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简析《去年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属拟人体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去年树教学设计8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1篇
教材简析
《去年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属拟人体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儿和树,树根,门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间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具
录音机磁带投影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设计思路
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读"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读"的训练,唯有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完成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语言浅显易懂,我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并试着写下来。于是,把读,想,说,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上课伊始,播放歌曲——《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大家知道刚才那首歌是写关于什么的吗
生:(朋友)
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
生:……
师:你们离别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趣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老师随机检查,对个别难写的字加以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查,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2、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读书所获,师生归纳感知内容:
鸟儿飞走之前答应树,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因为它。
[我设计这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分角色读,加深理解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找出童话中的角色,并画出对话部分的语句。
2、投影出示四次对话。
鸟儿和大树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鸟儿和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和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和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3、同桌合作读,分小组读,师生互读互议,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摸索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如:树和鸟儿离别时,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
鸟儿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唱歌给树听,读时语气坚决,肯定;
当鸟儿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树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读时要求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
4、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我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另外,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我通过设计分角色朗读比赛这一环节,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课堂归还学生。]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大致的了解,下一节课我们再深入感悟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融化砍伐剩下煤油灯
二、发展想象,直奔重难点
1、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
师:假如你是小鸟,那么你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的好朋友,面对着眼前日思夜想的朋友,你会有如何反应
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进行作答。
师:唱完了歌,你要走了,会说些什么
生:……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切身体会真挚的友情,达到感情的升华。]
2、畅所欲言,揭示道理。
师:经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自己所体会的道理。(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
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教师都可以加以肯定。
[这一过程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师:学完课文,同学们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你想对哪些人物说
有的学生可能想对鸟儿说,有的想对树,对伐木人说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后试着把它写下来,完成课后"小练笔",达到说写相结合。]
自我评析
这两堂课都是围绕着"读—悟—想—说—写"等形式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同桌合作读,分角色朗读,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
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今天,让我们来读一个发生在小鸟和大树之间感人的故事。
板书:
小鸟、大树
2、揭题:
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一读: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二读:
出示生字词,纠正难读字音。
3、三读:
分5段检查朗读情况。
4、四读:
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默读,默读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问题等等都可以。)
5、小结:
同学们第一次与课文进行亲密的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板书:
好朋友:
⑴ ……是好朋友。
⑵ ……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⑶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2、交流:
⑴ “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啊!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有这样的朋友幸福吗?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小结:他们真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朋友)。
⑵ 分别时的对话:
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请你读出这种感觉。
(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⑶ 怎么找的语句:
在寻找的过程中,小鸟有多次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①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②“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③“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理解小鸟的心情了,自己读一读。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什么感受?
(一次比一次焦急、担心、难过。)
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师生合作读)
(分角色朗读)
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觉得谁读得比较好,或者是哪个角色你能比她读得更好?
⑷ 小结:
小鸟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找了好多地方,真可谓是力尽千辛,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树,却发现昔日的好朋友变成了灯火,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有什么感受,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写在课堂练习本上)交流。
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小鸟做了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自由读课文的15~17自然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
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
多么守信的小鸟啊。
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
3、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4、总结:
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一、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
(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二、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懂得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自读故事,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自读课文,说说你的想法。
二、理清文脉
1、再读课文,看看故事的哪部分是写去年的事,哪些是写今年的事?
2、反馈:
引读:去年的──今年的──
3、你能根据刚才的朗读,正确地标好段吗?
(学生分段,标好段落符号。)
三、研读课文
板块一:
1、师导:
刚才同学们都说小鸟与树之间有很深的友谊,小鸟很守信,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2、学生找句子,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引导感悟:
⑴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
⑵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儿,他又在想什么?
板块二:
想像说话:树被砍倒用来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加深理解
你喜欢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再说说为什么选这一句。
五、收获与畅想
【感动的一幕】
课上了一半,我让学生想像说话:树被砍倒用来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很多学生站起来用哀求的语气说话,大致意思是等见了小鸟再让伐木人砍它做火柴。情真意切,我听了不禁有些动容。这时,我发现叶诚超篡紧拳头,一脸的愤怒,正用力地用指甲刮着伐木人三个字。一会儿,他站起来说:我以后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说不定我在损坏他们时,它正在苦苦哀求着我呢!说不定他正等着他的朋友、亲人呢!说完伏在桌子上大哭不止,教室里也传出了阵阵抽噎声,课有些上不下去了。我禁不住红了眼眶。
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我临时续编了故事:第二年春天,树拼命喝着春水,终于迎着阳光抽出了新芽,长出新叶,茁壮成长起来。小鸟认出了他,高兴地围着他唱起了去年的歌我想,学生在这堂课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平时任何一次说教都无法比拟的。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4篇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二、教学重点: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
三、教学难点:
读、品、入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故事的开头:
(1)指名读故事的开头。
(2)想象鸟儿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鸟儿和树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
(三)品读对话,体会角色心情
1、默读课文2至14自然段,思考:课文出现了几次对话,分别写了鸟儿和谁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表演对话,体会说话者的心情。
4、全班合作表演对话,体会鸟儿为了信守诺言,不辞万里寻找好朋友树。
5、鸟儿找到灯火怎样做?两个看表示了什么意思?
6、小练笔:鸟儿找到树后,会对树说些什么?
(四)总结主题,升华情感
你想对鸟儿、树、伐木人等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好朋友
鸟儿——————大树
信守诺言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填写量词。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3、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4、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地破坏自然,懂得保护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2、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懂得保护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
瞧,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多么欢乐的时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
(出示句子。)
2、好朋友就要分离了,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
(注意读好小鸟的话。)
3、师:鸟儿和大树依依惜别,明年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1课《去年的树》。
4、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提问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
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 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鸟儿问了、和,最后见到了的大树。
2、交流。
3、默读,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4、交流、出示。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1、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2、指名几组读对话,其余学生点评。
(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和伤心。)
3、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择一组对话,发挥合理的想像给鸟儿说的话加上提示语,练习朗读。
4、大家读得都很用心,把鸟儿对大树的无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谁愿意来演一演这只深情的鸟儿,在演之前再读读它说的话,要努力记住:
说明:
一人演鸟儿,其余同学演配角。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
5、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2节。
四、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1、师引读最后一节。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⑴ 鸟儿为什么要对灯火唱歌?
⑵ 鸟儿为什么盯着灯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说明:
这里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托对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树,舍不得离开它;鸟儿去年答应大树要来看它的,它很守信
3、说话训练: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接着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4、回归课题: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说──(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五、课外拓展
鸟儿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飞回来了,看见了怎样的景象?会怎么想?怎么说?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都不难,桩和燃可以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忆,应、厂、音这三个字,大部分学生平时都已经认识了,难是难在应的后鼻音,燃容易和蓝的读音混淆,所以这两个字的读音要重点关注的。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特别是两个看字的想象说话与朗读,也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学生的语言选择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6篇
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角色对话,感悟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走进课文
1、检查课文读正确,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读正确
4、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板块一: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时的留恋及它们对明年相见的渴望和期待。)
教师:鸟儿为什么要寻找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谁来读1──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你了解了什么?还可以给他提点建议。
1.指名读1──5自然段
2.交流感受1 ── 5自然段:
教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1)通过抓重点词语“天天”“必须”和句子感受鸟儿与树是好朋友。
(2)教师点拨引导:你抓住重点词“天天”感受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这是一种读书的好办法。除了了解到他们是好朋友,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他们分别时的心情呢?
(3)学生教师共同发表建议:
(4)教师引读1──5自然段:
板块二:体会鸟儿的诚信(研读鸟儿寻找朋友的的三次对话,体会鸟儿的心情变化。)
教师:鸟儿带着这份美好的约定飞走了。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鸟儿从遥远的南方风尘仆仆的飞回来,你想当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可是,鸟儿没有想到的事却发生了,鸟儿面对事情的变故,心情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7──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3.默读课文7──15自然段,画出对话的部分。
教师过渡:面对事情的变故,鸟儿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1)汇报鸟儿与树根的对话7──9
体会鸟儿在问树根时的着急、奇怪、惊讶
男女生对读去体会:
教师引导:当它问大门时,心情仅仅是着急吗?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2)汇报鸟儿与大门的对话10──12
体会鸟儿对朋友的牵挂及鸟儿此时担心的心情。[通过抓重点词语联
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谈感受运用不同的形式来朗读]
四、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教师:鸟儿千里迢迢地来找好朋友树,可找到的却是树所化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面对灯火鸟儿是怎么做的呢?请放声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
(1)放声朗读15──17自然段
(2)理解词语“睁大”“盯着”,创设情景说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
齐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教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盯着”灯火看是怎样看?灯火近在眼前,为什么要“睁大”眼睛看?灯火一目了然,为什么还要“盯着”灯火看?(多元感悟)
教师:往日的朋友已化为灰烬.只有朋友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它此时在想什么?
(3)齐读15──17自然段
教师总结:“睁大”“盯着”多么平凡的词语啊!透过它,我们就能感受到鸟儿丰富的内心和波澜的情感,让我们齐读一起再来感受鸟儿对朋友的那份真情。
五、激发想象抒发感言:
教师配乐激情:灯火不是树,它只是找到了留有树的一丝气息的灯火,是用树作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啊!鸟儿纵有千言万语,又能说什么?又会对谁说呢?它深情地凝视着、默默地诉说着,这情景让人多么忧伤、多么感动啊!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鸟儿说,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最想对鸟儿说的话。
1.书写感言
2.交流感言:
教师总结:从你们的感言里,我听出来了,很多同学被鸟儿对朋友的真诚友情感染了,被他们之间美好的约定感动了。谁读了不会被感动,不会难以忘怀呢!你们知道吗?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总在想:假如不发生意外,树依然在,鸟儿又飞回来时,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再来感受鸟儿与树那依依惜别的场面和美好的约定。读故事的开头1──6自然段:
六、再读开头,拓展续编
他们见面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境呢?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发挥你的想象,也来创编一则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复习本课的词语。
二、听写:本课的生词。
三、演一演:分组表演。
四、语言实践:交流续编的童话故事。
五、欣赏歌曲《朋友》。
六、课外拓展阅读:
1.读《童话故事》。
2.读反映朋友情深的文章或信守承诺的文章。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自然流畅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多元思维与交流,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的真挚友情,感悟真正的友情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文中角色的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看,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上;
听,他正动情地为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舒展着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动人的画面呀!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小鸟和大树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用心品味,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初读心得,说出收获、感受和疑问
⑴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和体会: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读段
鸟儿从南方飞来后,发现去年枝繁叶茂的树不见了,于是,鸟儿追寻着树的踪迹,一步步寻访,当它终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树时,火柴也即将燃尽。
树——树根——火柴——灯火(划一划,你能把书读薄的本领,真了不起)
小鸟不忘记对树的承诺,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读最后一段
这一只候鸟。——读有关句子(你很会捕捉课文信息,真不简单)
⑵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文章主要内容。
⑶可能提出的疑问:
题目为什么要用“去年的树”
为什么鸟儿还会对着灯火看了这么长,还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为什么要看了两次?等等
(提出的简单问题,可以由学生直接回答;
有难度的.问题,则在品读课文过程中师生共同解决。)
三、精心品读
过渡:这篇童话故事看似平淡,字里行间却蕴藏着浓浓的深情。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品读,解决我们的读书疑问。
(一)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找出这些句子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快速浏览,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感悟。(领悟把文章读厚的方法)
1.“天天……”一句
好朋友间朝夕相处,感情深厚;
小鸟(动物)与大树(植物)和谐相处。
2.分别时的对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出他们分别时的心情吗?(伤心、难过、难舍难分。)
自由练读、指名、男女生分读。
3.小鸟再回来时找到他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了吗?他是怎么找的?
(心急如焚、历尽艰辛、坚持不懈)
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⑴.“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⑵“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⑶“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合作,朗读三句话,全班交流小鸟此时此刻的心情。
4、出示图片: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此时,同学们心中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再交流新感受、新体会,解决读书疑问:
⑴为什么睁大眼睛“盯”?(可能眼中有泪,看不清楚;
也可能想看清好朋友的样子)⑵为什么唱起去年的歌?(怀念去年好朋友相处的时光;
看到好朋友的样子,心中充满伤心绝望:友情还在,物是人非)
⑶两个“看”字,会什么不同?
一看——仔细辨认,心情急切
二看——深情注视,难舍难分
⑷揭示课题深意:
板书:《去年的树》与《今年的树》 问:今年还有树吗?
四、拓展延伸,理解升华
1、 学完这篇童话,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你想说什么?想对谁说?(大树、小鸟、伐木人、)
2、 拓展作业: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人类的思考是什么?把你心中的想法写下来。(运用学过写作体裁)
附板书:
去年的树
工人伐 小鸟找
乱砍滥伐 珍爱友情
破坏环境 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谈话激趣,再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领悟了什么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
2、交流拓展作业
二、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书写,老师指导。)
三、拓展延伸,推荐资料
1、课文朗读。(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一读吗?)
3、 推荐阅读:《爷爷的煤油灯》(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
人教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6个;积累词语五个,句子二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的不同语气。
3、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4、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感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地破坏自然,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感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地破坏自然,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爱护地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1课时
开放式两分钟——亮眼睛、巧嘴巴(媒体出示:美丽的大森林、快乐的鸟儿在歌唱、茂盛的大树)请学生围绕画面内容,自由练说。
师评价总结:围绕“一只美丽的鸟儿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感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授
1、师:(指着画面)孩子们,正如你们刚才所描绘的那样,美丽的鸟儿坐在大树上动情地为它歌唱,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深深地陶醉其中,多温馨的一幕啊!谁愿意为大家来读一读?(出示第1节)
2、指名读——齐读(师指导朗读:看着这温馨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大树和鸟儿在一起很快乐)
3、师过渡:多么欢乐的时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师引读第2节)
4、好朋友就要分别了,想象一下,和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行吗?(师评。指导鸟儿和大树的依依惜别,表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师过渡:鸟儿和大树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去年的树》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这一课,放声自由地读读课文。
自学要求: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鸟儿问了、和,最后找到了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 一(把)斧子 一(双)眼睛 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 一(盒)火柴 一(只)鸟儿 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为了找到好朋友大树,小鸟分别问了树桩、门和小女孩。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这3组对话。
2、指名3个学生交流(媒体出示3组对话)
3、是啊!为了找到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鸟儿不停地飞来飞去,问了又问。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分角色合作朗读这3组对话。(生练读)
4、指名一组。大家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5、生评。(师点拨: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伤心)
6、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择一组对话来读好。看清楚要求。(让学生通过“加提示语”的方法练习朗读)
出示:鸟儿地问树桩。“大树到哪里去了?”树桩回答:“伐木工人用斧子把它砍了,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地问工厂的大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门说:“树嘛,给切成了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鸟儿地问她:“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小女孩回答:“火柴已经用完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灯还亮着。”
7、指名交流(师评)
8、同学们读得都很用心,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真情,真令人感动!
谁愿意来演一演这只深情的小鸟?(角色体验)
9、指名1-2人(允许扮演鸟儿的学生在教室里自由地“飞来飞去”、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其余的同学做配角)
10、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情。(师生合作读3-12节)
四、体悟中心,升华情感
1、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鸟儿——(师引读最后1节)
2、故事读到这,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吗?
预设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歌?鸟儿为什么对着灯火看了又看?
(让学生各抒己见——如:它希望能找回大树。它很讲信用,约定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它很难过,唱歌表达自己悲伤的心情。它对好朋友依依不舍,非常留恋……)
*穿插说话训练: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接着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男、女生朗读
3、孩子们,长着茂盛枝叶的大树变成了树桩、细条条儿,做成了火柴,化为了灯火,最终灯火也将熄灭,鸟儿永远失去了好朋友,这是谁的错,你们愿意替大树和鸟儿来说说心里话吗?(指名)
4、拓展说话:鸟儿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飞回来了,(媒体出示图片)看见了怎样的景象?会怎么想,怎么说?(结合课后的语言直播厅)
五、总结
从你们朴实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都是一群有爱心,有环保意识的好孩子。你们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我们的地球妈妈一定会更美丽!