、分别读一读、拍一拍龟和兔的节奏。第三课时内容:表演《大鹿》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唱前,让学生听着歌曲的录音拍着手轻读歌曲。2.歌曲演唱时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适当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3.分角色表演。4.全体学生在歌唱、表演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一、组织教学二、1、节奏律动

  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请大家跟上老师的节拍,可不要掉队哟!(出示节奏)********走快点快点快点走合右左右左右左右(合:拍手右:右手拍腿左:左手拍腿)生:模仿拍节奏。师:走的节奏是怎样的?生:部分学生起来走动,拍出走的节奏:****×三、听赏《阿细跳月》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或播放一段阿细人跳舞的录像片。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四、课时结束

篇九: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年级课题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大鹿》《永远住在童话里》《糖果仙子舞曲》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具准备

  导学过程

  钢琴录音机

  一、新课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引出歌名《大鹿》。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二、新歌学习1.播放录音范唱带。2.歌词学习。〔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3.学唱歌曲〔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2〕难点处理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4.歌词处理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后讨论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小兔当时的紧张心情。5.分角色演唱并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四、创编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创编表演。2.播放教学磁带,学生戴上头饰上台展示创编的成果。

  二次备课

  1/27

  导学过程

  五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1.聆听歌曲〔1〕播放《永远住在童话里》动画。初听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音乐。学习要求:认真聆听歌曲中提到了哪些童话故事,是否听过这些童话故事?〔2〕了解歌曲中所唱到的童话故事。

  六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观看芭蕾舞剧片段,了解柴可夫斯基

  二次备课

  2/27

  年级课题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小红帽》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一.导入:

  导学过程

  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听过看过什么通话故事?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音乐童话《小红帽》。同学们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吧?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智、勇敢、不怕困难、亲切、善良、善恶分明的孩子〕,你喜欢她吗?作曲家把《小红帽》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唱呢?〔想〕那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的音乐童话《小红帽》。

  二组织新课

  〔一〕、听范唱,听完回答问题。

  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中速〕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二〕、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一遍歌曲,用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思考

  〔1〕、这时刻小红帽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开心、快乐的〕

  〔2〕、故事发生在哪里?〔去外婆家的路上〕

  二次备课

  3/27

  导学过程〔三〕、按节奏、轻声高位置地朗读歌词;

  师:下面请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边读的时候边拍节奏。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朗读一遍。

  〔四〕、听范唱—跟唱—全体跟琴唱

  〔五〕.歌曲处理

  〔1〕以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2〕连线处理遍。

  〔3〕有感情的完整演唱一

  四、舞蹈创编

  五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则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生:高音

  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六学习练习柯尔文手势

  二次备课

  4/27

  年级课题

  二年级

  学科

  《数蛤蟆》《花蛤蟆》《布老虎》

  音乐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数蛤蟆》2、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3、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

  主备人

  教学重难点

  能用轻松愉快、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听辨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歌。1、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告诉我们?2、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猜猜,看看谁能猜出是什么动物。生:青蛙师:青蛙有个好朋友,外形跟它长得很相似,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蛤蟆。3、师:青蛙和蛤蟆有什么区别呢?〔教师播放课件,讲解〕二、歌曲学唱。1、师:我国民间还有许多歌唱蛤蟆的歌曲呢,比如:##民歌《花蛤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国的##省有一首民歌《数蛤蟆》〔板书:《数蛤蟆》##民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的小朋友是怎么数蛤蟆的吧。2、听范唱录音。〔出示多媒体动画范唱〕3、师: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带着问题听歌曲〕师:几拍子歌曲?歌曲什么情绪演唱的呢?生:二拍子歌曲,活泼、有趣地。4、师:听小朋友数蛤蟆数得真开心,老师也很想来数看看,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数蛤蟆吗?〔师弹琴范唱〕

  二次备课

  5/27

  导学过程

  5领读歌词。〔课件出示歌谱〕6、学唱歌曲四、拓展延伸读童谣《花蛤蟆》

  二次备课

  6/27

  年级课题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布老虎><士兵进行曲>《读童谣》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2.在熟悉《士兵进行曲》音乐的基础上,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教学重难点

  理解欣赏内容并打好节奏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3.复听《布老虎》,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4.初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5.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6.教师随音乐作示范。7.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这段音乐一共有八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如只做一遍动作,可用第1、2、7、8乐句,即:如连续做两遍动作,可用整首曲子。

篇十: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精选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教案#导语】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作者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大头娃娃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心情。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老师,随歌曲

  《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同学的爱好。(2)老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心情。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倾听歌曲,感受欢快的心情。引导同学发觉第一、其次

  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跟老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留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关心同学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

  —1—

  (2)也对同学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关心。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老师可引导同学观看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终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简单唱准,老师要留意准时订正。引导同学观看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同学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老师先引导同学辨别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评价。(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由于其次、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当一样。4.表现歌曲(1)老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同学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2)最终老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留意要以演唱为主。阿里里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2、在倾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

  —2—

  庆祝节日时欢歌竞舞的喧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教学过程: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歌曲学习1、学习歌词(1)你们去过云南吗?(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伴侣来欢迎你们咯!(4)听歌曲一遍(5)你们喜爱听吗?(6)播放歌曲(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2、学习旋律(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2)(阿里里,撒小秧)(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

  —3—

  (5)你们觉得哪句最简单唱(6)老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7)同学随课件一起演唱3、学唱歌词(1)纳西族的小伴侣还喜爱边唱边跳!(2)老师示范声势(3)同学仿照(4)同学分句接唱(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6)集体演唱三:课堂小结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2、在倾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庆祝节日时欢歌竞舞的喧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教学过程:一、观赏《阿西跳月》

  —4—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2)(课件播放音乐)(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喧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5)出示课题二、学习主题音乐(1)彝族的小伴侣最喜爱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2)我们在来听听!(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6)我们一起来吧!(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8)课件出示521(9)同学模唱三、参加表现(1)请小伴侣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四、全班分四组表现(1)声音:嘿嘿(2)拍手跺脚

  —5—

  (3)伴奏乐器五、综合表现(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伴侣拿上道具一起表演(2)自由评价(3)课堂小结跳起舞目的要求: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欢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族歌声中高亢响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熬炼自己的节奏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映与掌握力量。三、能精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表演《多么欢乐,多么幸福》1、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同学的学习爱好。2、用兴奋的心情、连贯的饿声音延长歌曲,尤其是衬词“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

  —6—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其次课时倾听《在北京的金山上》1、初听音乐,可让同学随着音乐轻轻地拍着手。2、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a、做嬉戏前,老师应将走、跑、停的图形谱板书在黑板上,或讲清区分的方法。b、同学听老师的鼓声走或跑,鼓声响起之前,老师要给速度,如;一二一起。鼓声停,同学心里数一、二、三、四,再听着鼓响声去做走或跑。c、同学可在作为过道进行,可一组一圈,也可以形成例外两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育同学的自控,不受他人影响的力量。例外圈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精确率高。d、在嬉戏过程中,消失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第三课时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1、结合地理学问简洁介绍日喀则。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演唱时心情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3、学会歌曲后,同学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想一想:三种乐

推荐访问: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上册 教案 小学二年级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